时间:2018/2/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赵肃侯筑长城与赵武灵王开疆拓土

“三家分晋”多年之后,赵国又出现一位杰出领袖——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

赵肃侯本名赵语,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在位。之前,三家灭智后的韩、赵、魏曾一度相安无事。公元前年,赵襄子卒,魏文侯成为三晋领导人,以韩、赵为兄弟之国,结成三晋联盟,随即便开始了对中原的瓜分和对齐、秦、楚的蚕食。齐、楚、秦三国为抵御三晋攻势,实施变法,国力逐步增强,与三晋渐趋平衡。而三晋中的赵、魏却开始交恶,晋联盟随之瓦解。这样一来,赵国东、南、西三面要应对齐、魏、秦的威胁,北面则遭受林胡、楼烦、东胡、中山等北方民族侵扰,处境十分艰难。为此,即位后的赵肃侯便迎难而上,先后取齐之高唐(今山东高唐东北)、魏之首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还数次与秦合攻魏国,逐渐取代日益衰败的魏惠王,扛起了三晋的领导大旗。

其间,赵肃侯也同其他诸侯国国君一样,将修筑长城当作战略防御的重要举措之一。那么,忻州境内有没有赵肃侯时代所筑长城呢?为此,忻州市文物管理处郭银堂、李培林等同志曾花费5年时间进行了实地勘察。他们发现,在山西中北部,有一道古老的长城,东起太行山西麓的河北省蔚县,向西经山西大同市广灵县、浑源县、应县和忻州市代县,原平市、宁武县、五寨县、岢岚县,止于吕梁市兴县的黄河岸边。长城墙体或用石片垒筑,或用黄土夯筑,或铲削山崖如壁墙,或在川河豁口筑城垣,穿管涔莽莽林海,跨恢河涛涛碧浪,沿恒山、勾注山,管涔山山脊迤逦而行,如巨龙长蛇盘踞山川,北瞰云朔大漠,南临滹沱河川,东西纵贯余公里,形成阻隔南北交通的一个巨大障碍。而《史记·赵世家》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肃侯)十七年(前),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史记正义》在解释这两句记述时称:“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北,尽赵界。”尹耕《九宫私记》亦载:“余尝至雁门,抵岢石,且诸山多长城遗迹也……及读史(周)显王二十六年(应为显王三十六年,即公元前年),有赵肃侯筑长城事,乃悟。盖是时,三胡并强,楼烦未斥,赵之守境,东为蔚、应,西则雁门,故赵肃侯筑之。则父老所谓长城者,乃肃侯之城,非始皇之城也。”另外,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近现代学者张维华《中国长城建制考》都认为赵国在赵肃侯时期的北部边境为夏屋、勾注、飞狐天险。当时赵国致力于和魏、齐等国争霸中原,而对于北部边境外的林胡、楼烦等族国采取防守态势,同时,赵国的西部边境如离石、蔺、皋狼等地隔河与强秦相邻,修筑长城便成为当时的唯一选择。《盐铁论·险固篇》载:“赵结飞狐、句注、孟门,以存荆、代。”飞狐在今河北蔚县之南界,句注在山西代县之西北,即今雁门,孟门在今离石县西滨河之地。此三地均为赵国边地之冲要关口,赵国如果修筑长城,就正好和以上所说的长城遗迹相对应。

同时,郭银堂、李培林他们还发现,在岢岚县张家洼村东北2公里、海拔多米的阳坪北山山脊上,有两处石筑工事。北面的一个平面呈方形,长5.2米,宽4.2米,口朝东开,站在此处可俯瞰东西,其功用可能是瞭望所之类;南面的一个也呈方形,墙体残高0.7米,顶宽0.5米,口朝南开。北面15米处有一段石墙,南面则是一道壕沟。两处工事的南坡和东坡均有房址,尤以东坡居多,想来是因为东坡可以避风,适于居住。两处房址共有十余间,墙体宽0.5米。就是在这里,他们还发现了些夹砂绳纹和素面灰陶片。其中,夹砂陶片比较薄,绳纹规整有序,有圈泥条附加堆纹。他们认为,这些遗物当属战国遗物,最迟不会晚于汉代。由此推断,这里即是守边将上的兵营和住所,是与长城同时代迹。也就是说,这些兵营和住所,极具断代意义等重要价值,可初步断定是赵肃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据当代长城研究者考察,在代县境内勾注山一线亦存有勾注塞铁裹门处的“V“字工程。它是一条人工凿成的顶宽30米、底宽3米、谷深20米、东西长50米的巨大壑口,壑口底部用石块平铺成路。在壑口处还发现有战国时期的弧形砖,当系门洞遗物。壑口南北两边,山路下延,古道遗迹明显,说明这道长城既是赵国北方的防御工事,又是屯兵出发之地,或许亦为赵肃侯时代遗迹。

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完成长达数百里的工程,足见赵肃侯非等闲之辈。而且,其戎马一生,能够在兼并战争中稳住局势,基本保全赵国基业,亦属难能可贵。更何况,他的果敢与武略还深刻地影响了其子赵雍(即赵武灵王),为赵武灵王发起“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以适应更大规模的兼并战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

~求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少儿白癜风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