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县统计局局长韩文泉 年2月20-24日,组织部组织我们赴华北科技学院参加了广灵县领导干部经济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通过聆听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课,我感到受益匪浅,收获很大,启示了我对广灵今后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十二五”期间,我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构建环保工业体系、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十一五”末有了较大改善。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贫县的总体情况仍未从根本上扭转。县级财力属于“吃饭”财政,运行困难,收支矛盾突出,自身“造血”功能弱,建设资金匮乏;民营经济太弱,好项目少,大项目少,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们应立足自身的潜力和优势,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将我县建设成为绿色农业示范县、文化旅游特色县、环保工业集聚县、城镇提质标杆县。力争“十三五”末自身造血功能提升、财力自我保障能力增强,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 一是做强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借助“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中国食用菌产业‘十二五’百项优秀成果全国优秀主产基地县”等农业“金字招牌”,充分发挥“东方亮”小米、食用菌、苦荞、画眉驴、大尾羊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优势,将广灵打造成为京津冀特色“米袋子”和绿色“菜篮子”。建设以“东方亮”谷子及其他无公害小杂粮为主的优质杂粮基地,以标准化食用菌、绿色蔬菜和食用菌园区为主的食用菌蔬菜基地,以标准化养殖园区为主的畜牧基地,以仁用杏和文冠果为主的林果业基地。依托“四大基地”做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形成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以点带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做大环保工业,增强发展后劲。广灵是大同市通往京、津、冀的主要门户之一,也是我市离北京最近的县,国家交通格局新变化以及全省基础设施新成就的利好背景下,必将提升我们主动融入的优势,为广灵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市场要素和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带来重大机遇。储量大、易开采、品质好的高钙石灰石和高品位富镁白云岩是广灵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展水泥建材和镁合金产业得天独厚。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奠定了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县工业主要依托新能源、再生铅和镁合金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水泥建材、民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类工业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实现多元化、规模化、精优化发展。 三是围绕大县城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实施了涧东新区开发及老城区改造工程,县城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我们应进一步优化县域空间布局,重点推进涧东新区北片开发改造,在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引进、培育一批上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构筑起配套龙头企业的配送、仓储、批发、物流基础设施系统构成的电子物流体系;同时,构建新型的创业园区,鼓励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园区建设,通过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地、服务做大园区经济。同时,继续加强涧东新区南片建设,加强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重点推进“百工小镇”和“壶泉百味”项目,依靠涧东新区背靠壶流河湿地和水神堂景区的优势,将这两个项目打造成集旅游景点和服务大景区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旅游综合体。 四是立足人文环境优势,繁荣文化旅游产业。围绕广灵生态环境较好、旅游资源存量较多、民俗文化影响力较大的优势,融入全市大旅游格局,着力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生态养老特色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方面,充分发挥“广灵剪纸”这一“世界非遗”的带动作用,以剪纸博物馆为核心,打造集广灵秧歌、广灵大号、木偶戏及民间社火表演为一体的“广灵民俗文化园”和以广灵剪纸、广灵内画为主的体验厅,发展壮大剪纸骨干企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在旅游产业方面,重点抓好祥和谷高山滑雪场项目、壶流河湿地生态旅游项目、甸顶山风景区项目以及白羊峪、圣眷峪、西蕉山及殷家庄明清民俗文化村等景区景点的建设力度,构建休闲游、历史人文游、农耕文化游、森林探险及滑雪体验等精品旅游线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阶段的游客需求,进一步延长旅游产品供给链条;同时,充分利用广灵优良的自然条件、人文优势和作为京津冀“后花园”的便利条件,通过PPP模式引进资金、加强管理,形成吸引京津等大城市空巢老人在此长期养老和短期度假的产业格局。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