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416/7060196.html

  每年的高考,总是吸引太多人   来看一看曾经那些在科举中一举成名的贵州老乡们。孙应鳌:大明皇帝的老师

  孙应鳌(年-年),字山甫,号淮海,谥文恭。贵州清平卫(今凯里)人。孙应鳌生于明嘉靖六年(年),九岁能作文,嘉靖二十五年(年)中举人第一名。三十二年(年)成癸丑科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京为江西按察司佥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四川右参政、佥都御史。隆庆六年(年)建清平山甫书院,吴国伦提学贵州时,亲晤应鳌于山甫书院。官至工部尚书。

  孙应鳌继承了王阳明学说思想,是贵州省古代第一位哲学家,同时是著名的诗人。《黔诗纪略》收其诗有首,编为四卷。他的《学孔精舍诗钞》是流传至今贵州最早的一部诗集。《黔诗纪略》称誉他是“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任国子监祭酒兼经筵讲官时,锐意改革,为国家培养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50岁辞职回家后,在家乡清平建学孔子院,向家乡青年讲学,为发展贵州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他还是书法家,特擅楷、行。其书法以欧阳询为基础。参柳公权笔意,端庄严劲,亦如其人。楷书《谕陕西官师诸生檄》,现在西安碑林。福泉有《分守新镇道题名碑记》。

  孙应鳌被称为“给大明皇帝上课的贵州人”。

周渔璜:大清奇才编撰《康熙字典》

  年,周渔璜出生在青岩骑龙村,是父亲周国柱的长子。周家在当地称得上书香门第,周渔璜从小喜爱读书,常在桐埜书屋沉浸书海。年,康熙二十六年,22岁的周渔璜乡试第一;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周渔璜流传在世的《桐埜诗集》,收录三百多首诗,不少是经典。随园老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一书中,把周渔璜《泛舟西湖夜半始归》诗里“直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赞为使人“终身不忘”的佳句;周渔璜另一常被提起的成就是参与编篆了《康熙字典》。在这部堪称清代学术最大成就之一影响后世深远的大字典里,周渔璜名列二十七名篡修者之第三名,该书收字个,除了《康熙字典》,周渔璜参与编篆的还有同时期的《皇舆表》、《渊鉴内涵》,前者是重要地理学图籍,后者则是包罗万象的古类书。

曹维城:唯一的武状元

  曹维城,字价人,福泉人。康熙二十二年(年)生。康熙四十二年(年)癸未科武举殿试进士第一名,时年20岁,成为贵州历史上最早也是唯一的一位武状元。中状元后官至云南副将,从二品,卸任后在贵阳定居。曹维城可谓是名家传世,其父曹元肃为康熙十二年(年)癸丑科武进士,官副将,其子曹石则是雍正二年(年)甲辰科武进士,雍正御前带刀侍卫,曹家算是贵州历史上最有名气的武术世家。

  按武举殿试的考核项目,共要进行马射、步射、挽马、舞刀、掇石及笔试策论的考试,分三场考完。可见曹维城的功底是相当厉害的。

赵以炯:光绪年间状元

  赵以炯,又字鹤林,贵阳花溪青岩人。清光绪五年(年)中举人,十二年(年)成进士,参加廷试(殿试)获第一甲第一名,成为贵州省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十四年(年)充四川乡试副考官。十七年(年)年任广西提督学政。二十一年(年)充会试同考官。二十六年(年)丁母忧回籍,主讲贵阳学古书院。服阕入京,旋归青岩讲学。三十三年(年)八月病卒,葬青岩弓腰寨附近山上。

  赵以炯状元及第时,正值王阳明所建的君子亭重修竣工,李端棻自京城撰联贵阳君子亭寄筑祝贺,联云:“游钓记芳踪,重看莲沼波清,君子高风同仰止;秀灵钟间气,为报杏林春满,状元得意正归来。”

李端棻:首创北京大学

  李端棻,字苾园,贵州贵筑人。同治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大学士倭仁、尚书罗敦衍所器。十年,出督云南学政。值回寇乱后,荒服道亘,前使者试未遍,端棻始一一按临,文化渐振。光绪五年,转御史,以叔父朝仪官京尹,回避,改故官。累擢内阁学士。十八年,迁刑部侍郎。越六年,调仓场。前后迭司文柄,四为乡试考官,一为会试副总裁,喜奖拔士类。在这个过程中,李端棻慧眼识梁启超,支持戊戌变法,是“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唯一一人,在他的影响下,在公车上书中签名的多举人中,贵州就有96人。

  “二十二年,端棻遂疏请立京师大学,凡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分斋讲习;并建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游历生。”年6月12日,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京师大学堂很快建立起来,成为今天令全国学子们都向往的北京大学。时至今日,北大校史陈列馆的第一馆便是“李端棻馆”,以纪念这个在朝为官的贵州人曾经为全国教育做出的贡献。

张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

  张之洞(—),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咸丰二年(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夏同龢:保和殿试第一名

  夏同龢(-)字季平,号用清,又自号狮山山人,清贵州麻哈州(今麻江县)人。父亲夏延源,国学生,曾任知府等职。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年6月9日)清晨,夏同龢来到紫禁城保和殿参加殿试,正在酝酿一场变革的主考官光绪皇帝就“求才、经武、绥远、理财”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发问,夏同龢就这四个问题进行了逻辑缜密的回答。博得了主考官吏部尚书孙家鼐等8名大臣的赞赏,被光绪帝“亲笔御点”为状元,赐状元鼎帽、披翎、朝带等物,授翰林院修撰。

  因学识见解得到力图变法图强的光绪赏识外,夏同龢在近代史上的一个特殊身份在于,他是中国自有科举制度以来第一位具有状元和留学生双重身份的人。年,清政府派夏同龢东渡日本,主要学习工业和经济,至年回国。年曾参加过国民政府在全国开展的宪政竞选活动,是贵州选出的参、众两院议员之一。

(来源:贵州都市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