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阳高老乡俱乐部”,再点击“ 六棱山如刀削斧劈,奇峰雄立,让我心怀敬仰,不敢骄傲。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欲问游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去,又迎炎夏来。若到清凉好去处,千万六棱住。 小时候写作文,同学们写《我的家乡》,开头千篇一律:”我的家乡,坐落在雄伟壮丽的六棱山脚下,美丽的桑干河南岸。“我的作文和日记写得好,刘泽胜老师和孙吉功校长,到处给老师们传阅,老师们拿到各自的班给学生诵读,小小人儿,我成了友宰学校里的名人,学业成绩也考过全镇第一,得了个厚厚的笔记本,至今珍藏。 远眺六棱山,雄伟壮丽,令游人心生敬意,使游子有了依靠。 “北岳恒山万丈高,比不上六棱山主峰半中腰高”. 站在主峰黄羊尖上,马耳山、鸡爪山,皆在脚下。28年前的秋天,我曾经和三大大、四大大,以及几个叔伯弟兄,两人一组,冒着濛濛细雨,去掰蘑菇,记得上了黄羊尖,回头再看马耳山和鸡爪山,只隐约露出个小山尖,其他身体皆在云雾里,真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掰蘑菇,两人一组,每组一辆破自行车,上山时,前面那个人用绳子拉,后面的人掌握车把推;下山时,拉车人把绳子拴在自行车后架上,用劲儿拽车,另一人掌握好车把,比较省劲儿。我们钻进大森林,前者呼,后者应,呼叫、喊山之声络绎不绝,一是惊走豹子,二是怕走散,回不了家,好几回我只顾掰蘑菇,很快就寻不见篓子啦,还是三大大、四大大有经验,告诉我“人不离人,篓不离手”。灰顶子、喇叭嘴、大白伞,很快闹了一篓子。 喇叭嘴、大白伞、灰顶子蘑菇。 马皮泡,炖上真香,就糕吃,够一家人吃好几顿。 站在高高的黄羊尖上,册田水库像银亮的镜子,照耀着大河之南;玉带般的桑干河,九曲回肠,哺育了友宰、鳌石两乡镇的儿女。母亲河悉心串起一串美丽的珍珠,友宰、西团堡、东团堡、大峪口、秋林、坊城、大辛庄、东册田、前后贵仁,鳌石、南徐、龙堡、榆林、乱石、曹庄、梁营、东西马营。 六棱山有一大奇观,那就是“汉白玉石林”!位于主峰黄羊尖东侧马鞍口上,海拔米。石林平面面积约1万平方米,景观柱形群体最高约30米。石林造型各异,千姿百态,错落有致。在不同时间、方位、光照下,会呈现“玉蟾食天”、“企鹅聚会”、将军归来”、“虎抱双拳”、“雄鹰傲视”、“擎天柱”、“秦国武士”等景观。汉白玉山企鹅聚会玉蟾食天玉蟾待食将军归来仙人聚会宝剑刺天一柱擎天五指峰虎抱双拳玉柱林立秦国武士 六棱山每个山头都是美景,草木森森,松涛阵阵,山道弯弯,风车猎猎 空中草原—甸顶山,又叫大甸顶,达60多平方公里的高山草甸,草没小腿,黑土肥沃,终年湿润,简直是一座涵养极大的水库。大甸顶周围,美丽的白桦林掩映,挺拔的松树郁郁葱葱,上面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真想踢一场足球,翻几个跟头。 大甸顶上,美女们高兴得摆拍! 大甸顶上,驴友手端沉甸甸的单反相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草儿香,羊满坡,山中美,牧歌扬。山中梯田美如画。 山里的村庄都不大,但却都很美丽,有黄土坡、桃儿沟、王官掌、屈家窑。屈家窑年仅7户人家,那年我在镇里写材料,10月18日发生了“大阳地震”,只有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赶着骡子,驮着驮子,来往于山村和友宰镇政府之间的联络,和救灾物资的运输,当时教育局副局长康文艺包点该村。正赶上县委书记梁佩检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了解到屈家窑村无支部无支书,立马就任命这个勤快的小伙子为屈家窑村支书,又一了解,该青年尚未入党,权且任命他为村委会主任。 站在六棱山高处,向西南还可以望见浑源的杨庄、望狐,向东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到了广灵县的刘家沟、木场、梁庄、蕉山。抗日战争时期,当年西团堡村的地主家庭出身曹德本,联络友宰堡我本家爷爷孙致贵,两人在太原读书,受革命进步思想影响,回乡积极宣传抗日思想,发动组织抗日群众,为筹措枪款,对自己的父亲请财神,我四太爷孙光,气得饭也吃不进,觉也睡不着,上千亩的地产和许多产业,让他折腾得所剩无几。曹德本和孙致贵逼父缴出钱款,拉起抗日队伍,联系杨成武团,杨成武派遣老红军曾雍雅当政委,曹德本被任命为广灵支队支队长,孙致贵为文书,在六棱山一带配合杨成武主力团,拔据点,反清剿,搞破袭,弄得日本鬼子非常头疼,下决心要拔这颗眼中钉,后来在广灵蕉山一带包围了广灵支队,曹德本和孙致贵及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本家四太爷孙光难过了好一阵子。听我妈说过,一出大同东门,就知道有个孙光,家大业大,土地多,但是个”个促老财“,不舍得吃,不舍得喝,自己吃和糠的糕,给雇的人吃的没和糠的糕,大瓮的黑糖硬成铁块了,舍不得给家人吃?去东井集粜粮,小石庄的土匪半路打劫,问穿着烂皮袄的车倌,“谁是孙光?”车倌说,”孙光在后头哩。“其实,车倌就是我四太爷孙光,因为他穿的烂,没打劫他。后来,听我妈说四太爷活得太“个促”,不舍得穿得暖和点,到大峪口讨账大活人给冻死了。后来,孙媳妇继仲娘另过当家了。解放后,四太爷虽然定为大地主成分,但因为长子是烈士,子孙都没受制,我小时候,年年亲眼见大队干部敲锣打鼓来慰问,送好东西,贴对子,继仲娘还给我们吃糖,我们家修房没住处,继仲娘让我们搬到她家西正房住。小时候,有一天,继仲大大去了一趟北京,找到当了大官的曾雍雅,说拿回了国务院的介绍信,给拴子哥闹了个正式矿工,果然,拴子哥一下子牛了,天天吃白馍,月月捎钱来,很快娶了个鳌石的好媳妇。 站在高高的六棱山上,极目远眺,美丽的大河南尽收眼底,村落整齐,屋舍俨然,其中西团堡和南徐村最大。南徐村房屋占地面积大,整齐得像火柴盒有序地排列着。大河南的田野像西周时期的“井田“,又像棋盘方格,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令人流连忘返,魂牵梦萦。 大河南最大的村——南徐村,也是阳高县第二大村,是在西团堡因地震搬迁,超越西团堡的。村里有个大能人种了上千亩林,大搞种植、养殖,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田园风光。龙堡的三姨哥是个“好庄户人”,也是个大能人,也是村干部。他种过万寿菊,秋天一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热情好客,常常把酒东篱。如今,听说龙堡种了万亩黄花,今夏一定去看看。 说不尽那家乡美,道不完那家乡事。游子走到哪里,也忘不掉六棱山,因为那是大河南人共同的“根”!来源:阳和影视工作室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系 阳高新老乡点下面 ↓↓↓↓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