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图文|郎树臣(湛江日报摄影记者)

4年一届的“世界杯”刚刚落下帷幕,球迷们火一般的热情也慢慢冷却下来,但在湛江市的某个角落,别样的足球梦正在无声延续,一个叫做坚持的故事正在上演。

这支球队有点特别,球员都是听障女孩。

她们大多来自于农村,因为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而在闭塞中度过了童年时代,敏感脆弱的她们甚至没想过,自己的命运会因一个小小的足球而发生了改变。

足球对于她们而言,曾一度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年,为了备战广东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湛江市以特校学生为班底组建了聋人女足队,足球从此走入她们的生活。

教练郑国栋是湛江聋人足球的发起者,也是球队的教练。年日韩世界杯时,语文兼雕刻老师郑国栋看到很多孩子在操场上踢瓶瓶罐罐,心里萌生了组织孩子们踢球的想法。就这样,喜欢篮球运动的郑国栋成了一名足球教练。

没想到,这支最初只是“玩玩下”的聋人男子足球队越来越专业,多次在全国、世界性聋人足球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 

年,聋人女足成立,郑国栋除了依旧是教练之外,还多了一个身份——孩子们的“爸爸”,他也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女儿看待。

利用城市坐落在大海边的天然优势,郑国栋因地制宜,每周都会带队员们到沙滩上进行一次体能训练,利用沙子的阻力来提高队员们的力量。训练后,郑国栋还会带孩子们来到海边或者公园里进行一些放松性的调整训练,除了可以让她们快速恢复之外,他还希望通过这种训练方式,让孩子们慢慢敞开心扉,尽可能多地接触外界,敢于在陌生的环境中交流沟通,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中。

暑假期间,固定留下来参加训练的女队员并不多,郑国栋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她们的训练。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冷却郑国栋和队员们训练的热情。

现在,足球已经成为队员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闲暇时她们看的电视节目也基本是足球,看球的过程中她们时常会一起交流学习,也会因为漂亮的进球兴奋到“呐喊”。她们不但感受到足球带来的快乐,经过几年的磨练,如今更是锻造成一支勇猛坚强的湛江聋人女足。   

19岁的张欣欣,年刚刚加入球队时的她性格娇气、胆小,遇到有人来抢球,她都会主动避开。半年以后球场上的她可以灵活、顺畅地完成带球过人及抢断。

17岁的黄巧明,在跟男队员的对抗训练中,黄巧明略胜一筹。黄巧明技术过硬、速度快,属于主力阵容的核心人物。

23岁的陈驰(左一)是球队里年龄较大的队友,每逢假期回家她仍不忘带上足球。帮家里做完事,她就会在田埂上踢足球。

陈智慧是球队的守门员,年的广东省残运会球队获得女足冠军,赛后她用自己的奖金交了学费,继续完成她的学业。

教练郑国栋是湛江聋人足球的发起者,也是球队的教练。对于这些刚刚接触足球的孩子来说,那是足球只是一个游戏,耐心的郑国栋就用手语一点一点的教他们,很多说不明白的动作,他就俯下身去对孩子们一个一个纠正。

教练郑国栋用手语为队员们讲解战术安排及注意事项,队员们站在旁边认真地“聆听”,时不时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7月22日,教练郑国栋在湛江一家健身会所指导队员们进行力量训练。这是队员们第一次走进健身房利用器械进行训练。

湛江市是一座海滨城市,城市就坐落在海边,教练郑国栋因地制宜每周都会带队员们到沙滩上进行体能训练,利用沙滩的阻力来提高队员们的力量。

沙滩上,张欣欣成功躲过“对手”的围追堵截,起脚将球射向球门。沙滩上的训练不同于草地,往往会更耗费体力,但是经过沙滩上的训练之后,队员们再次回到球场上,她们的爆发力和速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训练结束后,肥妹陈智慧和队友们在球场上一边放松伸拉一边交流训练的内容和体会。暑假期间队员们每天的训练时间相对在校的时充裕很多。

暑假,几名没回家留下来继续训练的队员们住在教练郑国栋提供的房子内,足球对她们来说已经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休闲时间他们的电视节目也都基本是足球,看球的过程中她们时常会一起交流学习,也会因为漂亮的进球兴奋到“呐喊”。

在教练郑国栋提供的房子里,符小净和黄巧明与放假回家的队友视频聊天,跟队友分享球队的点点滴滴,队员们通过足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教练郑国栋在女队员们中的称呼是爸爸,他也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女儿看,从训练到生活起居,他把队员们照顾的无微不至。“我很开心他们叫我爸爸,他们有什么事都跟我说”郑国栋得意的说。

暑假期间,因为热爱足球,很多队员放弃了休息,留下来继续训练。

  

坚守职业底线

文|蔡勇(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海口经济学院中广天泽传媒学院副教授)

当下,很少能见到类似《无声的足球梦》这样的视觉专题,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报纸版量缩水,谁还愿意去花费更长时间做一个既展示不开,又挣不到工分、出力不讨好的稿子呢?

作为职业新闻摄影人,郎树臣面对这群听障女孩子踢足球的别样生活时,没有猎奇,没有标新立异,也没有拔高渲染,而是用平和的视角去重点   

入选作品(点击查看):

报道摄影大赛1|彭子洋《双城养老记》

报道摄影大赛2|郭立亮《隧道"穿山甲"》

报道摄影大赛3|朱兴鑫《空中生命线》

报道摄影大赛4|傅拥军《"黑科技"来了》

报道摄影大赛5|王伟伟《雄安新区的"双十一"》

报道摄影大赛6|把"爱和坚强"吟唱到生命终点

报道摄影大赛7|民间英雄一个反扒者的日常

报道摄影大赛8|风雪中绽放芳华

报道摄影大赛9|动车"美容师"

报道摄影大赛10|"英雄桥"上"秋千哥

报道摄影大赛11|"冰临"城"下

报道摄影大赛12|乡村路上的特色景观

报道摄影大赛13|多少不眠夜只为他人眠

报道摄影大赛14|带20个孩子上春晚

报道摄影大赛15|西二旗人

报道摄影大赛16|白衣作礼服病房即舞台

报道摄影大赛17|盲人学子的多彩生活

报道摄影大赛18|长江上空架"天梯"

报道摄影大赛19|嫁给爱情相守一生

报道摄影大赛20|驶向深蓝

报道摄影大赛21|泥石流监测员

由人民摄影报社与中共广灵县委、广灵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域美广灵杯“美丽中国”报道摄影大赛开始向全国摄影人征集优秀作品。本次比赛将历时一年,通过人民摄影报官方网站征稿。赛事详情见人民摄影网(







































甲氧沙林是不是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合肥治疗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