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三篇文章”携手实现共赢 打造蒙晋冀长城金三角融入京津冀对接俄蒙欧 乌兰察布市地处京津冀、环渤海、呼包银榆三大经济圈结合部,是进入亚欧经济带的枢纽城市。即将投入使用的集宁机场,将为做好“三篇文章”提供更大的交通便利。 团结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加强多区域合作,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俯瞰我国的“雄鸡版图”,乌兰察布市位于京津冀、环渤海、呼包银榆三大经济圈结合处,是进入亚欧经济带的枢纽城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富集,产业基础较好。如何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优势,搭上经济发展的快车,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这一直是乌兰察布决策者萦绕于心的课题。 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乌兰察布市决策者审时度势,敏锐地认识到,必须抢抓机遇,通过与相邻地区开展区域合作,走“抱团”发展的路子才是加快发展的出路所在。基于此认识,乌兰察布市联手毗邻地区的大同市、张家口市,提出了“打破行政区划,抱团服务首都”的合作主张,将发展定位在打造蒙晋冀长城金三角、融入京津冀、对接俄蒙欧三篇文章上,以此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战略。 当前,乌兰察布市全身心地投入到书写“三篇文章”的生动实践中去,区域合作风生水起,风光无限,处处激荡着一股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齐心共筑乌大张长城金三角 年8月,我市联手大同市、张家口市建立了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并在我市成功召开了首届联席会议,签署了《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协议》以及11个分项协议,建立了合作区联席会议机制,设立了合作区协调委员会,为三地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一年来,三市发奋同力,合作区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 ——区域合作产业先行。去年9月,三市共同举办了合作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推广三地特色农畜产品;加快京津地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在全力推动大同新发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建设的同时,在内蒙古兴和县、河北省尚义县和张北县建设冷凉蔬菜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三市产业合作项目已达36个,投资近亿元。目前合作区协调办公室已完成三市区域合作需求项目初期收集工作,收集汇总各类项目共个。 ——道路交通互联互通。随着合作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道兴和段至张家口交界处、大同广灵、灵丘与张家口交界处等10多处“断头路”先后被列入规划,三地分头施工,共同推进。在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建设的同时,三座城市还同时发力,加快以大张客专、大乌快速铁路为主的铁路通道建设。目前,在大同、张家口两市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张客专可研报告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呼张客专乌兰察布段各项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旅游合作先行一步。去年7月,三市举办了乌大张首届区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共同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让30多个最佳景点共同组成一条精品线路,并推出旅游惠游一卡通,目前一卡通已出售多套。同年9月,乌大张三市又携手在天津市召开区域旅游推介会,共同向京津地区的游客推介三市的旅游产品。今年5月,乌兰察布市与大同市联合召开了区域旅游合作先行先试暨辉腾锡勒(黄花沟)草原旅游区产品说明会,使两市在共创旅游品牌、打造精品线路、推进旅游一体化发展上又迈出了新的实质性步伐。 ——商贸物流如火如荼。在首届联席会议上,三市签署了《关于在商务领域加强区域合作的意向》,乌兰察布与大同借助康泰惠民园、大同新发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等平台,不断提升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交易量;张家口市桥西区与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开展了以“茶马古道”文化为基础的旅游商贸合作。与此同时,三地商务部门已在商贸物流市场准入、对外贸易与展销、商贸物流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快探索区域一体化方案。 ——生态保护成效明显,科技合作稳步推进,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社会服务惠及百姓。去年8月,三市签署了森林资源保护联防联治区域协作框架协议。围绕“服务京津、保障京津、融入京津”主题,着手构建乌大张科技产业园区,稳步推动三市毗邻市区旗县工业园区的合作共建。共同完成了乌大张三地《筑梦长城金三角》系列专题片的摄制,联合主办了“翰墨丹青金三角”三地书画联展等。三市还在地震监测、邮政服务、就医“一卡通”、就业、教育、养老等领域积极对接,共同探讨合作共建新模式。 更为欣喜的是,今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蒙晋冀毗邻地区(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合作区建设”,标志着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正式进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内蒙古作为“一带一路”16个战略省区之一,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桥梁和窗口。乌兰察布市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节点城市,迎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为牢牢把握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乌兰察布市委、政府出台《关于做好做活“三篇文章”努力推进新常态下新跨越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争取到年,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基本实现,成为国家区域合作的示范区;融入京津冀尤其是首都经济圈取得重要成果,成为承接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产业升级的助力区、产业发展的拓展区;对俄蒙欧的开放合作不断扩大,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枢纽和节点城市,创建成自治区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的核心区、国家对外开放的创新区。力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性预算收入分别比年翻一番,从三方面统筹落实好“三篇文章”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乌大张三地联手发力,以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高效的机制、更加有力的举措,团结协作、砥砺前行,携手创造乌大张美好的明天。 今年8月18日,在山西大同召开的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第二届联席会议上,乌兰察布市、张家口市和大同市共同签署《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规划》认同书,联手建设长城金三角合作区,组团加速融入京津冀。今后,三方将在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规划》指出,至年,初步形成发展活力彰显,崛起势力强劲的区域。经济方式进一步转变,务实高效的区域合作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各具特色、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初步显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至年,区域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成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互通、产业发展联动、生态环境优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人民生活幸福,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经济区,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基于规划,会上三市林业部门签订了《森林生态安全区域协作框架协议》,三市邮政部门签订了《邮政行业区域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三市农业部门签订了《动物疫病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三市政府部门、园区和有关企业签订了合作项目和合作项目意向书,这标志着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9月4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乌兰察布发展机遇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借力启航融入京津冀一体化 自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成立以来,市区域合作交流办主动牵头推进“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合作,逐步开启与京津冀、环渤海区域内发达省市、高新技术企业交流对接工作,全力提升我市在京津等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当前,乌兰察布市集全市之力,提高了产业承载和支撑能力,加强了各类共建园区建设,协助京津冀地区城市功能疏解、要素外溢,正在打造面向京津等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基地,努力成为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与创新合作模式的试验区、首都经济圈重要的功能协作区,实现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目前我市围绕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关村——乌兰察布产业园、大兴——乌兰察布工业园、华为大数据科技园、滨海新区——集宁保税物流园等产业园区建设。“北京大兴区和乌兰察布市合作产业园”建设正有条不紊扎实推进,“飞地经济”成效显著。该产业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6.9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33.1平方公里。目前,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和总体规划已完成,其中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其余各项详细规划正逐步完善。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万元,完成道路建设28公里,硬化面积8平方公里,给排水管网、供电及通讯设施等,其中起步区水电设施已完善并投入运行,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建设逐步加强。 产业园区原有企业23户,今年新入驻企业5户(森诺公司木材加工园项目、篮科电子商务物流项目、翔利天和公司服装生产项目、兴泰公司粮食加工项目、亿利洁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推进项目3户(天津建塑投资有限公司钢管及管材项目、山东东方集团地毯生产项目、河北岚胜皮革制品生产项目),签约洽谈项目1户,拟签约项目3户,在谈项目7户。 今后,我市将全力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大好时机,进一步加快发展“飞地经济”,充分依托产业园区的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将北京大兴区和乌兰察布市合作产业园打造为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产业升级的助力区、产业发展的拓展区。 化德县以“科技引领、核心示范、整村推进、辐射带动”为思路,以提升产业层次为核心,以“化德大白菜”地理标志认证为契机,强力推进以设施农业为主的冷凉蔬菜产业发展,努力打造面向京津地区的冷凉蔬菜生产供应基地,以民乐村为重点,建立冷凉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万亩,永久性蔬菜基地1个,辐射带动全县集中连片种植冷凉蔬菜7.5万亩,现民乐村已成为供应京津地区冷凉蔬菜的重要基地之一。 “京蒙合作暨乌兰察布农畜产品产销及旅游项目对接会”在乌兰察布市隆重召开,两地在产业对接、文化交流、人才培训、社会民生、生态环境、共建园区等领域走上了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道路。北京志广富庶农产品有限公司与察右后旗祥辉种养殖合作社,北京钓鱼台国际旅行社密云分社与乌兰察布市旅游局分别就农畜产品产销及旅游市场开拓签订合作意向书。标志着京蒙帮扶合作工作由过去“输血式”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造血式”迈进了一大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共赢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 我市还利用好乌兰察布市在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节点位置,强化在呼包银榆经济区中的合作成果。今年8月3日至4日,呼包银榆经济区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在榆林市高新区召开。我市领导向全体参会领导和代表分享了我市实施《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过程中的经验做法,介绍了我市在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新举措以及产业发展的新做法,交流了我市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思路和助推经济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着力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赢得主动,助推呼包银榆经济区实现协同发展。会议期间,我市还与经济区其他成员城市市长共同签署了《呼包银榆经济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榆林行动纲领》、《呼包银榆经济区交通合作协议》、《呼包银榆经济区高职教育合作框架协议》等协议,一系列协议的签订和实施将加强我市与各成员市在区域交通、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深层务实合作,争取把我市打造成为经济区的交通支点、产业支点、生态支点和开放支点。 8月28日,由自治区商务厅、自治区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乌兰察布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展示地方产品、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国薯都·乌兰察布马铃薯(国际)展洽会暨晋冀蒙陕十城市产品展销会在乌兰察布举行。举办此次展洽会,既是乌兰察布市拓宽马铃薯流通渠道,扩大“中国薯都”知名度、加强交流的一次盛会,也是乌兰察布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发展思路,建设内蒙古面向首都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核心区的重要举措,更是乌兰察布市加强晋冀蒙陕十城市商务经济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战略构想的具体推动。 市区域合作交流办还主动加入涉及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九市一盟”区域合作战略,积极参与郑州——二连——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大力推动旅游、商贸等合作,延伸清洁能源、云计算、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领域产业链条,优化调整既有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通过与福建企联、浙江商会与深圳福田的跨区域合作,开拓东南亚、俄蒙的通关贸易,将历史上四条丝绸之路连接起来,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我们欣喜地看到,乌兰察布正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作风、合作的精神,奋力抢抓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先行先试,深化合作,互补优势,共创区域合作美好明天。 凉城旅游投诉— ——邀请小伙伴们一起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较好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