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30/5503607.html
年4月4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在手机闹钟提醒下,早早就起床了,为了不耽误时间,头一天便收拾好行当,早早奔路程了。从九原收费口上了高速后,因为路上车比较少,所以不知不觉中把车速提了起来;谁知速度一快,竟没有看清楚客车与大货车的专用通道(因为呼包高速扩路,公路部门专门划了货车道和客车道并物理隔离),鬼使神差地进入货车道。就这样大约走了十来公里后,前面的大车因为拥堵并停止了行进,自己也只能和前面的司机一样,熄火关灯等待;等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发现前面的大车车流丝毫没有动的迹象,而且天也朦朦亮了,掏手机看看几点了,却发现出门时手机根本没拿。对于现代人而言,没有了手机既是聋又是哑,怎么办?在踌躇忐忑中,发现前面和我一样“误入歧途”的小车司机们酝酿着要逆行并付诸行动(年的交规远没有今天严厉)。无奈之下,我也随了大流,好一番折腾把车倒在应急路上,逆行出堵车的钢铁洪流后又利用京藏高速修路的空隙,终于在九原段高速路上把车往回开了。回家取上手机再次出发时已经是早晨7点了,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按照上坟规矩,最好在上午12点之前赶回集宁煤窑公墓给父母烧纸。包头到集宁虽然只有多公里的路程,但是京藏高速包头至呼和段全线修路再加上天亮后小长假出行人也多,路上逐渐拥挤起来。一路左躲又闪快速开到呼和时,看到相向方向数车连环追尾,好在那个路段也没有耽误太长时间。经过三个半小时的疯跑,上午十点多终于进了集宁城。刚祭扫完父母之墓,就接了集宁工务段同学的电话。一起吃完午饭后,在我的提议下,三同学及同学的家人一行5人分别驾2辆车直奔多公里以外的号称有“古堡”的河北蔚县。下午6点多,在细雨中我们踏进蔚县。蔚县第二天早饭后,一行5人游览了县城。当地人称蔚县为“雨”县,古为蔚州,地处交通要塞,自古就是京西重镇之一。蔚县县城是京西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不仅城镇建筑格局保存完好,而且城内的寺、观、庙、坛等建筑也是一应俱全,其中著名的有玉皇阁、南安寺塔、重台寺等。

暖泉镇

走马观花般地看完县城后,来到了著名的暖泉镇。暖泉镇位于蔚县和山西广灵县交界处,东距蔚县10公里,西距广灵县城15公里,因此地有一股暖泉流出,故取名“暖泉”。暖泉镇在战国时期已有人类居住,自古为山西大同地区通往壶流河盆地、进入华北平原的交通枢纽、军事要冲和商贸重镇,现存建筑最早年代为元代。暖泉镇的打树花,有多年的历史了。过去过年,有钱人放炮竹,没钱的铁匠就把炉里的铁水泼在墙上,图个好看和热闹,可谁想到,这火树银花比鞭炮礼花还要壮观绚烂,这样一代传一代,打树花的绝活就流传了下来。据说,最初打树花用的只是铁水一种,后来发现,铁水的“花”是红色的,铜水的“花”是绿色的,铝水的“花”是白色的,渐渐地,在火炉里放些铜,又放些铝,打起的树花就显得五彩缤纷了。上苏庄看完暖泉镇,来到上苏庄。上苏庄是张石高速公路边的一个较大的、古风淳朴、民俗独特的古堡。这是一个有山有水的静谧村庄,几经朝代的更迭,这座古堡依然保持尚好。据有关专家考察,远在新石器时代上苏庄村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后村民建房挖窑时出土的石磨、灶台、盆碗、钱币等物进一步证实这一点。此行上苏庄的重要目的,是因为脍炙人口的《亮剑》《敌后武工队》等电视剧有部分外景地就是上苏庄。上苏庄抗日标语因一同学晚上必须赶回呼和浩特,于是,他们四人要打道回府,上苏庄同学几人各奔西东。接下来,我独自去了飞狐峡口,但因时间关系,留下了没能穿越飞狐峪和游览“空中草原”的遗憾。中午时分在车里随便吃了些方便食品,转道又去了南张庄。蔚县是中国著名的剪纸之乡,蔚县剪纸也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蔚县,以剪纸为特色的村庄不少,其中有代表性的“南有南张庄,北有北水头”,但称得上中国剪纸第一村的,就要属南张庄了。在这里,我欣赏并买了一些剪纸作品后,便依依惜别了这个五彩的村庄。南张庄离开了南张庄,再进蔚州城并观看了古塔;在古塔下的一座院落里,住着制作祖传手工灯笼的艺人,一截铁丝,几段彩布在艺人手里竟变成了造型典雅,色彩斑斓的彩灯笼,这个不大的院里处处充满了中国红的喜庆;在这里,我特意购买了两对灯笼。蔚县古塔蔚县传统灯笼下午3点多,在导航的引领下踏上了归程。上高速没走多远,发现路边有一大片已经荒废了好久的古堡遗迹,并标有“西方城”的指示牌。正好这里有高速的出口,于是决定下去一看究竟。在开车接近古堡时遇窄路,只有2米宽,两侧则是十多米的沟,兴趣使然,虽然顺利通过并开出来,但也后怕不已。面对西方城的残垣断壁,感叹岁月蹉跎、白驹过隙,唏嘘古今兴衰多少事。

蔚县纪念

下午6点多入住丰镇并与儿时同伴小聚。清明小长假第三天一早,取道古镇隆盛庄,祭扫了爷爷、奶奶之墓,再次踏着儿时走过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路寻找着记忆的往事……第一故乡。

作者:杨聿敏,少年时期生活在隆盛庄,初中二年级从隆庄中学77班转学到集宁铁路二中;年毕业于乌盟教育学院政史二班;年7月从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退休。

丰镇同乡会

我们都是丰镇人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