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號:-7---3 主編:李宏哲刘士义編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時間:年12月 冊數:冊開本:16開 中图法分类号:Z 出版説明山西古稱山右、河東、三晋,其地域北抵大漠,南控中原,東依太行,西襟黄河。其形势枕山帶水,河汾沃土,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祥地。黄土高原地貌塑造了山西獨特的地理風貌,北方遊牧與中原農耕文化的交織,造就了獨具特色的三晋文化。宋代石介有詩云:『黄河爲血脈,太行爲筋膂。地靈育聖賢,土厚含文武』,正説出了三晋河山之于人靈地傑的陶冶之功。奔騰咆哮的黄河水哺育了勤勞、善良而樸實的三晋百姓,而雄峻巍峨的太行山又賦予山西人民以剛毅、堅韌與卓拔的英雄氣概。三晋學術傳統源遠深厚,河汾英傑,鴻儒輩出。其境内宗教錯雜,學術激蕩,相容並包,綿延流長。既爲中華傳統文化之基石,又有多元民族之交融。具體而言,三晋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三晋文化以華夏文化爲核心。據上古文獻及近世考古所證,可知晋南爲堯舜禹時期的主要活動區域,爲中華民族之發源地。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法家在務實、開拓的三晋文化中得以孕育。儒法兩家在東周至秦漢的歷史中不斷革新和貫通,最終形成了中國傳統政治的基本形態。其次,三晋文化是多元融合的文化。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交流碰撞,漢民族與少數民族文化相融。少數民族的内遷與多民族的融合爲華夏文明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樣的文化哺育了世代學人,並留下了豐厚的文化著作,這便是三晋文化據以保存與傳承的蓬萊昆山。迄今,有關山西地方文獻的整理及研究著作,學術界已有衆多的優秀成果。劉緯毅主編的《山西文獻總目提要》,收録書目資訊五千餘種,記録了山西文獻的存佚和典藏情况。山西大學文學院編輯之《山西文學大係》對山西文學遺産進行了系统的整理。李冰如所著《河東著述考》是對山西文人著述考察的重要成果。然而,相較于書山文海似的文獻寶藏,山西省的文獻整理與研究工作仍有巨大的拓展空間。有鑒于此,本編對山西歷代著作進行搜集、整理與彙刊,並題爲《山西歷代著作集成》(後簡稱《集成》?。其書收録上自魏晋、下迄明清的山西學人著作三百餘種,基本囊括了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人物及著作。先秦至魏晋間,兵燹火焚,典籍多有亡佚。本次所收如趙人荀况之著作,其爲儒學大師,兼采法家思想,爲秦汉中央集權制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穆天子傳》記録周穆王故事,筆法樸拙,記史又極富浪漫,于文學與史學均有極高之價值。降及魏晋,九品中正,門閥清要文化傳家,聞喜裴氏乃是其中佼佼者。裴松之、裴骃、裴子野素有『史學三裴』之稱,《三國志注》即是其代作。生活于兩晋之交的郭璞,學問深博,是中古時代注釋古籍最多的學者,所注《山海經》《穆天子傳》《爾雅》等書均有重要價值。隋唐之際,儒學復興,詩文繁盛。作爲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河東郡成爲文界渊薮,人才輩出。河汾王通,以著書講學爲業,本著『服先人之義,稽仲尼之心。天人之事,帝王之道,昭昭乎』之精神,扛起了振興儒學的旗幟。宋人石介評價,『若孟軻氏、揚雄氏、王通氏、韓愈氏,祖述孔子而師尊之,其智足以爲賢』。柳宗元『援佛入儒』,爲後來的宋明理學的形成提供了哲學範式。在燦爛的唐詩高峰中,河東文人星河璀璨,初唐的王績、宋之問、王勃均獨樹一幟;盛唐的王維、王昌齡等人亦各領風騷;中唐的柳宗元、白居易、呂温等人詩文並濟,平實近人;晚唐的温庭筠、司空圖等人亦才華秀出,文采斐然。遼宋金元時期,時局動蕩,戰亂頻仍,士人多懷憂世之心,文學亦以豪放悲壯爲主,邊塞、家國、詠史之作衆多。山西爲北宋與北方民族政權交戰的主戰場。降自南宋偏安一隅,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山西學人的思索較之前代更爲沉重一些。代表人物如汾州文彦博、夏縣司馬光、應州劉祁、秀容元好問、陵川郝經、代州薩都剌等人。他們在文學、史學、經學、金石雜學等方面建樹頗豐,其詩作多藴涵著動蕩的時代思潮與家國情懷。迄至明清,山西名臣大儒輩出,山右理學之邦名實相符。明初以河汾薛瑄爲核心的河東學派成爲北方理學高地,其弟子遍布秦、楚、吴、越大地,開啓了明初理學的風向。其後理學大家辛全、孔天胤、範鄗鼎等人延續理學道統。徐世昌主編的《清儒學案》指出:『三晋理學,最稱敬軒,復元辛氏,實衍其緒。婁山祖父,皆遊辛門,淵源既有所自,復能顓精壹意,講學不倦,巍然爲清代山右儒宗』(《清儒學案》卷二十八《婁山學案》)?。清代專事考據訓詁的乾嘉樸學影響深廣,多有集大成的學術成就及學人出現。後期受時代和西學的影響以及學人自主地反思,經世致用的思想受到更多學人推崇。如傅山、閻若璩、宋鑒、祁寯、張穆諸人均爲一代之俊彦。總觀歷代人文氣象,山西文化典籍繁若星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集成》的整理,總分爲經、史、子、集、叢五部分,集部又按總集、别集、戲曲類簡分。編排順序首以時代先後編次,次以書籍刻印時間排列,一人之著作盡量排列一處,同一著作有不同版本亦收録其中。當然,限于條件,《集成》目前搜輯的山西歷代著作仍然不夠完整全面,增輯完善的工作還有待後續推進,並祈望廣大讀者不吝賜教。二〇一九年八月編者識 總目録第一册 輶軒使者絶代語釋别國方言解十三卷漢揚雄撰晋郭璞注 宋慶元六年潯陽郡齋刻本一 輶軒使者絶代語釋别國方言解十三卷漢揚雄撰晋郭璞解 明正德四年刻本一九七 輶軒使者絶代語釋别國方言解十三卷漢揚雄撰晋郭璞解 明萬曆程榮刻本漢魏叢書本三六五 第二册 爾雅注三卷晋郭璞撰明嘉靖四年張景華黄卿刻本一 爾雅註疏(一)卷一—卷三晋郭璞注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疏明萬曆十六年北京國子監刻本一五五 第三册 爾雅註疏(二)卷四—卷十一晋郭璞注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疏明萬曆十六年北京國子監刻本一 第四册 周易洞林一卷晋郭璞撰清嘉慶三年漢魏遺書鈔本一 爾雅音圖三卷晋郭璞撰清嘉慶六年藝學軒影宋本一七 爾雅郭注三卷晋郭璞注清嘉慶十一年思適齋刊本三一五 第五册 爾雅三卷音釋三卷校訛一卷晋郭璞注日本天保十五年羽澤石經山房景宋本一 易洞林三卷補遺一卷晋郭璞撰清馬國翰輯清光緒九年長沙嫏嬛館補校玉函山房輯佚書刻本一三五 關氏易傳一卷北魏關郎撰唐趙蕤注清汲古閣刊本一六九 新纂門目五臣音注揚子法言十卷漢揚雄撰唐李軌柳宗元注宋司馬光等重添注明嘉靖間顧氏世德堂刊本二二一 第六册 壽山堂易説不分卷(一)唐無極呂子撰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一 第七册 壽山堂易説不分卷(二)唐無極呂子撰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一 樂書要録三卷唐武則天敕撰清光緒間崇文書局刊本三七五 切韻指掌圖一卷宋司馬光撰宋刻本四八三 第八册 類篇(一)卷一—卷十宋司馬光等撰清揚州詩局重刊本一 第九册 類篇(二)卷十一—卷二十一宋司馬光等撰清揚州詩局重刊本一 第十册 類篇(三)卷二十二—卷三十一宋司馬光等撰清揚州詩局重刊本一 第十一册 類篇(四)卷三十二—四十五宋司馬光等撰清揚州詩局重刊本一 第十二册 春秋尊王發微十二卷附録一卷北宋孫復撰清康熙十二年通志堂刻本一 書儀十卷宋司馬光撰清雍正二年仿宋刊本三七三 第十三册 易説六卷宋司馬光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一 春秋皇綱論五卷宋王晳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三六五 石鼓文正誤四卷明陶滋撰明嘉靖刻本四九一 第十四册 四書窮鈔六補定本(一)卷一—卷四明王國瑚撰清順治八年刻本一 第十五册 四書窮鈔六補定本(二)卷五—卷八明王國瑚撰清順治八年刻本一 第十六册 四書窮鈔六補定本(三)卷九—卷十二明王國瑚撰清順治八年刻本一 第十七册 四書窮鈔六補定本(四)卷十三—卷十六明王國瑚撰清順治八年刻本一 第十八册 春秋纂四卷提要一卷叢説一卷明朱之俊撰清順治十七年刻本一 第十九册 四書説五卷明辛全撰清彙印本一 第二十册 春秋義(一)首一卷卷一—卷九清孫嘉淦撰清雍正三年刻本一 第二十一册 春秋義(二)卷十—卷十五清孫嘉淦撰清雍正三年刻本一 成均課講學庸二卷清崔紀撰清雍正刻四書温講雜集本二七九 第二十二册 御纂春秋直解(一)卷一—卷七清梁錫璵撰清刻本一 第二十三册 御纂春秋直解(二)卷八—卷十二清梁錫璵撰清刻本一 第二十四册 春秋大成(一)卷一—卷七清馮如京撰清順治十一年馮氏介軒刻本一 第二十五册 春秋大成(二)卷八—卷十五清馮如京撰清順治十一年馮氏介軒刻本一 第二十六册 春秋大成(三)卷十六—卷二十三清馮如京撰清順治十一年馮氏介軒刻本一 第二十七册 春秋大成(四)卷二十四—卷三十一清馮如京撰清順治十一年馮氏介軒刻本一 第二十八册 成均課講周易十二卷清崔紀撰清乾隆活字本一 御纂周易述義(一)卷一—卷三清傅恒來保孫嘉淦等修清刻本三三一 第二十九册 御纂周易述義(二)卷四—卷十清傅恒來保孫嘉淦等修清刻本一 第三十册 易經揆一(一)卷一—卷三清梁錫玙撰清乾隆武英殿寫刻本一 第三十一册 易經揆一(二)卷四—卷八清梁錫玙撰清乾隆武英殿寫刻本一 第三十二册 易經揆一(三)卷九—卷十四附易學啓蒙補二卷清梁錫玙撰 清乾隆武英殿寫刻本一 第三十三册 尚書古文疏證(一)卷一—卷五上清閻若璩撰閻詠撰 清乾隆十年閻氏眷西堂刻本一 第三十四册 尚書古文疏證(二)卷五下—卷六清閻若璩撰閻詠撰 清乾隆十年閻氏眷西堂刻本一 第三十五册 尚書古文疏證(三)卷七—卷八附朱子古文書疑一卷清閻若璩撰閻詠撰 清乾隆十年閻氏眷西堂刻本一 第三十六册 四書釋地四卷清閻若璩撰清乾隆五十二年刊本一 毛朱詩説一卷清閻若璩撰張潮輯清刊昭代叢書本五一五 第三十七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一)目録一卷卷一—卷六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三十八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二)卷七—卷十三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三十九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三)卷十四—卷二十二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十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四)卷二十三—卷二十九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十一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五)卷三十—卷三十四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十二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六)卷三十五—卷三十八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十三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七)卷三十九—卷四十三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十四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八)卷四十四—卷五十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十五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九)卷五十一—卷五十七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十六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十)卷五十八—卷六十五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十七册 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十一)卷六十六—卷六十九清梁萬方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十八册 論語温知録不分卷清崔紀撰清乾隆刻本一 尚書考辨四卷清宋鑒撰清嘉慶四年刻本二一九 第四十九册 緯攟十四卷清喬松年撰清光緒三年强恕堂刻本一 第五十册 增訂釋文虛字解六卷清張文炳撰王士駿釋文清光緒二十三年黄巖抱冬心館活字本一 增刻弟子規不分卷清李毓秀撰清光緒二十三年中和堂印本一五九 六書存十七卷(一)清周天益纂一九二四年刊本一八九 第五十一册 六書存十七卷(二)清周天益纂一九二四年刊本一 論語贅言二卷清宋在詩撰民國山西省文獻委員會山右叢書初編本四五七 第五十二册 三國志(一)卷一—卷七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南宋刊本一 第五十三册 三國志(二)卷八—卷十五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南宋刊本一 第五十四册 三國志(三)卷十六—卷二十六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南宋刊本一 第五十五册 三國志(四)卷二十七—卷三十八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南宋刊本一 第五十六册 三國志(五)卷三十九—卷五十三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南宋刊本一 第五十七册 三國志(六)卷五十四—卷六十五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南宋刊本一 第五十八册 三國志(一)卷一—卷七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明萬曆二十四年國子監刊本一 第五十九册 三國志(二)卷八—卷十五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明萬曆二十四年國子監刊本一 第六十册 三國志(三)卷十六—卷二十七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明萬曆二十四年國子監刊本一 第六十一册 三國志(四)卷二十八—卷四十一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 明萬曆二十四年國子監刊本一 第六三二册 三國志(五)卷四十二—卷五十五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 明萬曆二十四年國子監刊本一 第六十三册 三國志(六)卷五十六—卷六十五晋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 明萬曆二十四年國子監刊本一 穆天子傳六卷晋郭璞注明萬曆刻本二八九 山海經十八卷晋郭璞注明萬曆二十八年閩格古齋刊本三七三 第六十四册 山海經十八卷晋郭璞傳明蔣應鎬繪圖明萬曆間刊本一 第六十五册 山海經十八卷晋郭璞傳清康熙間項氏群玉書堂刻本一 山海經十八卷晋郭璞傳清乾隆間黄晟槐蔭草堂寫刻本二六一 第六十六册 元經薛氏傳注十卷隋王通撰唐薛收傳宋阮逸注明萬曆程榮刻本一 第六十七册 元經薛氏傳注十卷隋王通撰唐薛收傳宋阮逸注明刻本一 歷代名畫記十卷唐張彦遠撰明末虞山毛氏汲古閣刻津逮秘書本二九五 第六十八册 東觀奏記三卷唐裴庭裕撰明抄本一 東觀奏記三卷唐裴庭裕撰清乾隆間抄本七一 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唐温大雅撰清善耕顧氏文房抄本一二七 姓解三卷宋邵思撰清光緒十年遵義黎氏刊古逸叢書影北宋本二三一 資治通鑒考異(一)卷一—卷九宋司馬光撰宋覆元刊本三六三 第六十九册 資治通鑒考異(二)卷十—卷三十宋司馬光撰宋覆元刊本一 第七十册 司馬温公經進稽古録二十卷宋司馬光撰明弘治十四年刻本一 第七十一册 資治通鑒考異(一)卷一—卷十四宋司馬光編明萬曆十四年刊本一 第七十二册 資治通鑒考異(二)卷十五—卷三十宋司馬光編明萬曆十四年刊本一 第七十三册 資治通鑒目録(一)卷一—卷六宋司馬光撰明崇禎二年陳仁錫校本一 第七十四册 資治通鑒目録(二)卷七—卷十一宋司馬光撰明崇禎二年陳仁錫校本一 第七十五册 資治通鑒目録(三)卷十二—卷十五宋司馬光撰明崇禎二年陳仁錫校本一 第七十六册 資治通鑒目録(四)卷十六—卷二十二宋司馬光撰明崇禎二年陳仁錫校本一 第七十七册 資治通鑒目録(五)卷二十三—卷二十七宋司馬光撰明崇禎二年陳仁錫校本一 第七十八册 資治通鑒目録(六)卷二十八—卷三十宋司馬光撰明崇禎二年陳仁錫校本一 通鑒釋例一卷宋司馬光撰清抄本二五九 建炎筆録三卷宋趙鼎撰清抄本二八一 第七十九册 燕翼詒謀録五卷宋王栐撰一九二七年武進陶氏景宋咸淳刊百川學海本一 歸潛志十四卷金劉祁撰清乾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活字印本一一九 第八十册 續後漢書(一)卷一—卷二十二元郝經清郁松年撰 清道光二十一至二十二年宜稼堂叢書本一 第八十一册 續後漢書(二)卷二十三—卷三十七元郝經清郁松年撰 清道光二十一至二十二年宜稼堂叢書本一 第八十二册 續後漢書(三)卷三十八—卷六十二元郝經清郁松年撰 清道光二十一至二十二年宜稼堂叢書本一 第八十三册 續後漢書(四)卷六十三—卷六十九元郝經清郁松年撰 清道光二十一至二十二年宜稼堂叢書本一 第八十四册 續後漢書(五)卷七十—卷八十元郝經清郁松年撰 清道光二十一至二十二年宜稼堂叢書本一 第八十五册 續後漢書(六)卷八十一—卷八十四元郝經清郁松年撰 清道光二十一至二十二年宜稼堂叢書本一 第八十六册 續後漢書(七)卷八十五—卷九十續後漢書劄記卷一元郝經清郁松年撰 清道光二十一至二十二年宜稼堂叢書本一 第八十七册 續後漢書(八)續後漢書劄記卷二—卷四元郝經清郁松年撰 清道光二十一至二十二年宜稼堂叢書本一 第八十八册 晋溪本兵敷奏(一)卷一—卷五明王瓊撰明嘉靖二十三年刻本一 第八十九册 晋溪本兵敷奏(二)卷六—卷九明王瓊撰明嘉靖二十三年刻本一 第九十册 晋溪本兵敷奏(三)卷十—卷十四明王瓊撰明嘉靖二十三年刻本一 第九十一册 皇明太學志(一)卷一—卷五明王材郭鎜等纂修 明嘉靖三十六年國子監刻隆慶萬曆遞修本一 第九十二册 皇明太學志(二)卷六—卷九明王材郭鎜等纂修 明嘉靖三十六年國子監刻隆慶萬曆遞修本一 第九十三册 皇明太學志(三)卷十—卷十二明王材郭鎜等纂修 明嘉靖三十六年國子監刻隆慶萬曆遞修本一 第九十四册 史談補五卷明楊一奇撰陳簡增補明萬曆刻本一 第九十五册 殷太師忠烈録十卷明曹安輯明暴孟奇重訂明萬曆五年暴孟奇刻本一 第九十六册 楊襄毅公本兵疏議(一)卷一—卷四明楊博撰明萬曆十四年師貞堂刻本一 第九十七册 楊襄毅公本兵疏議(二)卷五—卷九明楊博撰明萬曆十四年師貞堂刻本一 第九十八册 楊襄毅公本兵疏議(三)卷十—卷十四明楊博撰明萬曆十四年師貞堂刻本一 第九十九册 楊襄毅公本兵疏議(四)卷十五—卷十九明楊博撰明萬曆十四年師貞堂刻本一 第一〇〇册 楊襄毅公本兵疏議(五)卷二十—卷二十四明楊博撰 明萬曆十四年師貞堂刻本一 第一〇一册 楊襄毅公奏疏(一)本兵奏疏卷一—卷四明楊博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一〇二册 楊襄毅公奏疏(二)本兵奏疏卷五—卷八明楊博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一〇三册 楊襄毅公奏疏(三)本兵奏疏卷九—卷十二明楊博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一〇四册 楊襄毅公奏疏(四)宣大奏疏二卷甘肅奏疏一卷薊遼奏疏一卷經畧奏疏一卷明楊博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一〇五册 涑水司馬氏源流集略八卷明司馬晰編 明萬曆十五年司馬祉刻三十五年司馬露增修本一 第一〇六册 薛文清公行實録五卷明王鴻輯明萬曆十六年吴達可刻崇禎重修本一 漢前將軍關公祠志九卷明趙欽湯焦竑輯明萬曆三十一年趙欽湯刻本二二七 第一〇七册 温公年譜六卷明馬巒撰明萬曆四十六年司馬露刻本一 誠信録一卷明喬應甲撰明萬曆刻本三二七 第一〇八册 再起奏草一卷明喬應甲撰明天啓六年自刻本一 楊全甫諫草四卷明楊天民撰明天啓元年刊本六五 第一〇九册 掾曹名臣録一卷明王瓊撰明刻本一 中都儲志十卷明張良知撰抄本四七 第一一〇册 東雍士女志二卷明黄希聲撰清康熙四十四年段潔然刻本一 趙翰林經濟全集四卷明趙標撰清初重刻本七七 欽定逆案一卷明韓爌等撰清鈔明季野史彙編本三九七 薛文清公從政録一卷明薛瑄撰民國寶顏堂秘笈石印本四五一 第一一一册 朱太史吴越遊草一卷峪園近草一卷排青樓詩一卷賦一卷硯盧詩一卷 清朱之俊撰明末至清初刻清彙印本一 第一一二册 于山奏牘(一)卷一—卷三清于成龍撰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一 第一一三册 于山奏牘(二)卷四—卷八清于成龍撰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一 第一一四册 于清端公政書(一)卷一—卷三清于成龍撰蔡方炳諸匡鼎編 清康熙四十六年刻本一 第一一五册 于清端公政書(二)卷四—卷六清于成龍撰蔡方炳諸匡鼎編 清康熙四十六年刻本一 第一一六册 于清端公政書(三)卷七—卷八外集一卷清于成龍撰蔡方炳諸匡鼎編 清康熙四十六年刻本一 第一一七册 東雍耆舊傳三卷後集一卷清謝丕振撰清康熙刻本一 覆甕集(一)錢榖二卷清張我觀撰清雍正四年張我觀家刻本一二七 第一一八册 覆甕集(二)刑名卷一—卷十餘集一卷清張我觀撰清雍正四年張我觀家刻本一 第一一九册 覆甕集刑名十卷餘集一卷清張我觀撰清雍正四年刻本一 第一二〇册 河渠紀聞(一)卷一—卷五清康基田撰清嘉慶九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二一册 河渠紀聞(二)卷六—卷八清康基田撰清嘉慶九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二二册 河渠紀聞(三)卷九—卷十一清康基田撰清嘉慶九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二三册 河渠紀聞(四)卷十二—卷十四清康基田撰清嘉慶九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二四册 河渠紀聞(五)卷十五—卷十七清康基田撰清嘉慶九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二五册 河渠紀聞(六)卷十八—卷二十清康基田撰清嘉慶九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二六册 河渠紀聞(七)卷二十一—卷二十五清康基田撰清嘉慶九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二七册 河渠紀聞(八)卷二十六—卷三十清康基田撰清嘉慶九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二八册 晋乘蒐略(一)卷一—卷三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二九册 晋乘蒐略(二)卷四—卷六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三〇册 晋乘蒐略(三)卷七—卷九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三一册 晋乘蒐略(四)卷十—卷十二上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三二册 晋乘蒐略(五)卷十二下—卷十四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三三册 晋乘蒐略(六)卷十五—卷十七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三四册 晋乘蒐略(七)卷十八—卷十九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三五册 晋乘蒐略(八)卷二十—卷二十二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三六册 晋乘蒐略(九)卷二十三—卷二十五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三七册 晋乘蒐略(十)卷二十六—卷二十七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三八册 晋乘蒐略(十一)卷二十八—卷二十九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三九册 晋乘蒐略(十二)卷三十—卷三十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四〇册 晋乘蒐略(十三)卷三十一—卷三十二清康基田撰清嘉慶十六年霞蔭堂刻本一 第一四一册 資治通鑒刊本識誤三卷清張敦仁撰清道光七年陳宗彝獨抱盧刻本一 西域釋地一卷清祁韻士輯清道光十七年祁氏筠淥山房刻本三二三 第一四二册 皇朝藩部要略(一)卷一—卷十清祁韻士撰清道光筠淥山房刻本一 第一四三册 皇朝藩部要略(二)卷十一—卷十八皇朝藩部世系表卷一清祁韻士撰清道光筠淥山房刻本一 第一四四册 皇朝藩部要略(三)皇朝藩部世系表卷二—卷四清祁韻士撰 清道光筠淥山房刻本一 學治一得編不分卷清何耿繩輯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官箴書集成本一五七 顧亭林先生年譜不分卷清張穆撰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二八七 第一四五册 瀛環志略(一)卷一—卷六清徐繼畬撰清道光刻本一 第一四六册 瀛環志略(二)卷七—卷九闕卷十清徐繼畬撰清道光刻本一 瀛環志略(一)卷一—卷三清徐繼畬撰日本文久元年阿陽對嵋閣刻本二二五 第一四七册 瀛環志略(二)卷四—卷十清徐繼畬撰日本文久元年阿陽對嵋閣刻本一 第一四八册 蒙古遊牧記(一)卷一—卷八清張穆撰何秋濤校清同治六年祁氏刻本一 第一四九册 蒙古遊牧記(二)卷九—卷十六清張穆撰何秋濤校清同治六年祁氏刻本一 三姓山川記一卷富克錦輿地略一卷寧古塔村屯里數一卷清祁寯藻撰清稿本三四九 憶往編一卷清宋在詩編清刻本四〇三 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清閻若璩撰清刊本四五三 第一五〇册 定襄金石考四卷民國牛誠修輯一九三二年雪華館叢編本一 第一五一册 河東鹽政彙纂(一)卷一—卷三清蘇昌臣輯清康熙刻本一 第一五二册 河東鹽政彙纂(二)卷四—卷六清蘇昌臣輯清康熙刻本一 第一五三册 初修河東鹽法志(一)卷一—卷六清覺羅石麟等修朱一鳳等纂清雍正刻本一 第一五四册 初修河東鹽法志(二)卷七—卷十二清覺羅石麟等修朱一鳳等纂清雍正刻本一 第一五五册 河東鹽法備覽(一)卷一—卷五清蔣兆奎編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一 第一五六册 河東鹽法備覽(二)卷六—卷十清蔣兆奎編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一 第一五七册 河東鹽法備覽(三)卷十一—卷十二清蔣兆奎編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一 第一五八册 續增河東鹽法備覽三卷清姚楷等撰清宣統元年刻本一 第一五九册 佛國記一卷晋法顯撰明崇禎汲古閣刊本一 中説十卷隋王通撰宋阮逸注北宋刊本九五 中説十卷隋王通撰宋阮逸注明嘉靖間顧氏世德堂刊本二〇七 第一六〇册 中説考七卷隋王通撰明崔銑考訂明河汾書院刻本一 文中子中説十卷補傳一卷隋王通撰宋阮逸注日深田正純校 日本元録八年刊本一六三 第一六一册 纂圖互注荀子二十卷唐楊倞注宋刻元明遞修本一 第一六二册 纂圖互註荀子二十卷唐楊倞註明刻本一 第一六三册 荀子(一)卷一—卷十唐楊倞注明六子書刻本一 第一六四册 荀子(二)卷十一—卷二十唐楊倞注明六子書刻本一 第一六五册 荀子(一)卷一—卷十唐楊倞注清謝墉輯補清郝懿行補注清乾隆五十一年嘉善謝墉刻本一 第一六六册 荀子(二)卷十一—卷二十校勘補遺一卷補注二卷唐楊倞注清謝墉輯補清郝懿行補注清乾隆五十一年嘉善謝墉刻本一 第一六七册 荀子集解(一)首一卷卷一—卷八唐楊倞註清王先謙集解 清光緒十七年校刊本一 第一六八册 荀子集解(二)卷九—卷二十唐楊倞註清王先謙集解清光緒十七年校刊本一 黄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一卷宛陵録一卷唐裴休撰明永樂十二年刻本四二七 第一六九册 法書要録十卷唐張彦遠撰明刻本一 臣軌校本二卷唐武則天撰王德注日羽山尚德校訂 日本明治十五年清風閣刻本四五七 第一七〇册 臣軌二卷唐武則天撰王德注日本江户寫本一 呂祖太乙金華宗旨一卷唐呂巖撰清刻本一〇九 泳齋近思録衍注十四卷宋楊伯喦撰宋刻本一五五 第一七一册 集註太玄經六卷宋司馬光註明正徳刊本一 第一七二册 集註太玄經六卷説玄一卷宋司馬光註明嘉靖五年張世鎬刻本一 第一七三册 三子口義(一)卷一—卷四宋林希逸註明張四維補明萬曆五年何汝成刻本一 第一七四册 三子口義(二)卷五—卷八宋林希逸註明張四維補明萬曆五年何汝成刻本一 第一七五册 三子口義(三)卷九—卷十莊子釋音一卷列子口義二卷宋林希逸註明張四維補 明萬曆五年何汝成刻本一 第一七六册 涑水記聞二卷宋司馬光撰明抄本一 第一七七册 涑水記聞十六卷宋司馬光撰清乾隆武英殿活字印聚珍版叢書本一 第一七八册 疑孟正續編二卷附録一卷宋司馬光撰日本寶歷二年刊本一 博濟方五卷宋王袞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五三 第一七九册 濟生拔萃方(一)卷一—卷九元杜思敬輯元刊本一 第一八〇册 濟生拔萃方(二)卷十—卷十九元杜思敬輯元刊本一 第一八一册 新刊五子書二十卷明李瀚編明弘治九年刻本一 第一八二册 西田語略(一)二十三卷續集卷一—卷六明樊深撰明嘉靖二十七年刻本一 第一八三册 西田語略(二)續集卷七—卷二十九明樊深撰明嘉靖二十七年刻本一 第一八四册 鳳川子克己示兒編一卷明劉良臣撰明嘉靖二十七年鐘如嶠刻本一 北虜事跡一卷西番事蹟一卷明王瓊撰明嘉靖吴郡袁氏嘉趣堂刻金聲玉振集本九三 新刊皇明文清薛先生要録三卷明薛瑄撰郜永春輯 明隆慶刻皇明三儒言行要録本二三一 薛文清公要語内篇一卷外篇一卷明薛瑄撰明隆慶四年山東布政司刻本三四七 第一八五册 薛文清公要語内篇一卷外篇一卷明薛瑄撰谷中虛編日本江户寫本一 薛文清公讀書全録類編(一)卷一—卷九明薛瑄撰明萬曆二十七年侯氏刊本一七九 第一八六册 薛文清公讀書全録類編(二)卷十—卷二十明薛瑄撰明萬曆二十七年侯氏刊本一 第一八七册 薛文清公要言二卷明薛瑄撰明萬曆三十年吴獻臺刻本一 薛文清公讀書録(一)卷一—卷六明薛瑄撰明趙府味經堂刻本二四三 第一八八册 薛文清公讀書録(二)卷七—卷十一續録十二卷明薛瑄撰明趙府味經堂刻本一 第一八九册 薛子粹言三卷明薛瑄撰明刻本藍印本一 訓士喻編三卷明喬承詔撰明天啓間刻本四三 薛文清公讀書二録二卷明薛瑄撰清乾隆刻本三八三 薛文清公從政名言不分卷明薛瑄撰胡纘宗編 日本嘉永四年昌平坂學問所刊本四八一 第一九〇册 薛子條貫篇十三卷續篇十三卷明薛瑄撰清戴楫輯清光緒十九年廣州府署刻本一 薛子道論二卷明薛瑄撰清光緒湖北崇文書局刻本四一一 第一九一册 共發編四卷明曹于汴撰明天啓五年重刻本一 經世石畫三卷明辛全輯明崇禎二年刻本一一五 衡門芹一卷明辛全撰明刻本四〇九 第一九二册 守圉全書八卷首一卷末一卷(一)明韓霖輯明崇禎刻本一 第一九三册 守圉全書八卷首一卷末一卷(二)明韓霖輯明崇禎刻本一 第一九四册 守圉全書八卷首一卷末一卷(三)明韓霖輯明崇禎刻本一 第一九五册 守圉全書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四)明韓霖輯明崇禎刻本一 第一九六册 鑒勞録一卷明孫傳庭撰明崇禎自刻本一 武經直解(一)卷一—卷三明劉寅輯張居正補明刊本七五 第一九七册 武經直解(二)卷四—卷八明劉寅輯張居正補明刊本一 第一九八册 武經直解(三)卷九—卷十二明劉寅輯張居正補明刊本一 第一九九册 武經七書直解二十三卷存六種二十卷(一)明劉寅撰明刻本一 第二〇〇册 武經七書直解二十三卷存六種二十卷(二)明劉寅撰明刻本一 第二〇一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一)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〇二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二)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〇三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三)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〇四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四)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〇五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五)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〇六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六)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〇七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七)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〇八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八)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〇九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九)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一〇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十)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一一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十一)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一二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十二)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一三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十三)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一四册 廣理學備考不分卷(十四)清范鄗鼎編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一五册 理學備考(一)卷一—卷七清范鄗鼎撰清康熙范氏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一六册 理學備考(二)卷八—卷十四清范鄗鼎撰清康熙范氏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一七册 理學備考(三)卷十五—卷二十四清范鄗鼎撰清康熙范氏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一八册 理學備考(四)卷二十五—卷三十四清范鄗鼎撰清康熙范氏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一九册 讀孟子劄記一卷清崔紀撰清雍正刻四書温講雜集本一 讀書小記三十一卷(一)清范爾梅撰雍正七年敬恕堂刻本一五一 第二二〇册 讀書小記三十一卷(二)清范爾梅撰雍正七年敬恕堂刻本一 第二二一册 讀書小記三十一卷(三)清范爾梅撰雍正七年敬恕堂刻本一 第二二二册 潛邱劄記(一)卷一—卷三清閻若璩撰清乾隆九年閻氏眷西堂刻本一 第二二三册 潛邱劄記(二)卷四—卷六清閻若璩撰清乾隆九年閻氏眷西堂刻本一 第二二四册 西齋語録四卷清郭元鎬撰清乾隆二十四年介邑嗃嗃堂刻本一 第二二五册 南華通七卷清孫嘉淦撰清乾隆刻本一 咫聞集二十四卷清郭爲崍撰清乾隆郭帶淮刻本二〇五 第二二六册 青烟録八卷清王訢撰清嘉慶十年刻本一 第二二七册 尸子二卷存疑一卷清汪繼培輯清嘉慶十七年陳氏湖海樓刊本一 尸子集本二卷清孫星衍編清嘉慶間孫氏刻本一三九 敦艮齋遺書(一)卷一—卷六清徐潤第撰清道光二十七年徐繼畬刻本二二三 第二二八册 敦艮齋遺書(二)卷七—卷十七清徐潤第撰清道光二十七年徐繼畬刻本一 第二二九册 馬首農言一卷校勘記一卷清祁寯藻王筠撰清咸豐五年刻本一 寒松堂庸言一卷清魏象樞撰日本文久三年刊本一〇九 拙修集(一)卷一—卷四清吴廷棟撰清同治十年求我齋刻本一八七 第二三〇册 拙修集(二)卷六—卷十清吴廷棟撰清同治十年求我齋刻本一 第二三一册 蘿藦亭劄記八卷清喬松年撰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一 第二三二册 葵書(一)卷一—卷十二清王桂撰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第二三三册 葵書(二)卷十三—卷十六溓壁解二卷清王桂撰清光緒六年刻本一 第二三四册 家塾蒙求五卷清康基淵輯清光緒八年漢清簃刻本一 荀子評註三十二篇清傅山撰清霜紅龕稿本影印本三三一 先聖賢儒年考不分卷民國厲時中撰一九一七年刊本四〇三 第二三五册 十二先生詩宗集韻(一)卷一—卷五宋裴良甫編宋刻本一 第二三六册 十二先生詩宗集韻(二)卷六—卷十三宋裴良甫編宋刻本一 第二三七册 十二先生詩宗集韻(三)卷十四—卷二十宋裴良甫編宋刻本一 第二三八册 註唐詩鼓吹十卷金元好問編元郝天挺註元至大元年浙省儒司刊明修本一 第二三九册 唐詩鼓吹註解(一)卷一—卷四金元好問輯元郝天挺註明廖文炳解 日本寶永七年刻本一 第二四〇册 唐詩鼓吹註解(二)卷五—卷十金元好問輯元郝天挺註明廖文炳解 日本寶永七年刻本一 第二四一册 東喦草堂評訂唐詩鼓吹(一)卷一—卷五金元好問輯元郝天挺註明廖文炳解 清朱三錫評清康熙刻本一 第二四二册 東喦草堂評訂唐詩鼓吹(二)卷六—卷十金元好問輯元郝天挺註明廖文炳解 清朱三錫評清康熙刻本一 第二四三册 中州集(一)卷一—卷四金元好問輯明弘治九年李瀚刻本一 第二四四册 中州集(二)卷五—卷十金元好問輯明弘治九年李瀚刻本一 第二四五册 中州樂府集一卷金元好問輯明嘉靖十五年高登九峰書院刻本一 中州集(一)首一卷卷一金元好問輯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一八三 第二四六册 中州集(二)卷二—卷四金元好問輯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二四七册 中州集(三)卷五—卷七金元好問輯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二四八册 中州集(四)卷八—卷十樂府一卷金元好問輯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二四九册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一)首二卷卷一—卷四金元好問原本清郭元釪補輯 清康熙五十年内府刊本一 第二五〇册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二)卷五—卷十五金元好問原本清郭元釪補輯 清康熙五十年内府刊本一 第二五一册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三)卷十六—卷二十一金元好問原本清郭元釪補輯 清康熙五十年内府刊本一 第二五二册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四)卷二十二—卷三十二金元好問原本清郭元釪補輯 清康熙五十年内府刊本一 第二五三册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五)卷三十三—卷四十一金元好問原本清郭元釪補輯 清康熙五十年内府刊本一 第二五四册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六)卷四十二—卷四十九金元好問原本清郭元釪補輯 清康熙五十年内府刊本一 第二五五册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七)卷五十—卷五十九金元好問原本清郭元釪補輯 清康熙五十年内府刊本一 第二五六册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八)卷六十—卷六十六金元好問原本清郭元釪補輯 清康熙五十年内府刊本一 第二五七册 御訂全金詩增補中州集(九)卷六十七—卷七十二金元好問原本清郭元釪補輯 清康熙五十年内府刊本一 第二五八册 遺山先生詩集二十卷金元好問撰明弘治十一年李瀚刊本一 第二五九册 遺山先生文集(一)卷一—卷十三金元好問撰明弘治十一年李瀚刻本一 第二六〇册 遺山先生文集(二)卷十四—卷二十八金元好問撰明弘治十一年李瀚刻本一 第二六一册 遺山先生文集(三)卷二十九—卷四十附録一卷金元好問撰明弘治十一年李瀚刻本一 第二六二册 元遺山詩集箋注(一)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年譜一卷金元好問撰清施國祁箋淸道光二年南潯蔣氏瑞松堂刊本一 第二六三册 元遺山詩集箋注(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年譜一卷金元好問撰清施國祁箋淸道光二年南潯蔣氏瑞松堂刊本一 元遺山志四卷清樊煥章輯清光緒三年晋魁齋刻本二五九 元遺山先生新樂府四卷金元好問撰清讀書山房刻本三六五 第二六四册 元遺山先生集(一)首一卷附録一卷卷一—卷十二金元好問撰淸靈石楊氏刊光緒八年京都翰文齋書坊印本一 第二六五册 元遺山先生集(二)卷十三—卷三十二金元好問撰淸靈石楊氏刊光緒八年京都翰文齋書坊印本一 第二六六册 元遺山先生集(三)卷三十三—卷四十年譜三種新樂府四卷金元好問撰 淸靈石楊氏刊光緒八年京都翰文齋書坊印本一 第二六七册 元遺山先生集(四)續夷堅志四卷金元好問撰 淸靈石楊氏刊光緒八年京都翰文齋書坊印本一 河汾諸老詩集八卷元房祺編明弘治刻本二三一 河汾諸老詩集八卷元房祺輯明毛氏汲古閣刻本四庫底本三五三 第二六八册 沈國勉學書院集十二卷明朱珵堯編明崇禎元年沈藩勉學書院刻本一 第二六九册 晋風選(一)卷一—卷五清趙瑾選編清順治十七年刊本一 第二七〇册 晋風選(二)卷六—卷十清趙瑾選編清順治十七年刊本一 第二七一册 續垂棘編初集(一)六卷二集卷一清范鄗鼎輯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一 第二七二册 續垂棘編初集(二)二集卷二—卷九清范鄗鼎輯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一 第二七三册 續垂棘編初集(三)二集卷十三集卷一—卷五清范鄗鼎輯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一 第二七四册 續垂棘編初集(四)三集卷六—卷十四集卷一—卷二清范鄗鼎輯 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一 第二七五册 續垂棘編初集(五)四集卷三—卷九清范鄗鼎輯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一 第二七六册 三晋詩選十四卷清范鄗鼎選清康熙間五經堂刻本一 第二七七册 國朝山右詩存(一)卷一—卷六清李錫麟等輯清嘉慶間刻本一 第二七八册 國朝山右詩存(二)卷七—卷十四清李錫麟等輯清嘉慶間刻本一 第二七九册 國朝山右詩存(三)卷十五—卷二十清李錫麟等輯清嘉慶間刻本一 第二八〇册 國朝山右詩存(四)卷二十一—卷二十四續卷一—卷四清李錫麟等輯 清嘉慶間刻本一 第二八一册 國朝山右詩存續卷五—卷八清李錫麟等輯清嘉慶間刻本一 崞縣張氏先哲遺書三種清張棣録輯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二八五 第二八二册 潞安詩鈔(一)前編四卷後編卷一—卷二清程之玿常煜等輯 清道光十九年寡過未能齋刻本一 第二八三册 潞安詩鈔(二)後編卷三—卷八清程之玿常煜等輯 清道光十九年寡過未能齋刻本一 第二八四册 潞安詩鈔(三)後編卷九—卷十二清程之玿常煜等輯 清道光十九年寡過未能齋刻本一 安氏三先生賸稿殘卷清安恭己輯一九三二年抄本三二三 雪湖先生文集四卷存卷四清安清翰撰仲子遺文不分卷清安耘撰 第二八五册 郭弘農集二卷晋郭璞撰明張溥編清信述堂刻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一 東皋子集三卷附録一卷唐王績撰明崇禎刊本二三五 第二八六册 東皋子集三卷附録一卷唐王績撰明刻本一 王無功文集五卷唐王績撰清同治四年晚晴軒陳氏抄本一二一 王無功文集五卷補遺一卷附録一卷唐王績撰清李氏硯録山房抄本二六七 第二八七册 宋學士集九卷附録一卷唐宋之問撰明張爕輯明崇禎刻本一 宋之問集二卷唐宋之問撰明崦西精舍刻本三四三 王勃集二卷唐王勃撰明嘉靖三十一年江都黄埻東壁圖書府刊本四四九 第二八八册 王勃詩一卷唐王勃撰明活字印本一 王勃集二卷唐王勃撰明銅活字印本七九 王子安集十六卷唐王勃撰清嘉道間抄本一六五 第二八九册 王子安集佚文一卷校記一卷唐王勃撰清羅振玉輯清稿本一 王右丞文集十卷唐王維撰南宋初刊本五五 第二九〇册 王摩詰文集十卷唐王維撰宋刻十一行蜀本一 須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六卷唐王維撰宋劉辰翁校元刊本三三三 第二九一册 唐王右丞詩劉須溪校本六卷唐王維撰宋劉辰翁評明弘治十七年呂夔刻本一 王摩詰集六卷唐王維撰明嘉靖十六年刻王孟集本一九九 第二九二册 類箋唐王右丞詩集(一)卷一—卷五唐王維撰宋劉辰翁評 明顧起經輯註明嘉靖三十五年無錫顧氏奇字齋刻本一 第二九三册 類箋唐王右丞詩集(二)卷六—卷十文集四卷外編一卷年譜一卷歷朝諸家評王右丞詩畫鈔一卷唐諸家同詠集一卷贈題集一卷唐王維撰宋劉辰翁評明顧起經輯註明嘉靖三十五年無錫顧氏奇字齋刻本一 第二九四册 唐王右丞詩集註説六卷唐王維撰明顧可久注明萬曆十八年吴氏漱玉齋刻本一 王摩詰詩集七卷唐王維撰宋劉辰翁評明顧璘評明萬曆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三六一 第二九五册 王摩詰集十卷唐王維撰明刻本一 王摩詰集六卷唐王維撰明銅活字印本三六九 第二九六册 王摩詰集六卷唐王維撰清項氏玉淵堂刻本一 王右丞集箋註(一)首一卷卷一—卷四唐王維撰清趙殿成箋注 清乾隆刻本一九五 第二九七册 王右丞集箋註(二)卷五—卷十七唐王維撰清趙殿成箋注 清乾隆刻本一 第二九八册 王右丞集箋註(三)卷十八—卷二十八末一卷唐王維撰清趙殿成箋注 清乾隆刻本一 第二九九册 增廣註釋音辯唐柳先生集(一)卷一—卷二十二唐柳宗元撰劉禹錫編 宋童宗説音註張敦頤音辯潘緯音義明正統十三年善敬堂刊本一 第三〇〇册 增廣註釋音辯唐柳先生集(二)卷二十三—卷四十三别集二卷外集二卷 附録一卷唐柳宗元撰劉禹錫編 宋童宗説音註張敦頤音辯潘緯音義 明正統十三年善敬堂刊本一 第三〇一册 河東先生集(一)卷一—卷十唐柳宗元撰明嘉靖郭氏濟美堂刻本一 第三〇二册 河東先生集(二)卷十一—卷二十唐柳宗元撰明嘉靖郭氏濟美堂刻本一 第三〇三册 河東先生集(三)卷二十一—卷三十五唐柳宗元撰明嘉靖郭氏濟美堂刻本一 第三〇四册 河東先生集(四)卷三十六—卷四十二唐柳宗元撰明嘉靖郭氏濟美堂刻本一 第三〇五册 河東先生集(五)卷四十三—卷四十五附録二卷傳一卷外集二卷龍城録二卷 唐柳宗元撰明嘉靖郭氏濟美堂刻本一 第三〇六册 柳文(一)卷一—卷二十四唐柳宗元撰明嘉靖十六年遊居敬刻韓柳文本一 第三〇七册 柳文(二)卷二十五—卷四十三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録一卷唐柳宗元撰 明嘉靖十六年遊居敬刻韓柳文本一 第三〇八册 柳文(一)卷一—卷二十五唐柳宗元撰 明嘉靖二十八年王士翹刻本三十一年朱有孚續刻本一 第三〇九册 柳文(二)卷二十六—卷四十三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録一卷後録一卷唐柳宗元撰 明嘉靖二十八年王士翹刻本三十一年朱有孚續刻本一 第三一〇册 唐柳先生集(一)卷一—卷十六唐柳宗元撰 劉禹錫編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一一册 唐柳先生集(二)卷十七—卷三十六唐柳宗元撰 劉禹錫編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一二册 唐柳先生集(三)卷三十七—卷四十三外集二卷龍城録二卷附録二卷集傳一卷 唐柳宗元撰劉禹錫編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一三册 唐大家柳柳州文抄十二卷唐柳宗元撰明萬曆間歸安茅一桂校刊本一 第三一四册 京本校正音釋唐柳先生集(一)卷一—卷二十三唐柳宗元撰劉禹錫編 宋蘇軾評童宗説注張敦頤音辯明刻本一 第三一五册 京本校正音釋唐柳先生集(二)卷二十四—卷四十三别集不分卷附録二卷 唐柳宗元撰劉禹錫編宋蘇軾評童宗説注 張敦頤音辯明刻本一 第三一六册 柳文七卷唐柳宗元撰明茅坤選評明末朱墨套印本一 第三一七册 王荊石先生批評柳文(一)卷一—卷四唐柳宗元撰明王錫爵評明刻本一 第三一八册 王荊石先生批評柳文(二)卷五—卷八唐柳宗元撰明王錫爵評明刻本一 第三一九册 王荊石先生批評柳文(三)卷九—卷十二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明王錫爵評 明刻本一 第三二〇册 白氏長慶集(一)目録二卷卷一—卷十二唐白居易撰 明正德八年華堅蘭雪堂活字印本一 第三二一册 白氏長慶集(二)卷十三—卷三十唐白居易撰明 正德八年華堅蘭雪堂活字印本一 第三二二册 白氏長慶集(三)卷三十一—卷五十三唐白居易撰 明正德八年華堅蘭雪堂活字印本一 第三二三册 白氏長慶集(四)卷五十四—卷七十一唐白居易撰 明正德八年華堅蘭雪堂活字印本一 第三二四册 白氏長慶集(一)目録二卷附録一卷卷一—卷八唐白居易撰 明萬曆三十四年馬元調刻本一 第三二五册 白氏長慶集(二)卷九—卷二十二唐白居易撰明萬曆三十四年馬元調刻本一 第三二六册 白氏長慶集(三)卷二十三—卷三十七唐白居易撰 明萬曆三十四年馬元調刻本一 第三二七册 白氏長慶集(四)卷三十八—卷五十七唐白居易撰 明萬曆三十四年馬元調刻本一 第三二八册 白氏長慶集(五)卷五十八—卷七十一唐白居易撰 明萬曆三十四年馬元調刻本一 第三二九册 白氏策林四卷唐白居易撰明刻本一 白氏諷諫一卷唐白居易撰明刻公文紙印本一一五 白香山詩集(一)長慶集卷一—卷五唐白居易撰清汪立名編 清康熙四十二年一隅草堂刻本一七五 第三三〇册 白香山詩集(二)長慶集卷六—卷二十後集卷一—卷三唐白居易撰清汪立名編 清康熙四十二年一隅草堂刻本一 第三三一册 白香山詩集(三)後集卷四—卷十七别集一卷補遺二卷唐白居易撰清汪立名編 清康熙四十二年一隅草堂刻本一 第三三二册 温庭筠詩集七卷别集一卷唐温庭筠撰明弘治十二年李熙刻本一 温庭筠詩集十卷補遺一卷唐温庭筠撰明刻本補配清初抄本一八五 金荃集七卷别集一卷唐温庭筠撰明末毛氏汲古閣刻五唐人詩集本三八三 第三三三册 呂衡州文集十卷唐呂温撰清抄本一 盧綸集六卷唐盧綸撰明銅活字印本二六一 第三三四册 唐盧户部詩集十卷唐盧綸撰明刻本一 司空表聖文集十卷唐司空圖撰清道光二十二年勞格抄本一五七 司空表聖文集十卷唐司空圖撰清光緒三十一年刊本三四一 第三三五册 增廣司馬温公全集一百一十六卷闕卷三至卷九卷四十八至卷五十三卷六十一至卷六十八 (一)宋司馬光撰黄革編宋刊本一 第三三六册 增廣司馬温公全集一百一十六卷闕卷三至卷九卷四十八至卷五十三卷六十一至卷六十八 (二)宋司馬光撰黄革編宋刊本一 第三三七册 增廣司馬温公全集一百一十六卷闕卷三至卷九卷四十八至卷五十三卷六十一至卷六十八 (三)宋司馬光撰黄革編宋刊本一 第三三八册 司馬文正公集略(一)卷一—卷七宋司馬光撰明嘉靖四年序刊本一 第三三九册 司馬文正公集略(二)卷八—卷十七宋司馬光撰明嘉靖四年序刊本一 第三四〇册 司馬文正公集略(三)卷十八—卷二十七宋司馬光撰明嘉靖四年序刊本一 第三四一册 司馬文正公集略(四)卷二十八—卷三十一詩集七卷宋司馬光撰 明嘉靖四年序刊本一 第三四二册 司馬文正公集(一)首一卷卷一—卷三宋司馬光撰清徐昆等重訂 清乾隆十年劉組曾刻乾隆五十五年補刻本一 第三四三册 司馬文正公集(二)卷四—卷二十一宋司馬光撰清徐昆等重訂 清乾隆十年劉組曾刻乾隆五十五年補刻本一 第三四四册 司馬文正公集(三)卷二十二—卷四十宋司馬光撰清徐昆等重訂 清乾隆十年劉組曾刻乾隆五十五年補刻本一 第三四五册 司馬文正公集(四)卷四十一—卷五十三宋司馬光撰清徐昆等重訂 清乾隆十年劉組曾刻乾隆五十五年補刻本一 第三四六册 司馬文正公集(五)卷五十四—卷六十八宋司馬光撰清徐昆等重訂 清乾隆十年劉組曾刻乾隆五十五年補刻本一 第三四七册 司馬文正公集(六)卷六十九—卷八十二宋司馬光撰清徐昆等重訂 清乾隆十年劉組曾刻乾隆五十五年補刻本一 第三四八册 司馬温公家範十卷宋司馬光撰明天啓六年刻本一 司馬温公家範十卷宋司馬光撰日本寬政十一年嘉慶四年刊本二八一 第三四九册 司馬文正公傳家集(一)目録二卷卷一—卷七宋司馬光撰 清乾隆六年陳氏培遠堂刻本一 第三五〇册 司馬文正公傳家集(二)卷八—卷二十六宋司馬光撰 清乾隆六年陳氏培遠堂刻本一 第三五一册 司馬文正公傳家集(三)卷二十七—卷四十八宋司馬光撰 清乾隆六年陳氏培遠堂刻本一 第三五二册 司馬文正公傳家集(四)卷四十九—卷六十七宋司馬光撰 清乾隆六年陳氏培遠堂刻本一 第三五三册 司馬文正公傳家集(五)卷六十八—卷八十年譜一卷附録一卷宋司馬光撰 清乾隆六年陳氏培遠堂刻本一 第三五四册 司馬温公稽古録二十卷宋司馬光撰清清李光瑛觀妙齋刻本一 續詩話一卷宋司馬光撰明毛晋輯一九三〇年上海博古齋津逮秘書本五一七 第三五五册 文潞公文集(一)卷一—卷十七宋文彦博撰明嘉靖五年王溱刻本一 第三五六册 文潞公文集(二)卷十八—卷四十宋文彦博撰明嘉靖五年王溱刻本一 孫明復先生小集一卷附録一卷宋孫復撰清乾隆四十年聶鈫杏雨山堂刻本三五五 第三五七册 忠正德文集十卷附録一卷宋趙鼎撰清道光十一年吴傑刻本一 第三五八册 歲寒堂詩話二卷宋張戒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一 莊靖先生遺集十卷金李俊民撰清刻本八五 第三五九册 二妙集八卷金段成己段克己撰明成化十七年賈定刻本一 二妙集八卷金段成己段克己撰清抄本三三九 遯庵樂府一卷菊軒樂府一卷金段克己段成己撰清宣統元年吴氏雙照樓抄本五一七 第三六〇册 郝文忠公陵川文集(一)卷一—卷十一元郝經撰明正德二年李瀚刻本一 第三六一册 郝文忠公陵川文集(二)卷十二—卷二十八元郝經撰明正德二年李瀚刻本一 第三六二册 郝文忠公陵川文集(三)卷二十九—卷三十九元郝經撰明正德二年李瀚刻本一 第三六三册 雁門集八卷元薩都剌撰明成化二十年張習刻本一 薩天錫詩集五卷元薩都剌撰明弘治十六年李舉刻本二〇一 第三六四册 雁門集六卷元薩都剌撰明末刊本一 第三六五册 薩天錫詩集三卷元薩都剌撰明末毛氏汲古閣刊本一 新芳薩天錫雑詩妙選稿全集不分卷元薩都剌撰日本明曆三年刊本三二七 第三六六册 雁門集六卷元薩都剌撰清康熙十九年半野軒重刊本一 第三六七册 雁門集(一)卷一—卷七元薩都剌撰清嘉慶十二年薩龍光刻本一 第三六八册 雁門集(二)卷八—卷十四附一卷雁門集倡和録一卷别録一卷元薩都剌撰 清嘉慶十二年薩龍光刻本一 第三六九册 蛻庵詩四卷蛻巖詞二卷元張翥撰清初抄本一 蛻庵集五卷元張翥撰清震無咎齋抄本二四一 第三七〇册 蛻庵詩四卷蛻巖詞二卷蛻庵集外詩一卷元張翥撰清汪氏摛藻堂抄本一 蛻庵集二卷補遺一卷元張翥撰清抄本三四五 第三七一册 拙庵集十卷明杜敩撰明成化刻本一 河汾詩集八卷明薛瑄撰明成化五年謝庭桂朱維吉刻本一八五 第三七二册 敬軒薛先生文集(一)卷一—卷九明薛瑄撰明弘治十六年刻遞修本一 第三七三册 敬軒薛先生文集(二)卷十—卷二十四明薛瑄撰明弘治十六年刻遞修本一 第三七四册 敬軒薛先生文集(一)卷一—卷九明薛瑄撰明萬曆張銓刻本一 第三七五册 敬軒薛先生文集(二)卷十—卷二十四明薛瑄撰明萬曆張銓刻本一 第三七六册 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卷存八卷明薛瑄撰明刻本一 第三七七册 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一)卷一—卷八明薛瑄撰張鼎輯 清雍正十二年河津薛氏刻本一 第三七八册 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二)卷九—卷十九明薛瑄撰張鼎輯 清雍正十二年河津薛氏刻本一 第三七九册 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三)卷二十—卷二十四明薛瑄撰張鼎輯 清雍正十二年河津薛氏刻本一 塗水先生集六卷明寇天敘撰明嘉靖三十一年刻本藍印本一六七 公餘漫稿五卷明王崇古撰明隆慶二年刻本三六三 第三八〇册 孔文穀詩集二十四卷(一)明孔天胤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八一册 孔文穀詩集二十四卷(二)明孔天胤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八二册 王明甫先生桂子園集(一)卷一—卷六明王道行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八三册 王明甫先生桂子園集(二)卷七—卷十五明王道行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八四册 王明甫先生桂子園集(三)卷十六—卷二十三明王道行撰明萬曆刻本一 大椿堂詩選二卷明楊博撰明萬曆二十一年裴述祖刻本四四三 第三八五册 佐右集十五卷存十三卷明何東序撰明萬曆三十一年何東序刻本一 第三八六册 定園集三十六卷存七卷(一)明劉敏寬撰明萬曆四十年刻清康熙四十七年重刻本一 第三八七册 定園集三十六卷存七卷(二)明劉敏寬撰明萬曆四十年刻清康熙四十七年重刻本一 第三八八册 醒園文略二十卷集詠一卷疏草一卷明李嵩撰明萬曆四十六年自刻本一 第三八九册 九愚山房詩集十三卷明何東序撰明萬曆刻清印本一 第三九〇册 復宿山房集(一)卷一—卷六明王家屏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九一册 復宿山房集(二)卷七—卷十六明王家屏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九二册 復宿山房集(三)卷十七—卷二十四明王家屏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九三册 復宿山房集(四)卷二十五—卷三十二明王家屏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九四册 復宿山房集(五)卷三十三—卷四十明王家屏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九五册 王文端公詩集(一)二卷奏疏四卷尺牘卷一—卷二明王家屏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九六册 王文端公詩集(二)尺牘卷三—卷八明王家屏撰明萬曆刻本一 第三九七册 條麓堂集(一)卷一—卷七明張四維撰明萬曆二十三年張泰徵刻本一 第三九八册 條麓堂集(二)卷八—卷十三明張四維撰明萬曆二十三年張泰徵刻本一 第三九九册 條麓堂集(三)卷十四—卷二十明張四維撰明萬曆二十三年張泰徵刻本一 第四〇〇册 條麓堂集(四)卷二十一—卷二十六明張四維撰明萬曆二十三年張泰徵刻本一 第四〇一册 條麓堂集(五)卷二十七—卷三十四明張四維撰明萬曆二十三年張泰徵刻本一 第四〇二册 蒼雪軒全集十卷明趙用光撰明崇禎刻本一 第四〇三册 常評事集四卷寫情集二卷明常倫撰明刻本一 曹門學則四卷存卷三卷四明曹于汴撰明馬之驎刻本二四三 第四〇四册 句注山房集(一)卷一—卷十四明張鳳翼撰明刻本一 第四〇五册 句注山房集(二)卷十五—卷二十尺牘七卷明張鳳翼撰明刻本一 第四〇六册 巢雲詩集八卷明裴邦奇撰明刻本一 容安齋穌譚十卷明白胤昌撰清康熙元年白胤謙王同春刻本三〇五 第四〇七册 仰節堂集(一)卷一—卷六明曹于汴撰清康熙刻本一 第四〇八册 仰節堂集(二)卷七—卷十四明曹于汴撰清康熙刻本一 第四〇九册 白谷山人詩鈔二卷明孫傳庭撰明刊本一 白谷集四卷明孫傳庭撰清潘錫恩輯 清道光潘氏袁江節署刊乾坤正氣集本一三五 第四一〇册 山海漫談五卷明任環撰清道光四年棣華堂重刻本一 王太史遺稿八卷附録一卷明王邵撰清刻本二六五 第四一一册 孫忠靖公集(一)首一卷卷一—卷四明孫傳庭撰一九一四年鉛印本一 第四一二册 孫忠靖公集(二)卷五—卷十明孫傳庭撰一九一四年鉛印本一 曹月川先生集不分卷明曹端撰日本江户抄本四二九 第四一三册 約齋文集四卷清馮雲驤撰清順治刻本一 瀑音三卷清苗蕃撰清康熙四年苗氏自刻本一一七 第四一四册 念園存稿四卷清白胤謙撰清康熙刻本一 第四一五册 誠正齋文集(一)卷一—卷三清上官鉝撰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一 第四一六册 誠正齋文集(二)卷四—卷六清上官鉝撰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一 第四一七册 誠正齋文集(三)卷七—卷八清上官鉝撰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一 西北文集四卷清畢振姬撰牛兆捷評次清康熙間牛氏刻本三一三 第四一八册 受祜堂集(一)卷一—卷四清張泰交撰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一 第四一九册 受祜堂集(二)卷五—卷八清張泰交撰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一 第四二〇册 受祜堂集(三)卷九—卷十二清張泰交撰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一 第四二一册 涑水編五卷存四卷(一)清翟鳳翥撰清康熙刻本一 第四二二册 涑水編五卷存四卷(二)清翟鳳翥撰清康熙刻本一 有懷堂筆(一)卷一—卷三清王永命撰清康熙刻本一六七 第四二三册 有懷堂筆(二)卷四—卷八清王永命撰清康熙刻本一 第四二四册 五經堂文集五卷清范鄗鼎撰清康熙五經堂刻本一 第四二五册 賜書樓嶢山集四卷補刻一卷詩集一卷附對聨清田從典撰 清雍正九年田氏賜書樓刻本一 第四二六册 秋水集(一)卷一—卷九清馮如京撰清馮雲驌撰 清乾隆五年武林馮氏清暉堂重刊本一 第四二七册 秋水集(二)卷十—卷十六翠滴樓詩集六卷闕卷六清馮如京撰清馮雲驌撰 清乾隆五年武林馮氏清暉堂重刊本一 第四二八册 道腴堂詩編(一)卷一—卷十五清鮑鉁撰清乾隆五年刻本一 第四二九册 道腴堂詩編(二)卷十六—卷二十六清鮑鉁撰清乾隆五年刻本一 第四三〇册 道腴堂詩編(三)卷二十七—卷三十清鮑鉁撰清乾隆五年刻本一 道腴堂詩續六卷清鮑鉁撰清乾隆刻本一三三 道腴堂雜著一卷清鮑鉁撰清刻本三七三 第四三一册 王石和文九卷清王珻撰清培風齋刻本一 第四三二册 旭華堂文集(一)卷一—卷八清王奐曾撰王何編 清乾隆十六年太平趙熟典刻本一 第四三三册 旭華堂文集(二)卷九—卷十四補遺一卷附墓誌銘一卷清王奐曾撰王何編 清乾隆十六年太平趙熟典刻本一 第四三四册 蓮洋集(一)卷一—卷七清吴雯撰王士禛評定劉組曾等校訂 清乾隆十七年夢鶴草堂刊本一 第四三五册 蓮洋集(二)卷八—卷十二補遺一卷附録一卷清吴雯撰王士禛評定劉組曾等校訂 清乾隆十七年夢鶴草堂刊本一 第四三六册 吴徴君蓮洋詩鈔不分卷清吴雯撰蘇爾詒等參訂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一 蓮洋集(一)年譜一卷附録一卷卷一—卷五清吴雯撰張體乾校 清乾隆三十九年荊圃草堂刻本二九一 第四三七册 蓮洋集(二)卷六—卷二十清吴雯撰張體乾校 清乾隆三十九年荊圃草堂刻本一 第四三八册 蓮洋詩選不分卷清吴雯撰清馬氏小玲瓏山館抄本一 思居堂集十三卷清喬于泂撰清乾隆二十一年刻本一一七 第四三九册 容齋詩集(一)卷一—卷十六清茹綸常撰 清乾隆三十五年刻乾隆五十二年嘉慶四年十三年增修本一 第四四〇册 容齋詩集(二)卷十七—卷二十八補遺一卷清茹綸常撰 清乾隆三十五年刻乾隆五十二年嘉慶四年十三年增修本一 第四四一册 劍虹齋集六卷清梁濬撰清乾隆三十六年一畝園刻本一 劍虹齋集十二卷清梁濬撰清乾隆三十六年介休梁氏刻本一九九 第四四二册 笑竹集十卷附秦知域撰薇郎集二卷清秦武域撰清乾隆三十六年四樂草堂刻本一 第四四三册 怡情集四卷清頡煥章撰清乾隆三十八年刻本一 第四四四册 吴詩集覽(一)卷一—卷三清吴偉業撰靳榮藩輯清乾隆四十年凌雲亭刻本一 第四四五册 吴詩集覽(二)卷四—卷六清吴偉業撰靳榮藩輯清乾隆四十年凌雲亭刻本一 第四四六册 吴詩集覽(三)卷七—卷十清吴偉業撰靳榮藩輯清乾隆四十年凌雲亭刻本一 第四四七册 吴詩集覽(四)卷十一—卷十四清吴偉業撰靳榮藩輯 清乾隆四十年凌雲亭刻本一 第四四八册 吴詩集覽(五)卷十上—卷二十吴詩談藪二卷清吴偉業撰靳榮藩輯 清乾隆四十年凌雲亭刻本一 第四四九册 午亭文編(一)卷一—卷十一清陳廷敬撰林佶輯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一 第四五〇册 午亭文編(二)卷十二—卷二十三清陳廷敬撰林佶輯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一 第四五一册 午亭文編(三)卷二十四—卷三十七清陳廷敬撰林佶輯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一 第四五二册 午亭文編(四)卷三十八—卷五十清陳廷敬撰林佶輯清乾隆四十三年刻本一 第四五三册 螢窗草集八卷清朱瑤撰清乾隆五十三年玉衡堂刻本一 第四五四册 廉立堂文集十二卷附一卷清衛既齊撰清乾隆刻本一 第四五五册 非水舟遺集二卷清梁錫珩撰清乾隆梁濬劍虹齋刻本一 孫文定公奏疏(一)卷一—卷三清孫嘉淦撰清乾隆間孫氏敦和堂刻本一五五 第四五六册 孫文定公奏疏(二)卷四—卷七清孫嘉淦撰清乾隆間孫氏敦和堂刻本一 第四五七册 孫文定公奏疏(三)卷八—卷十二清孫嘉淦撰清乾隆間孫氏敦和堂刻本一 第四五八册 任勇烈公遺集一卷清任舉撰清嘉慶九年兩湖書屋刻本一 二峩草堂遺藁二卷存二峩草堂愚藁一卷清任承恩撰清嘉慶九年刻本一六三 容齋文鈔十卷清茹綸常撰清嘉慶刻增修本二七五 第四五九册 堅白石齋詩集十六卷清李鑾宣撰清嘉慶間刊本一 第四六〇册 隨俟書屋詩集十一卷清劉錫五撰清嘉慶二十三年刻本一 第四六一册 藐雪山房全集六卷(一)清范鶴年撰清嘉慶刻本一 第四六二册 藐雪山房全集六卷(二)清范鶴年撰清嘉慶刻本一 希音堂集六卷先大父泗州府君事輯一卷清張佩芳張穆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刻本一九七 第四六三册 艷雪堂詩集四卷清張晋撰清咸豐元年長子縣學署刻本一 第四六四册 ??亭集(一)卷一—卷二十四清祁寯藻撰清咸豐七年刻本一 第四六五册 ??亭集(二)卷二十五—卷三十二後集十二卷清祁寯藻撰清咸豐七年刻本一 第四六六册 敬學堂詩鈔一卷附勗齋詩鈔四卷清馮廷丞馮宬撰清咸豐十年刻本一 怡青堂詩二刻八卷清王錫綸撰清咸豐刻本一二一 第四六七册 怡青堂詩集(一)卷一—卷五清王錫綸撰民國鉛印本一 第四六八册 怡青堂詩集(二)卷六—卷八怡青堂文集卷一—卷二清王錫綸撰民國鉛印本一 第四六九册 怡青堂詩集(三)怡青堂文集卷三—卷六清王錫綸撰民國鉛印本一 第四七〇册 享帚集四卷清楊豫成撰清同治三年臥雲書屋刻本一 第四七一册 柳渠文集六卷詩集六卷清胡豹變撰清同治七年榆邑懷仁鎮燕翼樓刻本一 青山書屋詩稾一卷清曹汝愚撰清同治八年刻本四〇五 第四七二册 微尚齋詩集初編四卷微尚齋詩續集二卷適適齋文集二卷清馮志沂撰 清同治九年刻西隃山房集本一 第四七三册 峴嶕山房詩集初集八卷續集二卷清董文煥撰清同治九年刻十年增修本一 水屋賸稿二卷清張道渥撰清同治十三年神山官舍重刊本三三七 第四七四册 蘿藦亭遺詩四卷清喬松年撰清光緒七年皖城刻本一 蘿藦亭文鈔一卷清喬松年撰清光緒十一年大梁刻本三〇五 雪虛聲堂詩鈔三卷清楊深秀撰清光緒八年刻本三七九 第四七五册 薛仁齋先生遺集(一)卷一—卷四清薛于瑛撰 清光緒十四年刻民國二十一年重印本一 第四七六册 薛仁齋先生遺集(二)卷五—卷八附録一卷清薛于瑛撰 清光緒十四年刻民國二十一年重印本一 第四七七册 雙冷齋文集六卷清張九章撰清光緒二十一年刻本一 第四七八册 霜紅龕全集存三種七卷清傅山撰清光緒宣統間平遙文蔚堂王氏刊本一 第四七九册 霜紅龕集(一)卷一—卷十五清傅山撰清宣統三年山陽丁寶銓刊本一 第四八〇册 霜紅龕集(二)卷十六—卷三十三清傅山撰清宣統三年山陽丁寶銓刊本一 第四八一册 霜紅龕集(三)卷三十四—卷四十附録三卷年譜一卷清傅山撰 清宣統三年山陽丁寶銓刊本一 第四八二册 我詩槁六卷清傅眉撰清鈔本一 曠觀園文集八卷清武全文撰清刻本一五五 第四八三册 六硯草堂詩集四卷清延君壽撰清刻本一 第四八四册 松龕先生全集十卷(一)清徐繼畬撰一九一五年鉛印本一 第四八五册 松龕先生全集十卷(二)清徐繼畬撰一九一五年鉛印本一 半可集二卷附楓林一枝清戴廷栻撰一九一六年雲文齋石印本一八七 第四八六册 西陘草堂集文集七卷外集一卷詩集六卷民國張友桐撰一九三四年刊本一 第四八七册 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秘本五卷元王德信關漢卿撰明張深之校正 明崇禎刻本一 西廂記五卷元王德信關漢卿撰解證五卷明淩濛初撰會真記一卷唐元稹撰 明淩濛初刻朱墨套印本二三七 第四八八册 曹月川先生遺書十卷(一)明曹端撰清道光十二年楊國楨刻本一 第四八九册 曹月川先生遺書十卷(二)明曹端撰清道光十二年楊國楨刻本一 亞谷叢書四卷清鮑鉁撰清雍正間十步齋刻本一九一 青雲洞遺書二刻六卷清謝丕振撰清乾隆二十一年李養亨刻青雲洞遺書本二七九 左陶右邵一卷 臥雲草一卷 人物吟一卷 北窗草一卷 司鐸草一卷 文集一卷 第四九〇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一)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韻補五卷附録一卷韻補正一卷宋吴棫撰清顧炎武撰 元朝秘史十五卷不著撰者 第四九一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二)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唐兩京城防考五卷清徐松撰張穆校補 長春真人西遊記二卷元李志常撰 第四九二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三)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漢石例六卷清劉寶楠撰 第四九三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四)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勾股截積和較算術二卷清羅士琳撰 橢圓術一卷清項名達撰 鏡鏡詅癡五卷清鄭復光撰楊尚文繪圖張穆編校 第四九四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五)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癸巳存稿卷一—卷六清俞正燮等輯 第四九五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六)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癸巳存稿卷七—卷十二清俞正燮等輯 第四九六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七)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癸巳存稿卷十三—卷十五清俞正燮等輯 群書治要卷一—卷八闕卷四唐魏徵等輯 第四九七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八)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群書治要卷九—卷二十二闕卷十三卷二十唐魏徵等輯 第四九八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九)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群書治要卷二十三—卷三十四唐魏徵等輯 第四九九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十)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群書治要卷三十五—卷四十六唐魏徵等輯 第五〇〇册 連筠簃叢書十二種一百一十一卷(十一)清楊尚文輯張穆編 清道光間靈石楊氏刻本一 群書治要卷四十七—卷五十唐魏徵等輯 湖北金石詩一卷清嚴觀撰 落帆樓文稿四卷清沈垚撰 第五〇一册 雪華館叢編十九种五十五卷(一)民國牛誠修輯一九一六年定襄牛氏排印本一 讀易旁求卷一—卷六清王亮功撰 第五〇二册 雪華館叢編十九种五十五卷(二)民國牛誠修輯一九一六年定襄牛氏排印本一 讀易旁求卷七—卷八清王亮功撰 圖南齋箸蔔二卷清鞏懿修撰 春秋經綸摘義四卷清王亮功撰 第五〇三册 雪華館叢編十九种五十五卷(三)民國牛誠修輯一九一六年定襄牛氏排印本一 讀史贊要一卷清王亮功撰 三立閣史鈔二卷清李鎔經撰 傅文恪公全集卷一—卷三明傅新德撰 第五〇四册 雪華館叢編十九种五十五卷(四)民國牛誠修輯一九一六年定襄牛氏排印本一 傅文恪公全集卷四—卷十明傅新德撰 率真鳴一卷明鄭友周撰 第五〇五册 雪華館叢編十九种五十五卷(五)民國牛誠修輯一九一六年定襄牛氏排印本一 亦樂亭詩集二卷清牛先達撰 梅村文鈔一卷清樊裕發撰 圖南集二卷清鞏懿修撰 雜文偶存二卷清李鎔經撰 傲霜園詩鈔一卷清薄承硯撰 第五〇六册 雪華館叢編十九种五十五卷(六)民國牛誠修輯一九一六年定襄牛氏排印本一 如嬰齋文鈔一卷清梁述孔撰 鞠笙遺集二卷清邢崇先撰 曝犢亭詩鈔一卷清張聯奎撰 誡勗淺言一卷明傅新德撰 樸齋省愆録卷一清王亮功撰 第五〇七册 雪華館叢編十九种五十五卷(七)民國牛誠修輯一九一六年定襄牛氏排印本一 樸齋省愆録卷二—卷八清王亮功撰 順甫遺書四卷清劉象豫撰 鞠笙年譜一卷清邢崇先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