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皮肤科专治医院 http://m.39.net/news/a_9059504.html

人物档案

韩增丰(-),字光宇,石家庄市平山县湾子村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牺牲前,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第8区队区队长。殉国时,年仅27岁。他曾巧计破温塘,智夺敌碉堡,与日军作战不下次,立下赫赫战功。哪怕身负重伤,也要在生命最后时刻给日寇有力一击。

年9月1日,韩增丰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有人叫他“黑狸虎”,有人喊他“韩猛子”;敌人则胆寒地叫他“活张飞”“韩阎王”……他就是抗日英烈韩增丰。

在韩增丰历时6年的抗战生涯中,曾乔装改扮巧计破温塘,曾声东击西智夺敌碉堡,与日军作战不下次,立有赫赫战功。

韩增丰牺牲时年仅27岁,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首长在他的墓碑上题下诗句:“磁河边洒热血,寒林啼鹃数行泪。湾子里哭英雄,长空归雁几度书。”

现在,记者带您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韩增丰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韩增丰家乡平山县湾子村烈士墓(资料照片)。

上中学时曾在天津报纸上撰文宣传抗日

韩增丰的家乡在石家庄市平山县观音堂乡湾子村,这是一个距平山县城多公里、被大山封闭的山村。当年,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是外地逃荒来的贫困百姓,靠刨山坡荒地为生。

年,韩增丰考入位于正定县的直隶省立第七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他秘密组织“苦干社”,创办《晓报》;同时,与天津《益世报》取得联系,以立夫、咨登等笔名撰文宣传抗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

在直隶省立第七中学学习的同时,韩增丰加紧锻炼身体,做好参军抗日准备。据他当时的同学回忆,学校每年召开两次运动会,许多人参加长跑不能坚持到底,校方就专门设立了一项鼓励坚持跑完全程的奖项,这个奖总让韩增丰拿到。对此,韩增丰曾说:“跑步是我们山区人的弱项,参军作战可是离不开跑步。事,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到底。”

年,韩增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他从直隶省立第七中学毕业后,考入太原军官学校教导团,先学无线电专业,后转学炮兵。

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韩增丰返回平山县,先后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8大队第3中队中队长、第8区队区队长。

乔装进哨卡,刺死敌军官摧毁日伪碉堡群

在对敌作战中,韩增丰战术灵活、勇猛顽强,所率领的队伍常能出奇制胜,让日伪军闻风丧胆。从年11月至年11月,他率部与日军作战余次,成为晋察冀边区著名的抗日英雄。“韩猛子”的绰号得于年12月,当时日军秋野混成旅团近人,向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驻地洪子店等地“扫荡”。韩增丰认为,这个时候的平山县温塘镇必定空虚,于是乔装成给“皇军”送慰劳品的老百姓混进哨卡,趁日伪军不备,拔刀刺死了日寇军官。随后,战士们冲进据点奋勇杀敌,摧毁了日军一个中队和几十个伪军固守的温塘碉堡群。从此,根据地群众流传开了“猪肉不好吃,干柴不好烧,鬼子被消灭,增丰计谋高”的佳话。

年3月,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部队发展壮大,由原来3个大队扩编为两个团、两个游击支队,韩增丰担任副支队长的平(山)井(陉)获(鹿)游击支队为其中主力之一。韩增丰率部屡次将正太、平汉铁路切断,使平山、井陉、获鹿(今石家庄市鹿泉区)三地的敌人炮楼形同虚设,使小股日军根本不敢出来。韩增丰的部队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打的是日军正规部队和铁杆汉奸。

韩增丰的烈士证(资料照片)。

打破合围,连敌人也赞他是“中国人的英雄”

年2月,韩增丰奉命率部到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协助开辟根据地的工作,打开了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的抗日局面。

年秋,韩增丰率部驻扎在井陉县赵庄岭一带。接任日军第师团师团长的饭沼守中将闻讯,怕韩增丰率部队对井陉煤矿构成威胁,便指使驻守井陉县的部下与韩增丰进行谈判。

接到日军的信后,韩增丰毫无畏惧地答应了,带领两名警卫员到达谈判地点——井陉县贾庄镇。谈判中,韩增丰愤然向日军表示:“煤矿是我们中国人的,你们无权开采;我带兵就为打垮你们;你们不必搞什么鬼花样,有本事咱们战场上见。”说完之后,韩增丰扬长而去,重挫了日军士气。

见谈判不成,日军恼羞成怒,改以重兵从三面向赵庄岭合围。经过一天激战,韩增丰和战友毙敌余人、俘70余人,缴获骡马多匹、轻重机枪8挺、步枪百余杆。事后,胆寒的敌人写信恭维韩增丰为“韩老爷”“战术高明”“中国人的英雄”。

年冬,韩增丰调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第8区区队长。他率领部队从灵寿县贾良村出发,两次打掉正定县付家村日军据点;其后,率部队奇袭获鹿县大郭村日军机场,炸毁敌运输机2架,缴获10余部电话机,俘敌30余名,并夺取日军准备运回国的大批棉花,解决了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冬装问题,获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嘉奖。

屡建奇功,日寇师团长惊为“刑天”

年8月,韩增丰奉命率部队携带电台到行唐、灵寿一带活动。同年10月11日,韩增丰率两个连队驻扎行唐县宋营村。次日,敌军集结了多于韩增丰几十倍的兵力,将宋营村包围,分三路发起攻击。

敌众我寡,韩增丰决定由自己带少量兵力作掩护,大部队带电台从战斗力较弱的伪军阵地突围。激战中,韩增丰三次率部队冲入敌人阵地营救百姓。他身中数弹,临牺牲前倒在一棵柿子树下依然战斗——上身趴在一个碾盘上继续射击……听到韩增丰的“死讯”,接任日军第师团师团长的林芳太郎不敢相信,想亲眼看看这个对手。当其走到近前,韩增丰突然站了起来,甩出一颗手榴弹。林芳太郎还没反应过来,眼前闪起一团火光,耳边传来一声巨响,四周几名军官和卫兵被炸飞,林芳太郎被这股气流推倒在地。

硝烟散去,韩增丰壮烈牺牲。林芳太郎这才意识到韩增丰刚才只是受了重伤,坚持着等待这最后的一击,不由感叹道:“刑天!”(刑天,我国古代神话人物,是永不妥协、至死战斗的“战神”。)

殉国时,韩增丰年仅27岁。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追授他为“分区战斗英雄”,晋级为上校;平山县湾子村也改名为“光宇村”(韩增丰,字光宇),并为他建墓立碑。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首长在他的墓碑上题下诗句:“磁河边洒热血,寒林啼鹃数行泪。湾子里哭英雄,长空归雁几度书。”

新中国成立后,韩增丰的遗骨安葬在位于石家庄市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韩增丰烈士墓。

家人缅怀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

在平山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柳里河有个湾子村,湾子村出了个韩增丰,敌人怕他‘韩猛子’,他为人民建奇功。”

每年清明节,89岁的韩增盛老人都会带着家人,来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韩增丰烈士墓前扫墓、祭奠自己的二哥。

谈起韩增丰烈士,韩增丰的五妹韩增盛思绪难平。“我是家里最小的,韩增丰是家中的老二;我三哥叫韩增荣,也在抗日时牺牲了;还有我的侄子韩喜霞,也为抗日牺牲了。”她说,“他的血不白流,大家伙儿都在祭奠他。”

如今,韩增盛还经常把二哥韩增丰抗日的故事讲给后人听,“这种红色基因一定会传承下去,每个家人都会把这种精神带给自己的小孩,让他了解这段历史。”

数个绰号见证英雄光辉的一生

短短27年的人生中,韩增丰就有“韩猛子”“黑狸虎”“韩阎王”“活张飞”等绰号。一个绰号就是一段传奇,从这些绰号里也能看出韩增丰烈士生前的性格——爱憎分明、有胆有识。日寇、人民群众等对他的感情泾渭分明,称呼也不一样。可以说,这些绰号见证了韩增丰光辉一生。

了解了韩增丰烈士的生平,记者不禁感叹,这是一位李云龙式的传奇战斗英雄。6年抗战生涯,他与日军作战不下次,立下赫赫战功。即便身负重伤,仍给日军最后一击。

在烈士殉国78年后的今天,韩增丰奋勇杀敌的故事还在石家庄多地流传。在人民心中,韩增丰是英雄,是太行山一座永远屹立的丰碑。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玎

供图/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河青新闻网编辑肖延昭|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默涵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