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长城文化沙龙第九期:

“沧桑长城形胜大同”大同长城摄影展

年12月12日下午,第九期长城文化沙龙——“‘沧桑长城形胜大同’大同长城摄影展”在大同市图书馆(大同市少儿图书馆)长城文献资料研究中心举办。大同市图书馆(大同市少儿图书馆)副馆长赵新萍,长城文献资料研究中心主任陈建文,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会长袁建琴,副秘书长李文艺,理事田瑞,会员白永红、赵文贵、樊一梅参加本期沙龙。袁建琴首先介绍了到场嘉宾。之后简述了今天沙龙的主题。这就是谈一谈我们最近在大同市美术馆举办的“沧桑长城形胜大同”大同长城摄影展。沙龙开始前,大家先欣赏了一些摄影展现场的画面,通过这些画面更深入地了解了展览的具体情况。袁建琴先谈了谈摄影展的情况。她说:我们这一次摄影展的摄影作品都是我们会员们自己拍摄的。与往年影展的不同点是:平时的展览都是以画面的唯美摄影作品来展示,我们这一次却是精心挑选了二百幅摄影作品,逐级把它归列成一个系统化的进行展示。我们从河北长城进入山西的第一个村,天镇县新平古镇的平远头开始,沿着长城的走向,还有我长城旅游公路的走向一直由东到西,从外长城、内长城,及军堡集中地展示。每天都有很多很多的观展者,小记者团、国家级研学大同基地的学生们,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观展的游客,通过画面来了解我们大同的长城。光小记者团的孩子们,我们接待了总共六百多人。观展的人们进来以后就感觉到这是一次长城文化旅游。没有到长城就已经把长城摸清了脉络,了解得非常清晰了。每天都有会员们都到现场,给观展的朋友们去讲解这个长城摄影展,让大家通过这个影展更加增强长城保护的意识,还有长城的环保,要爱护野生动物等。我们不管到哪去拍长城,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拍摄,而是一个长城军事体系的具体体现。大同长城摄影展要详尽地给大家去展示,所以很多观展的朋友们高度赞扬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摄影展。陈建文在欢迎各位老师来到图书馆长城文献中心,再次相聚长城文化沙龙第九期之后,接着说:大家知道,我们大同美术馆是从今年九月一日正式开馆的。开馆以来,各种活动和重大的展览层出不穷,活动不断,引得市民的热捧。十一月十一日,正式开展的这个由咱们大同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主办的“沧桑长城形胜大同”大同长城摄影展更是盛况空前,引起了市民的热情观看。尤其是咱们的孩子们、大同研学基地的学生和小记者团,更是积极地去观展,而且观看了几次。袁建琴会长和在座的各位也都做过许多的讲解,几乎是天天的讲解。作为咱们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保单位,长城是独独一无二的。大同长城也是历朝历代都具备,姿态各异。对长城的宣传、保护,方式方法有许多种,我觉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摄影展的形式来进行。这次大同长城摄影展,把大同长城从河北走入山西以后,经过天镇、阳高、新荣区、左云,之后从右玉出去的外长城以及浑源、广灵、灵丘这一段内长城,全方位地按照长城的走向来反映。这在以前摄影展是没有过的。这样,我觉得就产生了三个作用。一个是了解。可能没到过长城的人,通过这次摄影展,一下子就觉得大同有这么多长城,通过这次摄影展就一下子明了了。通过图片,市民在墙上就把大同长城游览了一遍。这也就是说,这是墙上的或者说是图片上的大同长城旅游。另外的话,它也是一个长城教育课堂。刚才提到了学生们,他们及其他人,观看以后受到非常大的教育,也激发了他们热爱长城、保护长城的意识,也产生了弘扬长城文化、宣传长城精神的自觉。这对他们来说是受益匪浅。这次长城摄影展,也是一个精神的享受。从各个媒体的反应,全国的,包括大同的、山西的,也包括新华社,各种媒体的反应来看,也是非常热烈的。我觉得今后,应该更加多地举办类似的长城摄影活动。通过它来促进长城的宣传和保护,也通过它来唤起更多的人来热爱长城、保护长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这次长城摄影展是非常成功的。随后,李文艺谈了他的看法。他说:在选片和制作的过程完结,到这个摄影展布展,大家确实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实在是非常高兴。这次长城摄影展是非常不同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摄影展是一个临时性的研学基地,也相当于墙上的大同长城攻略书。它最大的特点是,不管什么人来了,都有其看点,可以满足需要。孩子们来了,可以学习、听讲解;摄影人来了,可以找不同的拍摄点,过去不一定都走过,这下长城的点全面了,可以心中有数了;研学的人,也会有收获。有一位老人三次来听袁会长讲解,对“聚乐堡”的“乐”和“落”,搞清楚了。阳高有父女两个,不知道守口堡,也不知道长城旅游公路,这下了解了。就是走马观花的人,停下来看看,这也是成功。刚才那个星空与长城结合的拍摄更有意义。对所有人来说,都特别喜欢拍这个星空。我的感受最深就是辛苦。我去拍摄长城,非常辛苦。大同长城是不一样的,星空一直陪伴着,从来都没有舍弃,至少六百多年了。所以说这个星空的长城拍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拍摄,确实确实很少有人能够想到。星空拍了多长时间?用什么手法拍摄?有人问得很专业。我拍星空是在寒冷的冬夜,至少两小时,甚至一夜,一晚上天气冻得够呛。摄影人为了拍一张好片,付出许多。我是在八十年代初,当时是军人,在嘉峪关当兵,搞摄像。那时候,就开始拍长城了。学美术的田瑞说,咱们这次这个长城摄影展确实引起的轰动效应比较大,比较出人意料。主要是咱们这个长城文化旅游协会,在袁会长带领下,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他说我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也参与了这个活动。长城这个题材,是好多摄影爱好者都特别想刻意的去追求的一个题材。再说咱大同,作为一个节点,在历史上是一个边关重镇。这个城市从汉代,一直到明代,成为九边重镇,它起到的战略作用,跟咱们的长城,有密不可分的作用。那么,大同作为一个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居住的一个城市,我觉得作为一个节点,特别有意义。而今天我们通过这个展示,用一个图片形式展示这个长城,让我们的好多朋友,好多社会人士,更进一步去通过这个图片,领略咱们大同周边的长城,这个意义非凡。而且拍摄长城,个人作为一种经历吧,结果怎么样不知道,但作为一种经历,作为一种过程,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们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什么样的气候条件,只要有机会了,就直奔去长城去拍摄,去选择自己合适的角度拍摄。自己喜欢那些题材,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把咱们这个长城,更好地去宣传。其中,有一种对长城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这个摄影展的课题也挺好,从这个长城的走向,从河北进入山西的长城段,我们的就是黄土的,看一年少一年。我觉得我们这个长城展览,主题非常明确——沧桑。大同这段长城特别特别沧桑,这个历史感、年代感特别特别明显,它跟其他地方不一样,每一次看,这个对比非常强烈,所以必须唤起民众对这个长城的保护意识。走户外的白永红,走长城,拍长城,写长城。他说,他拍的长城主要是北齐的。在广灵,但太少了。每当你站在高山上,看长城真是龙腾,非常丰满,也跟咱们那个平地看得感觉,完全不一样。河北、山西、内蒙的内长城,全走过了。这次长城文旅协会办的长城摄影展,我觉得非常成功。不了解人的才知道大同长城这么多,喜欢长城的人更深地了解长城了。各种视角,全方位地展示长城。长城旅游公路是锦上添花。以前走过的长城,有的已经湮没灭,只是一条痕迹,变成一些痕迹,但是它的精神,它的内涵还在。所以,咱们的长城保护非常重要。因为咱们是土长城,保护的方面更是重要。我在拍有些长城时,那个宽度,只有几寸几尺,今年能看到,明年不一定在。逐渐在消失,必须抢救起来。所以,我们协会做的工作,我觉得是非常地必要,是靠大家每个人都在出力。我喜欢长城,也喜欢写长城。去年一个长城征文,还获过图书馆征文奖。樊一梅说:我自从加入咱们大同长城文旅协会,和会员们一起致力于宣传长城、保护长城。一开始呢,也没有说要拍长城。通过不断地行走,不断地去,看到大同长城,感觉这就是说的苍凉感,也是一种美感。另外,看到长城损毁的状况,长城年代久远,咱们这儿的是夯土长城,就特别想说,我们怎么能留住它。在历史上的这一刻,留住它。另外,想唤起人们怎么来重视这个保护长城,就想去把它记录下来。还有就是想反映长城周边老百姓的生活状状态。我们行走长城周边,我看着一辆一列高铁过去,我就突发奇想,觉得沧桑的长城周边,这个现代化的工具也有了,老百姓出行也这么方便。就在对面的山上,等了一个多小时,就因为这个列车,需要等待。在寒风里整了半天,等到这这么一张照片出来,还感觉还比较满意。我觉得我们这个长城摄影展真是不容易,非常地不容易,大家经常还是风餐露宿。凡是我亲眼看到的,凡是到过这个影展的人都特别地感慨,多少年在大同,不知道我们有这么多长城资源,更不知道,其实长城有很多的损毁。我大姑姐就来过两次,第一次我领着看,我们的展览真的特别好。其实袁会长的讲解,她就刚误了一个展板,就是前面那个前言。因为袁会长讲得太精彩了,还要来。就天天问我。就又来听,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这个展览,特别系统,这才像一个有水平的展览。我的大学同学,还有一帮北京人,实际上在大同很久了,后来还是结伴过来了。他们说长城资源真好,讲得这么精彩。我看到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三四岁的小孩,袁会长讲一遍就要两个多小时,他们全都听的,还要提问。咱们协会这个辛苦没白下,真正是起到了这个宣传教育的很好的效果。山西日报记者赵文贵谈了他的意见。他说他拍照时间也不短了,这个长城摄影展也展出了几幅作品。很荣幸第一次坐在这里给大家讲述长城。今天听了各位老师讲述长城摄影的一些故事。想了一个标题,叫“鉴史录”。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记录历史的足迹,遗留下来的文化、内涵。然后再通过演讲的过程,照片的叠加,一幅一幅地展现在所有观看者和听者的面前。这个标题的大意是这样的。在讲述“大同”两个字是,大家是不陌生的。会听到的是:中国古都,天下大同。我讲述的是什么呢?它是塞北独特的文化景观。除了美食,自然景观奇特又独。为啥叫独?想拍一幅好的照片,第一是毅力和长年日积月累的这些精神,再加上它的独特。是因为它每拍一个景,不是在很平的地方,都是在很独特的地方,这才能拍出它的景观,也是一副自然的景观。它还有很重要的文化景观,一幅幅的照片讲述的是每一个故事。我拍摄长城是拍了,直到现在就知道李二口。其它的照片,我放到自己的眼前,我都不知道这是哪个地方,这就是我加入协会的目的,也是加入长城文旅协会的原因,就是为了解这些长城。它能带给我什么,也就能带给大家什么。因为它见证了历史,留下的却是遗迹了。时间再逐步地去往前推去,而留给我们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很感谢它给后代的人留下了很好的见证。接着袁建琴会长说:就说这个影展,它不仅仅是一个照片的展示,而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展示,一种探索性的展示。我们这一次影展真的是下了很大的辛苦。可能观展的人看到说,唉,你们有的照片特别漂亮,有的一般。我说我们不是以唯美为主,这次把大同所有的军堡都体现了,就让大家更多地去了解,了解这个堡子的现状,了解这个长城段的现状,了解更多堡民的一种生活。这次咱们也有人文的,不仅仅是长城的墙体,还有百姓的生活,村民们一些节庆舞动的,还有我们和体育局合作的古长城徒步大赛、自行车赛。就是文化家庭、美食家,所有的这个也都容纳在其中,让大家能更多地去了解这个长城。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从选照片到洗照片,因为展厅只能容纳这么多,就像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参加布展,很辛苦。摆不下了,撤下来再重新布。二百幅很拥挤,上下两层整整的、满满的。我们跟赵馆长去参加了一次论坛,说是孩子们要进行一个长城文化的研学,先通过这些画面让孩子们去了解,然后再带着他们走出去,到长城去,让他们更多的去了解。突然就想起协会去年在开展长城知识进校园,包括我们和图书馆的进艺校的二十块展板。我们就拿来,还有展架,就把它摆上。每次讲就是从咱们天镇、阳高、新荣、左云的外长城,然后进入浑灵广的内长城,然后是云冈区的高山堡和云冈堡,再到云州区的聚乐堡。明大同镇咱们是72城堡,咱们现在大同的城堡是四十个。在这之前你就要深入的去研究长城,必须是长年累月的去行走长城,去了解堡子里的生活。这样才能给大家详细地去讲解,才会给大家展示出来。每一次讲都会超过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在不停地说,一直就是带着大家,这就是一个文化的旅游。我说要更多地了解,就要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