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山西省智慧旅游云平台发布《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山西旅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报告重点从旅游复苏态势、景区分时客流、夜游新经济模式、旅游热门线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并为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路及建议。 Part1 数说山西 1.旅游呈现全面复苏,游客出游热情较高 年“五一”假期,全省游客总量呈现明显的复苏形势,游客接待量从5月1日当日起逐日升高,至5月3日达到最高峰,随后平稳回落。2.接待客流梯队化,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更具吸引力 从各地市接待层面来看,太原、晋中、临汾、忻州、大同在“五一”假期中接待游客量居全省前列。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交通便捷,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来太原游玩或进行中转;同时新兴景区如太原古县城、太原植物园等也较为吸引年轻人和家庭集体出游。晋中平遥古城、绵山、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众多特色景区同样吸引游客。临汾人口排行全省第二,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临汾市内游客是临汾旅游的绝对主力,占来临汾总游客的64%,依托便利的交通环境吸引大量周边游客,五一期间临汾市未做限流,相比五台山、雁门关、云冈石窟等景区均对外发布限流公告,临汾或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更好选择。 从景区接待层面来看,五台山、平遥古城、太原市动物园、云冈石窟、大同方特景区分列前五。五台山自5月1日开始交通持续拥堵并于2日发布限流公告;平遥古城客流从视频监控显示,“五一”假期每日8时至22时客流都保持在拥挤的状态;云冈石窟则通过文物的魅力和丰富活动吸引四方游客。 从景区每日客流来看,五台山和平遥古城为第一梯队,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2日和3日,五台山自2日发布暂停售票通知后,客流量得到控制;平遥古城在五一前实行每日分时预约,仍局部出现客流拥挤情况;4-5日,各景区客流有序回落。从景区分类数据来看: ★ ★ 最受欢迎的自然景观类的是:芦芽山、云丘山、绵山、壶口瀑布景区; 最受欢迎的人文景观类的是: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皇城相府、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最受欢迎的红色旅游景区是:张壁古堡景区、侯马彭真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景区; 最受欢迎的乡村田园景区是:榆次后沟古村、青草坡乡村庄园景区、太谷县美宝山庄; 最受欢迎的现代娱乐类景区是:汾河旅游区、大同方特欢乐世界景区、孝河湿地公园; 最受欢迎的科普型景区是:中国煤炭博物馆、汾酒文化景区、广灵县剪纸博物馆;3.游览路线已趋成熟,创新发展未来可期 通过对出发地、途经地信息分析发现,目前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旅游线路已经十分成熟。随着各新兴景区的发展,通过挖掘游客和景区之间更多的内在联系,可以有效的释放更多旅游新玩法。 以平遥古城为例,游客旅游路线数据显示,五台山、乔家大院、绵山景区、大槐树、王家大院等山西省热门景区的游客,绝大部分均会选择平遥古城作为山西省旅游的最后一站。同时,平遥古城也是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晋中热门景区的最大客源地。4.周边客源向外扩张,江浙沪游客增长明显 周边客流仍然是我省旅游的主力,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等持续保持客流高占比,并向江苏、天津、广东、四川等省份扩展。相比较于年“五一”假期数据,年“五一”假期,江浙沪游客明显增加,山西省针对江浙沪游客的免头道门票政策初见成效。5.自驾游成为主流,夜游经济正在崛起 从夜晚18时之后的景区客流数据可以看出,平遥古城等景区因为住宿方便,在夜游经济中表现突出。数据结果说明,平遥古城在22时之后仍然有大部分游客在游玩,景区以文化和多样的服务内容留住了游客,为文旅景区在夜间的营销提供了样板。 从出行方式来看,49%的游客通过自驾来到我省,51%的游客选择火车等其他方式来到我省旅游,自驾游、高铁游已经成为景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政府和景区的管理的软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遥古城周边罗哲文路、北关路、郑孝燮路、康宁路;绵山出入口等道路在“五一”假期内拥堵情况多有发生。6.预约出行成为常态,多数景区井然有序 无预约不出行,4月30日,为确保防控措施有效,平遥古城景区通过“平遥古城景区官方服务平台”实行分时段预约措施,每两小时预约门票张、太原古县城通过美团等平台每天预约张门票,同时五台山、雁门关、太原动物园、太山、云冈石窟等多家景区发布限流公告,从而确保游客体验。全省依托晋游码预约的有72家景区,“五一”期间实现预约人次。7.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初具效应 五一期间,《又见平遥》、《再回相府》、《又见五台山》等演艺项目火爆,其中《又见平遥》更是场场爆满,5天24场表演接待人数超过2万人。各景区通过举办樱花节、风筝节、灯光秀、音乐节、文艺汇演等满足游客和市民的文化需求。形成三晋文化和旅游出行相结合的支撑体系,推动文旅融合纵深发展。8.旅游质量持续提升,舆情监测整体向好 根据云平台舆情系统监测得知:年5月1日到年5月5日总共监测到相关舆情,篇,其中正面有篇、中性有篇、疑似负面有11篇。 从来源分析,“新浪微博”的数据量最大,“ 中性评价来源: 疑似负面评价来源: 讲好山西故事,打好资源牌。全力打造长城、太行、黄河等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山西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2.龙头带动区域发展,做大做强全省产业 景区客流仍然冷热分明。通过平遥古城、介休绵山、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头部景区带动,不断优化精品文旅空间布局,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3.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产业升级 通过江浙沪游客免头道门票政策,倒逼景区转型升级,针对市场和游客需求,创新产品,增强吸引力,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景区二次消费,形成新的盈利模式。4.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提升游客出行体验 “五一”小长假,对于突然增加的游客数量,在带来景区消费增长的同时,也冲击了部分景区秩序、暴露出一些景区运营管理问题,还致使部分游客体验度打折。亟待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提升景区综合管控实力。5.统一汇聚预约渠道,集中进行分时预约 景区限流公告对外一方面保障游客的安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另外一方面对整体客流带来一些影响,特别是在五台山暂停售卖门票之后,部分游客分流至其他景区。晋中、临汾部分景区正是通过景区的分时预约和管理,使景区在没有限流的情况下持续平稳运行。应收拢分时预约渠道,最大限度提高预约管理的作用。Part3 附注 1、仅针对年“五一”假日数据进行分析; 2、数据来源为山西省智慧旅游云平台、“游山西”APP、网络舆情数据等; 来源:山西文旅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