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广灵县人民检察院

严格落实“三个规定”

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始以来,广灵县人民检察院党组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逢问必录”在院内已形成风气。

一、强化教育发动

以全院干警大会、支部学习会等形式,及时传达中央有关教育整顿的决策部署和贯彻执行“三个规定”的具体要求,组织学习警示案例,不断增强干警的填报自觉。认真组织干警参加网上填报系统操作培训,有效提高填报效率和规范性。

二、贯彻以上率下

检察长亲自研究部署“三个规定”有关工作,审阅督察情况通报,听取进展情况汇报,提出具体指导意见。院领导带头记录报告“三个规定”重大事项,形成良好工作氛围。将落实“三个规定”作为领导班子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岗双责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列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干部年度述责述廉、干部提任廉政谈话重要内容。

三、狠抓工作提升

充分发挥检务督察作用,加强内部监督和纪律约束。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大对"三个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干警插手办案等违反"三个规定"的情形,将依照规定严肃问责处理。切实通过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助推"三个规定"落地见效。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被列为集中整治的六大顽瘴痼疾之首。“三个规定”旨在从司法机关外部、司法机关内部和办案人员自身三个层面阻断影响独立公正司法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立体式保障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的制度体系,防止司法案件受到违规干预和司法人员被“围猎”,保障独立、公正、廉洁司法。

在司法系统工作的你,“三个规定”为你保驾护航!究竟什么是“三个规定”?今天小编来带你研究...什么是“三个规定”?

年,中办、国办、中政委、“五部委””先后出台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简称为“三个规定”。

规定一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建立起防止司法干预“防火墙”和“隔离带”,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划出“红线”,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制度保障。

领导干部范围

领导干部是指在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以及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领导干部。

哪些行为属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

1.在线索核查、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环节为案件当事人请托说情的;

2.要求办案人员或办案单位负责人私下会见案件当事人或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以及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的;

3.授意、纵容身边工作人员或者亲属为案件当事人请托说情的;

4.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门利益,以听取汇报、开协调会、发文件等形式,超越职权对案件处理提出倾向性意见或者具体要求的;

5.其他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

遇到干预司法活动行为时,我们该怎么做?

全程留痕,如实记录。司法人员应当全面、如实记录,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以组织名义向司法机关发文发函对案件处理提出要求的,或者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亲属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司法人员均应当如实记录并留存相关材料。

留痕、记录,担心被报复?不要怕,我们受法律和组织保护!

司法人员如实记录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情况的行为,受法律和组织保护。领导干部不得对司法人员打击报复。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司法人员免职、调离、辞退或者作出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领导干部对司法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切记!应如实上报记录哦!

规定二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要求,防止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办案,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年3月,中央政法委员会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架起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高压线”,明确责任追究,确保司法人员依法独立公正办案。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范围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的“三不得”和“三应当”

哪些情形属于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违反规定干预办案?

干预人员所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接到报告或者通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将结果通报办案单位所属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

当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司法活动、插手案件处理时,我们该怎么做?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情况,办案人员应当全面、如实记录,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

留痕、记录,担心被报复?不要怕,我们受法律和组织保护!

办案人员如实记录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情况,受法律和组织保护。司法机关内部人员不得对办案人员打击报复。办案人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调离、辞退或者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对如实记录过问案件情况的办案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切记!应如实上报记录哦!

规定三

《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大举措。

目的: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有利于防止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以不正当方式对案件办理进行干涉或者施加影响,保障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司法人员的范围

司法人员的办案纪律

纳入廉政档案和年度考核、晋职晋级

司法机关应当将司法人员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记入个人廉政档案。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将执行本规定情况作为司法人员年度考核和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违纪处理

司法人员违反本规定,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并按程序报经批准后予以通报,必要时可以向社会公开;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