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0709.html 今日新鲜事有哪些? 翻翻《大同日报》《大同晚报》吧~ 六类醉驾可免刑事处罚?不可信 近日,朋友圈流传一条题为《公安提醒:六类醉驾可以免除刑事处罚》的图文消息,网文称只要“理由”充分,酒驾的罪责就可以免除。交警部门提醒市民切不可轻信,只要行为构成酒驾,无论有何理由都不能免责。 网文称,年1月,浙江、上海、江苏出台关于醉驾案件的最新规定,其中六类醉酒驾车情形属于情节比较轻微,可以免除刑事处罚:挪动车位、救治病人、睡觉休息、隔时醉驾、尚未驶出、被醉驾追尾等。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多为不实消息,对于酒驾醉驾等违法犯罪行为,将始终保持重拳出击的严管态势。凡是查获涉嫌醉酒驾驶的,将一律立案侦查;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一律移送起诉。具体解释如下: 挪动车位 网文认为酒驾司机驾驶车辆的目的并非在道路上行驶,而是为了挪动车位。 交警部门表示通俗来说,只要是司机喝了酒,哪怕是开车开了1米,都是违法行为。 睡觉休息 网文认为在行驶一段距离后主动放弃醉驾,靠边停车睡觉,没有造成危害。 交警部门表示这种说法比较荒谬,相反在实际中有一些酒驾司机往往就是因为在车内睡着,才被交警抓个正着。 隔时醉驾型 网文称这类说法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有人侥幸认为间隔数小时或隔夜再驾驶,血液酒精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因此不会被处罚。 交警部门辟谣有些司机其实已意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会选择过几个小时甚至是晚上喝酒次日开车的方式。但因各人体质不同,可能出现虽然时间过去久但血液内还是有很高酒精含量的情况,而只要酒精含量超标,就会被认定为酒后开车,提醒司机酒后起码要过24小时才能开车。 被醉驾追尾型 网文认为哪怕自己喝了点酒,但被醉驾司机追尾,对方应负全责,而自己毫无责任。 交警部门表示双方发生交通事故,即便是对方全责且醉驾,但被撞车辆车主因酒后驾驶依然不能逃避处罚。 救治病人型 网文认为酒后驾车的司机是医院医院陪同家人急诊而醉驾,情有可原,可免于处罚。 交警部门指出这类十分特殊的情况经证实后司机可能被免于刑事处罚,但依然构成危险驾驶罪,属于戴罪之身,仍将面临吊销驾照等行政处罚。 尚未驶出 网文举例“我就是在车上开开空调吹吹风,不应该被处罚。” 交警部门解释对于这条消息的正确理解应该是,饮酒者只是有驾车的意图,而没有发生驾驶车辆的实际行为,才不作为酒驾或者醉驾处罚。 电动汽车充电桩现身广灵街头 近日,在广灵县街头,两排整齐的“绿箱子”引起了广大居民的热议,这些“绿箱子”就是该县首批建设的36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据了解,广灵县供电公司主动适应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精神,与广灵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签订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合作协议》,确定了中长期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前期建设工作。 首批36个电动汽车充电桩采用的是无人看管自助式充电方式,上面有刷卡区,用户刷卡后就可按照使用说明为电动汽车充电。该公司还将积极开展专业化充电配套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全县电动汽车提供便捷服务。 自费修路退休老人赢得掌声一片 70岁的同煤集团退休职工郝少林放弃安逸的退休生活,自费义务给大伙儿修路,附近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大半年时间,不论刮风下雨,都能在路上看到老郝埋头苦干,我们打心眼里佩服。”近日,市民安先生致电本报热线,对郝大爷的所作所为好一顿夸奖。 昨日上午,记者在魏都大道烟草公司南侧的小路上见到了郝少林老人。郝大爷黝黑微胖、头发花白,但身板挺直、腿脚麻利,一点不像70岁的老人。“我修路一是为了方便大家出行,再就是为了锻炼身体,这叫两个好成就一个好。”郝大爷言谈幽默。 据郝少林介绍,这条小路原本堆满了垃圾,坑坑洼洼很不好走。年他搬到附近的福盛园小区后发现了这一问题,便当即决定和老伴一起义务修路。从年8月至今的9个月中,小路从泥泞难行到平坦通途,这里面凝聚了郝大爷老两口不少心血。 “刚开始修路有人好奇,还有人说‘三分钟热度’,可后来时间长了,大家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郝大爷之前曾在佛殿庙街、仁和美街等地段义务修路20多年。 杨柳絮是过敏源也是易燃品 又到杨柳絮漫天飞舞时节,扑面而来或铺满路边的杨柳絮,不仅会引发呼吸系统不适和皮肤过敏,而且也是易燃品。专家提醒市民需要提高警惕仔细防范。 医院急诊科专家告诉记者,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或者吸入柳絮、杨絮等物质后,容易引起流鼻涕、打喷嚏、呼吸急促等症状。柳絮引起的过敏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病的人更要注意,柳絮被吸入鼻腔后,会引起强烈的刺激、流涕、咳嗽和哮喘等反应,皮肤上也会出现过敏性反应,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每年春夏之交,都会因杨柳絮过敏造成一些市民就诊。过敏者外出时,应穿长袖长裤,最好佩戴口罩,以减少杨柳絮对呼吸的影响。 市消防部门防火专家介绍,杨柳絮有一个很大的隐患,就是它会随风到处乱飞,大量杨柳絮集聚在墙角、花丛中,甚至汽车停放的地方极易被引燃。如果吸烟的市民将一个烟头顺手扔上去,极有可能造成火灾。虽然我市因杨柳絮造成失火的事例不算多,但其他城市因杨柳絮引起的火灾还不少,甚至造成较大损失。近日,北京朝阳区某停车场发生火灾,造成90多辆机动车起火,经调查,起火原因是堆积的杨柳絮燃烧引燃的。因此,提醒市民不要随意焚烧、乱扔烟头等,以免酿成危害。 (编辑高欣) 大同传媒全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