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m.39.net/pf/a_6410197.html 聆听配乐阅读(雨澴朗读) 题记:提笔落文,记忆所成,没有去详细地考究,只是脚步丈量的结果,不合理、不尽情处,敬请批正,如蒙赐教,诚万幸也。 日本,这个国度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的视线,深深烙在我们几代人的八识田中。就一个出家人的身份去给日本写点什么,尤为谨慎,提心吊胆甚为恐惧。在日本旅行期间,写过几段不成文的纪实闲篇,朋友圈紧跟着就是一阵噼里啪啦地谩骂声,甚至说我愚昧,居然敢对日本的文化进行赞美。我唯有沉默,能说什么?能驳什么?这里面带有太沉重的“爱国情结”,有太多的被“阄割后”的历史包袱。殊不知日本最精湛的文化,就是延续了我国唐宋文化。在孩提时,我们对这一衣带水的国家就有了懵懂的认知,一直伴随着我们岁月的成长。按理说,日本之于我们,应该是熟悉的认知,全面的认知,正确的认知。殊不知,我们对日本,是熟悉的陌生;而日本对我们,是陌生的熟悉。 一走进日本 日本,一个大和民族,继承了中国隋、唐、宋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从行政级别到城市建筑,从传统习俗到生活方式等。这个民族基因里深深地感恩中国唐宋,记忆里追念着中国唐宋,从某种文化意义上来讲,可以说和我们是同文同源。从中古元朝帝国开始,日本和中国结下了梁子,反目成仇。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故事,从中知晓。 我们对日本“神风”队,并不陌生,有太多的惨痛历史记忆,“神风”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台风。中日第一次从兄弟关系变成仇人关系,是从中国元代开始。元代帝国霸气十足地横扫欧亚大陆,并随之攻打日本。年10月20日,元朝和日本之间发生著名的“文永之役”,元军分两路在日本的博多湾登陆,日军溃不成军。元军乘机追击,由于副帅刘复亨在追击中中箭受伤,攻势减弱,且天色已晚,休停下来。日本败痛中,哀求上天神道,保佑国民。一场台风突然来袭,不可一世的元朝大军被这场大风完全吞没,在这次征战中,元军损失兵力1.3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不是战死,而是死于这场风暴。由此教训,元朝军队再也不敢贸然发动对日本的袭击。日本人认为这场台风是上天挽救了日本,于是乎顶礼膜拜谓之“神风”。这便是“二战”时日军中“神风突击队”起名的由来。 元帝国几次拿不下日本,大德二年(),便拟派名僧为使,赴日以“通二国之好”。第一次出使未果的如智法师,以己年事已高,力保一宁法师(-)担任使者。于是元成宗派五十余人至浙江普陀山普陀寺,要一宁法师出使日本,赐一宁金襕袈裟及“妙慈弘济大师”称号,命充“江浙释教总统”,第二次出使日本。 作为使者的一宁法师,刚踏上日本九州博多的土地,即被当时镰仓幕府的执权北条贞时软禁于伊豆国(今静冈县)的修禅寺。北条贞时以为是元朝派来的特务,便软禁一宁,一日三餐倒是不缺,但从早上到晚上,从吃饭到卫生,暗中盯梢,几年过去,没有发现一宁法师有任何不轨行为,几年如一日的念佛,打坐,诵经……日本朝野人士对此议论纷纷,规劝北条贞时,“沙门者,福田也……在元国,元之福也,今在我邦,我之福也”。北条贞时原本就崇奉禅宗,一宁是有道的高僧,因而他遂改变态度,任一宁法师为建长寺住持,三年后迁于圆觉寺,在职二年,又回建长寺,后曾一度住持净智寺。 一宁法师博学多才,精通诸子百家之学,又工书法,交游十分广泛。日本正和二年,也就是元仁宗皇庆二年(),后宇多法皇(出家的皇帝,称法皇;日本历史上共有21位皇帝出家修道)下诏关东,邀请一宁法师入京主持南禅寺,亲询法要。自此,一宁法师的禅法在日本大行,朝廷官员、贵族及僧俗信徒等,纷纷前来参禅问道。一宁后以老病为由,屡请退隐休养,乃潜遁越州。法皇特下书,慰谕使归。文保元年(),年逾71岁的一宁法师遗书于后宇多法皇,留下了“横行一世,佛祖钦气,箭既离弦,虚空落地”的偈语,泊然而化,长辞于世。 一宁法师圆寂后,后宇多法皇悲痛不已,赐谥“一山国师妙慈弘济大师”之号,又敕将其塔建于龟山上皇庙侧,并亲撰“宋地万人杰,本朝一国师”像赞,以示怀念之情。一宁法师本是元朝人,日本人情痴宋朝,偏执地说一宁法师是大宋的英雄,绝不是元朝人。可以看出日本骨子里是多么地崇尚唐宋,忌恨元朝。 日本,位于北太平洋,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等四个大岛和七千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为37.8万平方公里,仅相当我国的云南省的面积,其总人口约为一亿三千万,约为我国人口的10%。行政区划有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京都府和大阪府)、43个县。前面说过,日本行政级别都、道、府、县、市、町、村,还是像我国过去一样,现在台湾亦是运用传统划分行政地区,县比市大,比如福冈县,下面才包括福冈市,不像我们现在市统辖县,市行政级别大于县,比如大同市,下面包括大同县、广灵县、左云县、浑源县等。其实县、市从文义训诂来说,“县”是县城,而“市”是集市、鸟市、市场等,小得很。 日本的纪年和我国传统纪元称呼差不多,每换一个皇帝,就要改变一次年号,但政治体制是优良改革的现代机制,为“君主立宪制”,“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一样,天皇于日本只有元首名义,并无政治实权。《日本国宪法》最重要的三大原理是主权在民、基本人权的尊重和和平主义,日本政治以这三大原理及其中最基本的对个人尊严的尊重为基调运行。日本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权归两院,司法权归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日本延续了唐宋遗风、庭院园林、唐宋式饮食吃茶法等。在这里,抚摸着多娇的大唐,停息在飘逸的儒宋,身前是长满青苔的典故,身后是千年不褪色的心事。这一切繁华故地,这一切礼仪温度,原本属于我中华,可是我们丢给了日本,被日本学了去,传承递接千年,长流星霜不衰。京都,随时看见我们的唐宋影子,如生活方式、衣着打扮。坐着巴士,医院的牌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我们生活周围应是牙科字眼,医院在哪,会有人说你有毛病。那么到底是牙科还是齿科?当然齿科为对。我们口腔只有四颗牙(犬牙,山西喜说虎牙),剩下全部是齿,古人常说唇齿相依、唇红齿白、唇寒齿亡,太多了,这样的成语;只有两人相争,恨极了,说以牙还牙,因为犬牙最尖。口腔以齿为最,医院为准,而不是牙科。温习了中国成语,还原解释了我的疑惑。 日本实行的垃圾分类管理之细致程度,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初来乍到的我,往往对着一堆标注着不同类别的垃圾桶摸不着头脑,相当不适应。饭店就餐完毕后,需要自行将剩余的垃圾进行分类,分别倒入可燃垃圾、塑料垃圾、剩余饮料,抽烟的需把烟蒂的回收专门垃圾口中。在日本路上,几乎看不到烟蒂和垃圾。如此精细化的分类,就算在同为发达国家的欧洲都是望尘莫及的,换到国内,通常都是等着服务员来收拾,能自己去收拾掉的都是寥寥无几。 在京都逗留的日子最多,这里主要是大和民族,使用的语言是日文,有40%多是由汉字组成,各个店铺的名称绝大多数都是用汉字表示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认识汉字的中国人,大体能知道该店铺是卖什么的(这跟韩国大不相同)。但是,日本的汉字意思经常和中国不一样。例如,在日本,把自行车称为“自転車”,汽车称为“自動車”,把火车称为“列車”,把“贩卖”写为“販殼”,把“租赁”称为“賃貸”等,这里和台湾、香港一样,还是运用繁体字。 漫步日本,映入眼帘的吴服,高雅而优美,独特又内敛。吴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我国把它称之为和服),吴服是从隋朝吴国(瓯越、闽越、江苏一带,日人通称为吴)传到日本,吴服的衣着风格,随着时代的风俗背景,蕴育而变,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室町时代、桃山时代琢磨考验,到了江户时代,是日本吴服服装史上最繁盛时期。吴服图案,源自于日本民族对于山水的欣赏及对风土的眷恋,对人文精神与时代情境的细腻感受。每一套优美的吴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着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不论是坐姿、站姿或者行走,都需经由长时间学习训练,而成为内外兼具的完美礼仪。吴服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赏花幕”,因为吴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当日本男女老少穿着吴服走动时,使得吴服如同一块动态的画布,妙曼生姿,如同山水。查询了日本吴服资料,种类繁杂,不仅有男女吴服之分,还有未婚、已婚之分,以及有便服和礼服之分。女性参加正式的场合,需穿留袖吴服;日本现在还有成人礼,需穿礼服。顺说一句,日本僧人,做法事需穿礼服,为藏青色绸缎,拖着木屐,令人羡煞极了,价格询问下来,一套极为普通的僧服需要人民币八千左右,质量考究上乘一些,需要人民币十万左右。他们参加法事的僧服还是我国宋朝的样式,袈裟里面穿一件白衣,没有绑腿的习惯。大家现在看到汉传佛教僧人穿的常服,早不是唐宋时代的僧服,完全是明清以降的事了。 温习我们的成长记忆,好像没有举行过成人礼。再回首反观中华大地上早已失去了成人礼这一重要礼仪。所以在这里,顺便呼吁有关文化部门:把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诞,作为我们中华儿女的成人礼的日子,最妙不过!初夏时节,水清湛蓝,草长莺飞,万物蓬勃。 在这为数不多旅行的时间里,我只是想睁大眼睛,看一看,想一想,然后发发呆,记些东西,尽可能地去理解、去胜解自己走过的那些地方,给自己一个交代。也许这是一个比较痛苦慢慢蜕变的过程,不断地重新拆穿、重新构建、重新组合我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不过这也是我极愿做的,唯愿有限的生命,深解一个完整的大千世界,仅此而已。 曾经往事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虚妄的。 昱晨湛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