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灵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要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要求,全面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全县的文化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强化阵地,文化设施全覆盖 文化扶贫,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是关键。自年以来,广灵全县9个乡镇都建成了文化站,并配置了电脑、图书、乐器和音响等文化设施。全县投资82.06万元为每村订阅报刊,为农家书屋充实图书和党的十九大主题读物,投资万元为个村配备文化器材,投资5万元为40个村配置公共文化设施。年,按照《山西省贫困退出实施办法》中贫困县退出指标评价标准,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新建文化活动室76个、维修11个,达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新建戏台或舞台53个。为了配合精神扶贫工作,全县还加强了乡村“文化墙”建设,截至目前,全县个行政村都在主要街巷绘制出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内容包括传统孝德文化、农业科技知识、文明小故事等,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现在,该县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已达到了全省平均水平。 文化下乡,提升群众精气神 “送戏下乡都走进了俺们这小小山村,咱足不出村就可看到大戏,这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啊!”前不久,文化送戏下乡走进梁庄乡土巷口的百人小山村,欣赏着县剧团演出大戏的村民袁花激动地说。自年以来,广灵县全力实施送戏下乡工程,县晋剧团和县里的各文艺团体坚持常年送戏下乡,实现了每年每村至少演一场戏的目标。为了提振群众精神,剧团除演出传统剧目外,还增加了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快板、小品、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进一步坚定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今年以来,该县已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32场,送戏下乡场,覆盖了全县9个乡镇、30多个贫困村,让人民群众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为年底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旅融合,乡村旅游正当时 年2月,该县原文物旅游局、文化局合并组建成文化和旅游局后,更拓宽了文化扶贫的市场。为让文化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主业,全县多措并举,取得明显成果。例如,通过对古村落的打造,推进乡村旅游扶贫。从年开始,对清代的古堡村落涧西古民居建筑群实施了维修工程,新建了广场、停车场、公交候车亭、入村标志牌、下沉广场、窑场体验区等,年涧西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同时该村还被确定为首批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第二批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涧西村通过精心打造,成为国内游客向往的旅游古村落,年带动建档立卡户44人脱贫。 通过农家乐旅游项目,推进乡村旅游扶贫。位于广灵境内的“空中草原”甸顶山和汉白玉石林是广灵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为了以此优势助推周边村脱贫,年全县投资30万元实施了梁庄乡木厂村旅游农家乐项目建设,该项目的启动共带动该村建档立卡户70人就业增收。 如今的广灵大地,文化扶贫进行曲正在奏响,美丽画卷正在铺开,共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大同市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