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缘和书友一起去了趟广灵的极乐寺,感受了下寺院生活。一夜的挂单,忐忑却自在。 午后三点出发,两个半小时的高速路程,五点半便到达了目的地——极乐寺。极乐寺,名字听起来很亲切,让我不由想到佛教中的“往生极乐世界”,全国同名的寺院也颇多。去之前没有多想,只是有信佛的书友发心邀请前往,我本身也特别想体验这样的生活方式,于是欣然同去。 寺院在当地的九龙山脚下,是由住持昌义大和尚发端兴建的。去之前没有对这座寺院有太多了解,去了之后,在同行书友的介绍下,才了解到,昌义大和尚,二十多岁就已经顿悟人生无常,发心寻求解脱之道。 昌义大和尚在江苏淮阴市的慈云禅寺出家后,在高僧的指点下,到北方弘扬佛法。本来发心要前往五台山闭关苦修,不曾想在路过山西广灵县南村时,看到这里贫穷落后,但是民风淳朴,于是决定留在此处,并在这里闭关修炼三年,最后一年还发心90天不坐、不卧、不眠、不休,一直绕佛念佛,达到顺利圆关。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是非常清静而悠闲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世人羡慕不已。但是,真正的寺院生活其实十分清苦,同时也十分有规律和节奏。僧人们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闻梆过堂,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依旧。 由于时间短,这次只感受到朝暮课诵、过堂的活动。 朝暮课诵,又称为“课诵”,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及梵呗歌赞等法事的总称。因为课诵是佛教寺院僧众日常最基本的宗教修行,是每天早晚必修的,所以称为“朝暮课诵”。 晚上六点半,刚吃过斋饭,就感受上了晚课。第一次在大殿体验这样的功课,懵懵懂懂,后来才了解到,一般晚殿有三堂功课,即诵《佛说阿弥陀经》和念佛名;礼拜八十八佛和诵《大忏悔文》食。诵《佛说阿弥陀经》和念佛名是祈愿自己往生净土。八十八佛都可以为众生作忏悔主,因此向八十八佛礼拜、申述自己改悔罪恶的愿望,是可以灭罪的。 晚课一直持续到九点半,刚回到宿舍,就已经击鼓了,这是通知大家马上关灯睡觉,不能说话了。草草洗漱过后,就躺在床上,熄灯睡觉,因为第二天要四点起床上早课。刚到四点,就被打板声叫醒,简单洗漱后就前往大殿。流程基本与晚课相似,只是内容有所区别。 后来才了解到,早课时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其中,《楞严咒》为一堂功课,《大悲咒》、《十小咒》等为一堂功课,有些寺院轮流念这两堂功课。 上完早课便去过堂,过堂,是出家人吃饭的别名。在过堂吃饭时,碗筷都不许发出声音,更不许讲话,所以添加食物,靠筷子来示意。吃过饭要用开水将碗涮干净,拿到厨房。因为佛教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书友发心的感染下,我也加入到劳动中来,等洗完碗时间才到七点。 晨光下的极乐寺,特别的安静,如果说夜晚是宁静的,早晨是明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投射到寺院的每一个角落,像佛光普照般照入我心,让我心生欢喜。 虽然是一次很短暂的经历,却让浮躁的心,有一方宁静。如果有时间,希望你也来一次这样的修行,哪怕只有一夜,或者几日,都是人生不同的感受。 潇雨让心宁静 赞赏 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