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中医疗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1227/4750277.html明长城沿线一共有九大军事管辖区,称作“九边重镇”,分别是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其中大同镇无论从屯兵规模还是管辖范围都是最大的,在九边历史上也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按其防御位置从东往西共分为四道,即阳和道(下辖新平路与东路,其地理位置在今阳高县与天镇县)、分巡冀北道(下辖北东路和不属路,范围较大,今大同、蔚县、灵丘、浑源、广灵、涞源等处)、大同左卫道(下辖北西路、中路、威远路,)、分守冀北道(下辖西路和井坪路,主要包括朔州市各个县区)。而在路下则分辖城和堡,明有记载的大同防御军堡有大大小小72处,按照从东往西的地理顺序如下:阳和道新平路下辖四堡:平远堡、新平堡、保平堡、桦门堡。阳和道东路下辖七堡二城:永嘉堡、瓦窑口堡、镇宁堡、镇口堡、镇门堡、守口堡、靖鲁堡、天成城、阳和城。分巡冀北道北东路下辖八堡: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得胜堡、镇羌堡、拒墙堡、镇鲁堡、镇河堡。分巡冀北道不属路下辖二堡八城:大同镇城、聚落城、许家庄堡、王家庄堡、浑源州城、灵丘城、广灵城、广昌城、蔚州城、高山城。大同左卫道北西路下辖九堡:拒门堡、助马堡、保安堡、云冈堡、破鲁堡、灭鲁堡、威鲁堡、宁鲁堡、云西堡。大同左卫道中路包括十一堡二城,分别是左卫城、三屯堡、云阳堡、破胡堡、牛心堡、马堡、残胡堡、杀胡堡、黄土堡、红土堡、马营河堡、右卫城、铁山堡。而左卫道威远路则包括四堡一城:祁家河堡、威远城、云石堡、威胡堡、威平堡。分守冀北道西路包括三堡一城:平鲁城、败胡堡、迎恩堡、阻胡堡。分守冀北道井坪路则包括四堡六城:井坪城、灭胡堡、将军会堡、乃河堡、朔州城、马邑城、山县城、应州城、怀仁县城、西安堡。大同镇72城堡将如今整个晋北地区全部包括了,还包括了临近晋北的河北省部分县区,共同构成了整个明朝军事防御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在这个区域中,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军堡,也包括在长城沿线上的关城和驻兵小堡等都没有被算在72堡中。忽一日,拐弯发出活动贴,邀约巡游大同县(现云州区)、浑源县和广灵县的部分堡子,而在长城资源调查中,这三地的城堡关口分别为15处(佛堂寺堡、固定桥堡、旧桥堡、长安堡、邢庄堡、罗庄堡、徐疃堡、许家庄堡、上庄堡、大坊城堡、高家庄堡、周士庄堡、三十里铺堡、聚乐堡和西散岔堡)、26处(太安岭堡、王庄堡、下达枝1号堡、下达枝2号堡、宽坪村堡、杨庄堡、青磁窑堡、西堡、李峪堡、贾庄堡、宝峰寨堡、浑源城、张庄村堡、顾册村堡、中韩村堡、紫峰堡、北榆林村堡、照壁村堡、沙河村堡、翟家窊堡、西河口村堡、岗年口关、东葫芦头关、落子窊关、李峪关、凌云口关)和28处(宜兴堡、直峪村堡、登场堡、南加斗村堡、东姚疃村堡、西姚疃村堡、西马庄堡、西蕉山村2号堡、西蕉山村1号堡、中蕉山堡、东蕉山东堡、殷家庄堡、作疃西堡、平城北堡、井子洼村堡、晏子村堡、上林关堡、罗家庄堡、南村堡、梁家庄2号堡、梁家庄1号堡、榆林村堡、冯庄东堡、冯庄西堡、下白羊堡、赵家坪村堡、底庄村2号堡和底庄村1号堡)。堡子太多,难有机会都逛,今有伙伴相邀,遂赶紧跟上并早早将沿途所经过的有兴趣之地一一标注出来,寻机添点私货。(1)周六一早,十里河地铁口,川叶驾车,拐弯指道,紫川、朱姐和老丁等几人,杀奔山西而去。北京向西而行的高速都必须从南部和北部绕行,从北绕行则是通过G7和G6先行,走延庆、怀来、宣化一线;而从南绕行则是通过G5和G4南向,走房山、涿州、涞水、易县一线。而最为简便之处则是从北京城区直接向西,穿过门头沟直驱蔚县之地,不过这条高速还正在建设之中,怕是还得再等个一两年吧。车行至阳原,老丁好心提醒可让司机歇息一下,正好阳原东城有一处非常漂亮的玉皇阁和一处天主教堂,可以顺便瞧瞧,另外镇外还有一雄赳赳的烽墩,被当地人称为瞭马台,也都是赏心悦目的小菜一碟,结果直接被拐弯否决,而阳原县城西侧的一堆堡子也都未在拐弯的计划之列。第一站,奔向了东神泉堡,此地正处一高速下口左近。东神泉堡原应为神泉堡,只因原堡中村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在沟东建房垒院而形成东堡聚落,而随着国道的建成在沟西旁国道处又逐渐形成了西堡聚落,而一村三地中位处中间的旧堡不知怎么的渐渐名头演化成了东神泉堡。大同72堡中找不到东神泉堡之名,而长城资源调查中也没有此堡的记录,但如此高大厚重的古堡也不似一处民堡,加上其本身地处桑干河谷,为一通衢之途,周边军堡墩台林立,更加认定此堡亦同样为一处军堡。东神泉堡地处交通要道,西距大同市区50公里,北距阳高县城45公里,东距阳原县成24公里,是河北与山西的门户之地。堡子始建年代不详,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墙垣高大厚实,开南北两门,北门略偏西,而南门略偏东。堡子东西两侧各一条沟壑通过并在堡子南端交汇形成一道河溪流向南边的桑干河中,如此形成天然的外围防护。多年前曾跟老翟来过此地,今再至面貌已然大变。曾经的堡中残破的农户房院如今几乎全部铲除推平,仅有个别留存下来,整个一处工地上暴土狼烟。堡中一处关帝庙因曾作为学校,房院多得已留存,残破的房中还能依稀见到一些壁画残迹。另外,堡中曾见有多块碑刻,还有砖制仿木结构的房屋立面雕花、门联等精美之物,但尘土飞扬下早已失去了寻宝之心。拐弯曾在游记中记载砖雕门联为“春暖瑶堦桃献寿,烁高银汉桂生香”。据记载在堡外东北侧曾有清朝早期所建的青石桥,东西跨度为50-60米,高约30米,桥头立有重修记碑和功德碑等,因历史久远和修路等原因而消失,留下的几块石碑也在桥头砌了水渠,很可惜这一大同府通往宣化府、北京城官道上的重要遗物就这样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2)沿国道西行不远,至上庄堡。此地已进入到大同市大同县地界,年撤县设区,取名为云州区。上庄堡,小堡一处,但形制极为规整,墙高敦厚,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约65米,东墙因为河流冲刷而完全消失。城内空荡荡的,堡内东北隅一高墩,有门洞蹬道可上至墩台顶部,可见此墩应为一指挥瞭望之所。堡墙南侧一高墩,旁一洞口可穿墙入城,但此口似原应为一处小口,而非现在塌垮形成的大口。堡城内侧门洞旁一登城斜道,可登墙环行。此堡墙高十余米,坚固结实,除了东墙消失外,其余部分留存极佳。西南角和西北角略微可见呈外八字形的小型角墩,主要是起培固作用。城堡南侧60余米处,上庄村,村外环套一堡,米见方,这应为一处民堡,东门存,其上原有匾,今不存。北墙上还借用了以前的一处墩台,墩台中原建有洞窟。上庄民堡中多古旧房院,人稀房残,多数都呈荒芜状,但残破之景难掩曾经的富庶和辉煌。堡正中小广场上有观音庙和五道庙,较小,为新筑,另有一个也是新盖的小戏台,取名歌舞楼。国道旁,肖家窑子头村附近,据介绍有东水地古城遗址,汉代在此筑城,城垣南北长米,东西宽米,残存高0.5—3米,底宽4.5米,夯层厚10厘米,但卫星影像上啥也没看见。(3)再西行不远,至许堡乡许堡村,此地有许家庄堡或称许堡。许家庄堡保存非常完整,其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南侧正中开南门并一方形瓮城,瓮城开有东西两门,东门城头石铭“迎恩”,西门城头石铭“息警”,现西门似已无存。而东西北三侧中部各开一处豁口,不辨是城门还是后来所开的豁口。古堡四角各设巨大的方形角墩,南北两侧墙面各设2个马面墩台,东西两侧墙面各设3处马面墩台。城墙高12米,墙底层设有条石砌基,墙外层曾有包砖,现多已不见砖石。南侧东部一处墙面上嵌有一块石碑。几年前曾来此地,当时堡内全部房舍推平建新,今堡城内房院已成,但居住不足一半,村民回迁愿望不强,虽统一规格的房院整洁规整,但回迁安新也尚要自己添补不少,而经济条件好的不愿进城,生活困难的就更加困难了。许堡村从明代建堡以后就成为大同以东地区军事、政治、文化重镇,其原名称为“许家庄堡”,源自此地多为许姓。据介绍,顺治六年(公元年),清兵入关,占据大同后欲取道许家庄堡入北京,而驻守此地的大将郭二冯誓不归降,兵民同心一同守城,坚守一月后城破被屠,许堡变成一座空城,周围许姓人户几乎绝迹,直到康熙年间,才陆续有移民落户许堡。据说原东西两侧米外,分别建有东西土关门,构成外围防务圈,东西两小城门上石匾分别为“保障”和“团圆”。今再至,南门正在围圈维修,工程队一看一帮人闯入,吓的赶紧驱客关门。(4)再西行约20公里,至大坊城村,这里有大坊城(堡)。这里本有大坊城村,但现在不知是什么原因,整村拆平,迁移他处。也正是因为村庄拆迁,大坊城堡也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了。从残余遗存看,这里视乎是两个堡子东西向并列在一起,东小西大,两堡之间间隔数米,似连环城堡一般。东堡存北墙和西墙北段,估计此堡为65米见方,东北角和西北角留存两个高大角墩。西侧城堡东西长米,南北宽估计为米,主要存北墙和西墙北端局部,西南角处一高台地,估计为原西南角部。大坊城村年启动扶贫搬迁,与西咀村一道搬离以前的穷乡僻壤,搬迁到坊城新村,作为扶贫工作中易地搬迁项目的代表,总书记也在去年5月来此进行过视察。原址基本拆平,仅一处较好的砖砌院落得以保留,房屋立面为砖雕仿木结构,一副门联“勤俭自立且自治诚亲有守还有为”。门顶有匾,字迹漫漶。曾经的村民在城堡中挖墙建房,拆迁时为了干净地清除旧建筑痕迹和渣土,用勾机铲斗进行作业,将古堡城墙挠的血痕条条,让人心痛不已。东城西墙中有竖井及坑道,不辨是军事防御功能还是后来村民窖藏物质所为。西侧城堡西南角高台处,竖一古碑,为清康熙是四十五年(年)重修汇通寺碑记,而原来这里的汇通寺虽然残旧,但主殿和两侧厢房皆存,殿内壁画等也多可以看出,而今除了石碑外,其余全部拆的一干二净。难不成近几年的扶贫摘帽又成了一次毁灭旧物残迹的机会?北侧不远小坊城村东北米处,有小坊城古城遗址,北魏在此筑城。城南北长米,东西宽米,残存高2—5米,底宽7米,还是没看见,而年考古发掘认定其为汉代城垣。而小城坊村中龙王庙(主殿为龙王庙,两偏殿为武圣庙和观音庙)中有两根八九米的石旗杆,非常壮观,可惜都不在拐弯的计划中,路过而不寻。(5)穿小城坊村向北,奔聚乐城,其间路过高家庄堡。高家庄堡,小城堡,就在去往聚乐城的公路旁,边长七八十米见方,四角八字外撇长条状角墩。堡内地势不平,形成斜向东侧的冲积沟壑,致使东墙不完整,门洞及墙垣无存。堡外东侧,三处古窑址。逛堡时,遇雨,正寻思躲避之时,雨停。(6)赶至聚乐堡,现在这里是聚乐乡政府所在地。聚乐堡建于明天顺三年(年),弘治十三年(年)扩建北半城,辟为仓场。城堡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墙外包砖,设东西两门,东为镇安门,西为怀远门,似为内凹瓮城。从规模上看,大同地区周长超过三里的堡子屈指可数,而聚乐堡是大同府界内最大的堡城之一,至今,堡子里的村民还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叫“聚乐城”。聚乐堡东墙几乎无踪,北墙、西墙和南墙多存,城门无踪,北墙与北外城之间门洞完好,门匾似乎是被涂抹上了一层水泥,字迹不见。北半城长度与聚乐堡同长,但宽度仅有80米,北墙多存,东西墙基本无踪。堡内一古色古香的城隍庙,与其南北相对一戏台,但其间相距远达米。聚乐堡西侧墙外有永宁观。堡中人多熙攘,但多集中于主街两侧,而再深远处则房旧人稀,时光有倒退百年之象。(7)时间紧迫,快四时时结束聚乐堡的寻迹,继续西行至三十里铺堡,其间建议的西散岔堡、周士庄堡等都被坚决否决。前不久去大同时,一早在火车上看见一堡,还以为是三十里铺堡,后仔细研究发现可能看见的是周士庄堡。大同府向东往宣化、北京方向,沿官道设置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四十里铺、五十里铺等驿站。现在卫星影像上可以见到三十里铺堡和四十里铺堡非常完整,而五十里铺堡痕迹不显,但不知为何大同镇72堡中竟无四十里铺堡和五十里铺堡。三十里铺堡为小型城堡,东西长70米,南北宽60米,但墙基宽度超过了10米,巨大的角墩底基也差不多有15米,墙高在8-10米,东侧有一门洞,铁门紧锁。有一简介称其为塘站:东三十里铺塘站,隶于兵部,掌投递公文,转运货物及供来往官员休息。传递紧急文书、上谕、奏折、塘报等,并沿途接替传递。乾隆四十八年,三十里铺安设汛防铺一处。小堡东墙外有老爷庙,庙门东向,挂联“锄奸锄暴除邪恶正气浩然护国护民护法度赤胆忠心”。村正中处有大佛禅寺,据称始建于唐,重建于明,再建于今。院内有石质旗杆组件残件,但第一进院为龙王殿,后一进院为正在施工的一个大殿。(8)时间无多,计划是夜宿浑源县成,此刻只能奔浑源县成而去,路上再捡拾几处城堡。向西,二十里铺不知道是否还有堡城残迹,但普度寺却是一处大庙巨刹,新旧不知,想就近瞧一眼也无人应答。走大同城东侧的御河东路,城市快速路,一路景色不错。至罗庄村,村东侧有罗庄堡,东西长65米,南北宽60米,四角墩巨大,北墙中曾有小庙,东南角上有建筑,似也为一处小庙,南侧中一方形瓮城。至堡处,再遇雨,然时间紧迫,众人全然不顾飞雨落尘。南墙西南角墩和瓮城间,嵌一关帝庙,有残像残壁画,只是香火不再。围堡四寻,不见有进堡之途,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发现瓮城根部有一不规则的洞口,外形上看根本不像是门洞,且密集地堆满了玉米秸秆。尝试着扒拉一番,发现可以进去,遂费劲地从秸秆堆中钻了进去。堡中别有一番天地,既未用于建房居住,也未被开垦成为耕地,空寂一处场地,而高大的墙围将外部喧嚣的世界隔绝开来,正是抒发幽古之情的上佳之地。南墙内测西端,有登城斜道,登墙四望,感觉离天更近了。城堡西侧再一洞可出,不过进到住家户院中。(9)向南2.5公里,邢庄村,村内有邢庄堡。邢庄村,今日所行村镇中最特别的一个,整洁、干净,张灯结彩,一派欣欣向荣之象。邢庄村的新农村建设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比较出彩,曾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市级“文明村镇”、“十佳明星村”、“大同县最美乡村”,村庄建设、道路硬化、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等都比较出色,成了一个样板村。邢庄堡嵌在村中,50米见方,不过四面房院围合竟找不到进出之地,无奈从一处缺口爬进,而出来时翻墙进到南侧的一处寺庙中,此庙为邢庄关帝庙,可主殿好像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庙南侧一处戏台,两侧砖雕大字“壮”、“观”,有砖雕楹联“假意亦可会真情今人??演古事”。庙门紧锁,一众人困于庙中而不得出,扒门缝见有人行,赶紧招呼,还正是看庙之人。回家取钥匙开门,放大伙出去,满脸不高兴,拍照留下证据。再登车时已经六点半,乌云散尽,碧空再现,赶紧往浑源县城方向赶路,路上还有长安堡、固定桥、固定桥堡、旧桥堡等可供选择,而这几处城堡皆属大同镇72堡之列。不巧的是省道正在维修,各种指向皆无,来回转了几趟也没有找到适宜的道路,而导航就一门心思指定修路方向,一点修正也没有。耐心消耗尽,计划也只好改变,转头奔向高速杀向浑源城,喝酒吃肉去了。(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