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家家户户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在山西11个市,吃食也不尽相同,有的会在春节当天吃素,有的会吃“软饭”,还有的则吃“豆腐脑”……各种吃食虽不同,但都代表着当地人们对一年的期许。

太原

饺子油糕鸡鱼都要有

受访者:李朝霞(62岁)

在我妈妈那辈的老太原人看来,过年的饮食安排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尤其是招待客人,这种关乎家庭体面的大事,一点也马虎不得。

父辈们对年夜饭有着独特的讲究。从大年三十开始,饭菜就要丰盛,饺子、油糕、鸡、鱼这四样必须有。饺子寓意团团圆圆,油糕寓意日子年年高,鸡寓意大吉大利,鱼寓意年年有余。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开饭的时候,老一辈人要求全家齐聚。记得我小时候,叔叔有一年在外地没有回来,奶奶特意留出一个座位,还摆放了一套碗碟,说是这才能体现全家团圆。吃饭的座次也很讲究,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

大年初一的早上是不能喝稀饭的,因为喝稀饭代表未来一年会贫穷。和晋北好多城市一样,老太原人在初一是不煮新饭的,只有吃除夕留下的饭才能表明今年会有剩余。

现在并不讲究那么多,大年三十当天,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有的人家会包猪肉水饺和羊肉水饺两种,从年三十晚上到初一一直吃饺子。初一午饭开始,全家张罗炒菜,这样忙碌的场景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左右。

到了初三,就要开始招待客人了。招待客人的饭菜是在年前就定好的,拿我家来说,招待客人必备几道常规的素菜和荤菜。素菜包括莲菜、黄瓜豆腐干等,肉菜往往是鸡肉、鱼肉、烧肉和火锅。火锅一定是传统的铜火锅,从底层白菜、土豆,到豆腐、丸子、粉条、海带、五花肉等,层层摆放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煮不熟还容易干锅,少了锅没装满不好看,等上了火锅吃了米饭或馒头,干了杯中的酒,这才算招待了亲戚。

朔州右玉

年夜饭要吃“翻身饼”

受访者:胡叶城(48岁)

现在,大年三十和初一的饭虽然没有过去那么讲究,但人们仍然会吃年夜饭,且这顿饭比较讲究,也比较丰盛。荤素搭配不说,还有麻花、麻叶等油炸食品和水果。主食以烙糖饼为主,兼油饼、馅饼等各种饼类,意思是吃“翻身饼”,把过去一年的艰辛、晦气等不顺都翻过去。

除夕零点左右,我们还要吃交年饭,这顿饭必须是炖鲢鱼或带鱼,意思是连年有余、代代有余。主食一般是水饺,捏成元宝状,称“捞元宝”,寓意新年将发大财。

初一的早饭以水饺为主,吃得越早越好。早饭过后,后辈和孩子们会到长辈、朋友家拜年,跟长辈拜年说祝福的话便能得到一个红包。午饭要吃年糕,但最好不要在别人家吃。如果当天不小心打了碗碟之类的,得赶紧把碎片扔到水缸里,说“岁岁平安”,这样才能保佑自家平安。

忻州保德

初一早上吃剩饭代表丰收

受访者:梁慧敏(50岁)

对于忻州保德人而言,大年三十早上起来要做玉米面窝窝,而且要多做,多到吃不完剩下。中午必须吃米饭,而且是米饭炒菜,用保德方言来讲,叫“调和米饭”。做法很简单,即先炒菜,再下米,最后菜和米放到一起煮,这样做出来的饭会更有味。当然,米饭也要吃不完剩下。

为啥早饭和午饭都要剩下?因为这些剩饭要放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吃。辛苦工作一年,在初一早上要睡到自然醒,醒来之后,将前一天剩下的饭菜热上,再配上油茶来享用。吃剩饭的意思是,前一年吃的多到要放到第二年吃,代表着丰收。而喝油茶,是希望富贵流油,连喝的都是油。

当然,重头戏还是年夜饭,菜品丰盛是肯定的,冷拼、热炒、点心,一样都不能少。作为北方人,吃饺子意味着团团圆圆、大吉大利,所以大年三十晚上一定会包饺子,并赶在晚上12时下锅煮着吃。菜肴里,鱼、南瓜和火锅是必备的三道菜。鱼意味着年年有余;吃南瓜意味着来年要向上爬,因为南瓜是往上爬着生长的;火锅是期望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除夕夜,家中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多少会喝点,那叫举杯同庆。

大同广灵

初一晚上要吃“豆腐脑”

受访者:王洪一(61岁)

在我的家乡大同市广灵县,过年有很多独特的习俗。腊月二十八吃素糕,二十九吃莜面饺子,三十吃白面馍馍,分别叫做隔年糕、隔年饺子、隔年馍馍。这些都是要做好多的,一顿不能吃完,一定要留到过年时还要吃,寓意着年年都有饭吃。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早上吃饺子,还要在饺子里包上一个钢镚,谁吃出了钢镚,就说明谁一年都有好运气,初一就开门红。

中午吃油炸糕,就是用黍子磨成面,广灵人喜欢叫糕面或黄米面,加水和起来铺到笼屉上蒸,蒸熟了要趁热揣糕,让糕更筋道、好吃。揣糕就是用拳头蘸水,一下一下地捶打蒸熟的黄糕。揣好后用手揪成一个一个剂子,比饺子皮大一点,然后包上豆沙馅或者韭菜鸡蛋馅,包成圆形或者饺子形,包红糖馅的还可以捏成三角,用广灵特产的胡麻油炸到表皮金黄,起了很多小泡泡就可以捞出来了。吃油炸糕寓意着步步高升,一年更比一年好。

初一晚上,广灵人要吃“豆腐脑”,但此“豆腐脑”非彼“豆腐脑”。它是将祭祖用过的“供品”,如黄花菜、木耳、豆腐、油豆腐、粉条等都切成丝,在油锅里炒一下,然后加上汤煮开,再用土豆淀粉勾个芡,一锅香喷喷的广灵“豆腐脑”就做好了。我想,这种吃法既符合现代养生观念,晚上不用吃大鱼大肉,也体现了祖祖辈辈的广灵人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作为供品的菜也不浪费,做成美味与全家人一起分享。

阳泉平定

喝杯红糖水一年甜甜蜜蜜

受访者:卢淑园(32岁)

和山西大多数地方一样,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会包饺子,但在吃饭前后我们会盛一碗米饭,上面放一颗枣,代表着年年有余粮。

大年初一一大早,喝一杯红糖水,代表一年甜甜蜜蜜。初一的午饭都是炒菜,鸡鸭鱼肉等各色菜品应有尽有。但唯一不同的是,我们会在最后上一道甜丸,其实就是江米丸,同样代表甜甜蜜蜜、大圆满。甜丸在制作的时候比较考究的需要量,像蒸米饭一样蒸。蒸米不要太干,否则米不容易黏成一团。然后是和米团,我记得我妈妈那会是将蒸好的江米放一会,等不烫手了再开始和米团,先给面板上铺一层面粉,用勺子挖一勺江米放到面粉上团一下,再拿起来揉,来回这样粘点面再团一团,直到米团不易松散也不粘手就行。之后,把团好的丸子放到油锅里炸,炸成金黄色就OK了。炸好的丸子想什么时候吃只要拿出来再蒸就行。

待到吃的时候,妈妈会先在盘子底儿洒上白砂糖,放上炸好的丸子,丸子上再均匀洒些糖,放到笼屉上蒸,直到糖都化了,丸子热透就能吃了。一到过年,小孩最盼望的就是喝红糖水,吃江米丸,喝了吃了,孩子们心里美了,才开始串亲戚。

晋中昔阳

吃扁食头脑爽心利口

受访者:宋彪(34岁)

大年三十,妈妈做的米糕最美味了,这是我从小就爱吃的东西,尤其喜欢米糕那软糯里的层层红糖香。

或许是因为春节过后将正式迎来春天,米糕正好也符合春天养生之道。红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而红糖含有叶酸、微量物质等可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局部皮肤的营养、氧气、水分供应。妈妈会将红枣洗净蒸烂、去核,把软黍米面、玉米面两种面粉混匀,加白糖克,用适量水拌成湿粉状,上铁笼用双手细搓米粉入笼内,搓一层米粉放一层红枣(上笼时需有蒸气,没有蒸不熟),搓完后,蒸10分钟下笼。用手搓入笼中的时候,需用力均匀,不能有小粒,寓意当然也是步步高的意思。

昔阳人崇敬傅山先生,所以有的人家会在大年初一早上吃扁食头脑。人们仿效“八珍汤”配方,将其昂贵、稀有的“八珍汤”改换为普通、常见的“八珍”(豆腐、红薯、粉条、菠菜、鸡蛋、红糖、黑木耳、白酒),经精心配制,成为一种新的“八珍汤”,亦取名为“头脑”。

但昔阳头脑和太原头脑不一样,后者以素取胜。吃的时候也不一样,太原头脑吃的时候会搭配烧麦、“帽盒子”等面点,而昔阳头脑则以饺子相佐,多以甜食为主,所以叫扁食头脑。在吃的时候,头脑要先做好,然后将煮熟的饺子捞入碗内,浇上“头脑”,里边再倒少许白酒,吃起来香甜暖热,爽心利口。

吕梁临县

一天只吃两顿饭

受访者:高利军(43岁)

在我们老家农村,一天就吃两顿饭,就是到了除夕和初一也不例外。

得小时候,大年三十早晨9时许开始吃早饭,一般是挂面汤和油糕。我们的油糕包红糖,形状像饺子,但要比饺子个儿大,包好后经过油炸就能端上桌了。吃的时候一定要当心,因为红糖融化后容易烫嘴。至于为什么吃油糕,听祖辈说也是寓意步步高。

到了下午4时许,我们就吃第二顿饭了,主要吃面茶和凉菜。面茶是用小米磨成面后经过炒制,做饭的时候将已经炒好的面用凉水拌起,等锅开后将拌好的面放在水中搅均匀,可以放些豆腐丁和盐起味儿。凉菜则是一道菜,就是将土豆丝、粉条、豆芽、花生米等拌在一起。

初一上午,有的人家吃面条,有的则吃大米炒菜,下午家家户户就开始吃饺子了。现在,大多数人家条件好了,大年三十和初一都会准备好各种炒菜,包括鱼、鸡等,但还是保持了吃两顿饭的习惯。

长治壶关

年夜小吃当数油圪麻

受访者:李雪英(56岁)

在壶关县,年年都会做的年夜小吃当数油圪麻了。油圪麻有核桃般大小,色泽金黄,外酥里嫩,柔韧劲道,甜咸适口。

一般到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家家厨房里都会飘出浓浓的香味。人们用面盆把白面加热水搅成糊状,面要打匀醒透,当食用油滚烫起来后,用筷子或勺子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放入锅中。大约两分钟,面团在滚烫的油里,色泽由白变黄再变金黄,用漏勺再一个个的捞出来,美味可口的油圪麻就做好了。

说起油圪麻,还有一段有趣的典故呢。过去的人家做油圪麻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只有在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时,主妇才一显身手。有女儿的人家在新女婿第一次上门时,油圪麻是必备的一道点心。过去年轻人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婿在来相亲前,还没有见过姑娘的面,相过以后中不中意,又不好直说。油圪麻端上桌后,要觉得姑娘中意,就将油圪麻蘸着蜂蜜吃,表示要和姑娘甜甜蜜蜜过一辈子;要觉得不中意,就蘸着蒜泥吃,那就是委婉地告诉人家“算了”,以后不谈了。

如今,新女婿上门相亲也就是走个过场,蘸什么吃不再是新女婿表态的工具了,反倒成了丈母娘的企盼和祝愿了。让你蘸蜂蜜,就是希望你们今后甜甜蜜蜜过一辈子;让你蘸蒜泥,就是希望你们今后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晋城高平

吃“软饭”喝“头脑”喝肉丸

受访者:高君平(34岁)

在我们高平,大年初一早上最好吃“软饭”,喝“头脑”。“软饭”其实和现在喝的腊八粥差不多,但要稠很多。“头脑”是用粉条、豆腐、豆芽、海菜、芝麻、胡椒粉、干粉或小粉做成的“胡辣汤”,这两种饭都寓意来年好兆头。

的人家早上会吃饺子,吃翻鏊。饺子的意思是全家人应该包成一个团,不要把日子过散了。翻鏊意思是翻个身,把过去的穷日子翻成富日子。还有的人家初一早晨吃拉面,意思是全家互相拉紧点,不要丢了一个。

高平人还爱喝肉丸,一般以猪肉为主,有的加萝卜,也有在肉里加小粉和白面。炸肉丸的油一般用羊油或者牛油,猪油炸出来的丸子太黏糊、油腻,没有羊油或牛油炸出来的丸子干爽。高平人喝肉丸意在喝汤,主要是那一碗汤实在好喝,说谁的肉丸好吃,其实就是说他那一锅汤调制的好,这也就是高平人只说“喝肉丸”,而不说“吃肉丸”的主要原因吧。

调制好汤其实没有什么诀窍,主要得放够东西,除了必要的调味品,关键是那一块漂在汤里的肥肉和一块辣油。肥肉一般都是猪肚上的下糟肉,有的主家舍不得放,或不会调制辣油,那肉丸肯定吸引不了人。

临汾洪洞

家家户户都炸“妈拖儿”

受访者:李丽云(52岁)

洞的过年小吃当属“妈拖儿”了,这在临汾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一到腊月底,家家户户都会炸“妈拖儿”,除夕当晚摆上一盘,一家人一起吃,意思是不愿亲情分离,希望亲人永远在一起。“妈拖儿”也叫“妈脱儿”或“妈托儿”,制作十分考究,得先把玉米浸泡起来,在温暖的炕角里让玉米发芽,再将发了芽的玉米熬成糖浆,才算有了主要原料。用这种糖浆直接和着小麦面粉,和成的面也成为棕红色,再把这种糖面擀成纵约四五寸厚约半寸的横带状,加以干面粉,横折起来,外面再包一层薄薄的净白面皮,用刀切成约一寸左右宽,再一个一个下油锅炸,又鲜亮又香甜的“妈拖儿”就做成了。做好的“妈拖儿”要一直吃到初十左右,炸“妈拖儿”后的油还能炒菜。

运城平陆

麻花摔成碎花捡不起来才最美

受访者:席夏洁(33岁)

其实,我们平陆人的春节吃食没什么特色,只不过我的爷辈父辈们会在腊月底开始搓麻花,为的是在除夕的时候自己吃上一口麻花,一年图个吉利。

当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将麻花做得特别好,掉到地上摔成碎花捡不起来的才是最美的,若是没怎么毁坏,或者吃到嘴里半天咬不烂还扯很长的话,我们称之为“皮条”,就是最糟糕的作品了。

另外,大多数人家会围坐在一起吃火锅,代表日子红红火火。讲究的人家会用铜火锅,不过,现在大多数都用电火锅。里面的食材都是提前做好的,底层是白菜、粉条,往上就开始放肉食,有丸子、五花肉,最好吃的是瘦肉。将纯瘦肉和面和起来,团成大丸子,在油锅里炸一下,再蒸二三十分钟,好不好吃就看你舍得放肉还是放面了。

记者高慧娟

恭贺新春本文由生活晨报记者采写,欢迎粉丝转发、点赞!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