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巧娘妙手编织幸福(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胡健周亚军

《人民日报》

(年02月06日01版)

一张小桌,一把矮凳,柳条在指间飞舞,绞、勒、砌、缠,一件件精美的篮、筐、盘、篓就在欢声笑语中制作完成了。

虽临近春节,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巧娘宫合作社里,妇女们仍在赶做最后一批产品——“太原年货节”订制的件野餐篮等。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中,当地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动员培训“半边天”发展柳编、草编、箱包加工等居家经济,冬闲变冬忙,在家门口就鼓了腰包。

“过去手里攥个百十块,现在个个皮大衣、金首饰。”见到巧娘宫带头人刘金萍时,她刚从省里捧回“全省脱贫攻坚奉献奖”,“今年我跟大家说好了,要是挣得多,就集体去旅游”。

刘金萍带领17名妇女从来料加工做起,逐渐拉起一支人的妇女编织大军,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妇女人、残疾人41名。

作疃乡宋窑村的李小红右腿因病截肢,为了孩子念书,在距家20公里远的县城租房陪读。如今李小红在巧娘宫拿计件工资,一个月收入多元,照顾孩子跟挣钱两不耽误,“准备买个房,在县城安家。”

巧娘宫发展到今天不容易。为筹集资金,刘金萍借遍所有亲戚。后来县里帮着建起手工业园,流转土地种下杞柳亩,解了运费比原料贵的难,价格有了竞争力。去年她们的柳编产品进了广交会,走了件外贸,北京冬奥会有关方面也来订产品。“今年再种亩杞柳,培训就业人。”刘金萍心气高了。

眼看柳编让大家尝到了甜头,大同市云州区瓜园村村支书李成带着7名妇女三下广灵学艺,说服刘金萍跨县建分厂,如今村集体编织合作社已吸纳38名妇女。

“咱一定要超过她们!”腊月二十,瓜园村两委开会决定从山东聘请专业师傅搞产品研发,“再种亩杞柳,把那亩黄花茎秆也用起来。”

内容来自人民日报

只为宣传正能量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经典回顾

◆广灵便民生活圈!点击进入……

◆广灵汽车站最新发车时刻表

◆,你我同行

◆“我为广灵代言”!做代言,赢大奖!

◆广灵汽车站春运期间重要通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广灵求职招聘/房产/拼车/生活服务/征婚信息自助发布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