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蔚州古城

7月27日晚,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突降暴雨。

28日凌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蔚州古城墙

西墙局部夯土发生坍塌,

宽度约8米,

未造成人员伤亡。

灾情发生后,

蔚县文物局立即调查了现场,

并上报相关情况。

蔚州古城墙,

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年),

明洪武十年(年)重修,

周长米,

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

门外建瓮城,

北面不设门,建有玉皇阁。

城墙高11米、底宽13米,

夯土芯,顶部海墁及墙外侧包砖。

现存南门城台和东北、北、西北段,

长约米。

7月29日,

国家文物局调研组赶赴现场踏勘,

了解灾情和蔚州古城墙保护情况,

要求当地做好临时支顶、遮护,

以及城内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险情排查、

巡查和值守。

垮塌段及周边段落城墙内侧,

紧邻建造了部分民房,

造成该段城墙内侧根部排水不畅,

土体疏松且含水率较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调研组要求,

抓紧推进紧邻城墙民房的动迁工作,

从根本上确保人员、文物安全。

调研组还就城墙修缮项目立项、保护理念、

方案编制、组织实施等提出了建议,

要求加快蔚州古城墙保护规划报审工作。

▲蔚州古城墙

蔚县与山西

蔚(yù)县,河北省张家口市辖县。古称蔚州,为“燕云十六州”之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

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处。此外蔚县还是中国文化先进县、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艺术之乡、剪纸艺术研究中心、最佳民俗文化旅游城市、仁用杏之乡。

▲蔚州古城布局

说到蔚县与山西,尤其是与大同的关系,可以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蔚县历史悠久,唐尧最初把中国分为九州,蔚县属冀州地。虞舜时,将中国分为十二州,蔚县属并州。夏禹重新分中国为九州,蔚县又回属冀州。在殷商时期,蔚县称代国(定都今代王城),依属冀州。

周朝时代,蔚县依然称代国,属冀州。战国时,为赵国代郡地,周赧王十八年(公元前三零三年),赵武灵王册封儿子赵章于安阳,号安阳君。安阳是代国的下属,治所在今天的定安县村。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将天下分为郡和县,蔚县称代郡。西汉时属并州,汉高祖初,曾置代国。东汉时,属幽州代郡。三国和西晋时,属幽州。

从史籍考证看,蔚州的设置和辖境是有变化的、有移徙的。追溯蔚州最早建置,于东魏永安中(公元-年)改怀荒、御夷二镇(分别在张北县与赤城县北)置,寄治并州邬县界。《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东魏地图(武定四年,公元年)中蔚州治,即标定在此。正如清朝顺治十六年版《蔚州志·古迹》载:“蔚州废城:在平遥西北二十五里,后魏迁蔚州民居此,州废。”当时领郡有三:即始昌郡、忠义郡、附恩郡。领县有七:即于门县、兰泉县、苇池县、西凉县、利石县、化政县。

隋朝大业三年(公元年),罢蔚州置雁门郡,为雁门郡灵丘县地。隋末,陷于突厥。唐朝武德六年(公元年)重制蔚州,寄治并州阳曲县。贞观五年(公元年),破突厥,复故地,移治灵丘县,属河东道。

辽朝时,属西京道,并置忠顺军。辽末归宋仅一年,属云中路,辖县不变。金朝时,属西京路,并置忠顺军。元朝时,属上都路顺宁府(宣德府),辖灵仙县、定安县、广灵县、灵丘县、飞狐县。

明朝时,属山西大同府,辖广昌县(今涞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并置蔚州卫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宣德五年(公元年)改属万全都指挥使司(万全都司)。清朝时,初属山西大同府。康熙三十二年(年),改蔚州卫置蔚县(县名自此始),隶属宣化府。乾隆二十二年(年),蔚县归入蔚州。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年),蔚州属直隶省口北道。民国二年(公元年),改蔚州为蔚县。民国十七年(公元年),划归察哈尔省。

新中国成立后,蔚县归察哈尔省察南专属,年后划归张家口专区隶属于河北省。年10月,撤销阳原县并入蔚县。同年11月,宣化县化稍营划归蔚县管辖。年7月9日,恢复阳原县、宣化县,蔚县则恢复现所辖范围。

年5月2日,国务院同意将蔚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蔚州古城

今天的蔚县,虽隶属于河北张家口市,但从明朝初期至清雍正六年(公元年),蔚县一直隶属于山西大同府。数百年间,山西文化的渗透可以说早已入了骨髓之中,蔚县人的言谈举止都有着大同的味道。如今在蔚县的许多堡子,都有大同府的影子,在崔家堡寨堡,还有一块碑文中依稀可看出“大明国山西大同”的字样。

难怪蔚县人见着大同人总认为是老乡呢,因为乡音几乎一样!

历史文化名城——蔚县

▲南安寺塔

南安寺塔,坐落在蔚州镇,是当今蔚县地标性建筑。

南安寺塔始建于北魏,辽代重修,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古堡

西古堡,蔚县村堡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堡,位于蔚县暖泉镇西古堡村。

西古堡建筑面积平方米,南北堡墙各建有一座砖包小瓮城,两瓮城均朝东开门,各建有堡门一座,据说是当年官府所在地。

瓮城内有地藏寺、观音阁、戏楼、等建筑,属于大村山寨式围堡,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蔚县古戏台

蔚县现存古戏台都是清代建筑,这与山西梆子(晋剧)在道光年间复兴繁衍有关。

清末蔚州的大村都有戏台,繁华乡镇都有戏班子。村堡婚丧嫁娶、逢年过节都请当地班子来唱戏。

看戏是蔚县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蔚县晋剧团、晋剧社、乡村班子仍在演出。

虽然老戏台多已废弃,但从中可以看出蔚州历史文化生活的辉煌。

▲蔚州秧歌(剧)

蔚州秧歌(剧),亦称蔚州梆子,是中国北方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道光年间,随着山西中路梆子向北发展延伸而出现,蔚州秧歌在河北蔚县和山西广灵一带壮大起来。蔚州秧歌唱腔接近山西梆子,但保留有独立的剧目和唱法。

▲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传统民间艺术,已列为国家非遗项目,七十年代就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项目。改革开放后剪纸工具改革,由"剪"变"刻",在题材、造型和色彩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民间剪纸新流派。

▲打树花

打树花,是蔚县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古老特色的节日社火,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属于省级非遗。

其过程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闪光飞花。铁水飞溅,状如枝繁叶茂的金树冠,被称之为“打树花”。

▲烧制蔚县青砂器

蔚县青砂器,省级非遗,当地传统手工艺制品。用当地“甘子土”作坯,经过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烧成的器皿呈蓝灰色,具有煮食品、药物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特点。

蔚县生产青砂器历史悠久,据说明英宗的大太监王振(蔚州人,净身为宦),曾把家乡医院,用来为皇上熬煎中药。

▲真武庙

真武庙,又称玄武宫。玄武是中国神话中的北方四神之一(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相传他本是古净乐国王的太子,入武当山修炼,历经四十二年功成,化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真君。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因避讳改玄武为真武,道号“真武大帝”。

明成祖朱棣自称征战扫北曾得到真武大帝神助,大明永乐十年圣旨昭告天下重修玄帝宫。蔚州民间星罗棋布的真武庙,多是此后兴建的。

▲单堠村咸丰元年改建的关帝庙

关帝庙,中国北方常见庙宇,庙中供奉主神为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

满清入关后,在清廷倡导下,民间普遍“尊孔”和“崇圣”,兴建关帝庙和文昌阁。

▲单堠村关帝庙壁画壁画之一《三英战吕布》

蔚县现存老寺庙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当是壁画。寺庙壁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三国演义和民生为主要题材,再一类是以佛教信仰为主要题材。

▲水北堡门楼就是真武庙

▲水北堡佛教壁画之一

▲村堡生活(庄窠堡)

▲村堡风光(尹家皂)

▲民居影壁

▲村堡风光(北马圏)与山西北部无异

文|综合自国家文物局、蔚州文艺、

蔚县之窗、百度百科

图|蔚州文艺古建中国网络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点击往期原创

霸国|晋阳古城.中国庞贝|祆神楼

云冈石窟佛眼回归|平陆商代方鼎往事

徐显秀蓝宝金戒.赫拉克勒斯|大康通宝.皇后悲剧

羊舌上的晋国|发现倗国|芮国虎妈|韩国劲弩之哀

63号墓秘密|三孔布和刺客高渐离|虞国:昏君黄昏

山西古代壁画|眩晕的山西古琉璃|《金瓶梅》与山西

山西珐华|山西王阎锡山日记|南涅水石刻.民间原力

蝴蝶结与太山唐代金棺|清凉寺玉器:暴力时代

废黜皇帝.海昏侯黄昏|土司王朝:太原青年雄心

刖人守囿:燕子奴隶|寂静鸣条岗:驯龙者宿命

唐晋|徐青藤|箭响马到陆浑戎|凤凰陨落顾炎武

山西浑源彝器往事|五台山金淳化元宝与大宋秘密

错金鸟篆铜戈.妖姬传奇|嵌玉琉璃带钩.魏文侯之叹

粟特人.葡萄酒|锦囊.波斯银币|大月氏人.造玻璃术

少林.资寿罗汉|契丹秘藏.应县木塔|巨碑沉陷.武则天

山西青铜名剑之一:干将今安在,少虡何煌煌

山西青铜名剑之二:晋吴铸铜兵,火焰生冷霜

山西青铜名剑之三:季子挂剑处,王侯尽北望

最后的戎狄:崛起清水河的战国第八雄成失落王国

最后的戎狄:太行铁血孤狼中山国的征服与被征服

最后的戎狄:一脚踏出的大墓宝库和中山国的灭亡

请按下面指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