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http://m.39.net/news/a_5229361.html 作者简介 万改叶,又名万淑叶,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古城镇人,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静宁县美术家协会会员。 万改叶受亲人影响,自幼爱好绘画、剪纸、刺绣等。勤奋好学,先后参加了平凉市“心随手动”剪纸培训班、甘肃省文联甘肃省民协举办的“小康梦想?首届甘肃剪纸艺术大展”及首届甘肃省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讨会、贵州省文联主办的“永远的记忆·不朽的芳华”女红军题材剪纸作品展系列文化活动、甘肃省妇联在张掖市举办的全省“陇原巧手”市场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 万改叶剪纸作品在《平凉市文化馆》《平凉文旅》《平凉日报》《甘肃省文旅厅》《中剪会》等 甘渭河,静宁东部一条水质优良适宜酿酒的河流。这里风景如画,地灵人杰。 年以来,古城镇一位农村青年妇女在这里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她一年内赴平凉、张掖、兰州、贵州参加培训学习交流剪纸艺术。她的剪纸作品在平凉多个官方 她,就是出生于静宁县古城镇丁寺村庄科组的万改叶,一位汲取家乡剪纸文化而成长起来的民间艺术家。 万改叶近影 万改叶老家在丁寺村庄科组,她小时候,看到姐姐、姑姑、伯母等在农闲时间,坐在一块说说笑笑,边聊天边做女工——描花样、剪窗花、衲鞋垫、做刺绣,她受到熏陶,叫父亲也买来了彩色纸、五色线、小剪刀等,跟着大人们学这学那,剪剪画画,忙的不亦乐乎。 万改叶的父亲为人正直,讲究信义,早年灵活经营小商品买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思想开明,对宝贝女儿也是有求必应,大力支持。 万改叶先后在静宁女子职业学校学习服装设计与剪裁加工,在静宁金红服装学校学习刺绣,都能认真学习,刻意创新,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赏。凭着过硬的技术和独特的眼光,她先后进入兰州、西安的几家服装厂工作,技能和效益遥遥领先。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后来,她在邹河街道开了一个铺子,名叫红叶精品刺绣店,生意兴隆,好多准备结婚的青年,被她的作品和手艺吸引住了,络绎不绝,纷至沓来,门庭若市。 结婚后,她曾陪同丈夫跑车,运输销售煤炭。虽然辛苦,但她顺便游览了好些地方。她每次看到美丽的景色,顿觉心旷神怡,禁不住手舞足蹈,产生灵感,就随手画出几幅画来。 近年来,国家提倡脱贫致富奔小康,针对妇女灵活就业出台了好些技能培训政策,月嫂、烹饪、编织、刺绣、剪纸等培训使她喜上眉梢,她先后选择了剪纸、烹饪学习。 由于白天要操持家务照料孩子,能使她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能是晚上。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她都留恋在灯光下,精心设计,反复构思,绘制草图,然后仔细刻剪,有时在剪的过程中又随机应变,有所增改,追求精益求精,完美无缺。剪纸和刺绣,是她最感兴趣的,但都要非常细心,费时费力费眼神。经常熬夜,使她双目红肿视力下降,但只要拿起剪纸,她就精神抖擞,身不由己,心随手动,一直到剪成为止。 自幼喜欢剪纸,深受家族熏陶的万改叶,喜逢扶贫技能培训,参加了几次剪纸培训,对她来说恰如雏鹰展翅,破茧成蝶,豁然开朗,深思熟虑,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万改叶剪纸作品《金牛献瑞》 进行民间剪纸创作,需要一定的民俗文化常识。她通过向老年人请教、查阅相关资料,掌握民间流行的吉祥图案,了解寓意,使自己的剪纸作品贴近生活,富有民族、民间特色。如《马上封侯》《多子多孙》等作品,就是民间文化的表现。她喜欢独立思考,善于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她热爱生活,喜欢观察,如有所想,随机在纸上画出草图,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才思泉涌,喷薄而出,不可抑制。 她的作品,在构思设计时融入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情感,大自然的春夏秋冬,花鸟草虫,都能够恰到好处天衣无缝的融汇在画面中,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年4月,平凉市文旅局、平凉市文化馆举办民俗剪纸作品大赛。由于快到端午节了,她便设计剪成了一幅作品《杨柳飘香过端午》,童年时家乡过端午的一幅幅民俗画面,经过她的构思整合在一起:插杨柳、戴荷包、绑彩线等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画面交叠。她说:“剪这幅作品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家古老的院子,上房的右边儿有棵柳树,上面搭个梯子,因为刚折完杨柳。左边儿有个木棍儿搭的羊圈,里面拴着两只小羊,正在吃杨柳。上房右边儿码头前面有个小花园,里面种着花花草草,还有韭菜。左边儿有厨房,还有个住人的小房子,门窗上都插着杨柳,厨房上面冒着烟,妈妈正在烙花馍馍。院子前面有只桌子,周围坐着奶奶和大姐姐,还有我给大公鸡喂食,小猫小狗都围过来看热闹。姑姑、奶奶、姐姐他们有的做荷包,有的包粽子,还有绑花绳儿的,还有给宝宝喂奶的。左边儿是爷爷给圈里的两头驴喂草喂杨柳吃。” 民俗文化在她的手中变得生动而鲜活。《杨柳飘香过端午》荣获平凉市三等奖,另一幅作品《喜迎建国七十周年》也获得入展奖,被挂在展厅的开篇位置。这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年9月,贵州省文联、贵州省民协举办全国女红军题材剪纸作品展。她结合历史知识创作了剪纸作品《红军万岁》,在70位获奖作者中名列11位。作品紧扣大赛主题“永远的记忆不朽的芳华”女红军题材构思创作:一位女红军战士向村民讲述红军事迹,宣传红军精神。她指着自己军帽上闪闪发光的红五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一段长征故事,唱一首革命歌曲,跳一曲精彩舞蹈,生动活泼的宣传革命思想,吸引了一大群孩子聚精会神的听讲,参加劳动的大人们也驻足长听,天上的小鸟,地上的小狗小羊也仿佛侧耳倾听。女红军身后的军旗迎风飘扬,山崖上的标语“红军万岁”熠熠生辉,表达了红军精神万古流传,激励人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为了督促自己不断创新,她给自己制定了两条硬制度:每个节日都要创作一副与节日文化有关的作品,积极参加各类剪纸作品比赛。她的作品《牛年平安如意》《喜上眉梢》《富贵长春》《椿萱并茂》《欢度元宵》《平安如意》《多子多福》《伏羲女娲》《龙的传人》《三八随想:女人花》《清明时节》《生命之树》《伟大的母亲》《心系中国》《父爱如山》《美丽小康村》《脱贫攻坚乡村腾飞》《端午佳节荷包香》等,可以说是家乡民俗风情的艺术记录。 万改叶剪纸作品《牛年平安如意》 年12月1日至年1月1日,文化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剪纸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河北省邢台学院石军良教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平凉剪纸研究会何霞老师到静宁县古城镇丁寺村进行剪纸文化遗存考察与研究。 在万改叶的积极组织和家族亲人的热情支持下,考察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万改叶逐一介绍每一位剪纸老艺人的简历和作品,把老艺人的方言土语用简洁流利清晰的普通话向专家教授作一复述。石军良教授一会儿拍照,一会儿记录,一会儿询问,忙的不亦乐乎,收获满满的。 家族的这些老艺人,都是纯粹的农民,识字不多,但在辛勤耕耘之余,都喜欢聚集在一起,边聊天边做针线活,交流剪纸绣花的经验,成了她们那一辈人的文化娱乐和自觉追求。 石军良教授表示,将在《中国剪纸艺术研究》中专题介绍万改叶以及其家乡的剪纸文化。万改叶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家乡剪纸文化声名远播,实属不易。 剪刀剪出新希望,红纸铺就致富路。 万改叶希望,用剪纸艺术展现家乡风貌,弘扬家乡剪纸文化,鼓励当地妇女通过在家门口学习剪纸技艺,带领家乡妇女走出一条艺术致富之路。 万改叶剪纸作品《甘渭河畔万木春》 作品欣赏 万改叶作品《美丽欢乐小康村》参加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美丽乡村·我的家园——全国彩贴剪纸艺术大展》荣获优秀奖。剪纸作品《美丽欢乐小康村》表现了家乡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发展果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过上了小康生活,载歌载舞,喜庆丰收。作品上方金色太阳象征党的关怀,大大小小的苹果喜笑颜开,表明农民的喜悦。青山绿水,鲜花盛开,莺歌燕舞,喜庆祥和。色彩鲜艳,格调高雅,充满生活气息。 剪纸作品《花果飘香》表现了脱贫攻坚之后新农村新气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支持下,广大群众转变观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坚信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改变种植理念,大搞高效农业,广泛栽植苹果树,既美化家园,又增加收入,为步入小康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个画面分三部分,上面表现春季百花芬芳,农民辛勤耕耘,牛羊遍野,青山绿水共为邻;下面是收获场面,树上硕果累累,香气扑鼻,农民眉开眼笑,载歌载舞,喜庆丰年;中间表现农民在农闲时间悠闲自在的生活场景,老人闲聊,孩子嬉闹。公路上奔驰的大小车辆,表明农村生活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万改叶剪纸作品《青山绿水共为邻》在天津“西岸”剪纸艺术展中获得入展奖。作品表现家乡人民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的致富之路,作品中,远处山清水秀,鸟飞羊肥;近处苹果满树,人欢犬戏;中间载歌载舞,老少咸乐!美哉家园! 剪纸作品《乡村记忆组图》一套四幅,选取熟悉的乡村生活图景:春燕飞,牛耕地,撺种籽,踩耱地;夏日炎,割麦子,驴碾场,吃西瓜;秋叶红,挖洋芋,掰玉米,摘苹果;冬雪飘,驴推磨,蒸馒头,学社火;表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积淀和浓郁乡愁。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刻,乡村变化日新月异,人们在追求新生活创造新世界的过程中,对乡村的往昔生活和文化更加珍惜!作品精密设计,宏大叙事,留住乡愁,弥足珍贵! 《乡村记忆组图——春》《乡村记忆组图——夏》《乡村记忆组图——秋》 《乡村记忆组图——冬》 -07-17参加“纸艺华章·我和我的祖国”——“沂蒙·汇宝来杯”全国剪纸艺术大展作品《祖国万岁》。年6月日,在平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办的“心随手动”剪纸作品大赛中,《喜迎建国七十周年》获得入展奖。 年6月日,在平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办的“心随手动”剪纸作品大赛中,《杨柳飘香过端午》获得三等奖。年7月5日,万改叶参加由甘肃省文联、甘肃省民协主办的“小康梦想?首届甘肃剪纸艺术大展”及首届甘肃省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讨活动,参赛剪纸作品《播种希望收获梦想》。年9月26日,万改叶剪纸作品《红军万岁》参加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贵州省文联主办,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遵义市文联承办的“永远的记忆·不朽的芳华”女红军题材剪纸作品展。剪纸作品《红军万岁》,紧扣大赛主题“永远的记忆·不朽的芳华”女红军题材构思创作:一位女红军战士向村民讲述红军事迹,宣传红军精神。她指着自己军帽上闪闪发光的红五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一段长征故事,唱一首革命歌曲,跳一曲精彩舞蹈,生动活泼的宣传革命思想,吸引了一大群孩子聚精会神的听讲,参加劳动的大人们也驻足长听,天上的小鸟,地上的小狗小羊也仿佛侧耳倾听。女红军身后的军旗迎风飘扬,山崖上的标语“红军万岁”熠熠生辉,表达了红军精神万古流传,激励人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10-26万改叶剪纸作品《和谐晋江》参加福建省晋江市司法局、晋江市剪纸协会联合举办的“法润晋江·你我同行”剪纸艺术作品展。法治是文明社会的基石。作品《法润晋江》整体是一只硕大的苹果:两片叶子点明主题:法润晋江,你我同行!象征着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苹果象征着法治成果:平安和谐,社会文明!细节上以小见大,选取了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过马路场景,执法者认真负责,搀扶老人,保护儿童,助人为乐,鱼水情深,温馨感人;各种车辆礼让行人,秩序井然。周围景物美观和谐,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太阳含笑,白云悠然,小鸟飞翔,蜜蜂酿蜜,松鼠摘果;绿树成荫,鲜花绽放,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魅力家园,如诗如画!和谐晋江,鸟语花香!法治文明,跃然纸上! -10-21受女红军后代委托而剪《女红军肖像》。 -11-02剪纸作品《喜上眉梢》。-11-2剪纸作品《椿萱并茂》。 -01-01万改叶为《中国剪纸艺术研究》课题组石军良教授、平凉剪纸研究会何霞主席现场剪纸。 -01-15平凉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丰收了·游甘肃”春节剪纸作品展《金鼠闹春》(68x68)作者:静宁县万改叶。 -02-28万改叶作品《争做除疫大英雄》发表于《中剪会》——中剪会抗战疫情作品选登系列六《春龙节后疫情消》发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