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广灵县位于山西省东北边陲,全县辖2镇7乡,个行政村,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18.5万人,区域位置优越,距首都北京约公里,域内马走线、洗朔线、广源高速纵横交错,交通极为便利,是大同市的东大门。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环京津地区休闲观光的“后花园”,有“塞上江南”和“塞北小蓬莱”之美誉。

广灵之美,在于青山绿水。广灵是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名县,有自然景观25处,旅游资源存量名列大同市第一。水神堂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壶泉被《中国名泉录》列为中国名泉之一;白羊峪由山、水、林、峡谷、古寺、古长城组成,是塞北地区最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甸顶山是空中大草原,堪称华北地区物种资源的宝库。汉白玉石林,小悬空寺、天然氧吧圣佛寺都名震遐迩,享誉神州。

广灵之美,在于文化遗产。广灵县是“国际剪纸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灵剪纸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灵剪纸作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华一绝”,远销世界各地,深得国际友人青睐。广灵秧歌、内画、大号、皮影、木偶、背阁等皆为非遗重点保护项目。

广灵之美,在于名优物产。广灵县是“中国绿色明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例创建县”。广灵小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灵五香瓜子、五香豆腐干、画眉驴肉、大尾羊、食用菌等名优产品均享誉华夏。广灵小吃,品种繁多,美味可口。八大碗、擀豆面、荞面饸饹、豆面粉、甜糊糊等都能叫上名字的就有多种。

广灵之美,在于宜居宜养。广灵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全年二级以上天气达天以上。广灵以滨河为中心,按照“一河两区”的城市结构,打造出了“一水两带三景区、一园一阁一广场”的城市绿地休闲区,基本形成了“人在水中游,林在水中秀”相得益彰的生态旅游城市新格局,为游客提供了最佳休闲居住环境。

今日之广灵,全县人民正紧扣“增收脱贫、全面建成小康”主题,持续给力“县域经济和人民生活根本好转”两大任务,倾力做实“脱贫攻坚、产业升级、环保生态、城乡建设、民生保障”五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民富、县强、域美、安康、宜居”五大目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风景名胜NO.01

圣泉寺

圣泉寺被誉为“小悬空寺”位于县城南13公里北岳恒山山脉天王岭轿顶山悬崖之腰,上载峻岭,下临深谷。现为县级文化保护单位

水神堂

水神堂原名丰水神祠,始建于北魏时期,现存殿宇为明、清建筑,占地平方米,主要建筑由圣母殿、大土庵、百工社、文昌阁、灵应宝塔等组成,总体布局为八边形,外以游廊相围。整个建筑紧凑朴雅,小巧玲珑。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寺

朝阳寺位于县城北10公里的伏龙山麓,原名观音寺,明朝弘治年间改名朝阳寺,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现有殿宇百余间。

广灵湿地生态文化园

广灵湿地生态文化园依托山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而创建,总面积18万亩,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广灵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新型支柱产业打造,挖掘湿地生态涵养和康养休闲功能,突出产城融合,拟建设以康养度假为主题的广灵湿地生态文化园。项目占地面积约13.5万亩,主要建设五大板块:一是湿地运动公园;二是度假村;三是康养园区,包括医养中心、老年公寓等;四是民俗文化村,包括民俗博览、民食街等;五是展演中心,包括演出场馆、会议中心等。

湿地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大鸨、大天鹅等鸟类的迁徙栖息之地。每年三月,成群结队的黑鹳、大鸨、大天鹅等鸟类成为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白洋峪生态旅游区

白羊峪生态旅游资源区总面积约3万亩,是典型的山、林、水有机结合的自然风景区。这里山青、水秀、林密、繁花似锦、溪流遍布,无论你走到哪道峪谷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山坡上湿地连片,花草丛书,空气宜人,峡谷两侧翠峰叠嶂,山林浑然一体,被誉为塞北的“小九寨沟”。特别是域内经溪流长年冲刷形成的奇石,形态各异,或三五成群,或密布成片,远远望去,好似山间嬉戏的羊群,白羊峪由此得名。峪内有老君洞、抬轿山、将军崖、仙女牧羊等多处自然景观。

广灵县六棱山滑雪观光度假区

广灵县六棱山滑雪观光度假区由古冰川遗址、汉白玉石林、空中草原、滑雪场等旅游资源组成。规划总面积75平方公里,雪场面积35平方公里,其余为夏季避暑休闲度假区、控制区、景观培育区和自然保护区。雪场所在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海拔最高米(黄羊尖),最大落差大于米,可建设最高质量雪道近公里。经山西省大同市水利勘察规划设计院初步考察,水源丰富,能够保证雪场的全部用水。具备建设国际一流滑雪与山地四季度假区的卓越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

长江峪养生度假区

长江峪干流纵深25公里,流域面积.6平方公里,常现雾霭空濛的仙景,其原始的生态景观是山间生态旅游的度假圣地。这里曾是唐代的古战场,在山顶还残留着当年的山寨遗迹,名为梨花寨,相传唐朝名将樊梨花在此指挥大战。峪内山涧有多处的小型湿地,水流清澈、水草茂密,是北方地区罕见的山区湿地。峪中沟渠众多,众横交错。涓涓细流环山而行,随势而造,泓细相连,急缓有致。两侧峭壁林立,山势险峻,峰峦叠嶂,连绵不绝,尽显原始风貌。

圣眷峪生态民俗观光

圣眷峪景区长达12公里,流域面积3.46平方公里。山顶赵长城纵贯东西,峪内山、水、林紧凑相依,自然成趣。林木以落叶松、桦树林为主,树木通直,森林景观优美。泉水、山涧、溪流、瀑布长流不息,溪水清澈甘甜,蜿蜒于山林之间。核心地段约1.8公里,整片天然林和灌木林郁郁葱葱,微风吹拂、松涛阵阵,蓝天白云、心旷神怡,是养生、休闲的天然氧吧。

巧娘宫草编艺术

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手工编织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编织材料主要是玉米皮、芦草,既生态又环保。这些原本丢弃的农业废料再生利用,成了样式精美的工艺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远销到太原、云南、张家口等地。为了顺应电商时代潮流,合作社利用“互联网+”搭建了电商销售平台,使产品更加畅销。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年将马上实施草编流水作业生产线,继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品;年,将全面建成大同市首家手工草编产业园区,形成规模较大、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该合作社将引导全县贫困妇女宜绣则绣、宜剪则剪、宜编则编,鼓励贫困妇女发展“居家经济”“炕头经济”,打造出具有广灵特色的一流手工编织品牌,为县域经济发展,为全县脱贫攻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灵殷家庄

殷家庄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院落7处、房屋92间、门楼7座、影壁3座、占地面积平方米。房屋基本上保存原貌,全部为砖木结构,青条基石。白灰青砖墙体,板瓦筒瓦双层覆顶,屋顶起吻兽,工艺精雕细作、造型精美。院落布局多样。连环套院、四合院鳞次栉比。最典型的九连环院呈七星北斗状分布。称为“七星九连环院”,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亩仁用杏旅游观光

仁用杏仁是风味独特的干果,药用价值很高,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消食解毒等功效。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广灵仁用杏种植面积为亩,仅斗泉乡种植基地就达00亩,沿公路绵延15公里,形成了一道“春季杏花争艳、夏季硕果累累、秋季金叶飘飞”的景观长廊。

黄龙峪奇观

黄龙峪位于山西省广灵县作疃乡憨崖洼村,距县城中心约8.3公里。黄龙峪地质景观奇特。崖壁上层为风化石灰岩层,呈金黄色;下层为硅化石灰岩层,呈银白色。峪两侧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大面积硅化石灰岩层构成银色峪谷谷底,丰水期时,峪内涧水潺潺,流过带状白色山谷,叠水瀑布,清冽小潭,随处可见,自然风光极为优美。

广灵剪纸世界遗产

独树一帜、名扬中外的广灵剪纸,年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在万紫千红的剪纸艺术百花园中更加光彩夺目,是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广灵剪纸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初唐,大约在明代渐成社会时尚,在清道光年间形成独特风格并成熟普及。

广灵剪纸由民间刺绣演变而来,当地人俗称“窗花”。其主要工艺特点为刀刻染色,在构图设计上,强调简洁饱满,完整连贯;在刀工刻法上,阴刻为主,阳刻为辅;在染色上,注重调色、点染、平涂、套色、洗色等基本技巧。其明快的构图、生动的造型、细腻的刀法、艳丽的色彩、传神的表现力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

美食文化NO.02

勤劳智慧的广灵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

广灵豆腐享誉神州。其水源依托中华名泉壶泉之水,其原料选取本地黄豆,其加工方法采用老浆点制。加工出的广灵豆腐系列就有五香豆腐干、豆腐皮、臭豆腐、炸豆腐等多个品种。广灵豆腐可炖、可煮、可煎、可炸、可溜、可拌,是宴会上必不可少的最佳食品。

广灵豆腐干历史悠久,源于秦汉,盛行于宋元,明清年间选为皇宫贡品,七十年代被用于国宴。常年食用,具有补血降压、健胃护肝之功效。

东方亮小米自明清定为贡米后,一直享誉京城。五十年代走上国宴,现为人民大会堂“两会”专用食品。

同时,广灵美食品种繁多:五香瓜子、驴肉、莜面馍馍、荞面饸饹、甜糊糊、糖麻叶等能叫的上名字的就有一百多种。

勤劳淳朴的广灵人民不仅孕育出了驰名中外的丰富物产,还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膳食文化和品种繁多风味小吃,其中“八大碗”就是广灵膳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传统名菜之一。

自驾线路

北京→丰台区→房山区→涿州市→易县→涞源县→灵丘县→广灵县

我和10W+中间就差你一次zhuan发

赞赏

长按







































哈尔滨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