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对广灵早就心驰神往了。到广灵之前,我就对广灵剪纸、广灵小米、广灵豆腐干、广灵水神堂等已经是耳熟能详了。

但是,这次我才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她。

车刚进入广灵还没有到达目的地,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和满眼的绿色就已经让大家兴奋不已了。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就是剪纸艺术博物馆。

一进大厅,我们就被各种剪纸展品吸引住了:种类可真多呀!人物、花鸟、山水、植物、动物、器物、画卷、书法、连环画,甚至还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等,真是无所不有,难怪工作人员说:“只要是能画出来的就能剪出来!”。

博物馆是按照题材类别的不同进行布展的。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民俗展厅。民俗剪纸的内容多是十二生肖、各种瑞兽、植物、福禄寿喜等字样,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有寓意富贵吉祥的牡丹花,有祈求多子多福的石榴,有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

看那幅《老鼠娶亲》,几只老鼠姿态各异,有的吹着喇叭,有的抬着嫁奁,有的挤眉弄眼,有的神情专注……

那顽皮、滑稽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我以前只是知道过年时在窗户上贴上充满喜庆的大红窗花;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剪出个大公鸡来贴在大门上以驱邪避祟,排场的人家还会在公鸡四周剪出十二生肖,这就足以引得四邻驻足围观了。

讲解员告诉我,在广灵每到节庆,不光有这些,还要在大门口的门楣上贴门笺。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在房屋的天花板上贴顶棚花。

这顶棚花我还是头一回听说,广灵人民可真会享受生活呀!

想想看,早晨还没有起床,一睁眼看到的就是红红火火的喜庆,那这一天就是以好心情开了个好头,还有什么烦恼和忧愁不能抛掉的呢?

每到一个展厅大家都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没想到这薄薄的纸片可以变化出如此丰富的内容。

而剪纸长卷堪称一绝,尤其是《清明上河图》。

画卷本身人物众多,场景繁杂。

而要用剪纸来表现这一内容,考验的可不仅仅是艺人的刀工和耐心,还要有对作品艺术性的把握。

人物造型要栩栩如生,细节处还要丝丝入扣,这可来不得半点马虎。

我们到了近处观看,只见那随风摇曳的树枝细如发丝,牵驴者悠闲地踱着步子,驮着货物的骆驼张着嘴巴、耷拉着舌头,好像喘着粗气……

如果不是讲解员介绍,我们真的是难以相信,这是剪纸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技术手段也被运用到剪纸艺术中了。

就拿人物剪纸来说,为了表现人物肖像的立体感、层次感,以增加形象的逼真度,一张肖像剪纸大约需要十几层甚至几十层宣纸的叠加。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是用电脑将原样进行扫描,然后分层进行绘制,一个颜色就是一层、就得剪一张,往往这种相邻的颜色和线条非常接近。

师傅们再按照电脑绘制不同层次的样子分别用不同的宣纸进行加工。

然后再按照原样的不同层次进行装裱。这么薄的纸张、这么复杂的工序,需要的可不是一般的技艺,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我们平常拿起一张剪好的剪纸作品都要小心翼翼,这么多张纸全要按照原样裱在一起,这是何等功力呀!

我们怀着这样的好奇,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加工车间。

一进门就被一个手拿画笔,正在染色的师傅吸引住了。

桌子上放着好几个放颜料的瓶子,前面有调色盘。

只见她全神贯注于面前已经剪刻好的作品,用手中的画笔点、染、涂、抹着,动作娴熟。转眼间,桃花红了,树叶绿了,人物的眼神活泛了。

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广灵剪纸的又一个绝活——点染技术。

看起来好像是给成形的作品上色,但这其中大有讲究。

既要考虑颜色的搭配、过渡,还要注意染色时的程序和时间。

要是掌握得不好,染出来的颜色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使作品黯然失色。

另外,染色师傅还要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调色,有的师傅还能进行一次多张染色呢。原来这道工序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广灵人民真是心灵手巧呀!

从剪纸艺术博物馆出来,我们来到了广灵土特产展厅。

这里的广灵土特产真多呀!广灵小米、豆腐干、杏仁、醋、酒、驴肉、苦荞茶……

展厅的工作人员介绍起来简直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展厅一角出现的编织产品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上面有个别致的名称叫“巧娘宫”。

看着大家兴趣盎然的样子,陪同我们的广灵文联王义淑主席笑着说:“走,去巧娘宫!”

我们一听,兴致高涨了起来!

原来“巧娘宫”是一个手工编织合作社。创办人把当地剩余劳动力集中起来,教给他们编织技术进行生产。

原材料竟然是这里农村随处可见的玉米皮、柳树枝、芦苇叶等。

可这些农家院常见的东西在“巧娘”的手里变成了一件件日常用具。

小到拖鞋、帽子、手提包、座垫、扇子,大到桌椅板凳、沙发、篮子等等,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展柜里的编织品做工十分精巧,不禁让人赞叹:“巧娘宫里尽巧娘。”

大家欣赏着、谈论着,有的不由自主地坐在了沙发上、座垫上聊天;有的穿穿拖鞋、戴戴帽子、试试提包、扇扇扇子;还有的端坐在几案边读起了书。

在这里我们仿佛摆脱了城市的喧嚣进入了久违的田园。

我们还没有尽兴,主人已经招呼我们去吃豆宴了。

这豆宴的主要食材就是用当地产的豆子作为原料制作的豆制品,再由厨师经过烹饪成为餐桌上的美味。

那凉拌豆腐看起来是一块整豆腐放在盘子里,拿筷子一夹,咦!原来已经切成了多个小块,豆腐的颜色似乎也有了变化,不再是纯白色,里面小块连接处还泛着淡淡的绿色。放在嘴里凉丝丝的,还有一点豆子特有的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最妙的是一道油炸豆腐。

初看和普通的油炸豆腐没有两样。可用筷子夹起来才发现,这是一个用油炸豆腐做成的盒子,里面是空的,放着调制好的肉末。最让人称奇的是这个正方体盒子还有个盖子,可以开合,盖住盖子从外面看不出一丝痕迹,打开后两部分连接着,盖子掉不下去,这就非常有趣了。

我们都有点不忍心吃了。可好赖也得尝尝味道呀!于是放在嘴里慢慢品味,只觉得荤素有味、满口生香。

这么好玩好吃的食物还真是少见。还有豆腐干、豆腐皮等等,就连饮料都是豆浆,这一道道佳肴,我都叫不出名儿来了。

怪不得广灵作协的杨树林主席还专门写了一篇《广灵豆腐赋》,字里行间洋溢着广灵人民的自豪和对家乡的热爱。

吃完饭,我们去了翰墨留香园。这是一处古色古香的院落,四周曲水环绕,院内树影婆娑。

里面的景物就像这园子的名字一样雅致,绿树红花点缀其间。

亭台楼阁都是仿古建筑,树木参差,曲径通幽,真是一处清雅之地。坐在回廊下望着眼前的一缸荷花,真让人感觉如同住在了古人的隐居之所。

在此捧一卷书,或是邀两三好友下棋饮酒、吟诗作画该是何等惬意呀!

不知不觉中身边多了十几位陌生的面孔,原来是广灵的文友闻讯赶来了。

我们在一起座谈,大同市作协的闫桂花主席和广灵文联的王义淑主席一番亲切的话语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大家毫无拘束地畅谈起来,谈见闻、谈感受、谈经验、谈希望……

话语中满是真诚与友好,掌声、笑声交织在一起。

王义淑主席还拿出了广灵文联办的文学杂志《壶泉文艺》,里面的名篇佳作还真不少。

这时,从门外走进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大家起身让座。市作协的周秘书长介绍说,这位老人是高老师,他就是广灵人,也是一位热爱文学的老前辈。听说我们来采风,老人家专程赶来。高老师虽然退休多年了,但一提起文学,便马上来了精神,讲起话来神采飞扬。

我心中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耘社第一次外出采风就选择了广灵?

至此,已经有了答案。

要去壶流河湿地了。但我们还没有说够,在车上大家有说有笑,一路欢声笑语。

刚进入湿地,天就下起了雨。我们马上就被眼前的一池荷花吸引住了,没有想到在这里居然可以看到野生的荷花。这让我们喜出望外,大家冒雨赏荷,有的还拍照留念。

几朵盛开的荷花周边是平铺在水面上的荷叶,上面的叶脉清晰可见。身旁的文友脱口而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抬头再看看这无边的水草,的确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了。

这塞上江南可名不虚传啊!

然后我们来到了湿地中央的观鸟台。

这里是湿地的最高点,足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

登上观鸟台眺望,四周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的群山,云遮雾罩。山峰的轮廓已经不明显了,隐隐约约地看到山已经连成了一片,雨雾迷蒙处是白色的纱幕和白练,就像给山峰围上了围巾、戴上了面纱。

湿地已经变成了绿色的大海,那绿色从近到远逐渐变深、变暗,翠绿、深绿、墨绿铺向远处,最后与山连在一起,青如眉黛了。

就像国画的渲染,没有一丝线条的勾勒。天、山、地连成了一个没有界限的整体。

是呀!只有大自然才能绘就出如此大气磅礴的山水画来。

真是:徜徉山水间,人在画中游。

最后一站就是闻名遐迩的水神堂。

上了车,我们还沉浸在刚才的景致中,或沉吟或遐思。快到水神堂了,同行的一位广灵文友喊了一句:“雨要停了,水神娘娘也在欢迎大家!”

顿时,满车人都欢呼雀跃起来。

车窗外,雨果然小了许多,到了那里,就只有零星的雨点了。

路旁的石头上刻着“壶泉”二字。我们有些迫不及待了。

跨过一座石桥,拾级而上就来到了被水环绕着的水神堂了。

院子不大,建筑物却错落有致。

那百年古塔就矗立在院内,塔身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塔上的风铃随风作响。

正面的大殿正中供奉的是水神,两侧的壁画也是与降雨有关。

“百工始祖”祠内的壁画,描绘了四十多种当地的行业,三教九流、各行各业。

由此可见,这水神堂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殿堂。

不论是祈求风调雨顺,还是展示生产工作场景,都反映出了劳动人民的心声与生活状态。

我想广灵人民的美好心愿一定会实现的!

参观结束了,大家话别,却不忍离开。

车子已经发动了,广灵作协的谢贵明主席跳上了车,他说:“今天由于时间太紧,我们还有好多地方没有去。大家一定要再来呀!”

朴实而真挚的话语怎能不令人感动?

大家都鼓掌、挥手致意!

车子已经渐行渐远了,回到大同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可我们没有丝毫的倦意,大家还在回味着今天的活动。

毫无疑问,这次的广灵之行已经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END——

作者简介

张军山,耘社社员,教师。喜欢读书,爱好文学。

投稿邮箱:dtqnwx

.







































白颠疯早期证状的图片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