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璐,你看看人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多好看呢?妮子啊,你啥也闹不记名,不赖是不赖,可是咱大同也有“清明上河图”呢!你不知道哇!璐妮一天天的净胡说,在哪呢?切,不相信?走,岗领你看看恰!璐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传世精品,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为世人所熟知。你也许不知道吧,在我们大同也有“清明上河图”,它就在广灵县水神堂内。图中呈现出清代广灵地区的手工业场景,生动再现当年广灵乃至大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面貌。百工图以壁画形式呈现,绘于水神堂百工社内。百工社原是三教九流祭祀祖先的所在,里面供奉老子、鲁班与孔子。旧时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和五月初七,各行各业的工匠聚在这里祭祀鲁班。壁画单幅成篇,每一篇记录当年一个行业的作业景象,包括酿酒、制醋、做豆腐、熟皮、卖帽、磨面、做银器、肉铺、灯彩、制麻绳、估衣等几十种,有些地域色彩明显,充分展现晋北手工业的高超技艺和创作智慧,如铜艺和擀毡。铜艺是将铜板根据不同需要用金属加工技艺制成不同的物品,包括宗教礼器、文房四宝、生活用具等。擀毡,当下很多年轻人已不知晓,它是将羊毛制作厚实毡料的一门手艺,制成的毡料可做褥垫、帽子、冬靴,轻便却挡风防风,经久耐用。为什么广灵会出现百工图呢?这要从它独特的地理和人文说起。谈到广灵,在大同地区有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魅力,两山相夹的盆地构造赋予其温润和暖的气候条件与丰厚肥沃的冲积土壤,清澈的壶流河穿境而过,又给土地提供了充沛的灌溉水源,所以自古这里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富足自得的生活。近代以来,得汉蒙贸易的便利,广灵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兴百业、促商贸,成为晋冀蒙的一个小型商业中心。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广灵县是晋北地区为数不多拥有固定集市的县城,全年开市天,来自河北、内蒙的商民百姓都来此购求所需,交易物资。
南来北往的人们既支撑起广灵商贸繁荣,又进一步促动当地手工业发展,有的种类至今仍是当地经济支柱,如酿造、编织等。所以,外地人在欣赏“百工图”,感受百年前行业兴盛景象的同时,还能买到用传统工艺制成的醋、豆腐干、瓜子,近距离体会到那些古老技艺穿越时空散发的魅力。END全媒体文化频道记者刘红霞制作赵喜洋 本期编辑:安蓉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