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获奖名单公布 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的基础上,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举办了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 活动自年9月1日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和校长、教师的大力支持,大家踊跃参与推选活动。 经过组委会审议,确定了个创新案例向社会公示。公示结束后,经过评委会评议,最终推选出个获奖案例。山东省教育厅等20个案例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湖南省教育厅等30个案例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创新综合实践等20个案例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沈阳化工大学校长李志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等30个案例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清华大学教师冯务中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四项要素等15个案例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奖、中国医科大学教师魏敏杰的医药兼修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等25个案例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 通过推选活动,我们旨在寻找教育变革发展中的一些通用教育规律,把脉学校变革发展的路径,聚焦教育实践创新特色,重在给发展中的学校以启示与借鉴,为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 特别奖(20个) 山东省教育厅: 创新工作机制全面解决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武汉大学: “六院士同上一门课”影响深远 江苏省教育厅: 建设普通高中课程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 面向未来的“三维度·一体化”卓越教师培养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 “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推进区域合作发展 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 建设“泰微课”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复旦大学: 立德、立学、立能:教师教学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打造电子信息领域海归人才高原 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 普职融通改革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以“三驾马车”发展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上海交通大学: 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卓越医学人才培养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 创建办人民满意教育长效机制 吉林省教育厅: 推进“大学区”管理力促教育均衡发展 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 突出四个重点深化中考改革 辽宁省沈阳市教育局: “全纳·全额”创新实施弹性离校 安徽省教育厅: 让读书创作活动在校园生根 四川省教育厅: 实施“一村一幼”夯实终身发展双语基础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 区域推进星级家长执照 安徽农业大学: 精准扶贫的“大别山道路”升级版 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 优秀奖(30个)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首创省市县校四级互联互通教育阳光服务平台 陕西省教育厅: 大力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着力破解入园难问题 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创新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机制 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 建设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 创新“市域统筹”推进城乡义教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 推进中小学招生入学改革 广东省深圳市教育局: 百万名中小学生在“创新风口”自由飞翔 江西省抚州市教育局: 以“五个引领”创新中小学校党建工作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 实施高中结构性改革 推进特色高中发展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人民政府: 坚持“以县为主”推进“县乡共管”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促进现代学校治理机制创新 陕西师范大学: 构建“四位一体”推动课改发展新模式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 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教育局: 扎实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让每个乡村孩子读好书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本科高校目标责任管理体制改革实践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 新名校集团化:市域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杭州新探索 贵州省黔西南州教育局: 依托“金州教育云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 “两自一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西安邮电大学: 推进党建进学生公寓打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三亚学院: 锐意改革卓越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湖北省教育厅: 聚焦发力五个思政推进湖北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 河南省信阳市教育局: 创新思维多措并举让特岗计划真正发挥实效 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 深化管办评分离办人民满意教育 西交利物浦大学: 扎根中国大地开展国际化办学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教育体育局: 学区制下村“3+2”幼小一体新五年制办学模式 黑龙江省北安市教育局: 借大平台联姻名校促区域教育品质提升 苏州大学: 营造健康积极的海归教师团队创新创业环境 辽宁科技大学: 突出行业特色依托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 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 杰出校长奖(20个) 翟小宁(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创新综合实践 杨培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 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的南菁实践 何云竹(四川省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 运用“自创符号”深化幼儿园游戏活动 邹四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 援藏教育研究 王欢(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课程无界成长无限——史家课程综合改革探索 郑立国(吉林动画学院): 学研产一体学用创相融创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王稼伟(江苏省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培育学生素养 周庆(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定中学): 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践研究 孙晋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呼图壁县第四小学): 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郑洪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中心小学): 拓宽美育途径让学生与美相遇 杨瑞清(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 新时期“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探索 董健(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 办平实的教育培养明体达用、健康有为的人 杨立雄(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 让“生态教育”实现教育的纯净 温涛(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融入人才培养全程的探索实践 贾利民(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中学): 智慧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钟樱(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学): 创建一所有文化的新学校 孙焕利(青岛经济职业学校): 现代学徒制“引企入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管杰(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教育集群发展模式 夏峰(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终身学习视野下区域终身特殊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 彭龙(北京外国语大学): 服务国家战略亟需探索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 优秀校长奖(30个) 李志义(沈阳化工大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乔旭(南京工业大学): 对接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谢列卫(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校长请我喝杯茶 林卫民(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 基于“薄弱学校”现实的学校变革实践研究 陈杰(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创新课程资源供给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胡平(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 公立学校“三权”自主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探索 刘大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示范性高中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 袁国彬(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 “心理体育课”助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 丛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中学): “生命教育”照亮美好人生 刘照涌(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舟曲中学): “学院制+走班制+导师制”教育教学模式案例 吕建(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 借力“互联网+”解决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性难题 张景和(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 寻找教育回归本源的路——校长职级制下的探索 孙锦明(江西省贵溪市象山学校): 学科建设“三层九维”模型构建与协同实验 张士平(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创新文化育人模式培养出彩职校学生 李勤(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快乐教育办学的实践 王剑平(山东省青岛市立新小学): 全维度育人现从空间改造到课程再造 杜鹃(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省府路小学): 立足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孟杰(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宋官屯联合小学): “俱乐部”式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李长吾(大连工业大学): 以移动互联网思维多维构建学生成长教育新平台 沈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研学旅行课程研发与创新 陈永平(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从课程到学习——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的探索 史晓燕(上海市园南中学): 黄道婆棉纺文化的传承——“非遗进校园”校本实践 田祥平(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普通高中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赵勇(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构建十二年一贯制主题活动德育课程体系 李金池(河北省石家庄精英中学): 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 魏述省(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里辛街道办事处第一中学): 创建“校外成长共同体”,打造家校新模式 宁征(青岛市实验幼儿园): 开放教育的实践探索 杨霖(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附属学校): 中小学品格教育的成都经验 陈立华(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小学数字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肖朝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基于高素质现代人培养的学生发展指导模式研究 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 先锋教师奖(15个) 冯务中(清华大学):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四项要素 王易(中国人民大学): 基于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型教学探索 袁卫星(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兀静(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 呦呦寸草心——千千幼教情 蒋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张学新(复旦大学): 践行课堂革命构建本土原创课堂教学新模式 王维平(兰州大学): 高校马列原著选读课“六位一体”教学法探索实践 陶庆(上海师范大学): 大创协同-创刊反哺:培育文化自信的共享型模式 陈刚(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校): 点击“互联网+”链接“新课改”智慧课堂实践 贺来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 农家孩子的教育方式 吴惠英(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中畈乡汉墩小学): 让读书点燃弋阳教育人的梦想 杜若松(长春师范大学): 发展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能力成就创新型人才培养 沈国全(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语文本心论——基于心灵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郁建生(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带团队建平台努力服务民族中兽药产业创新发展 史恩胜(安徽省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 “微课程”让无声课堂精彩无限 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 优秀教师奖(25个) 魏敏杰(中国医科大学): 医药兼修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 徐玉生(江南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拓教学”法 黄荣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做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现代传译者 王星(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 基于“学会成长”理念的班级共同体建设 冯永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一中学): 改革班级民主管理方式优化高中班级民主管理 尹淑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一中学): 课改班改一体化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胡淑英(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高级中学校): 寄宿制高中家校共育途径的评价研究 秦有才(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 建立名学生工作室打造学校科技创新特色 谢军(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百亩中学): 以经典诵读为基础、回归纯正天性的自然教育法 李忠(江苏省常州市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以“工匠精神”塑造学生职业技能 崔志钰(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错位评价”让每个中职生都出彩 范秀丽(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第一小学校): “问题导学”生本教育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黄春燕(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有声作文——新派作文的“现代曲” 严瑾团队(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学程周:儿童学习新时空的实践样态 周开宝(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会馆巷小学):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兆文忠(大连交通大学): 聚焦能力提升致力产业报国培养高铁发展需要人才 张晓容(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中学): 以校为本联动区域推动全省科技教育改革 胡岩(沈阳工业大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电路原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张文翰(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难选铁矿石降硫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景魁(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社团活动课程化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张文峰(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社区的公益课——周末艺术课 杨珂(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 立足生活教育课程开发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 苗怀仪(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加强3P教学模型研究 谢淑美(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数学写作导学引领学生的数学成长 胡忠成(吉林省长春市清华实验学校): 守初心思教育,以“生命课堂”育有根的农村娃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