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优秀作品展评(10月) 游莫高窟记 提高A班郭家妤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佛教圣地,历史悠久。 进入莫高窟的大门后,就能看到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木塔,名叫“九层楼”,它的高度也真的有九层楼那么高,虽然外观是一座木塔,但里面被包着的全是大大小小的佛洞。 首先,我跟随人们的脚步,来到了一个名叫“卧佛洞”的洞窟。走进黑漆漆的洞窟后,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释迦牟尼佛双目微闭,嘴角上扬,头枕着右手,神态安详地侧躺着,显然已经涅槃。再看看他的七十二个弟子,有的神情悲伤,嚎啕大哭;有的若有所思,微微笑着,似乎从中悟到了什么;还有的已悟得真理,就双手合十,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大概是对师傅的举动表示赞同吧…… 顺着路,我又参观了一些较小的洞窟,里面大多是慈眉善目、普度众生的菩萨;还有一些面目狰狞、手持宝剑的天王。 看完这些内容题材大都相同的洞窟后,我快步走了一阵子,顺着台阶,下到了一个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窟里。借着微弱的亮光,可以看见墙上画着的五彩的壁画,这些壁画应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多是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好像缺乏一点故事性;而第二种的内容就丰富了许多,除了画景、描境以外,还加入了民间以及佛教流传的故事;第三种出现了揭露当时社会的题材,显示出了雕刻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情绪。很明显,第二种作品出现时,正值佛教文明的鼎盛时期,应该在初唐时期。而其他的两种则分别是佛教文明的早期和晚期作品。我抬头一望,猛地看到了窟顶上画满了飞天,有怀抱琵琶的,有手提花篮的,姿态各异,色彩纷呈。 不知不觉,太阳已落下地平线去了,我恋恋不舍地走出了莫高窟,同时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产生了敬畏之情,愿莫高窟成为我国历史长河中不朽的篇章! 小作者的文章内容完整,叙述流畅,虽没有多少华丽的词藻,但能够按照自己的观赏顺序向读者介绍了莫高窟的艺术特色,突出了它的奇特之处。文章层次分明,景物色彩纷呈,生动活泼,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游广灵水神堂 提高A班韩冰钰 在我的老家广灵,最出名的景点就要数水神堂了。 走进水神堂,两排高大而葱郁的树木屹立道旁,映入眼帘,让人不禁感叹它的挺拔之姿。再往里走,便是水神堂了。清澈的湖水,让人仿佛可以看见湖底戏水的鱼儿和大大小小的岩石。湖水哗哗地流动着,不时翻起荡漾中的细小波浪,形成几脉巨大的水流,奔涌着向前流去。湖水微微发绿,兴许是湖边的那棵大柳树映衬的缘故吧!这棵柳树春天绿意盎然,似乎把湖水都染绿了。湖边的石栏外挤满了游客,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他们指着水中的鱼儿,看它们跃出湖面,又落入湖中,还看着有时浮在水面上的野鸭,兴味盎然。水神堂中的水流啊流,竟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水流,凝成一条源源不断流动的小溪,这条小溪,同水神堂的水一样清澈见底。听我的奶奶说,这条小溪曾为这水神堂中的所有树木灌溉呢! 沿着湖边的小路走,树木密密麻麻的枝叶将小路包裹,闻一闻,野花芳香四溢,十里之外都能闻到它的芬芳。望着湖水,闻着花香,走在绿荫小路上,令人心旷神怡。而晚上走在这条小路上,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清风与皎洁的明月将你拥入它们的怀抱,湖水,花香和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你沉浸在良辰美景中。小溪流水哗啦啦的声音还在耳边荡漾,野花的芳香还在鼻尖停留,清风轻轻吹拂着面颊,那美景,已将我深深陶醉…… 小作者的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实,细致地描写出了家乡水神堂的美景。能够依照一定的顺序将湖水、小溪、小路描写得生机勃勃,情味盎然,使人不由得想亲自去看看。只是有些语句在表达上有些重复,注意修改。 草原的“阔” 提高B班李京泰 草原的“阔”,吸引了许多游人。为了一览草原的壮阔无边,感受草原汉子的豪迈之情,我在草原里呆了三天两夜,深深体验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里的风土人情。 人们都说草原是辽阔的,是无边的。这“阔”是够味的。进入草原,你会因为眼前的景象大吃一惊。绿油油的青草发出一股子草的香气,淡淡的。虽说是草原,可花也不多。多的是蚂蚱,是绿甲虫,是蚂蚁,还有马粪。一脚下去,十有八九会踩到马粪。不过不要紧,马粪可不比猪粪、鸡粪,马粪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是纯绿色的,因为可以当肥料,所以牧民把它们一团团摆在草地上。骑在马上,跑一个小时也不到边。刚学骑马的人,并不觉得享受,屁股一颠一颠的;而且马跑起来的时候还会晕马……想想,这一会儿颠,一会儿晕的,受刑一般,滋味不好受呀! 傍晚,躺在草地上,看着天边的几片流云,这些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满天的星辰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有时,还能看到一两颗流星。 草原使人的心也十分开阔。黄昏时分,篝火晚会开始了,原野十分热闹,游客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女牧民们扬起黑红的脸庞,乐呵呵地歌唱;男牧民呢,则会热情地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山坡上,蒙古包里,草地上,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回到旅店,感慨万分,想想这一天的所为,悟出一条真理:大自然的美景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 在草原上,草原阔,人的心更阔;风景美,人的心更美。 文章语言流畅自然,小作者整体把握草原“阔”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分别概述与描写,层次清晰,特别棒。在对景物进行细致观察、生动刻画的基础上,恰当展开联想与想象,使所描写的景物色彩纷呈,生动活泼。 王莽岭的美景 提高B班王姝懿 王莽岭是一座十分漂亮的国家级地质公园。 进入王莽岭,先是一条山路,山路两旁是树林,这片树林的树种类很多,花红草绿的。这里不但景色秀美,还有众多小生命呢:拥有美妙歌声的百灵,漂亮羽毛的画眉,还有象征吉祥的喜鹊……不止有这些五花八门的小鸟,还有许多的蜗牛,蜗牛在石阶上慢慢地爬,身后留下一条条湿湿的痕迹,上山的行人路过时都会小心地绕开小蜗牛。 走完山路,登完许多级石阶,就来到了我们最喜欢的景点:散花台。听说这里的花刚开放的时候,第一股风来了,就会把花瓣往上卷,好像上升的直升机一样。很遗憾,我们去的那天没有风,不过我们还有意外的惊喜!美丽的花朵在“云”中摇摆,红的,黄的,粉的……小小的散花台上被抹上了一笔不凡的色彩。 走出散花台,就到了一个拥有神奇历史的地方:刘秀跳。站在展台上,看到两座十分陡的山,中间隔了两三米的距离。传说刘秀战败后出逃,逃到这里,一跃而过……我不知道刘秀是咋跳过去的,反正我是跳不过去!从这点可以判断:奇迹果然都是从逃跑中产生的! 走出刘秀跳这个景点,到了一个让人十分惊心的地方——最美而又最让人揪心之地。一座木桥,木桥下是汹涌的江水,木桥两旁只有两根铁索。许多游人都不敢过去,一个人站不稳,所有人都有危险。有的人大胆走过去,有的人胆小爬过去,有的人干脆躺在那儿蹭过去…… 王莽岭真美呀!它让人陶醉,也让人胆寒,它的美正源于它会给你带来丰富的感受,独特的体验。 我们在文章中跟随着小作者的脚步变换视角,感受了王莽岭的不同特点,依照一定的顺序叙述、描写,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如果能恰当地使用修辞,展开联想与想象,所描写的景物会更加生动活泼。 文瀛湖之秋 提高B班苑亦菲 文瀛湖是大同的一道最美的风景线。天气渐渐转凉,秋天到了,文瀛湖也换上了新装。 瞧,树叶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个黄影就在妹妹身旁闪过,她以为是一只蝴蝶,便伸手一抓,张开手,原来是一片叶子。我仔细看了看,它的边是锯齿状的。树下面的花五颜六色,就像绿色的地毯上镶着许多闪闪发光的宝石。有的花已经枯了,有的却刚开放,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沐浴。深深地吸一口气,花香沁入我的五脏六腑,令人陶醉。“咦,这个树叶好特别!”我听到了妹妹的声音,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哇!”这一片树叶上就有许多种颜色,靠近叶柄的部分是绿色的,往上慢慢变黄,顶端是红色的。文瀛湖的秋天是艳丽多彩的。 “看,那湖水多么清澈!”我们站在湖边赞叹道。湖中的水清得可以看到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湖水也是安静的,看不到一丝波纹,偶尔,水面上会露出小鱼吐泡泡的痕迹,多么像老奶奶慈祥的脸在冲我微微笑着。文瀛湖的秋天也是宁静安详的。 听,广场上大人们有的跳舞,有的聊天,有的冲着远方大喊,好像在发泄胸中积郁的浊气……小孩们有的打闹,有的说笑,有的在玩儿一些“黑科技”……音乐声、聊天声、吵闹声汇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文瀛湖的秋天也是热闹非凡的。 啊!文瀛湖的秋天色彩斑斓、富有情趣。我爱文瀛湖的秋天! 小作者在文章中向我们展示了文瀛湖的秋天艳丽、宁静、热闹的景象,能够依照一定的顺序去写,并能调动多中感官来观察,恰当使用修辞,展开了较为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是一篇佳作。 索老师带你学语文跟着索老师学语文, 让你告别语文“难”! 爱上语文, 做语文界的小学霸! 想跟名师学习 就快来 加入我们吧!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