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荣,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医院儿科主任。 王振荣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带领儿科团队,挽救了无数患儿的生命,为许多家庭带来了幸福,展现了一名医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赞誉。 勇于开拓创新认真钻研专业技术 年,医院要成立儿科,面对一无所有的医疗条件,加上给孩子看病难度大,没人愿意干。时任领导找到王振荣,希望她能挑起重担。医院里年轻的大学生、党员,她听从指挥,干起了儿科。那一年,王振荣24岁。一切从零开始,她订阅多份儿科杂志,到省二院进修,寻求各种学习机会。由于勤学能干,27岁便挑起了儿科主任的重担。 年,她丢下老人、丈夫、医院进修,带回13本学习笔记,多份典型病例,医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于危重疑难患者,她也都能妥善处理。8个月大的患儿韩某,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抽搐,医院治疗并无好转,反而越来越重。转院到医院后,王振荣认真了解情况,仔细检查,并查阅大量文献,最终确诊为苯丙酮尿症。因为及时得到重要治疗,避免了后遗症。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儿,王振荣带领儿科团队引进和开展了2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许多技术被推广到乡镇卫生院,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提供了帮助。8岁患儿封某,因抽搐入院,当时神志不清,心律不齐,情况十分危急。凭借多年诊疗经验,王振荣意识到患儿得的是爆发性心肌炎,治疗不当,随时可能死亡。她当即组织抢救,一直守护在患儿病床边。经过24小时的紧张救治,患儿病情逐渐平稳。该患儿的成功抢救被传为佳话,不少从省、医院转院回来的患儿家长找到她说:“市里的医生说了,让我们回来找当地的王振荣大夫。”医院同行专家的认可,是对她能力的最大肯定。 强化科学管理努力打造标杆科室 每年冬春季都是儿科疾病的高发期,尤其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季,多种病毒感染,造成儿科病人爆满。门诊、住院工作量较之前增加了三四倍,形势严峻。为了使所有患者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王振荣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增设病房,积极应对。长期的劳累,使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她感冒反复不愈,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复发。由于工作实在太忙,她只能白天上班,晚上烤电治疗。在她的带动下,大家都主动抢着干,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为提高儿科诊疗的整体水平,王振荣发挥着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每月组织一次业务讲课和疑难病例讨论,经常带领新入职医护人员查房,并结合实例为他们讲解分析。周六、日一有机会就带大家到石家庄听课。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加学习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年轻医生不仅能在平日的工作中独当一面,在上级组织的技术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作为科主任,她务实、求真、扎实、肯干,注重科学管理,以理服人。由于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她的带领下,儿科工作在全院一直名列前茅,现在的儿科已经成为我区集医疗、护理、保健为一体的儿童治疗中心,使过去的“小儿科”变成了公认的“大儿科”,成为了患儿家属信得过的标杆科室,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表彰与肯定。 一切为了病患始终牢记医者初心 儿科俗称哑科,患儿不会自述病情,而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一旦生病,全家着急。患儿鲁某,患有白血病,因为家境贫困,医院多元诊疗费。为了使患儿不失去治疗时机,王振荣主动担保,医院继续治疗。她多次与电视台、学校、工厂联系,组织为患儿捐款余元。同时,医院提出申请,减免了住院、抢救等费用,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 患儿侯某,出生后31小时,因缺氧缺血性脑病入院,家长非常着急,硬塞给王振荣元钱,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医生们更加尽心地治疗。为了安抚患儿家属的情绪,她只好暂时收下。次日,便拿着那元钱为患儿交了住院费。三天后,患儿病情稳定,她将住院费交款单交给患儿家长,对方倍感意外,没有想到王振荣那么尽心给孩子治疗,却一分钱也不收。为了表达谢意,患儿侯某家长将医院。 医院医疗条件差、医护人员少、患者多,加上患儿发病突然,王振荣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加班加点是常事,节假日和晚上也不能正常休息,常常是夜里一医院抢救病人。“点名”、“慕名”看病的病人很多,家里的咨询电话不断,但王振荣不厌其烦,有求必应。家务活顾不上干,孩子顾不上管,女儿抱怨说:“妈妈,你光管别人的孩子,不管自己的孩子。”令她内心非常愧疚。对于女儿,她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但对于患儿,她却是一个称职的医生。她把大爱献给了儿科事业,无怨无悔。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zan,顺便转发到朋友圈吧! 供稿:组织部组员办 编辑制作:组织部董海茹 注: “鹿泉党员”是中共石家庄市鹿泉区委组织部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