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展示大同鸟类,保护生态环境

候鸟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力量

喜欢在水中嬉戏

是鸭、鹅等鸟类的天性

但有一种鸡也生活在水里

云中山人摄▲

进入秋季

作为候鸟迁徙途中理想的“加油站”

大同附近的水域又热闹了起来

肖军摄▲

近期,在迎宾桥—南环桥之间

御河东路一侧的御河生态园水域

就栖息着一种

被误认为“白嘴鸭子”的“鸡”

它们“黑白分明”的样子很是醒目

有点像戏曲行当“生旦净丑”中的“丑行”

▲戏曲中的“丑行”(资料图)

▼白骨顶鸡

云中山人摄▲

这种鸡,名字看上去也有一点吓人——

“白骨顶”

何宁华摄▲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去观鸟

但请不要惊扰它们

51

白骨顶鸡

鹤形目、秧鸡科、骨顶属

中型游禽

别名白冠鸡

何宁华摄▲

新贵时光摄▲

形态

如果有“从小到大长相变化最大的动物”排行榜,那白骨顶鸡应该会榜上有名。

高贵宝摄▲

与成年后黑色羽毛配白色嘴和额甲的样貌相比,小时候的白骨顶鸡可谓绚烂夺目

王振记摄▲

高贵宝摄▲

览山邀月摄▲

赵常青摄▲

光秃秃的脑袋呈现出橘粉色,两眼间的面部通红鲜艳,身上披着灰橘相间的稀松毛发,不管身在何处,也无论是什么颜色的背景,它们一眼就能被瞅见。

田禄君摄▲

高贵宝摄▲

王振记摄▲

览山邀月摄▲

直到4个月大之后,小白骨顶鸡才能拥有和父母一样的样貌——

高贵宝摄▲

云中山人摄▲

马华摄▲

成年白骨顶鸡体长约40公分,体量大小也与家鸡一般,除了喙和额甲为乳白色之外,全身黑色。白骨顶鸡因其头部白色的额甲而得名,但它们的额甲并非骨质,而是坚韧有弹性的皮肤组织,只是远远望去好似骨质结构罢了。

雌鸟额甲面积比雄鸟小一些

并且颜色也没那么白

马华摄▲

丁雅琴摄▲

云依依摄▲

虽然白骨顶鸡没有鸭子和鹅那样的连爪脚蹼,但它们的爪子很大,并且具有船桨一样的瓣状蹼,在水中游起来速度惊人。

赵常青摄▲

赵常青摄▲

高贵宝摄▲

“水上漂”绝技

王振记摄▲

习性

除繁殖期外,白骨顶鸡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偶尔也会单只或小群活动,还会和其他鸭类混群。

长恨哥摄▲

田禄君摄▲

白骨顶鸡多栖息于各类开阔水域,尤其喜爱流速缓慢、富有芦苇、三棱草等挺水植物的湖泊、池塘、水库、河湾和沼泽等地。

马华摄▲

云依依摄▲

肖军摄▲

白骨顶鸡擅长游泳和潜水,大部分时间都游弋在水中,并不时晃动身子和点头。遇人时或潜入水中、或进入附近的水草中躲避。

云依依摄▲

新贵时光摄▲

览山邀月摄▲

白骨顶鸡在危急时能够迅速起飞,起飞前需在水面助跑,双翅迅速扇动,发出呼呼声响。通常飞不远,而且多贴着水面或水草丛低空飞行。

何宁华摄▲

云中山人摄▲

丁雅琴摄▲

田禄君摄▲

王振记摄▲

白骨顶鸡叫声短促而单调

似“咔咔咔”,甚为嘈杂

长恨哥摄▲

新贵时光摄▲

食性

白骨顶鸡是杂食性鸟类。它们短粗的喙适合在软土中或枯叶中探食,寻找无脊椎动物;也能撕扯植物,吃种子、核果、嫩枝叶;还能频繁潜水,寻觅小鱼、虾、水生昆虫;有时也吃小鸟及其卵和雏鸟等等。

云中山人摄▲

高山流水摄▲

马华摄▲

杨晓智摄▲

繁育

繁殖期的白骨顶鸡会在芦苇丛中堆砌一个巢台,在顶部产下8~11枚卵,大多数情况下8枚卵居多。

白骨顶鸡的卵(资料图)

白骨顶鸡有一个很特别的繁殖行为——种内巢寄生。即雌鸟会把卵产在相邻的同类巢内,让邻居来代为孵化和喂养。但很多时候,白骨顶鸡是能够辨识出邻居偷产的卵,并及时进行清理和破坏。

高山流水摄▲

竟然演化出了

互相利用与反制的机制

鸟类的世界真不简单

分布

白骨顶鸡分布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广布而常见。长江以北的种群主要为夏候鸟,冬季南迁;长江以南多为留鸟,但也会随着气候和食物的变化进行短距离迁移。

云依依摄▲

白骨顶鸡在同朔地区为夏候鸟,它们每年四月初来到这里的河流、湖泊、水库,短暂的适应后开始交配繁殖,五月中下旬幼崽破壳。在桑干河上游的朔州地区,部分白骨顶鸡为留鸟,栖息在终年不结冰的神头泉。

田禄君摄▲

周卫摄▲

保护

白骨顶鸡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是中国较常见的水鸟。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高山流水摄▲

周卫摄▲

览山邀月摄▲

每期图片均由摄影师摄于我市辖区内。为保护珍稀鸟类资源,具体拍摄地点不便注明。

每周日,大同日报融媒

以与你相约

一起来认识生活在大同的鸟儿

一起讲讲大同鸟儿的故事……

本期图片摄影人

郭忠

网名云中山人。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鸟类拍摄爱好者,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致力于当地生态环境、野生鸟类的保护和救助。经过多年跟踪观察,对大同市及桑干河流域鸟情鸟况比较熟悉。曾多次组织志愿者在桑干河湿地(同朔地区)进行野生鸟类保护、救助及反盗猎野生鸟类行为的宣传活动,救助及参与救助受伤野生鸟类多起,多为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

王新贵

网名新贵时光。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称摄影新人,起步就来挑战难度大的鸟类拍摄,拿起相机的那一刻就义无反顾加入拍鸟行列。

刘玉芳

网名云依依。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的美好,尤其是在拍鸟过程中体验别样的快乐。

尹继

网名高山流水。大同市财政局退休员工。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同市企业摄影家协会理事。

马华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鸟类摄影爱好者。

丁雅琴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热爱摄影,喜欢用镜头尝试记录心里的每一丝感触。鸟类摄影爱好者。

李敬宝

网名长恨哥。大同铁路退休职工,爱好摄影,喜欢拍摄名胜古迹、城市风光、花鸟鱼虫。用相机记录美好时光和动人瞬间,六年来拍摄了大量图片,尤其喜欢拍摄大同境内的各种珍稀鸟类。

田禄君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鸟类摄影爱好者。

高贵宝

网名堡。广灵一中教师。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广灵县摄影家协会会员。

谢贵明

网名览山邀月。国网供电公司职工。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广灵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振记

网名绿荫。医务工作者。摄影爱好者,以风光、生态、人文摄影为主。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专家委员会成员,广灵县摄影家协会主席。

周卫

湖南长沙人,现供职于平朔集团公司,鸟类摄影爱好者。

肖军

网名胡杨。业余摄影爱好者。

赵常青

网名清荷。广灵一小教师,广灵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广灵县美术家协会副会长。爱好摄影、视频制作、泥塑、绘画、陶艺等。

杨晓智

网名智。朔州摄影爱好者,退休女职工。

何宁华

网名随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著作权协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摄影协会会员。鸟类摄影爱好者。

总策划:郭忠何宁华景行大同

刊头题字:杜鹃

本期文案:卢珊

?大同日报出品责编

解思晖审核

邓 琳监制

刘双英大同日报新媒体矩阵所刊发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发但是一定要注明出处呦~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