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古都的年味儿 年货大集 年1月14日至1月27日 古都庙会 年1月29日至2月19日 “哐嘁哐嘁......”。曾几何时,那回荡在幽长隧道中的车轮与铁轨撞击的声音,急促的就像在催赶着等待中的故乡能快点出现。 因为故乡有让人翘首以盼的家味·年味。 《风景》 这边独好 新春之际,塞上古都,城墙内外,有世间最美丽的风景。 分外迷人的城墙美景,美味充溢的年货大集,入声时带有喉塞韵尾的大同方言,以及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 对大同本地人而言,熟悉的像空气一样。 逛年货大集 品十足年味儿 年货大集连连看 从节日的角度来说,春节是起点,对于一年的忙碌而言,过年是总结。无论如何,“年”这一团圆的主题,总是让人热情高涨。 1月14日,中国大同古都灯会新春年货大集暨古都庙会开幕式在西城墙内举行。 期间,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喜气四溢的大红剪纸、商家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这些“年味儿”所营造的欢乐、祥和的氛围,吸引了大量的人们前来逛展。 年货大集上,大同涮羊肉、广灵小米、灵丘核桃、阳高杏脯、浑源凉粉等特产勾起了人们的乡愁,他们在素有“膏腴之地”之称的大同,寻觅着家人、朋友、亲戚可能喜欢的特产,让他们尝尝鲜。 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摊位,对联、福字、窗花、灯笼等寓意“吉祥、喜庆”的饰品琳琅满目。这一处“年味儿”虽说“土”点,但那是一辈儿又一辈儿传承下来的老风俗。 展会上除了节日用品、各类干果、11县区的名优特产,名人字画、动漫玩具等年货也颇受欢迎。 逛古都庙会 看民俗风情 古都庙会连连看 “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气氛”。 一年一度的城墙庙会,是大同人交流感情、贸易往来、娱乐的综合性活动,是当地民俗的一大盛事。与此同时,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也轮番登场。每一天都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礼。 今年的庙会有游艺、绝技、创意艺术、非遗展演、文艺表演、特色美食以及其他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也有祝福林寄语、有奖灯谜猜猜猜、遇见幸运星、古城寻宝等祈福纳祥等系列专题活动。 具有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用一双巧手为造型多样的糖人注入了不少新元素,一个个栩栩如生,深受人们的喜爱。 剪纸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也颇受热捧。 说起泥塑、内画、皮影、脸谱、玉雕、漆器、空竹、烙画等非遗项目,在场的老人总是滔滔不绝,他们说,这对年轻人来说是新鲜,而对他们来说是记忆。他们更加期待接下来这些天剪纸、雕刻、手工艺品等的现场制作。 “以舞为主,但至今结尾部分仍要“摆字”唱歌,摆一字,唱一段,唱罢起舞。”这说的就是大同秧歌。古都庙会上,秧歌也是民俗迎春活动之一,北路梆子、耍孩儿、阳高二人台、灵丘罗罗腔,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祝愿人们光景日益美好。 一年一次的年饭,是一次温情的聚餐,是温暖的记忆,亦是不可不可割舍的传统。因而比新花样、新鲜感更打动人心的是传统美食。“大同涮羊肉系列、油炸糕系列、其他杂粮美食系列”,在“食全食美”这一民俗迎春活动中,人们也将寻找回久违的归属感、捕捉到瞬间的暖意。 无论是大同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争先恐后提前来感受古都大同浓郁的文化氛围。 《塞上古都》 剪不断的情结 一座历史名城,凝聚着历史上一个或数个朝代的精华和气韵。北魏近百年的建都史和辽金二百多年的陪都史,使得这座塞外名城有着非凡的王者气度。 这气度不仅辉映在云冈石窟的大气磅礴和华严寺、善化寺的雄伟精巧,更渗透在一年一度年货大集·古都庙会的文化内涵。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蕴含在年货大集·古都文庙中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宝藏,奉献给大同、山西乃至全国人民。让他们认识大同,了解大同,进而爱上大同。 “当你即将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城里的一切,都会给你以躲闪不及的撞击感,同时让你产生深刻而感人的力量。此时的你,还未走远,就开始了怀念,甚至还会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再见一面。”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