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明朝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与管辖长城之五

塞外江南广灵城

现在的大同市广灵县就是明朝时大同镇所管辖的广灵城,属分巡冀北道管辖。

广灵县位于山西省东北边陲太行山北端,

永定河上游,

北岳恒山东襟。

东与河北省蔚县毗邻,

南同灵丘县接壤,

西距大同市公里,

北接阳高县和河北省阳原县。

地形为半山半川,

西高东低。

广灵县战国时名平舒邑,

属赵国,秦时属代郡。

辽统和十三年复置为县,

名广灵,属西京道大同府蔚州。

明初属山西布政使司大同府蔚州。本城于洪武十六年(年),在原土城的基础上加筑,天顺元年(年),调蔚州卫一千户所守御广灵县,因县城新筑,缺军守备。万历元年(年)砖包,周米,高连女墙13.3米,原设知县1员。正德二年(年)设有操守。嘉靖二年(年)加升守备。万历六年()议改防守。九年(年)裁革之。万历十九年(年)复议设操守。

清初,广灵县的李青响应大同总兵姜瓖的号召,带领千余人,围攻广灵县城,“城几危者数矣”,“广灵烟火不举三日”(清《广灵县志》)。广灵县令派人从西城墙缒城而下,向清军求救。清军赶到后,与城内官兵内外夹攻,最后,起义军腹背受敌,李青被俘身亡。之后,属大同府管辖。

民国元年属山西省冀察行署、冀晋行署第一行政公署、北岳区行政公署。年3月广灵解放,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年12月,察哈尔省撤销,雁北专署划归山西省。年雁北行署与大同市合并,广灵属大同市。

考察广灵城,明朝时的城墙只剩县政府外东城墙的一段,长多米,残高5—8米,还有一马面残留。夯土层厚15—20厘米。城砖有两种,一种长33厘米,宽17厘米,厚7厘米;另一种长44厘米,宽21.5厘米,厚7.5厘米。据城内老人讲,解放前墙体完好,城门还在。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由劳改犯们最先从南门楼拆起始,以后逐年拆砖取土。

广灵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广灵之美关键在一个“灵”字,山川树木皆有灵,壶泉之灵在水,圣佛寺之灵在松,六棱山之灵在石,白羊峪之灵在溪,县城之灵在精神,而广灵民风之灵则内秀外朴,与塞外山川之灵异境而同源。

独特的地貌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一大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广灵仍然保持着蓝天、碧水、白云的自然风韵。主要有独具江南水乡风格的水神堂,闻名于世的汉白玉石林、小悬空圣泉寺,天然森林圣佛寺,自然风光白羊峪、圣眷峪、空中草原甸顶山等资源。全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水神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洗马庄汉墓群、千福山汉墓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待公布文物68处,馆藏文物余件。各类自然人文资源如地方名山--六棱山,石林--汉白玉石林,古冰川遗迹,中国名泉--水神堂壶泉,湖泊--下河湾水库、枕头河水库、百步坑、丰水湖,天然森林--圣佛寺,古树名木--赵家坪唐松、南蕉山唐槐、吕家洼明榆、东姚疃明柳,高山草原--甸顶山,军事遗址--秦汉寨,古长城--红砂坡赵长城,旧石器人类文化遗址、新石器人类文化遗址,古城遗址,汉墓群--洗马庄汉墓群、千福山汉墓群,古建筑--水神堂、文庙、城隍庙,碑林--圣佛寺碑林、千福山碑林,古桥--罗疃广济桥,石窟--圣泉寺北魏石窟,民俗古建筑--殷家庄村、西蕉山村、涧西村、社台山,新建的县城中心广场等,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水神堂风景区位于广灵县城东南0.5公里处,

与县城相连,

有自然湿地亩、

水域面积亩、

林木面积0亩,

由水神堂古建筑群、

水神堂湿地、下河湾、枕头河、

丰水湖、百步湖、

遇逢山烈士陵园七部分组成。

圣泉寺风景区位于

水神堂南13公里的天王岭上,

由山、泉、林、寺、古长城5部分组成。

白羊峪风景区位于水神堂西南20公里处,

由山、水、林、峡谷、寺、

古长城、革命遗址7部分组成。

汉白玉石林风景区全国独有、

世界罕见的汉白玉石林

位于水神堂西北40公里广灵、

阳高交界的地方名山六棱山中,

由名山、石林、古冰川遗迹、

林木、山泉、峡谷、

造像山(伟人山)8部分组成。

广灵民间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底蕴深厚。投资万元建成广灵剪纸博物馆,为全国最大的剪纸博物馆,剪纸文化产业园区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年广灵剪纸博物馆被命名为“中国剪纸博物馆”并成为全国第一家国家博物馆对口帮扶示范点,广灵也被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广灵秧歌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灵秧歌”牌匾。广灵于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年依托全国五大名驴之一的广灵画眉驴这一品牌,与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广灵画眉驴文化节暨招商引资洽谈会,文化节荣膺最佳经典民俗节庆。

广灵赵长城位于县城南直峪村南的山梁上,从西宜兴村西行1公里,远远可看到山坡上有一道人工建筑的痕迹。赵长城为石筑,基座为细碎石和黄土夯成,断面有1米多高,宽约1丈。赵长城是战国七雄的赵国赵武灵王修建,历经年风霜已全部塌毁,山脊上只存一条碎石堆成的石楞,石块大的如蓝球,小的如巴掌,长度约米。

(图片来源网络)

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编辑:袁建琴

作者简介:李日宏

山西省作家协会员

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会员

左云县作家协会主席

作品散见《中国作家》、《文学月报》、《山西作家》等刊物,已发表各类文学、历史文化研究作品二百余万字,出版有小说集《追踪太阳》

连续四届左云县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大同市政协委员。

大同长城文化旅游

长按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