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驴,产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广灵、灵邱两县。分布于广灵、灵邱两县周围各县的边缘地带。属大型驴,体格高大、骨骼粗壮、体质结实、结构勾称、耐寒性强。被毛黑色,但眼圈、嘴头、前胸口和两耳内侧为粉白色,当地群众叫“五白一黑”,又称黑画眉。还有全身黑白毛混生,并有五白特征的,群众叫做“青化眉”,这两种毛色均属上等。广灵驴一般在生后的15个月左右达性成熟,母驴在2.5岁、公驴在3岁以后开始配种。发情周期平均在21天左右,发情持续期5~8天,发情季节多在2~9月,其中一3~5月为发情旺季,也是最适宜的配种时期。母驴一般繁殖年限为15年左右,一生可产驹10头以上。公驴可使用13~15年,且具有良好的种用价值,曾推广到全国13个省(区)。 据广灵志记载,早在二百多年以前,广灵驴已列为优良品种,广为农家饲养,具有体格高大、肌肉丰满,结构匀称,能挽善驮等特点,而且适应性强,耐粗饲,是改良繁殖大型驴骡的优良种驴。多年来,农业部及专家学者对广灵驴的优良品种特性进行了多次的考察鉴定,著名马学家、原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顾问谢成侠教授对广灵驴也给予高度评价,称广灵驴为“国宝”。年山西省政府确定广灵县为广灵优种驴保种繁殖基地县;年,广灵驴作为我国重要驴遗传资源,被列入《中国马驴品种志》;年,农业部确定广灵驴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年,农业部确定广灵县为第一批国家级广灵驴保护区,广灵县优种驴场为国家级广灵驴保种场。 广灵县优种驴场年建场,50年来一直承担着广灵驴的种驴繁育、良种推广等基础性工作,为广灵驴的品种提纯、本品种选育、遗传性状提高、种驴推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年成功培育出一头体高为1.60米的种驴,被称为“全国驴王”。 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广灵驴大发展阶段,最高时达到1.1万头,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到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驴役用的功能减弱,广灵驴养殖数量逐年减少。目前全县存栏广灵驴仅有头,选育、繁育、保种工作任重而道远。 广灵驴是全国四个大型驴品种之一,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各地用来改良中小型驴的优良种驴。随着驴皮、驴肉、驴奶、生物制品等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养驴产业逐渐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