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图书馆宣传片 大同报纸上的“长城”(.9-.12下) 大同晚报: 大同市8家单位获评“长城人家” 本报讯(记者崔莉英)记者日前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经大同市长城人家、太行人家评委会评定,我市确定5家单位为“长城人家”,3家单位为“太行人家”。 新荣区郭家窑乡郭家窑村塞尚驿栈、左云县三屯乡三屯村夏都、左云县管家堡乡威鲁村月华池迦园、天镇县谷前堡镇白羊口村长城驿站、阳高县长城乡二十六村杏花园农庄获评“长城人家”,这些上榜的单位都是依托当地长城资源,打造具有观光休闲、客栈民宿功能的边塞文化体验区和旅游综合服务区。 广灵县作疃乡百疃村立景谷香苑、灵丘县红石塄乡上北泉村森林人家、浑源县南榆林乡二岭村民俗艺术客栈获评“太行人家”。“太行人家”是依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古院落、古建筑的修复、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宜居、宜游的乡村旅游体验点。 .12.22 梦回威鲁 文/图李海亮 八台子教堂 古堡遗迹 月华池 秋日的威鲁堡田野
军校课堂上初识威鲁堡 终于回到威鲁堡了!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威鲁堡与我没有什么交集,既不是我的故乡,也没有亲戚、同学在那里。在今年初夏威鲁堡采风之前,我还真没有去过那里。但要说半点关系没有也不对,因为我在40年前的军事课上就知道了它的名字。 在军校时,给我们上战术课的郭教员(军校一般称上课的老师为教员),威鲁堡人士,据说是郭子仪的后代。当听说到是郭子仪的后代,我们的神经立刻昂奋起来,脑海中自动把他当作郭子仪崇敬有加,郭教员不仅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故事也讲得出神入化,引人入胜。他在讲军事课时,经常给我们穿插着讲一些发生在他家乡的故事。 郭教员的家乡就在大同左云县的威鲁堡,那里是一个古战场。话说那一年蒙古部落俺达汗又一次大举入侵大同地区,所到之处明军虽顽强抵抗,但大部分城池还是被攻破。惟有威鲁堡久攻不破。在报告俺达汗时,他们描述到:这么小的一座城堡,按说最多驻守千数军兵,可是当我们进攻时,感觉到似乎有几万人马。晚上更是神奇,后面的山上,周围的庄稼地里到处是军兵,他们神出鬼没,当我们刚睡下时,他们就摇旗呐喊,号炮齐鸣,无数人举着火把,从四面掩杀过来。可当我们派军队与他们对阵时,那些人又突然不见了。俺达汗让其部下暂停攻击,派人四处打听谁在镇守威鲁堡。当得知是郭子仪的后代在此镇守,遂撤军。 郭教员讲道,在嘉靖年间,蒙古鞑靼部首领率重兵攻打大同地区。郭将军在威鲁堡迎战,由于众寡悬殊,在鞑靼军的猛烈攻击下,威鲁堡城墙一角塌陷。郭将军不但不让人修复,反而令军士大开四门,偃旗息鼓,一时间,威鲁堡好像空寂无人一样。这时,天将黄昏,鞑靼军顿生疑虑,怕中了郭将军埋伏,不敢进城。郭将军却在大帐高卧不理。因不敢攻城,第二天鞑靼军只得陆续撤军,就在此时,郭将军率军从三面包抄,奋力出击,大获全胜。这是郭将军导演的一出“空城计”,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郭教员课讲得深入人心,战术导演的也如实战,使人身临其境。所以之前虽没有去过威鲁堡,却一点也不觉得陌生。 威鲁堡是典型的军事战场 去威鲁堡的前一天,我自然又想起了郭教员,想起了那些故事,还专门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 威鲁堡位于左云县城东北20公里处,北距明长城一公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年),堡墙包砖完成于万历年间(年),堡墙高三丈八尺(12.7米),周长二里二分(米),开东门一处,接东堡墙又建土关一座。关墙三面丈(米),开东关门一处。现在有一圈残缺破旧的城墙,围着一个宁静古朴的村庄,这就是明长城大同镇的又一个重要关隘:威鲁堡。 威鲁堡,明称威虏堡,北依阴山山脉,南临川界,地势高,视野宽阔,一览无余,是典型的军事战场,因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长城墩台密布,城堡坚固,历史上守将屯兵亦多。嘉靖到万历年间,蒙古骑兵曾多次试图由此入侵中原,却总是在激战后被拒之门外。如今城堡毁损严重,但四周围墙均有遗址。城墙外就是内蒙古,素有“一墙隔两省,月照两边明”之称。 威鲁堡北侧的明长城内侧,有一座建在长城上的独具特色的袖珍小城,它与长城紧紧相连,被称作“月华池”。月华池以长城为北墙,另筑东南西三面围墙,围成一座周长约米的城堡,约同北京团城大小。这里聚合了屯兵、瞭望、报警乃至战斗等多种军事功能,北墙上有高出墙体两丈的烽火台,腹内有洞梯81级。月华池的造型像一张“弓”,东、南、西三面是一道弧形城墙,像弓背;正北的墙则是笔直的,却像这张弓的“弦”。南墙下只有一个独门,拱券上方,有一块嵌入城墙的石匾,上刻斗大三字“月华池”,字体苍劲有力,现石匾已剥落丢失。月华池这个美丽动听且含秀色风情的名字,一是说因小关城旁有一碧池映月落星而得名,一是说戍边军中有一名为月华的美貌女子为将,因此而得名。从远处看,月华池跟附近其他的土堡相比,除了体积大一点,几乎没什么两样,可谁又能知道这里曾经历过多少或惊心动魄、或温婉凄美的故事? 古堡的历史文化令人震撼 我们一行人来到威鲁堡,大家都在感叹:先辈们当年日夜守卫在这里,经历几百年的风霜雪雨与战火,一些城墙坍塌得不成样子,破败不堪,然而许多种树却扎根在城墙上,有的已长成参天大树,在劲风中摇曳,展现了极强的生命力,远远看去分外醒目,莫不是那些英魂仍然坚守在这里? 顺着坍塌的城墙我们艰难地登上了顶部,走上了北侧的高大敌台,由于岁月的蚕食,城墙顶上很窄,向外侧看去,我突然感到有些目眩,外墙陡峭整齐,有10多米高,它是那样雄壮与威严。 极目远望,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真不知道这深邃苍茫的景色里究竟掩藏着多少往事? 当年那些年轻的士兵就是站在这里,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当旌旗遮天蔽日,号角此起彼伏时,预警的烽火已点燃,烈火熊熊,浓烟滚滚,敌军的快马已奔驰而来。明军将士箭已在弦,枪已在手,一场惨烈的厮杀马上就要开始了,他们心跳在加速,热血在奔涌,但他们没有害怕,有的只是忠诚及守护家园的决心与信心……此刻,我耳边的风声也大了起来,那风声似乎就是由古代穿越而来的战鼓与呐喊声。 置身于古堡,触摸着长城,体验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感受古堡长城的历史沧桑,带给我的是震撼。是的,这雄伟的长城、肃穆的古堡、静寂的烽台,真切地记载了冷月边关的烽烟岁月、惨烈往事。在这片大地上有许多的古堡烽台,每一处都曾发生过精彩的故事,威鲁堡亦是这些精彩华章中极重要的一章。 威鲁堡,时隔40年才看到你的真容,我不知道自己是在梦中,还是真的站在地图上那个小堡里。离开部队也有10多年了,今到威鲁堡,我的心又飞回到军校,回到那热火朝天的军营…… .12.20 《爱我长城》公益巡映走进大同大学 本报讯(记者杨海峰)19日晚,展现老红军王定国等保护长城真实故事的纪录电影《爱我长城》,在大同大学本真楼演播大厅上映,为千余名师生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这是该片在全国长城沿线城市和高校巡映的第二站。 纪录电影《爱我长城》是我国第一部全景式4K高清展现老红军王定国及她所代表的老一辈,以及在其感召下几代人进行长城保护真实故事的纪录电影,场景恢弘,荡气回肠。该片在北京市电影局、中国长城学会、中国林业生态促进会王定国公益委员会、上海亚洲电视中心、山西传媒学院等单位支持指导下拍摄,已获中加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展映单元,入围意大利米兰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美国亚洲影视节优秀影片、第十五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波兰东欧国际电影节纪录片长片单元、第六届旧金山国际新概念电影节长片单元等。 影片首次披露了关于长城保护的许多精彩细节,如邓小平、习仲勋为长城保护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大规模捐款活动、首部航拍纪录片《万里长城》诞生、山海关老龙头长城修复、我国最东端长城虎山长城确定、中国首部长城百科全书《中国长城志》出版等,这些细节展开了一幅新时代社会各界保护长城、宣传长城的生动画卷。 .11.21 秋访镇宁箭楼 郭宏旺 秋风乍起,天高云淡,左云五路山摩天岭层林尽染。在这秋色浓浓绚烂多彩的季节里,我沿着为开发古长城旅游而新修的柏油马路,再次探访家乡宁鲁堡北侧的镇宁箭楼。 镇宁箭楼处在晋蒙边界古长城上一道重要关口。东西连接长城,挟两山之险而中控河谷,易守难攻,在冷兵器时代战略意义重大。镇宁空心箭楼也是居庸关以西完整保存下来的唯一空心箭楼。 沿着土坡上的小道攀援而上左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旧门洞,已经破败不堪。东西两侧墙体部分坍塌,底部几层石条破损裸露,深约5米拱形门洞里的砖碹也残缺严重。穿门洞入长方形堡院,西侧土墙斑坍、老榆枯立;东侧黄土断崖壁立,风中褐草凄凄,满目萧瑟。 镇宁箭楼修建于明代,是戚继光带义乌兵修的,义乌兵的后代还来探访过。箭楼又名马市楼,这个城堡曾经也是一个市场城,在古代漫长的边贸历史中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没有急于登上箭楼,先朝箭楼的东北方向踱去。这里又是一座砖碹门洞,只是极为低矮,只可容一人弯腰通过。这个门洞有一个细节我认为非常重要:近4米深的门洞内,顶部北侧砖层的高度低于南侧足足有20公分,成人钻过时根本不可能完全地直起腰来。这样的设计是出于当年御敌的功能,还是后来边贸的需要,有待于考证,但是我觉得这个小小通道更像是现在的一处边防检查站。 镇宁箭楼米色条石砌基,青砖砌墙,内部空心。楼南有一石箍门,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楷书“镇宁”二字古拙苍劲,匾外四周有砖雕图案。拱券门石框上原雕有花饰,现已经残损。镇宁楼分上下两层,下层由南门进,有梯道可通上层;上层东西各四箭窗,北有三箭窗,南有一小门居两箭窗中。楼为回廊结构,顶上原有铺房为仿木结构。二层的空心箭楼,全部用青砖砌成,高达17米,楼体上下贯通,形成回廊,回廊中央有一正方形小室,是做仓储或戍边士兵住宿处。沿回廊四面共有14个箭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敌情,用弓箭或滚木擂石攻击入侵之敌。设计精巧无死角,独具匠心。 拾级而上入内,看到的是巨大的隧道结构,头顶是长长的拱体。要想登上第二层,需要首先爬上一百多级的石头台阶。第二层,通行的走廊,囤住小室与箭窗,其设计集防御、攻击、居住、仓储多功能于一体,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绝! 由箭窗向外瞭望,视野宽阔无限。苍天寥廓、千山万壑,羊群时隐时现,秋草拂浪,好一派北国边塞风光。 从二层中央往上,有一类似于天窗的攀升口,由此攀登上最高顶。这是防御的最后一道关口,可以居高临下击敌,占尽地利之势。楼顶平坦豁然开朗,四周建有近1米高的垛墙。此设计与建造,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依然可以一边瞭望一边继续攻击敌方,真的是考量周全、万无一失。 在古代,这样集隧道、拱体、多层加回廊于一体的复杂工程,无论从设备,无论从技术方面,都是极具挑战性的,甚至有些不可思议,所以我们不得不钦佩古人超凡的勇气、力量和智慧。 箭楼雄立于市场城的北墙之上,也就是长城之上,保护得相对完整,被当地人叫做“狐仙楼”,附近村里一直传闻里面有狐仙,或许正是由于这种信奉的威慑力,这座古箭楼才得以基本保全。可见迷信传言也有其好作用。 走出城堡,绕到箭楼的背后远望,残缺而古崛的长城顺山势连绵起伏,直达北方内蒙古疆域。脚下乱石森森、矮杨悚立,在一片草丛的碎石中,我有新的发现。从这里抠出一枚古代的三角箭镞,一半裸露在外一半埋在泥土中,已经有一部分腐蚀残缺了。箭镞很小,但置于手掌心我却感觉到了莫名的沉重。 古为金戈铁马地,后做茶马贸易口。这大概可以简单概括这座长城箭楼的历史变迁与丰功伟绩吧!.11.17任彦龙《行摄晋北长城古堡》讲座举行 本报讯(记者辛莉莉)13日,由摄影家任彦龙主讲的《行摄晋北长城古堡》在市图书馆举行,此次讲座是平城讲坛本月系列讲座之一。我市长城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摄影爱好者到场聆听。 任彦龙10多年来行走在晋北长城古堡一带,用镜头对准边堡居民的生活状态,记录着悠久厚重的长城变迁。讲座中,任彦龙首先谈到自己和晋北长城古堡的情感渊源,重点分享了关于镇边堡王才一家、助马堡年龄最大的小脚老太太等摄影作品。在介绍作品时,任彦龙如数家珍地阐述与当地人交流的点点滴滴。谈到未来的拍摄计划,任彦龙表示,自己的镜头将 10月13日由中国铁路摄影家协会理事任彦龙主讲《行摄晋北那道长城,我想拍出它的“包浆”》。任彦龙多年来拍摄晋北长城,年个人长城展代表山西参加第12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年举办了“长城脚下是故乡——山西长城影像志”中外十大城市巡展。 10月20日由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讲师温静静主讲《新中国取得的伟大经济成就——从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说起》,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 10月27日由市作协主席任勇主讲北魏系列文化讲座之《走向衰亡》,并延续9月讲座《三次政变》,解析北魏后期国家动荡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后又被北齐和北周代替的历史。.10.9 “骑闯天路”大同古长城公路自行车挑战赛启幕 启动仪式后的骑游活动高燕摄 本报讯(记者高燕)“体育+”助力城市发展,让城市活力四射。21日,年大同古长城公路自行车挑战赛暨“骑闯天路”分区赛启动仪式在市体育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骑友相约一起,享受自然,感受大同绚丽的塞上风光。 本次活动由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主办,旨在以“体育+”助力大同经济社会发展,弘扬长城精神,传播长城文化。昨日一大早,骑行者们从四方八方向市体育中心汇聚,8时许,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骑游活动开始。多骑行爱好者迎着轻风,带着惬意,有序出发,途经文瀛南路、南环东路、大同云冈机场到达忘忧农场,骑行距离15公里。骑行中一辆辆自行车排成一条律动的长龙,大家边享受骑行的乐趣,边欣赏城市的美景,为22日举行的挑战赛壮威助阵。 据了解,“骑闯天路”赛事创立于年,以10天的极限赛程贯穿中国景观大道G公路。“骑闯天路G川藏自行车极限赛”,全长近公里,平均海拔米以上,翻越16座平均海拔米的雪山,日均骑行约13小时。“骑闯天路”被誉为全球海拔最高、难度最大、路线最壮美的自行车极限赛。 22日,大同古长城公路自行车挑战赛暨“骑闯天路”分区赛将在阳高县长城乡镇边堡村鸣枪。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选手参赛,他们将沿着阳高县长城乡镇边堡村到新荣区花园屯乡西寺村的古长城旅游公路进行3个往返骑行,总距离90公里,同时设置关门时间为3小时。.9.22资料来源:大同晚报 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