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平山英雄的团 一个太行山区普普通通的县,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战争时代,发生了那么多重大事件,涌现了那么多英雄人物,做出了那么大的重要贡献。这么多因素集合在一起,是可以在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抗战初期,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中就编入了两个团的平山子弟,分赴山东、山西抗日战场。“平山团”作战勇敢,屡建战功,曾被聂荣臻命名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抗战时期,聂荣臻、彭真等在敌后主持开创晋察冀边区的八年时间里,边区党委、政府、司令部及后方机关即有三年零两个月在平山战斗生活。召开第二届边区党代会,粉碎日寇“八路合围”,参与指挥“陈庄战役”、“百团大战”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聂荣臻在平山的大山里,于戎马倥偬中,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当时,这个只有25万人口的县,就有10,多人参加八路军,人牺牲,90,余人参军参战,其民众动员的规模之大,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山地游击战,平原地道战,阵地战,运动战,奔袭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攻坚战……所有这些战争形式都无一不在这里交替使用或反复出现。这里的每一座山峰都曾在战火中战栗,每一条河流都和着鲜血流淌,每一片土地都洒下了斑斑血迹,每一个村庄都流传着不屈的故事。抗战八年,日寇在平山共制造了33起惨案,屠杀我无辜平民14,余人,加上瘟疫肆虐和冻饿而死,抗日战争结束全县仅存19万人。据称,日寇在晋察冀边区制造的惨案中,在平山县杀人是最多的。抗日战争时期,一大批在中国革命史上灿若星辰的名字和平山融在了一起,他们是:聂荣臻、彭真、贺龙、罗荣桓、王震、刘澜涛、程子华、徐海东、黄克诚、刘道生、关向应、周建屏、李葆华……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孕育出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白求恩在平山两次出发远征;聂荣臻倾情救护日本遗孤;《晋察冀日报》“七进七出”铧子尖;邓拓与丁一岚的战地婚礼;牺牲在大山深处的著名战地记者雷烨;萧锋率领的四分区铁军五团在仇罗血网中厮杀;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平山团”成为全边区的光荣;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神出鬼没的回舍大枪班;根据地千千万万个参军青年的优秀代表刘汉兴;把敌人领进包围圈的放牛娃王二小;用相机记录历史的沙飞等。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及中央工作委员会在平山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九月会议,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并于进京前夕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张志平 (.10——.8) 年 10月上旬,旅团副团长陈宗尧、政训处主任刘道生,率部分干部和旅干部连组成的地方工作团,在一个武装连的掩护下,开赴河北省平山、获鹿、井陉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和扩充兵员。至11月7日,仅在平山境内扩兵余人,组成平山新兵团,也称平山独立团。团长陈宗尧,政委李铨。 年 1月5日,平山团开赴山西上社镇进行整训。遵照八路军总部指示进行了整编,正式编为团,团长陈宗尧。 3月11日,团2营与团在岢岚县三井镇围歼日军第二十六师团千田大队,毙伤日军余人,俘虏日军28人。2营营长刘源远牺牲。 3月2日至4月1日,团配合旅主力和团主力,经过反复激战,粉碎了日军第二十六师团和伪军李守信部对晋西北根据地的首次围攻,共毙伤日伪军余人,收复曾被日军占领的岢岚、五寨、神池、偏关、保德、河曲、宁武7座县城。 5月13日,团2、3营在崞县田家庄设伏,毙伤日军余人。 5月16日,旅参谋长刘子奇任团政治委员。 5月29日,团由崞县阳武村出发,开赴晋察冀恒山地区。 6月10日,团于晋家庄阻击由浑源县城北犯的日伪军余人,毙伤日伪军余人,俘虏伪军22人。 9月25日,团在广灵至灵丘间,轮番伏击、阻击、袭击日军,并适时以一部分兵力攻击新设据点,断其交通。至30日,毙伤日军余人,解救民夫2余人。团伤亡余人。 10月19日,旅决定调部分干部继续去冀中扩兵,并由第团、团各调一个连组成补充团团部,刘子奇任团长,陈文彬任政治委员,刘亚生任政治处主任、邓冬仔任副主任。 10月28日,王震指挥的团、团和团9在广灵县邵家庄、张家湾、黄台寺、贾庄设伏,击毙日军山崎少佐、龟森大尉以下余人,击毁汽车10余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少将旅团长常冈宽治被击成重伤。 11月29日,团在直峪设伏,毙伤日军余人。 12月下旬,团在五台地区修整,补充兵员,总结经验,奖励作战有功人员。 年 5月12日,王震指挥团、团和教导营、骑兵大队对进入繁峙县上下细腰涧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三旅团一个大队发起攻击。激战5天,毙伤日军余人,俘虏日军11人。 5月20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平山团颁发嘉勉令。 5月28日,《抗敌报》发表社论《学习平山团的光荣模范》。 6月1日,团与团在灵丘县大作村、作新村设伏,毙伤日伪军余人,击毁坦克1辆、汽车12辆。 7月15日,灵丘县日伪军数百人向平型关以东的东长城、冉庄地区进行试探性扫荡。团反击,战至18日将敌击退,毙伤日伪军余人。 8月20日,团一部攻占广灵县波居沟、大仁庄、清水沟伪军据点,俘虏伪军91人。 (.9——.10) 年 9月8日,旅分5批回师陕甘宁边区。第一批由王震率领指挥部、团、团3营及教导营、骑兵大队,从灵丘县银厂地区出发,于10月6日到达绥德县延家坪。第二批由郭鹏、袁任远率领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和团1、2营及1个新兵营,9月15日从灵丘县上石矾出发,于10月30日到达绥德县五里湾。第三批由苏鳌、朱继先率第四支队,年3月初从冀中出发,于4月1日到达延川县延水关。第四批由徐国贤、谭文邦率雁北支队,年5月初从雁北出发,于6月10日到达绥德县五里湾。第五批由张仲翰、贺庆积率津南自卫军,年9月上旬从河北省平山县出发,于10月21日到达米脂县,在此恢复团番号。 11月6日,旅接替警备第6团、8团的黄河防守任务。部队移驻绥德(旅部)、吴堡(团)、米脂(团)、瓦窑堡(骑兵大队)地区。为加强河防力量,日夜加修工事和进行河川攻防演练。 11月24日,团两个连东渡黄河袭击碛口日军,毙伤日军余人,俘虏日军2人。 年 2月10日,根据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方针,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出指示,要求各部队依据不同环境、条件开展生产运动,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 6月17日,团1营东渡黄河,向进犯三交、临县的日军进行侧击。7月4日,2营东渡黄河与1营回合,在大武镇以西的北寺沟与日军激战数小时,给敌人以重击。 12月下旬,旅奉命陆续开赴南泥湾地区。 年 3月,王震率领旅直属队、团、团、特务团、第四支队、骑兵大队进驻南泥湾。团进驻金盆湾,半年后进驻马坊村。 3月12日,团开进南泥湾,开始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 年 4月12日,朱德、贺龙等在王震陪同下,视察在延安南泥湾从事生产的旅部队。 7月,朱德偕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续范亭到南泥湾视察,并赋诗称赞旅大生产运动搞得好。 10月,周恩来从重庆经西安返回延安途中,到团了解生产情况。 年 1月9日,旅和王震等10名领导干部因大生产成绩卓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举行的授奖仪式上,分别被授予个人奖和团体奖。 1月14日,毛泽东为王震等10名受奖的领导干部题词。 6月7日,中外记者团在王震的陪同下到达南泥湾团驻地马坊村进行采访活动。 7月22日,美军观察组在叶剑英的陪同下到南泥湾参观。 9月16日,毛泽东亲临南泥湾地区视察,要求部队克服困难,自力更生。指出:“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要以自力更生为主。” 年 7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派遣旅并抽调一批干部挺近华南,建立以湖南衡山山脉为依托的湘鄂赣抗日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继续向南发展,北与鄂豫皖边区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5师、南与广东曾生率领的东江纵队连成一片,力求开辟湘鄂粤边抗日根据地。 9月1日,中共中央在杨家岭召开会议讨论南下部队的组建和集训干部问题。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叶剑英等。会议决定,为发展湘鄂赣等地的工作,派王震、王首道、谭余保率步兵10个连及干部4至6个连,挺进华南,建立抗日根据地。 9月中旬,南征部队营以上干部集中在中央党校举办训练班,学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敌后工作的经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陈毅、聂荣臻亲自讲课。 11月1日,南下第1支队在延安机场誓师出征,接受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的检阅。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朱德、任弼时、贺龙、叶剑英也先后讲话。王震率全体南征指战员向党中央庄严宣誓。 11月9日,平山团告别陕甘宁边区人员,作为第2大队随旅主力开始向南挺进。 11月22日,第2大队在米脂县螅蜊峪渡过黄河,进入晋绥抗日根据地。 12月3日,第2大队越过离岚公路,进入吕梁军区,后进入太岳军区。 12月8日,第2支队大队长陈宗尧率领部队将铁轨炸断几十米,迫使敌步兵跟着巡逻铁甲车撤回平遥。 年 1月6日,第2大队在鲁山与日军激战,渡过沙河。 1月16日,第2大队3营通过确山县瓦岗寨时,与一股正在烧杀抢掠的日军遭遇,击毙日军30余人。 1月29日,南下第1支队与新四军第5师在陈家湾举行会师大会,鄂豫边区军民1.3万人参加了大会,李先念、王震、王首道先后在会上讲话。 2月23日,第2大队在蕲春县田家镇新桥亚渡口实施强渡,于次日凌晨抵达长江南岸。 2月26日,第1大队、第2大队与尾追日伪军1余人在大田畈激战一日,毙伤日军余人,伪军余人,南下第1支队伤亡72人。 3月25日,南下第一支队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下属各大队改为支队,政治处改为政治部。 5月5日,第2支队、2支队进至新阳、西坑和鲁家一带,遭顽军两路夹击,经英勇反击,将敌击退。 5月9日,中共湘赣边区委员会在湖北省通山县山口铺召开会议决定:王震率第1支队、2支队和第5支队一部,跳跃式向湘北挺进;王首道率军直机关、第4支队和新四军第5师张体学部坚持鄂南斗争。 6月6日,第2支队当晚在岳阳县黄岸寺小湄村与国民党第九十九军1个师遭遇,王震组织军直属队与第2支队一同反击,战至次日拂晓,将顽军击溃,俘虏顽军营长以下余人,第2支队支队长陈宗尧英勇牺牲,参谋长尹保仁和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参谋处处长陈实负伤。副支队长贺盛桂接任第2支队支队长,龙江元接任副支队长。 6月24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共湘鄂赣区委员会和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指出:现在距日军崩溃时间很短促,在湘中建立解放区,在目前是可能的,但在日军崩溃后要继续坚持,将是很困难的,而且违背建立南房一翼的战略意图。因此,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主力及八路军游击第2支队、3支队均应取道敌占区向南直至湘粤边界,和广东东江纵队连接,并准备将兵力和干部分散在粤赣边、湘桂边,依托五岭山脉建立根据地。 8月1日,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主力在湘潭县栈塘的山坡上举行人民军队诞辰18周年纪念大会。王震在会上讲话。 8月29日,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主力在湖南省桂东县八面山被国民党3个军重重包围,在一位老赤卫队员引导下,乘夜突出重围。 8月29日,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在广东省南雄县少坑召开军政委员会议,由于国民党军此重兵围攻和日本已无条件投降,形势发生变化,难以完成原定任务,决定立即北返中原与新四军第5师回合,并当即向中共中央发了请示电报。不久接中央军委同意“北上与5师靠拢”的回电。 9月3日,第2支队在上犹县左安圩反击进犯的国民党第四军五十九师1个营,将其全歼。 9月26日,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主力在鄂城县北渡长江。 10月5日,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进入湖北省礼山县境,第二次与新四军第5师胜利会师。 10月6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以新四军第5师、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河南军区部队以及鲁豫军区一部组成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首道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下辖河南军区、江汉军区、鄂东军区和野战第1纵队、2纵队。 10月13日,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在湖北黄坡县孙家畈进行整编,撤销“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番号,回复“旅”番号,编入中原军区野战军第2纵队序列,旅长郭鹏、政治委员王恩茂、副旅长陈外欧、参谋长李国华、政治部主任李铨、副参谋长何家产、政治部副主任廖明。以原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1支队、2支队、3支队为基础,分别编为团、团、团。团团长刘海、政治委员何振新;团团长为贺盛桂、政治委员江勇为;团团长徐国贤、政治委员龙炳初。 11月9日,旅奔袭枣阳,战至深夜,收复枣阳城。俘虏国民党第三纵队大队长以下余人。 11月18日,国民党第四十七军第一二七师三八一团进攻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旅在丁耙山予以狙击,战至黄昏,将三八一团基本消灭,毙伤余人(含击毙营长2名),俘虏团长双宗海以下余人。 12月14日,旅对进占唐河县祁仪的国民党第四十一军第一八一师五四三团发起攻击,经一昼夜战斗,攻克韩凹、黄岗等庄后奉命撤退。旅伤亡人。 年 5月2日,中共中央复电:万不得已时向西突围方针正确,但一切准备工作宜快。 6月7日,团隆重举行陈宗尧牺牲一周年纪念会,郭鹏、王恩茂和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吴光远等到会。 6月19日,中共中央电示中原局:“蒋介石决定大打,你处需随时注意敌情,准备突围。突围后争取一切可能向北;在向北不可能时,准备在国民党区域创建根据地。” 6月20日,中原局电报中共中央:“……已作战略转移准备。主力向西突围,尔后直逼内乡、淅川、荆紫关地区,经伏牛山腹地,越陇海路渡河到太岳区。万一不成,即在伏牛山、秦岭打游击,必要时转甘南创造根据地或到陕甘宁会师。” 6月23日,中共中央批示:“同意立即突围,越快越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7月25日,在山阳县的长沟口、土地岭、三宫殿等地区遭国民党8万军队包围,团正面突围。28日上午,在柞北河遭遇顽军第一师伏击,2营长陈祖海牺牲。 7月28日,中共中央电示旅在商县、雒南(今洛阳)。卢氏或柞水。镇安、宁陕地区分散进行游击作战。 8月2日,旅解放陕西省安县城。 8月15日,中央电令旅北返陕甘宁边区。 8月28日,旅主力在西兰公路飞云寺与东阁寺被国民党整编第四十五师一三五旅和整编第三十六师二十八旅前堵后追。王震率部反击,越过西兰公路,涉过泾河,次日在屯子镇与迎接部队胜利会师。 9月12日,王震去延安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 9月16日,旅由庆阳出发,向延安开进。 9月27日,旅返回延安,延安人民敲锣打鼓十里相迎。 9月28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欢迎旅胜利归来》 9月30日,中共中央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盛大欢迎会。毛泽东、朱德、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贺龙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亲临大会。毛泽东、朱德先后在大会上讲话。毛泽东对这次南征北返作了高度评价。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二次长征,虽然牺牲了不少同志,但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数十万大军的围剿,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10月3日,延安新华社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发了王震《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的文章,戳穿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旅已被歼灭”的谎言。 (.11——) 年 11月11日,旅遵照毛泽东“重整旗鼓,再上前线”的指示,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补充兵员,14日抵达离石。编入晋绥军区第2纵队序列,踏上了新征途。尔后,参加了晋西、汾孝战役,解放晋南广大地区。 年 3月11日,团改编为西北野战军2纵5师团。 3月15日,团从永和关西渡黄河,经延水关(延川)进入陕甘宁边区。 3月25日,参加青化砭战役。战役进行了两个小时,全歼敌人余人,活捉了敌三十一旅旅长李纪云。 4月14日,参加羊马河战役。 5月1日,参加蟠龙战役。我军取得三战三捷。 8月20日,团参加沙家店战役。 9月23日,团随主力回到南泥湾修整。 12月27日,团对运城发起轮番攻击,从城西城南攻破运城防线。 年 2月15日,王震收到中央要求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参加宜川战役的命令。23日,团随2纵主力在禹门口抢渡黄河。参加宜川战役的关键之战瓦子街战斗。 8月16日,参加壶梯山战役。同年参加了西府、荔北、大乐等战役。 年 2月,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1野战军,团改称为第1野战军第5师14团。 7月11日,团参加扶眉战役。 8月,团参加了兰州战役,8月26日第1野战军解放兰州,取得西北战场的决定性胜利。 9月5日,团参加解放西宁战役,基本歼灭马步芳集团。 9月14日,进入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区。14团冻死人,冻坏脚不能行走者余人。 9月16日,14团战士神兵天降般出现在祁连山麓的俄博,打了敌人个猝不及防。王震吟诗一首:“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 9月21日,第1兵团与第2兵团在张掖会师后,即挥戈西进。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省主席包尔汗等,于9月25日、26日通电起义,新疆全境宣告和平解放。 12月,14团随第5师进驻南疆阿克苏。 12月7日,开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22日清晨走出举世闻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浩浩荡荡进入和田城区,胜利完成平叛剿匪的任务。 年 年春,根据毛泽东关于军队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入疆部队开始开展大生产运动。参加了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阿克苏胜利渠的建设。还先后参加迪(化)库(车)公路和西北地区交通大动脉——兰新铁路与连接南北疆主干线——独库公路等重大项目施工,为边疆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年 年,14团26.5%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陆军第4师步兵第11团,仍驻防在阿克苏。73.5%就地转业驻守阿克苏,改编为农一师一团。 作者介绍: 张志平,河北省文史馆馆员、平山-西柏坡革命历史研究专家、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 张志平先生多年来致力于西柏坡及平山地方革命史、古代史、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是大型文献纪录片《平山记忆》的总策划和总撰稿之一。 《铁血丹心王者之师——平山团组建八十周年记》是他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平山团组建80周年的新作。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