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概要

古都大同即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蒙之咽喉要道,自古是兵家必争之要地,也是古建筑芸萃之地。同时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煤都”之称。

历史沿革

在大同地区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遗址、新石器细石器和陶片以及许家窑人类遗址,经专家考古认定,大同远在10万年前,已有人类在此劳作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大同地区为北狄所居。北狄系指以狩猎为生的游牧部落林胡、楼烦。据《战国策·释地》载:“今山西岢岚州以北,故楼烦胡地也;大同、朔州以北。故林胡地。”大同至内蒙古河套一带,春秋时为林胡活动之地。尧帝封羲和氏子为北岳长老,其二子和叔来宅。《山海经》中古大同为古平国。商汤封同姓于此地,代子立国。

战国时期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据《史记·赵世家》载,子晰告赵简子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北皆子姓也。及简子卒,毋血立,是为襄子,北登夏屋,使宰人操铜木斗击杀代王,遂兴兵平代地。

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制,立郡县,全国设36郡,今大同境内为雁门郡、代郡之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筑长城,在今左云高山以东,云冈以西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西汉沿袭秦郡县制,其地仍为雁门郡、代郡之地,雁门郡属并州刺史部。

三国时,大同地为乌桓、鲜卑所据。汉明帝时(58—75)在平城建通光寺,为大同最早的佛寺。晋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地,其时郡已迁至广武,属县有:广武、崞、汪陶、平城、俊人、繁峙、原平、马邑。永嘉四年()晋并州牧刘琨,以拓跋猗卢有救援之功,上书晋怀帝,请封鲜卑拓跋猗卢为代公。建兴元年()拓跋猗卢定盛乐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北魏为鲜卑族拓跋氏所建。公元386年,拓跋(王圭)建立北魏,并于398年自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于平城(今大同市)。从此,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共历六帝七世,凡九十六年,一直是当时中国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中心,同时也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北魏前期的都城,是在汉代平城的西面新建,经扩建而成的。首先,是在天兴二年(公元399年),太祖道武帝拓跋(王圭)驱使俘获的九万余高车族人,大兴土木,营造宽广数十里的鹿苑,并且引水分成三渠流入宫城。同年八月,又仿效西安,增开了十二个城门,每面三门。接着,天赐三年(公元406年)六月,拓跋(王圭)再次扩建平城,修筑了一座由市(街市)、里(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组成的面积约二十平方里的“外城”。泰常七年(公元422年),明元帝拓跋嗣又“筑平城外廓,周回三十二里”。新建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即城中的住宅区)。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孝文帝元宏又一次“新作诸门”。至此,北魏初期的都城——平城,就成为由“宫城”、“外城”、“廓城”三部分组成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市。北魏平城的大致地理位置,应在白登山以西、方山以南、外长城环抱之中。唐代吕令问在《云中古城赋》中说:“池桑干之水,苑秦城之墙,百堵齐矗,九衢相望。”决非是夸大之词。北魏皇宫建于城东北部,是皇室和主要宫殿的所在地。从太祖道武帝拓跋(王圭)迁都这里之后,即开始了“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先后辛苦经营了八、九十年,直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还一直在大力营建之中。

公元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建德六年()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唐初依隋实行州县制。武德四年()平利武周,复于故恒安镇置北恒州。唐至德以后,中原运兵刺史皆管军戎,大同防御使由云州刺史领管,辖云、蔚、朔三州。唐末封建割据,云州陷入长期战争中,后李克用子李存勖灭梁,是为唐庄宗。五代其地为后唐所占,区划未有大的变动。辽后晋天福二年()辽进占云州。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析云中,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宋为路、州、县三级制,全国设15路。宣和五年()预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统云中及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等8州与云州合称“山后九州”。《读史方舆纪要》指出,“石晋归其地于契丹,宋不能复有,遂基靖康之衅。女真之亡辽,蒙古之亡金,皆先下大同,燕京不能复固矣。”金辽保大二年()金宗翰攻占大同府,仍以大同为西京,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府治、县治未变。金占大同后,为医治战争创伤,大兴土木,修城修寺,规模宏大。经过修整加固的大同城汉池,南门改称奉天,东门改称宣仁,西门改称阜成。对云冈石窟进行整修,“委烟火司差夫三千人改拔河道”,南移,以防水浸石佛。重建云冈十寺,“重修灵岩大阁九楹,门楼四所……凡三十楹……又创石垣五百余步”,此次修寺历时三年半,重修华严寺、大普恩寺。天会十五年()诏建太祖庙于西京。元初大同仍称西京。太祖七年()置警巡院。明洪武二年()左副将军常遇春攻取大同。明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四级制,洪武七年()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清顺治二年()五月,清王派恭顺候吴惟华攻大同,姜襄将驻同农民军将领张天琳等杀死,投降清军。清大同府治大同县,初因明治,领州四县七,隶属山西布政司,后改为山西省。民国元年()大同废府留县,大同县属北路观察使。民国2年()5月置雁门道,治大同,辖雁北13县、忻县地区13县,共26县。后晋北镇守使在大同驻扎。民国16年()废道后,大同为县,直属山西省,县辖5个行政区,9街村。

年8月,大同被国民党阎锡山政府所统治,恢复事变前原县建制,仍属山西省,辖5个区,86个治村。成立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改东雁北二专署为第五专署,年2月,撤销晋绥边区,西雁北划为晋西北区,设置晋西北行政公署雁北分署。年2月16日国务院公布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大同为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地貌气候

大同处于华北地台的山西台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为北口隆地,西南为大同静乐凹陷,东南为桑干河新断陷。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

旅游资源

大同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主要景点有: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关帝庙、观音堂、法华寺、鼓楼、大同府文庙、北魏鹿苑、帝君庙、方山永固陵、觉山寺塔、浑源永安寺、浑源文庙、栗毓美墓、天镇慈云寺、广灵水神堂、许家窑人遗址、大同三皇墓、万里长城大同段、平型关战役遗址、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等

特色小吃

大同特色小吃丰富,有大同烧麦、大同刀削面、塞北莜面、大同黄糕、天镇唐杏、天镇豆腐皮、浑源正北芪、浑源凉粉、浑源烧酒、北芪菇、长城羊肉、广灵大尾羊羊肉、广灵黑木耳、广灵豆腐干、广灵五香驴肉、东方亮小米、灵丘荞麦、灵丘核桃、灵丘黄烧饼、斗山杏仁、大同小明绿豆、大同苦菜、大同县黄花、大同铜火锅、巨乐哈密杏、云岗啤酒、苦荞面凉粉、阳高羊杂汤等。

了解更多精彩,敬请







































白癜风的方法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