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纸在我国分布广泛,代表性地区有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 山西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遗存着丰厚的传统文化习俗和艺术,剪纸在全省均有分布,如浮山、新绛、孝义、临县、汾阳、祁县、忻州、岚县以及塞外雁北的灵丘、广灵等地。 山西剪纸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染刻纸两大类,前者分布较广泛,遍及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后者多集中于雁北一带,其中尤以广灵称最。 民间剪纸与山西各地的民俗事项密不可分。节日习俗中,春节家家挂挂签、贴窗花;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贴剪纸;正月二十三的“填仓日”要剪“老鼠娶亲”剪纸。 端午节时要剪端午鸡、五毒、锥子、剪刀、葫芦等纹样,贴于门上和家室,意为驱邪避疫。 十月鬼节,人们用五色纸剪成寒衣,在大路口或坟前焚烧祭祀祖先。婚俗中,新房要贴隐喻男女婚配的“蛇盘兔”、“鱼戏莲”喜花,晋西北一带的“喜花”包含古意,其窗花剪纸多用“合碗”、“茶壶”,象征阴阳相合的婚俗主题。 晋南一带还有在陪送的嫁妆上用“鱼儿扑莲”、“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大型剪纸覆盖,作为装点。 本文由华夏经纬网 程姗姗整理编辑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