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南北长多公里,东西宽多公里,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临河北,西接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西居太行山以西,所以取名山西。又因位于黄河中游以东,又称河东。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属于晋国的领地,因而简称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也称三晋。山西东有巍巍太行作为天然屏障,西南以涛涛黄河为界,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山西外河而内山因而有“表里山河”的美称,山西境内群山峻岭,雄关狭隘而成为中国第一军事要地。唐太宗李世民称山西“王业所基,国之根本”, 从古至今,山西都处于历代王朝的朝廷肩背或肘腋位置,始终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山西地势北高南低,作为山地丘陵,西北到东南分布着一系列阶梯状盆地。 汾河流经太原、晋中、临汾、运城几个盆地,注入黄河,即利于人类繁衍生息,四周就有关塞耸峙,有利于军事活动。同时地处中原和蒙古高原的结合地带,历来是中原华夏民族与大漠游牧民族,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大熔炉,是历代统治阶级统治集团资源角逐的军事政治舞台,在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权强盛统一之时,凭借山西外可拒侵,内可治乱;中央王权削弱崩溃之时,谁拥有山西谁就坐横四方称雄天下。 气候物产 山西境内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以恒山为界,分属中温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带,部分中高山区和晋东南地区为半湿润气候,西南部气温要明显高于东北部,山西的春天来得晚一些,所以“汾河风烟冷,并州花木迟”,秋天则要来得早一些,所以“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山西人对饮食是很重视的,除了面食以外,风味小吃也享有盛名,而山西人爱吃醋更是人尽皆知。此外,沁州的小米,平遥的牛肉,清徐的葡萄,原平的梨,汾阳的核桃,稷山的枣,杏花村汾酒等都驰名一方,还有像晋南牛,广灵驴等地方良种,均育自山西,北部长城脚下是辽阔的天然牧场,右玉羊等畜产品也是闻名遐尔。 山西中国能源大省和全国矿产资源大省。全省多种资源中,储量居中国第一的有煤层气、铝土矿、金属镁等。山西的煤田遍及近80%的县市,它的优质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上乘,铁矿储藏量也很大,太原不锈钢钢铁集团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特种钢生产基地,煤铁的发达带动了机械,化工等其他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山西成为闻名中外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山西六大煤田中,大同是中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古交是中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阳泉是中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平朔,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之一,年产量将达亿吨以上。山西人民一直在煤海深处,为新中国,输送着经济腾飞的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