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晴不定心情爽,便引诗情到广灵。 初秋,作为耘社的一员,随同大同青年文学社的部分成员踏上了前往广灵采风的行程。 ▼ 早晨将近七点,老天像不待见耘社青年文学社去广灵采风似的,阴沉着一张老脸,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坐上了大巴,翘首以盼马上就到目的地。 将近两小时的行程中,大家在车上欢呼雀跃的氛围中,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着各自的情况。 而青年文学社社长、金牌导游周智海对广灵、大同及周边的风土人情乃至方言的精彩讲解,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却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很久之前。 ▼ 说到广灵,我一直粗浅地认为除了当地的豆腐干,东方亮,画眉驴这三大特产宝物,以及当地民间剪纸可圈可点外,似乎再也没有让人心仪乃至流连忘返的去处。 年在广灵县城打工期间,工余偶尔逛至离东方丽都不远的广场,伫立小巧的亭台以及供人休憩的游廊,还有那雕刻于主干小桥两侧汉白玉栏杆上充满正能量的古代孝亲故事画面,才觉得原来广灵也是一个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塞外好去处。 自此就有了亲密触摸广灵的念头,不过为了糊口直到今天才终于成行。 ▼ 正思索间车已行进到广灵。 走的时候天还阴沉沉的,我的心里还在纠结能否以愉悦的心情触摸广灵呢。 没想到此刻艳阳高照,难道是庇护广灵的神灵在迎接远方来客尽兴游玩,刻意为之? 尽管是走马观花的游玩,可是在我们先后参观完广灵剪纸博物馆、东方物华工厂特色展区、手工园区的巧娘宫手工编织合作社,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撼。 此前我还片面地认为,剪纸还能剪出啥花样,不就是剪些吉祥喜庆的花样,借以驱邪避税或者烘托婚庆年节气氛? 柳编不就编织些诸如筐、篮、耙、篓、笊篱等等农业生产或者生活实用物品吗? 身为农村的哪个不会啊? 然而在广灵剪纸艺人精剪细刻下,剪纸早已从原始粗放的小型花样,蜕变为剪纸艺术装饰品,而现代化的电脑技术手段的采用,更使广灵剪纸提升到高端精品层次。 如今的广灵剪纸剪刻手法多姿多彩,层次分明,小到花鸟鱼虫,大到大型横幅国画长卷都剪刻的相当精致用心,进而使广灵剪纸能誉满全球,畅销世界。 而那些看似毫无用处的杨柳荆条,芦苇,以致被人当作垃圾废弃的玉米皮,在巧娘们妙手编织下,赋予它们以绿色环保的生命: 小到拖鞋、帽子、手提包、座垫、扇子,大到桌椅板凳、沙发、篮子,还有储物的瓶、罐、壶等等生活用具一应俱全,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不仅仅是编织艺术品,而且使用起来也舒适轻便。 ▼ 参观完手工园区已临近晌午,天又慢慢地阴沉起来,时而伴有隆隆雷声。 广灵文联的朋友把饥肠辘辘的我们迎进贴有“清清白白表里如一; 方方正正品格不二”楹联的广灵豆宴餐厅。俗话说“豆腐烩豆芽一姓不一家”,烹制豆宴的厨师肯定不一般,事实确实如此,现磨豆腐、炸豆腐、熏豆干、豌豆面、豆凉粉,还有叫不上名的豆制品,放在嘴里品尝,各有各的妙处。 如果不是说豆宴,除了搭配的杨树叶、黄花、麻花、驴肉肉肠等等美食珍馐,我想人们尝不出这些美味佳肴都是由当地豆子为原料烹制的。 其中的一道油炸豆腐,刚挟起来还以为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油炸豆腐,可是放在碗里才发现,这是一块用油炸豆腐做成的盒子,里面是空的,放着调制好的肉末。 这个可以开合的豆腐盒子,盖住盖子从外面看不出一丝痕迹,打开后两部分连接着,盖子掉不下去,从中也显示出厨师天衣无缝的刀工。 ▼ 午餐后,伴随着乱如麻的雨丝我们踏进了翰墨留香园。 留香园是一处古色古香的院落,四周是曲水环绕的亭台楼阁,院内树影婆娑。 真没想到广灵还有这样一处清雅之地,堪称塞外小园林。 身临其境恍如步入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隐居之所。 在处处散发着墨香的屋内我们和广灵文联的同志进行了座谈会。 会上,大同市作家协会的闫桂花副主席说“没有变成铅字发表的文字,都是作业”,大作家谦逊而朴实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也得像她学习,毕竟事实也是如此,自己所写文字没有通过发表,说明自己写的作业,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座谈会后我们一行又冒着烟雨,到了万亩湿地公园。 这里不仅有水草,还有大片芦苇,而“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又使我想起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句,漫步其间仿佛摆脱了城市的喧嚣而置身江南田园。 登上湿地最高点观鸟台,四周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烟岚忽隐忽现地缭绕在群山周围,好似给群山披上了一件有着仙风道骨的青黛色仙衣。 近处水天一色,烟雨蒙蒙。或许由于下雨的缘故,眺望了许久也无鸟踪,耳边也没有听到阵阵蛙鸣,这样的美景如果有飞鸟与蛙鸣的陪衬,那样的话就真是一方动静相宜,生机无限的“塞外小蓬莱”。 ▼ 最后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水神堂。 水神堂原名洋水神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乾隆年间增建文昌阁,改名水神堂。 雷公电母守护在祠门口,祠内正中供奉着圣母菩萨水神的塑像,祠两侧的壁画也是与降雨有关。 祠后塑有小型十八罗汉和唐僧师徒四人。 正对祠南偏东,有一座塔身雕刻精美图案,塔上风铃随风作响的百年七级砖塔。 紧邻水神堂的是“百工始祖”祠。 祠内从左至有供奉着春秋时期各行各业的始祖,从左至右依次是范蠡、老子、鲁班。 老子并不是按道教祖师对待,而是以火炉工匠的祖师供奉;鲁班是土木建筑工匠的祖师;范蠡是商人的祖师。两侧墙上彩绘壁画《百工图》,将各类工匠聚合一处,活灵活现的描绘了四十多种当地的行业,三教九流、各行各业,正在忙碌的社会生动场景有“清代清明上河图”只美誉。 由此可见这水神堂和百工始祖祠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殿堂。 不论是祈求风调雨顺,还是展示生产工作场景,都反映出了劳动人民的心声与生活状态。 ▼ 参观完水神堂后,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在万亩湿地公园还是烟雨迷蒙,怎么到来水神堂就雨停云收,难不成是水神娘娘得知我们去水神堂采风,她吩咐悟空让雷公电母雨停云收,也好我们进行游玩? 至此我心中的疑问似乎也有答案了,在我的印象中大同周边除了怀仁鲁沟村专为孙悟空建有斗战胜佛殿外,水神堂是我见过的第二个有孙悟空塑像的祠堂殿宇建筑。 游完水神堂已经是晚霞满天了,沐浴着落日的余晖,我们又踏上了回程的大巴车。 一路上大家仍然游兴不减,神采飞扬地回味着各自短暂的采风收获。 对于我来说心向往之的亲密触摸广灵之旅,不虚此行。 ——END—— ▼ 作者简介李润,爱好收藏,主集烟标、火花、报纸等。已先后在《中国防伪》、《中国收藏》等各级报刊发表过有关烟标、火花、报纸,以及相关收藏物品的文章及其它文章多篇。 ▼ 投稿邮箱:dtqnwx .北京治疗白癜风西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