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忓効鐧界櫆椋庡浣曟不鐤? http://m.39.net/pf/a_4784144.html 8月22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黄庙,省农业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和平,省财政厅总会计师安晓飞,介绍“省政府年实施乡村振兴若干政策措施”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学英: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保障力度,省政府近日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若干政策措施,决定安排资金90多亿元来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也一并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统筹实施。《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头、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措施,我们邀请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黄庙,省农业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和平,省财政厅总会计师安晓飞,对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今天来到我们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还有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郭林春、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冀俊强。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晋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有省内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记者,还有境外媒体的记者,欢迎大家。 下面,请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黄庙介绍“省政府年实施乡村振兴若干政策措施”的有关情况。 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黄庙: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看到有这么多的媒体朋友们参加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感到非常高兴。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省财政厅向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山西财政工作的关心、 乡村振兴,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省财政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明确和强化“三农”投入责任,加大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是保持增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财政优先保障乡村振兴。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稳步提高“三农”投入在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比重,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年,省财政新增近15亿元专项用于实施乡村振兴。将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支持“三农”。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统筹政府债券支持乡村振兴。鼓励各市县在年度政府债券限额内,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共性项目建设。 二是盘活存量,改革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机制。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实施意见》,对行业内涉农资金在预算编制环节进行源头整合,行业间涉农资金在预算执行环节进行统筹。实行涉农专项转移支付“大专项+任务清单”制度。年起,在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和省农机局等四部门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任务清单区分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给予地方不同的整合权限,地方政府可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重点任务,引导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和集中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做好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发挥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信用平台作用,在产粮大县、畜牧大县、特色优势产业大县加快建立基层服务网络,为新型经营主体尤其是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省财政厅按照规定比例给予补助。推进多层次、普惠性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农作物保险覆盖面,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度和密度。扩大特色农产品产业支撑项目贷款贴息规模。因地制宜推广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建立财政、银行、保险、担保“四位一体”的多元化支农政策体系,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管好用好每一分,将财政支农资金用在乡村振兴最急需、最迫切、最关键的领域和环节。为此,省财政厅将进一步加强支农资金使用监管,建立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制度,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山西农民报记者: 如何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省农业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张和平: 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交给我省的重大任务。为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年,初步建立起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和农业生产质量效益有较大提升,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绿色有机农产品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年,形成完善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构建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农业与生态和谐互惠的局面基本形成,绿色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特色主导产业基本实现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重要品牌。为加快推进全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我们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抓思路创新,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和谐,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市场导向、主体运作,坚持政策推动、示范引领。 二是抓区域布局,统筹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着力破解突出问题,布局了雁门关、吕梁山、太行山、上党盆地、汾河平原、城郊农业六大区域,明确各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主打“特色优质”牌。 三是抓重点工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提质增效可持续为方向,从我省实际出发,突出抓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农水集约增效工程、旱作良种攻关工程、农技集成创新工程、农机配套融合工程、绿色循环发展工程等6大工程。 四是抓组织推动。省政府成立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全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成员由14个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同时,抽调农大、农科院等单位的31名专家组建有机旱作农业专家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 五是抓保障措施。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任务重、要求高,为此,省里从强化组织领导、典型示范带动、品牌打造、科技支撑、政策支持、体制机制创新、宣传培训等七个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年是全面实施有机旱作农业的启动之年,也是打牢基础扎实推进的关键一年。年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将抓好“大力提升耕地质量、集约利用农水资源、加快旱作良种攻关、推进旱作农艺创新、推进农机配套融合、推进绿色循环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培育有机旱作品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有机旱作农业典型”等十大项重点任务。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1市5县30个封闭示范片的典型创建,就是要着力抓好长治市,娄烦县、山阴县、神池县、兴县和陵川县等5个县,以及清徐、阳曲、灵丘、广灵县等30个县的有机旱作典型示范创建,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典型,集成推广一批技术,进一步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把资金用好,把项目管好,充分发挥资金项目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确保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起好步、开好头,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做出积极的努力。 马学英非常感谢省财政厅、省农业厅3位负责同志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摄影 李梅、何光晖 编辑 冯玉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