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就解决“执行难”工作 进行专题询问周强表示 坚决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10月2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首次对“两高”专项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就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回答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提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贵祥参加接受专题询问。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标准是什么?谁来评判是否达标?查人找物难题怎么解决?……提问直击关键,意见切中肯綮,回答直奔主题、坦诚相对,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周强感谢各位委员、代表对人民法院工作特别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有力监督和关心支持,表示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牢牢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立行立改,坚决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标准是什么,谁来评判是否达标——内、外、有、无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苏军首先提问,怎么样才算基本解决了执行难,标准是什么? 周强用四个字进行了形象概括——“内、外、有、无”。 “内”,坚持刀刃向内,首先解决法院自身存在的消极执行、选择执行、乱执行问题;“外”,优化外部环境,让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和外部干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有”,有财产可执行的案件要在法定期限内基本执行完毕;“无”,对于无财产可执行的案件,基本解决结案标准把握不严、恢复执行不畅等问题,不能把执行不了的案件都纳入“执行不能”范围。 10月24日上午,周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年以来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时提出,确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四个基本”。最高人民法院将“四个基本”具体量化为“四个90%,一个80%”的核心指标要求作为阶段性目标,即90%以上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执结,90%以上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符合规范要求,90%以上执行信访案件得到化解或办结,全国90%以上法院达标,近三年执行案件整体执结率超过80%。 这个标准由谁来评判? “法院不能自说自话,一定要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周强说,最高人民法院委托中国社科院牵头,4个部门13家媒体、15名专家学者组成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实现之后该怎么办?如何巩固阶段性成果?如何防止问题反弹? 周强表示:“要巩固阶段性成果,构建长效机制。”要继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包括运用区块链技术等,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执行工作长远发展,保持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执行队伍,坚决惩治司法腐败,切实改进司法作风,杜绝不规范和乱执行行为,打造一支执行铁军。 如何解决查人找物难题——编织查控大网,尽力一网打尽 有些被执行人玩失踪、玩消失、隐匿财产,加大了执行难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员李钺锋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北京中科医院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