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年都拍“双十一”,今年有啥不一样?《工人日报》摄影记者王伟伟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今年刚成立的雄安新区上,这里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借着“双十一”的契机,窥探其中之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雄安新区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里的点滴变化牵动着世界的目光,更深刻影响着区域内的普通人。无论是作为创业者,还是打工者,他们第一次以雄安人的身份,为明天的梦想努力着。

▲雄县高庄村,村民在村小二的帮助下正通过网络购买货物。

“新区成立天了!”11月9日上午,安新县白洋淀上,和父亲一起放鸬鹚的王二猛感叹道。这天下午,他的多箱印有“出产地:雄安新区”字样的咸鸭蛋也将搭着“双十一”促销的顺风车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五月,王二猛将自家咸鸭蛋的包装盒从黄色换成了大红色,并将出产地从“白洋淀”改为“雄安新区”,他朋友圈里所有的土特产广告也一起打上“雄安出产”的标签。

半年来,王二猛的月收入从多元增长到现在的多元,这让他对新区未来的电商发展充满信心。

这半年多以来,王二猛想得比以前更多。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他计划把父亲驯养鸬鹚的手艺传承下去,在当地发展互联网旅游;他希望注册一个自己的品牌,并通过电商平台将白洋淀的土特产卖到全世界……

▲11月8日,王二猛和妻子正忙着准备即将要发送的快递包裹。咸鸭蛋和荷叶茶都是夫妻俩平日里自己加工,凭借良好的口碑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王二猛将新订做的一批包装盒送往仓库。最近一周,随着双十一的临近,他家的咸鸭蛋和荷叶茶已经被全部预订完毕。

▲11月8日晚,王二猛正通过电视收看有关阿里落户雄安新区的新闻。他说:“马云是自己的偶像。”

▲11月9日下午,王二猛将打包好的最后一批包裹送往快递点。

▲11月9日上午,王二猛和父亲在白洋淀里放鸬鹚。

雄安的发展契机,也吸引了外来淘金者的目光。

11月7日晚,雄县“小帮手”日化品厂区,来自河南周口的刘新年正戴着网购的探照灯巡视堆满货品的仓库。明天,他还要仔细清点货物,按照派送单将货品发往全国各地。

这几天,刘新年与工友们忙得不亦乐乎。他所就职的这家日化企业主要是通过电商平台售卖产品。为了迎接今年“双十一”的到来,他们已经提前备好货,希望能够借助雄安新区的影响力提高销量。

今年四月份,刘新年得知雄安新区成立的消息后,便按捺不住了。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听惯了别人发家致富的故事,这次他觉得自己离希望更近一些。他通过朋友介绍来到了这家企业,希望能够跟上企业转型发展的步伐,为自己未来落户雄安积累更多的资历。

▲刘新年正和工友搬运即将要发送的商品。为了迎接“双十一”,他们已经提前把货品备好。

▲刘新年推开仓库大门迎来新的一天。雄安新区成立后,他从河南老家来到雄安,希望未来能够在这里打拼出一番新天地。

▲刘新年和工友们在车间里加工产品,他们希望借助雄安新区的影响力提高今年双十一的销量。

▲11月7日,吃过晚饭后,刘新年戴着从网上买来的探照灯来到厂区巡视。双十一临近,厂区仓库里大批量的货品使他比平时更加小心。

▲在宿舍,没有其他爱好的刘新年会抱着手机打发时间。这天他看上了一条保暖裤,希望双十一的时候能够抢到手。

▲晚上下班后,刘新年点起一支烟。他期待有一天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够在雄安安家落户。

伴随着新区的建设,每个人都畅想着自己未来的样子。

11月10日晚,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促销晚会如期上演,距离雄县13公里处的高庄村的一家村淘店内也一片欢腾。跟着电视主持人发出的一次次口令声,坐在电脑前的盛巍也加快了键盘敲击的速度。按照购物车里的预售统计,这一晚她要下单次,这还不包括当晚和晚会的互动下单。

盛巍所在的高庄村以帽子制造闻名。大学毕业后,盛巍回到村里开了一家淘宝店开始了电商创业之路。农村淘宝兴起后,她顺势应聘成了一名“村小二”,通过互联网,一边帮村民买进,一边也帮村民卖出。小到6岁的孩童,大到70多岁的老人,都成了她服务的对象。

当晚,在雄县境内与盛巍一起工作的“村小二”“淘帮手”还有多位,他们将在24小时内帮村民把数万件商品下单支付。

与去年相比,盛巍感到了明显的变化。“今年参加农村电商的大学生明显多了起来,大家听说雄安新区成立后,就希望回来试一试。”

随着新区成立后各项政策的落地,盛巍又开始谋划起自己新的创业项目,她希望之后能在县城开一家线下体验店,让自己的电商事业更上一层楼。

▲为了保证“双十一”期间供货充足,盛威忙完村淘店的工作后又来到自家的生产车间查看帽子的生产情况。

▲11月8日,双十一临近,为了增加销量,盛威挨家挨户向村民发放双十一促销传单。

▲雄县高庄村的村淘店内,村民们正通过手机和电商互动抢红包。

▲雄县一家村淘店内,两名妇女正通过网络购买服饰。近些年来,随着农村淘宝的发展,村民们的不少日用品大都从网上购买。

▲11月6日,农村淘宝雄县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戈胜正在为村小二们做双十一促销培训。

▲11月8日,雄县的一家物流仓库,快递员高飞正在分拣包裹。他每天要为十多个村淘店配送包裹。

▲一辆物流车经过雄县的牌楼前。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座牌楼已经成为了雄安新区的一张“名片”。

不一样的“双十一”

杨登峰(工人日报摄影部副主任)

年年都拍“双十一”,今年有啥不一样?这是王伟伟在拍摄《雄安新区的“双十一”》之前,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双十一”已经走到了第9个年头,从最开始的淘宝一枝独秀到现在的全网狂欢,交易额从千万发展到千亿,全民参与从线上发展到线下,它不仅是观察新经济的一个窗口,更是映射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这样的时代乃职责所在。

就作者本人而言,他先后经历了体验式采访拍摄快递小哥、探秘物流配送中心、革命老区里的“红城网事”,淘宝村里的故事。可以说,这都是别人已经拍过的东西,即使拍得再出彩,从立意上就已处于下风。

一个摄影专题,从选题立意看思想境界,从元素取舍看文化底蕴。最终我们的目标锁定在了今年刚成立的雄安新区上,这里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借着“双十一”的契机,窥探其中之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开拍之前确立了一个原则:要拍出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雄安的“双十一”。作者开始跟踪拍摄了6位电商相关从业者,最终在报纸上呈现出的仅有三位:一位从事传统产业的当地人、一位慕名而来的打工者和一位当地的创业大学生,他们三人勾勒出了雄安当前电商从业者的基本架构。

最后的拍摄是水到渠成。从呈现出的三位主人公的画面看,作者充分利用了镜头语言的多样性,通过影调、景深、焦段的变化,让画面精致而又丰富,避免了雷同。当然,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和作者扎实深入的采访分不开,从11月5日到11月11日,用一周的时间来做这组报道,现在看来是值得的。

入选作品(点击查看):

报道摄影大赛1|彭子洋《双城养老记》

报道摄影大赛2|郭立亮《隧道"穿山甲"》

报道摄影大赛3|朱兴鑫《空中生命线》

报道摄影大赛4|傅拥军《"黑科技"来了》

由人民摄影报社与中共广灵县委、广灵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域美广灵杯“美丽中国”报道摄影大赛开始向全国摄影人征集优秀作品。本次比赛将历时一年,通过人民摄影报官方网站征稿。赛事详情见人民摄影网(







































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有治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