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们在大同等你”,旅游景点准备好了;

  

“我们在大同等你”,宾馆酒店、服务人员准备好了;

  

“我们在大同等你”,城市街道、绿化美化准备好了;

  

“我们在大同等你”,向您发出“邀请函”,请到大同来!

6月15日下午4时多,北京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演艺大厅内,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决赛现场,来自大同市各行各业代表组成的80人朗诵团深情朗诵。

  

5时,当主持人白燕升公布了最后参加决赛的三个城市的分数后,远在公里之外的大同沸腾了。这个消息,刹那间充溢了这座古城的大街小巷:大同以绝对优势排在第一,获得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的主办权。   

与此同时,前方大同竞演团队的成员们也开始了欢庆。人群中,一位形象儒雅的中年男子尤其令人注目,有人冲他鼓掌欢呼,有人抱着他的胳膊,有人拉着他的衣服,对着镜头摆出着各种喜庆的姿势,他回应着,欢笑着,完全被淹没在欢腾的情绪中。这位男子,是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从电视竞演的初赛到决赛,他两次登台演说,向现场嘉宾、向全国观众“推销”大同。

旅游是大同跳出煤堆的重要推动力

煤都,这是曾经出现在初中教科书中对大同的描述。

“但这次我们要做旅游城市,带动山西经济转型,吸引大家玩转大同、玩转山西。”张吉福说,这次大同想告诉人们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有着2余年建城史的古都大同,曾因煤而兴辉煌一时,之后,随着煤炭市场的起伏,这座资源型城市归于沉寂。

  

大同的背后是山西。这个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省份,“用煤炭温暖了全国人民”的同时,自己却陷入了“资源诅咒”。在寻求如何破解“一煤独大”窘境的过程中,山西将文化旅游产业列为转型七大非煤产业的第一产业。而这次年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的申办过程被认为是山西旅游转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全省11个城市将在一档名为《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节目中竞逐,最后胜出的城市获得主办权。

“大同要全力争胜!”虽然张吉福从北京平谷区调任大同不到一年,市长马彦平也履新不久,但他们已为这座城市准确“把脉”:作为历史上北魏的都城和辽金的陪都,不管是云冈石窟,还是北岳恒山,都是大同的金饭碗。在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的背景下,旅游是大同跳出煤堆的重要推动力!

市委书记两度登台推介

  

6月15日下午16时30分,张吉福再次登台,代表进入最后决赛的大同进行演讲,他表示,要把旅游大会办成快乐的大会,办成山西旅游和11个兄弟城市旅游的“大联欢”!他承诺,如果大同获得主办权,将“为全山西办会,为十一个市办会”,将为全省、全国游客带来福利。

  

张吉福的演讲再次燃爆现场,评委们都兴奋了:“这是来自大同的宣言啊,市委书记是站在了全省的高度,有全局的胸怀!”

  

“今天我是作为一个地市主政者展现我们的诚意,并许下庄严承诺。”初赛时身着文化衫亮相的张吉福,在决赛的演讲现场换上了正装:“这样的穿着也代表正式的邀请。”

  

“书记市长亲自抓,大同势在必得!”任佩是“人说山西好风光”大同剧组的制片人、导演,他和他的团队接到任务后,市里主要领导几次强调,要把这件事当做今年旅游工作的第一任务来抓。市委书记张吉福担纲上阵,市长马彦平多次沟通协调,解决申办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副市长杨勤荣则全程在北京的演播现场指挥。“决赛前夜的彩排被安排在晚11时,张书记与演出人员走完台后已是深夜,但他没有丝毫离开的意思,三番五次地与副市长杨勤荣商量各个细节,他们离开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任佩回忆说。

  

在大同市旅游局局长张佃生的印象中,这次申办旅游发展大会绝对是大同旅游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北京竞演前方的那些日子,他经常忙到误了吃饭的时间,然后泡一桶碗面,而当想起吃的时候,碗面往往已经被泡了一两个小时。

把旅游发展大会办成全省大联欢的盛会

“我们大同人对文化、文物的热爱与保护情结在这次申办过程中体现得酣畅淋漓,全民总动员,大家齐上手,为申办成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张吉福深深理解大同人的这份期待和激情。

  

张吉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同将把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龙头产业。在他看来,旅游未必能够直接带动GDP和税收,但却有明显的“富民效应”,“一产、二产遇到问题,来点人总是好事儿。”

  

“你的衣服穿戴整齐了吗?你家门口打扫干净了吗?你的笑容准备好了吗?”这是电视竞演结束后,主持人白燕升在台上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大同知道,获得旅游发展大会的主办权,其实才是一个起点,接下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硬件软件的扩容提质升级,比如社会环境的提升与保障等等。正如副省长王一新在决赛现场中的讲话,11个城市的电视竞演结束了,但在现实旅游市场的竞争刚刚开始,面对全省旅游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软硬件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下一步山西旅游发展面临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在现实旅游市场的舞台上,评判的唯一标准就是游客的点赞,游客的点赞才是山西最有价值的名片。

  

6月25日,大同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大同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同向外界宣示了打造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资源型城市发展先行先试区、山西旅游北大门、全省旅游集散中心的决心。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把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办成一场快乐的大会,办成全省大联欢的盛会。”大同,这座正蓄势待发的城市已经准备好了!

大同特色风味小吃

大同远近闻名的“五香兔头”,这个我从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吃,不说了,看图吧,口水ING

大同刀削面

很多我的同事都在北京吃过不地道的山西刀削面,可能都没有留下美好的印象,今天就来辟谣了,正宗的大同刀削面绝对让你吃一碗,想两碗。。。削面本身削的薄厚均匀,口感爽滑,肉臊子基本都是老汤来的,香!还有一些小的配菜,比如扒肉条,肥而不腻。比如豆腐干,比如豆腐,我最喜欢的是卤鸡蛋,鸡蛋被刚刚煮熟后,就扔到肉汤锅里继续煮,直到整个蛋被煮的熟透,蛋清蛋黄都入味,那就OK了,吃起来,鸡蛋的醇香加上肉汤的浓香,嗯~~~慢慢体会吧。

大同凉粉大同凉粉有两种,一种是粉皮,一种是粉块。前者是在粉块的基础上加工成的,可以简单的理解成被削成扁条装的粉。大同凉粉因为水质的关系,做出来非常透明,并且劲道,口感软滑。配料也很关键,一般分为盐水(里面有盐,葱花,少许酱油),味精,辣椒油,辣椒子,其中辣椒油至关重要,很多出名的凉粉店都是因为辣椒油做的香而不辣,吸引的人流连忘返。现在很多凉粉店也装罐出售自己家的辣椒油。凉粉的配食通常是豆腐干,豆腐干也算是大同的特产吧,大同的豆腐干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制作过程,豆腐干本身就是用各种香料腌制出来的,所以一般我们叫这里的豆腐干为“五香豆腐干”,口感有韧劲,配在凉粉里,软硬相结合,简直一个字:好吃!白天拍的,粉皮(我比较爱吃粉皮,因为比较入味)

这是传统的肉夹饼,一般卖凉粉的都配有卖肉饼,一碗凉粉,一个肉饼,那感觉,绝对超过北京烤鸭。

大同羊杂

山西省大同羊杂即羊下水,是以羊的头、蹄、心、肝、肠、肺、血等原料烹调制成的地方小吃,亦称羊杂烩汤。羊杂烩汤里加山药粉条,煮好后,红白相间,热气腾腾,油而不腻,令人垂延欲滴,是一道暖胃驱寒的保健佳肴,分粉羊杂跟纯羊杂两种。

到大同以后,必须品尝一碗又辣又香的羊杂粉汤,方不虚此行。

猫耳朵是一种面食。并非如名字所说用猫耳制成,只是因形似猫耳故名。在中国华北地区,猫耳朵大多像其他面食一样作为主食,而在南方地区多作为点心和小吃食用,以上海和杭州的猫耳朵最为知名。

猫耳朵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晋语区,如山西省中北部、内蒙古西部、河北张家口等地,这种面食很常见,在当地被称为“圪坨儿”。在关中也有类似制法的面食,称作“麻食(马齿)”。它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倍受群众欢迎。

猫耳朵的做法很简便,把面和好后,切成小块,用手的大拇指在案板上一捻即成。清水煮后捞出,浇上菜或卤等食用。在一些地区也有用莜面制成,蒸熟后食用。莜面有独特的风味,较白面不易消化,所以抗饿。

在晋中一带,人们用白面、高粱面制作;在雁北、忻县高寒地区,人们用莜面、荞面制作,取名“碾疙瘩”,还名“碾饦饦”。尤其是莜面制作柔软,还能碾推成花纹、触须等式样,更使这种面食形象丰富多彩。

莜面有五大系列,蒸、炸、氽、烙、炒,共有数十个品种,其中蒸莜面常见的就有有窝窝、馀馀、钝钝、饺饺、金棍、丸丸等各具特色17种做法。

莜面有两种吃法,热吃和凉吃。莜面制作方法灵活多变,常在巧妇手下搓、推、擀、卷、花样翻新,由乡村大妈现场制作,明档厨房,食用前观赏一翻民间手艺食欲大增。食用时可用蔬菜及辣汤,冷调、凉拌。并可按各自口味,酸、辣、咸、甜自行调制。夹一筷子莜面,饱蘸自已调配好的汤料,细细咀嚼,一种特殊的莜面香味令你回味无穷。

莜面吃法颇多,风味各有千秋。可以加工成窝窝、储格、拿糕、饺饺、傀儡、丸丸、馄饨、拨面等,也可以加工成炒面、糊糊、燕麦片等,不仅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主要食品,而且是出口外销的名牌产品。

大同黄糕是大同一带常见的家常食品,原料是黄米面,先用温水和成碎块状(散粒),上笼蒸熟,然后倒在盆里用手再揉一遍,边揉边在其表面抹点麻油,这样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干裂。最后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块,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黄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起来松软可口,十分味美。

大同黄糕的吃法很多,可以素吃,可以油炸。素吃,就是将蒸好的黄糕佐以肉菜,囫囵吞枣那么一咽,下肚了之。这就是“一吃,吃个油老虎儿;一咽,咽个鸡叫鸣儿”,“黄糕泡肉,吃个没够”那个香啊,那个爽啊,说起来都让人流口水。油炸,就是把素糕掐成核桃大小的糕块,捏成皮,包馅,过油锅炸,捞出即可食用。糕皮要个儿小,皮儿薄。糕馅全凭个人口味制作,有豆沙的、枣泥的、髓油的、酸菜的、还有肉末的。大同人讲究“豆馅放玫瑰,菜馅有韭菜”,为的是提味。油糕的形状挺多,有的圆如棋子,有的长似弯月,有的掐成三角形,有的夹紧后两手一掬就成了“相公帽”,还有的干脆包成水饺样等等,不一而足。糕人油锅,温火慢炸,捞出后油糕松软可口,越吃越香。

大同红烧肉,美味不可挡

碗坨,是一种山西汉族传统面食,在山西方言里又叫做“碗秃”。碗秃是用荞麦面同猪血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食用时,将它切成薄薄的三角块,在油锅中煎透,盛入碗内,浇上芝麻酱、蒜汁、陈醋、盐、味精等作料,用竹签扎着吃。这与北京的灌肠极为相似,只是原料不同。

作为大同的一道特色小吃,广灵豆腐干已成为餐桌上拌凉菜、炒热菜首选佐菜之一。它之所以受欢迎,除了优良的传统工艺,更在于它的生产地理优势,在当地有条壶流河,河南岸水质优良,制作的豆腐干则必然风味出众。嚼一块在口中品位,筋、韧、香的口感立刻流于齿间。

广灵豆腐干的制作大致分为制、压、切、晒、煮五道工序。首先将大豆去皮、压碎、用水浸泡12小时,把浸泡好的豆瓣加水磨成豆浆,将豆浆煮沸,并用石灰水和麻油场压沫,然后用陈浆点汁,待豆浆成豆腐脑状时,便可入模,压挤出汁水;待豆腐成型后,将其切为长10厘米、宽3厘米、厚0.5厘米的豆腐条;然后把豆腐条置日下晾晒,晒后再用温水冲洗,最后用食盐、茴香、花椒、大料、姜等调料卤煮,但水温不能高。

广灵豆腐干分咸干和熏干两种。咸干又分为豆腐干和豆腐筋两种,二者制法相同,形状有异。豆腐筋形似竹筷,软如皮条,柔韧耐嚼。熏豆腐干也有两种,一种是不经卤煮,切块后便用锯末(以松柏末为佳)烟熏;另一种是卤煮后再熏,品质风味以后者更好,但产量不多。

呵呵,好了,地道的大同美食先介绍这么多了,其实还有很多这次没有机会吃到,比如莜面傀儡,等等,也是美味,有机会再享受吧。

玉米面糊糊

说起玉米面糊糊,山西人都不会陌生,尤其是经过上世纪那饥馑困难的人们。十冬腊月,一碗玉米面糊糊和着一个窝头吞下,真是身上暖融融,心里乐陶陶!

话说这糊糊要做的稠一些,晋北叫拿糕,晋南称煮骨垒,如果是在稀饭里撒些面进去晋东南谓之撒面粥。拿糕是用红面做的,过去晋北盛产高粱。锅开着,一直往里添面,用筷子不停地搅动,避免夹生,尽管是用文火,锅上也会厚厚地巴一层,特难洗,乡间流传一句俗话:“宁爬一个十里坡,不洗一个拿糕锅”。煮骨垒和撒面粥的做法与之相同,不过都是用玉米面来做。吃这些饭的调和特别讲究,要用花椒油炸红辣椒,然后依次加入葱花、香菜、酱油、醋,蘸着吃,美味无比。

山西百聚微生活

定期推送山西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

网站建设开发丨手机微







































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