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权,年生,广灵县蕉山乡南蕉山村人,曾任南蕉山小学校长。坎坷的人生经历,为其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文笔诙谐幽默,主题新颖别致。他采用的“原生态”创作手法,深受群众喜爱,被读者亲切地称为“广灵的赵树理”。自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各类文学体裁的作品多篇(件)。他的作品先后在《雁北日报》《山西农民报》《塞北文苑》《农民日报》等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代表作有《笔走龙蛇》《张三奶》《南河沿的故事》等。 (视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叫他在这里是往大来长长 文王福权 诵读亚红 史飞 “叫爷咋呀?” “总是你那爷爷不好!” “你看着不好,爷看着好!” “好好好,你去吧!” “去就去,老师咬求呀!” 老师叫范大方去学校,街上的人们戏他说他儿子总是又给他惹祸了。可他不当回事,嘴硬硬地说。 范大方的二小子,从小惯得赖,在街上骂大人打孩子,大方见了不管,还眯宿眼咧着嘴笑哩。人们说:“你还嘴咧哩,不用着急,你儿子给你惹祸呀。” “求,叫他混吧。” “你是叫他碰大狱门哩。” “碰进去就好,坐个三年二年的出来就有办法了。你不看这会儿凡是坐出大狱的,都成了爷爷,谁也不敢惹,大把大把的票子就来了。” 人们见范大方如此说话,就不怠和他白费口舌了。 范大方的二小子名叫范二郎,头秃秃的,一双大眼圆溜溜的,走道好似螃蟹串——横行。念小学时,没写过一个字,见天和孩子们嚷仗打架,且下手恨,不是半头砖就是石头,要不就是砸板凳,拿板凳腿子打,学校里的调皮孩子,慢慢都叫范二郎打毛了。范二郎成了学校的“大油”,手下还聚集了几个弟兄。等到范二郎上了小学二年级,他的小弟兄已聚到三十多人,打架的家俱也变成了钢管、砍刀。邻村的孩子们来这所小学念书,就得向范二郎交保护费,每月三十块,要不罢想念书。不交保护费,见天打你。闹得学校没办法,校领导请求乡派出所帮助,派出所的干警找到范二郎,几次警告皆无作用。后来干警们说:“这么大点的孩子,也上不了条文,只能说服教育,我们也没别的办法。” 过了一年,范二郎和他的小弟兄们都上了乡初中,人大了,胆大了,更加猖狂,下课后,拦住男老师要烟。还把一个女教师踢得流了产。学校没办法,只好请范大方到学校,商量谈咋样下事。 范大方来到校长办公室,校长简单向他说了范二郎的情况,请范大方协助教育,并解决女教师住院的花销。 范大方听了校长的话,嘿嘿一笑说:“这我都知道,我也管不了他。原根我也不指他念书,在这里是往大来长长。” “要不你先把他领回去,叫他休一个学期学。叫他回家好好想想,在家里你好好管教他。”校长无奈地说。 “他没病没吐地叫他休啥学。就叫他混吧,混够三年,好叫他碰大狱门。” 这会儿他就碰大狱门哩,还等得了三年!”校长说。 “你说你们正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总不能叫他到街上混去吧。就叫他在学校里往大来长长吧。” “那往后范二郎闯下啥祸,你负责!”校长说。 “你不看电视上见天说,孩子在学校闹下啥事,也是学校的事,和家长没关系。” “你这人咋这么说话哩。”校长着急地说。 “这是事实,你叫我咋说哩。”范大方说。 “校长,就这么个话了,你就不用管他了,随他去吧。”说完站起身走了。 王福权赞赏 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