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 广灵,一个山水小城,千百年来,每逢过年,各家的女人都会用自己精心剪制的窗花来点缀装饰窗户。萧瑟的冬日,鲜艳的窗花是寒风中最温暖的记忆之一。一把小小的剪刀,上下翻飞,运转灵活,在一双巧手剪裁之下,呈现出的不仅仅是一幅幅花鸟鱼虫、山川景色,更是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展现在一张张宣纸上。 广灵剪纸作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源远流长。若要追根溯源,可上溯到周成王剪桐封虞。周成王把桐叶剪成“圭”形赠与弟弟叔虞,并封他为唐王。这个桐叶“圭”即是最早出现在三晋大地上的剪纸品,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雏形,可追溯到初唐,“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正是诗人李商隐对广灵剪纸的真实写照。广灵剪纸的形成大约在明代,清中期以后逐渐成熟,并一直流行于广灵民间。 广灵剪纸以其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在中国剪纸中占有重要地位。广灵剪纸从剪法与刻法上分为阴刻、阳刻、阴阳合刻三种,阴刻为主,阳刻为辅。从色彩上分为单色剪纸和染色剪纸两种,注重调色、点染、平涂、套色、洗色等基本技巧。在构图设计上,强调简洁饱满,完整连贯。在内容上,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包。 传统的广灵剪纸有复杂的工序,包括设计图案、湿、踩、晾、晒、刻、染、包装、装裱等多道工序。其中图案设计中有一个特别的环节是“熏样”。剪纸艺人会先刻出一张样贴,然后把样贴贴在白纸上,然后对着蜡烛或油灯烟熏,这样白纸上就会留下一个黑白分明的图案,即是将要剪纸的花样。 广灵剪纸大师张中景之子张会堂精心点染剪纸 现代广灵剪纸把剪纸与绘画技巧完美结合,还融入了民间刺绣元素。有的在写实的基础上多层结合,突破了中国剪纸传统的平面图层,体现了三维立体效果,极大地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表现空间,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多层剪纸云冈大佛 尽管广灵剪纸远近闻名,但年以前,广灵剪纸的传承和发展曾举步维艰,面临失传的危险。年,广灵县委、县政府将剪纸产业纳入广灵文化建设规划之中,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了对剪纸艺术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力度,建成全国最大的剪纸博物馆——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广灵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年 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 与河南、陕西等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剪纸项目联合打包,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年 走进世博园广灵县还建有剪纸文化产业园区,集研发、生产、包装、培训、观摩、销售于一体,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剪纸文化产业链。 剪纸这门古老的手工艺术,正在焕发着新的生机。一幅幅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精妙无比的骇世佳作,为我们民间剪纸艺术的辉煌发展,谱下了一曲曲无声而有形有色的华美乐章。 (广灵剪纸欣赏,请将手机横过来看) 责编:彦利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