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情韵 作者/杨树林 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村庄。小河是我们童年最向往的地方,而耸立在村庄南边的大山更是我们经常流连的地方,那红艳艳的山丹丹花丛中,那满山遍野的沙棘林里,那群峰独秀的斗山峰巅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童年的足印。 夏天的雨一场接着一场,那连绵的雨季来临后,一下就是好几天。雨停了,一道彩虹悬挂在东方天空,我们被阴雨笼罩了几天的心也像那道绚丽的彩虹一样,一同在蓝天里飘舞。 “孩儿们,山坡上又淋起地皮菜了,走,咱们一同上山拾地皮菜去哟!”随着娘和婶婶们的呼喊,我和小伙伴们也都挎上篮子,向山坡上跑去。唯恐落在老人们的身后。 山坡上的地皮菜又厚又大,比河滩里的强得多。但我们毕竟是孩子,一贪起玩来就忘了是来干什么的。一会儿追蜻蜓,一会儿采山丹丹花,一会儿又找野葱吃,因此,当大人们都拾了满满一篮时,我们都往往还不够半篮。夕阳就要下山了,娘和婶子们都要回家了,我们的篮子却不满,怎么办呢?还是三旦点子多,悄悄地对我们说:“篮子不满回家,娘会骂我们贪玩的,咱们不如把地皮菜先倒出去,拔些草垫在篮底下,再把地皮菜盖在上头,不就变成满满一篮了。” 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办法。于是,我们便故意落在她们后边,快速地搞起了“虚假工程”,不一会儿,半篮子地皮菜竟变成满篮子,于是,我们又小跑起来,一直追上她们,故意把篮子在她们眼前晃动着,等他们都向我们投来会心的微笑后,我们便一溜烟似的回到各自的院里,早早地把地皮菜倒出来,把草藏了起来,然后聚在一起,共同等娘和婶子们回家。 秋天登上山顶去从沙棘林中割酸溜溜是我们最向往的时光。那时候,山上的沙棘林非常繁茂,越到深秋,酸溜溜越熟得可爱,悬崖边上,陡峭的山岭上,到处都是黄中带红的酸溜溜,让人看上一眼,便会流出口水来。 选上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们十几个孩子,手持镰刀、剪子,提上竹篮,一齐涌出村口,向山上冲去。去登山的过程中,我们谁也不甘示弱。大家你追我赶,奋力向山顶攀登,近两千多米蜿蜒的山路,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可攀登上去。因此,每当我们攀上山顶时,心跳的节奏真是快得出奇,每分钟绝不会低于多下。心跳归心跳,坐在岩石上,俯瞰家乡的河川大地,那枕头河水库中碧绿的水,那堆在场面上一片片黄澄澄的玉米,那一个连着一个的村落,尽收眼底,“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便会从耳畔响起。 开始割酸溜溜了。大家都选好最稠密的、颗粒最饱满的沙棘树,选出最甜的来割。割酸溜溜时,必须格外小心,因为沙棘树上长满了刺针,稍不注意,便会扎破你的手和脸。因此,我们在割取时,都十分谨慎。 有时在割酸溜溜时,不管是谁第一个发现了一枝最甜的,便会惊喜地大叫起来。接着,大家便会立即都围过去,争着用剪子一枝一枝地剪下来吃,一直吃个尽兴为止。吃完了,酸溜溜汁都挤在了脸上和嘴角边,大家望着“化妆”后的脸,都开怀大笑起来,笑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着,回荡着…… 经过一天的精心割选,我们都割剪回了最好的酸溜溜,夕阳下山了,我们也都挎着满篮子酸溜溜走在了回家的山路上,一颗心早已飞到了家中。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杨树林,山西大同广灵县人,山西大同广灵县文联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会员,《散文选刊》签约作家。出版的著作有故园三部曲《故园之恋》、报告文学集《奋进的乐章》、旅游文学集《塞上江南水神堂》、散文集《村野童趣》等,曾在《诗刊》《中国青年报》《山西法制报》《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大同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首)。联系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