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投资亿元

到年完成万户清洁取暖改造

山东省人民政府到年,投资亿元,完成万户清洁取暖改造,55%的村庄实现清洁取暖。

巩固热泵强省产业地位

大力发展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泵热风机

山东省人民政府到年,全省平均清洁取暖率达到70%以上。其中,20万人口以上城市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农村地区平均清洁取暖率达到55%左右。到年,全省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其中,县城及以上城市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农村地区平均清洁取暖率达到75%左右。

济南、青岛、烟台等3市作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区,要率先形成电取暖等替代散烧煤的清洁取暖基本格局。按照宜电则电、宜可再生能源则可再生能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优先发展集中供暖的同时,积极发展空气能等多种能源取暖。根据气温、水源、土壤等条件特性,结合电网架构能力,因地制宜优先选用低温空气源、污水源等热泵取暖,发挥电能高品质优势,充分利用低品位的能源热量,提升电能取暖效率。在不具备集中供暖条件的区域,发展热泵热风机、户用空气源热泵等分散式电取暖。

在热力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和城市规划新区,根据热负荷需求和可利用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区域性集中供暖,作为城市集中供暖的重要补充。对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新型农村社区,应主要推广空气源热泵、海水源热泵等小型集中供暖。对于经济基础较好、区域电网网架结构相对可靠,且电力供应有保障的村镇地区或中心村,因地制宜有序开展煤改电工程,推广空气源热泵、热泵热风机等取暖。

大力发展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泵热风机,积极发展污水源热泵、吸收式热泵,进一步提升热泵产业层次和规模,形成从主机制造、零部件制造、关键设备配套、技术服务等完整产业链,打造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德州、莱芜等热泵产业集群,进一步巩固山东省在全国热泵强省产业地位。

到年热泵产业

产值力争突破亿元

山东省人民政府在热泵产业方面,抓住国家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重大机遇,发挥山东省既有热泵产业基础,到年,山东省热泵产业产值力争突破亿元;到年,山东省热泵产业产值力争突破亿元。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场所和新型社区,优先选用空气源、污水源等热泵取暖,提升电能取暖效率。

在不具备市政集中供热的区域,优先推广热泵等集中供热技术;对于不具备集中供暖条件的区域,优先推广家用空气源热泵技术,或合理选择使用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等分散式电采暖技术。到年,山东省热泵等电能取暖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以上。大力推广“太阳能+”多能互补热利用模式,实现太阳能与空气能等多能互补。到年,山东省“太阳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取暖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左右。

加快通过空气源热泵等方式

实现燃煤锅炉煤改电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3年试点期内5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1亿元,市级配套财政资金58亿元,吸引社会资本亿元。按照六大技术路径部署工作,重点支持燃煤锅炉淘汰改造、中深层地热清洁供暖、城乡清洁能源替代建设等,以技术引领项目,完善后期运营维护,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有序开展。

加快通过热泵(空气源、污水源等)等方式,实现燃煤锅炉煤改电;本项任务共计划投入资金26.5亿元,其中使用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地方财政资金1.6亿元,企业自筹资金21.9亿元。在地热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农村较为分散地区采取煤改电方式,逐步替代供热及炊事用煤,努力将商河县建成全国“冬季清洁取暖无煤化示范县”。

重点实施城乡清洁能源替代。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及集中供热未覆盖区域,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因地制宜,采用电能替代分类实施。城乡清洁能源替代任务共4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2.72亿元(不含清洁燃煤替代劣质煤项目),其中使用中央财政资金8.2亿元,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出资54.52亿元。其中煤改电涉及19个项目,采用电能替代、谷电储能、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支持清洁绿色电力采暖,总投资额6.5亿元,其中使用中央财政资金2.5亿元;棚改旧改清洁供暖,涉及9.5万户,其中使用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

积极推进煤改电工程

统筹推进清洁取暖工作

大众网-大众日报坚持不懈治霾,深入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年济南市继续统筹推进清洁取暖工作,积极推进煤改电工程,切实抓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年计划投资.3亿元

商河县冬季供暖无煤化示范县项目入选

济南市人民政府商河县冬季供暖无煤化示范县项目入选年度市级重点项目。据了解,年济南市共安排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7亿元,年计划投资.3亿元。

改造4.7万户

年实施农村冬季清洁取暖

青岛日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年青岛市新增清洁能源供热能力万平方米,新增农村清洁取暖户;年青岛市实施农村冬季清洁取暖改造4.7万户。

青岛政务网以取暖清洁化为目标,因地制宜地确定清洁取暖改造方式,主要包括电代煤供暖等;电代煤供暖。对热泵类电采暖设备购置、安装及电表以内管线改造费用,市级财政按照元/户的标准一次性奖补区(市)。以社区为单位实施区域集中供热的可再生能源取暖、多能互补取暖等清洁取暖工程项目,依据建设项目的评估可供热面积,市级财政按照22元/平方米且每户不高于1元的标准一次性奖补区(市)。

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敬老院和村委会等非营利性公益场所实施清洁取暖的,由各区(市)统筹解决,按照供暖面积平方米折算1户的标准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与居民相同。上述项目由政府财力全额负担的,不再补贴。对具备集中供暖实施条件的,原则上不实施分散取暖。房地产开发企业配套建设的农村清洁取暖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已计入房屋开发成本的,计入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任务但不享受清洁取暖补贴政策。市级财政清洁取暖奖补资金,原则上区(市)财政应按1.5倍进行配套。鼓励有条件的区(市)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减轻用户负担。

胶东在线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年改造农村清洁取暖3.1万户,其中电代煤户。

临沂市政府网临沂市年新增集中供热和清洁取暖面积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1%。

完成14万户

年农村清洁取暖

淄博市政府网淄博市入选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完成14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任务,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万吨以内。

改造15万户

年电代煤等清洁取暖

济宁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济宁市入选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市,获中央奖补资金15亿元,完成清洁取暖18.4万户。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浓度均值降至50微克/立方米、居“2+26”通道城市第2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济宁市年改造电代煤等15万户,新增集中供暖面积万平方米。

改造20万户

年10月底前清洁取暖完成

齐鲁晚报社按照“宜电则电、多能互补”的技术路线,选择适宜的取暖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城区和农村清洁取暖工程。到年冬季采暖季前,全市完成65万户清洁取暖改造任务。按照示范带动、面上推广、分步实施的原则,年、年清洁取暖任务按20万户、15万户进行分解。

实现主城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县城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85%,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75%。对未列入三年拆迁计划且集中供热管网不能到达的城中村、城郊村、小城镇以及农村地区,采用空气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取暖的用户,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年10月底前完成20万户;年10月底前完成15万户。

新增0户

年农村清洁供暖

威海市政府网年加强农村散煤燃烧治理,新增农村清洁供暖用户0户。

齐鲁壹点营造更美的人居环境,年枣庄市稳步推进农村清洁取暖。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重点领域燃煤锅炉“煤改电”

日照社科年完成农村清洁取暖工程2.5万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日照市年继续推进沿海养殖、工业领域燃煤锅炉“煤改电”。

新增7万户

年农村清洁取暖

菏泽大众网完成“电代煤”等7.6万户,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全年PM2.5平均浓度改善率全省第1位。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深化农村“七改”工程,年菏泽市新增农村清洁取暖7万户。

滨州日报年滨州市完成清洁取暖改造7.3万户。

计划投资约49.88亿元

年实施清洁取暖改造17.4万户

滨州市人民政府到年,滨州市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达到%,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率达到%,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力争达到%。未来三年,滨州市市需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约.6万平方米。其中,城市城区、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新增集中供热面积约.6万平方米;农村地区实施清洁取暖改造面积约2万平方米、36.5万户;三年计划总投资约.89亿元,其中,城市城区、县城和城乡结合部计划投资约38.45亿元,农村地区计划投资约72.44亿元;年完成17.4万户,年完成9.1万户。

年,全市计划投资约49.88亿元;其中,城市城区、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投资约17.57亿元,具体项目由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论证确定后实施;农村地区投资约32.31亿元,拟实施清洁取暖改造17.4万户。年,全市计划投资28.73亿元。其中,城市城区、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投资约10.56亿元,具体项目由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论证确定后实施;农村地区投资约18.17亿元,实施清洁取暖改造9.1万户。对按时完成任务的县(区),根据任务量等情况给予万元-万元不等的奖励。

推广使用空气源供暖

充分利用低温热源热量

山西省发改委到年清洁取暖率达到75%左右,替代散烧煤万吨。其中,电供暖、气供暖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原则,年要占比达20.7%。有序推进冬季取暖“煤改电”工程。结合采暖区域的热负荷特性、环保生态要求、电力资源、电网支撑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电供暖。统筹考虑电力、热力供需,实现电力、热力系统协调优化运行。

在热力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推广空气源热泵等分散式电供暖。根据气温、水源、土壤等条件特性,结合电网架构能力,因地制宜推广使用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供暖,发挥电能高品质优势,充分利用低温热源热量,提升电能取暖效率。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差别化探索,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成本最低、效益最好多种技术设备和能源互补融合、系统集成的综合采暖解决方案,打造“经清效益好、推广效果佳”的清洁取暖“煤改电”典型示范项目。

山西日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年推动清洁取暖和散煤替代由城市建成区向农村扩展。

县(市)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

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60%以上

山西省人民政府有效推进清洁取暖,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集中资源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市和汾渭平原4市等重点区域散煤治理,优先以乡镇或区县为单元整体推进。年10月底前,县(市)建成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力争达到60%以上。积极争取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市和汾渭平原4市全部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试点城市范围。制定山西省清洁取暖资金支持政策。

发展空气能可再生能源

增加京津地区清洁能源消纳

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上,国家支持山西省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提升区域精准治霾能力和水平。加大“煤改电”等冬季清洁取暖工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资金补贴力度。支持山西省因地制宜发展光伏、空气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增加京津地区对山西省清洁能源的消纳。

改造3万户以上

年太原实施农村清洁供暖

山西晚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太原市年实施农村清洁供暖改造3万户以上。

三晋都市报2月20日,太原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举行,太原市年持续推进散煤治理,进一步控制燃煤污染。同时,继续实施农村清洁供暖改造,太原市全年完成改造3万户以上,清徐县、阳曲县力争实现辖区清洁供暖全覆盖,全市农村地区清洁供暖覆盖率达到70%以上。

惠及居民0余户

年完成清洁取暖万平方米

临汾日报年临汾市完成“煤改电”、集中供热等清洁取暖改造15万户;成功申报国家清洁群暖试点城市,争取到9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临汾市年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提升改造万平方米,惠及居民0余户。

改造18.65万户

年“一城三区”完成清洁取暖

临汾市人民政府清洁取暖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方式,各片区可结合区域内电力保障等条件和群众意愿,选择适宜的改造方式。年“一城三区”区域划分任务目标:

“一城”——市区城市规划区平方公里区域,东至国道、西至公路西环、南至南外环——国道、北至公路北环,共70个村、53个社区、5.03万户、万平方米的取暖面积;尧都区平川区——“一城”之外的尧都区平川区域,共个村、5.13万户、6万平方米的取暖面积;襄汾县区——襄汾县城建成区及其以北区域,共91个村、3.62万户、.8万平方米的取暖面积;洪洞县区——洪洞县城建成区及其以南区域,共84个村、4.87万户、.8万平方米的取暖面积。

户内电采暖设备购置主要有空气能热泵电采暖设备。由县(区)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形式确定设备采购目录清单,用户在中标企业清单内自主选择所需设备。进入招标范围的生产企业和设备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对10t/h及以下燃煤取暖锅炉和农业大棚、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设施的取暖用煤进行清洁能源替代改造。采暖用电每度电补贴电价的三分之二,每户最高补贴电量1万千瓦时,市、县(区)各承担50%。

行政事业单位清洁取暖改造列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先实施后补贴。学校、养老院等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单位清洁取暖改造,参照行政事业单位补贴标准,给予支持。营利性生产经营场所清洁取暖改造,由县(区)制定相关办法。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项目运行用电参照居民用电价格执行。

年10月底前

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达60%以上

大同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热则热、多能源供暖等,确保群众安全取暖过冬。年10月底前,县(市)建成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力争达到60%以上。

大同日报市政协委员刘畅:建议开发新能源供热,如空气源热泵供暖、地源热泵供暖、污水源热泵供暖等,这样,可以实现大同市冬季清洁取暖。

有序推进冬季取暖“煤改电”工程

建议使用COP较高空气源热泵采暖

运城市人民政府年8月—年7月全市完成清洁取暖改造面积2万平方米,占全部改造面积的30.6%;城区清洁取暖率达到%,县城清洁取暖率达到76%,平原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21.6%。年8月—年7月,全市完成清洁取暖改造面积万平方米,占全部改造面积的32%;县城清洁取暖率达到88.3%,平原农村清洁取暖率要达到55.5%。年8月-年7月,全市完成清洁取暖改造面积万平方米,占全部改造面积的37.4%;县城清洁取暖率达到%,平原农村清洁取暖率要达到%。

有序推进冬季取暖“煤改电”工程。建议使用能效比(COP)较高的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电采暖设备,鼓励利用低谷电力,有效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根据气温、水源、土壤等条件特性,结合电网架构能力,因地制宜推广使用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供暖,发挥电能高品质优势,充分利用低温热源热量,提升电能取暖效率。农村通过“煤改电”改造使用电采暖或热泵辅助加热取暖,采暖用户与居民家庭“煤改电”采暖执行同样的电价政策。

达万平方米,占比4%

到年电供暖(含热泵)面积

晋中市人民政府到年,电供暖(含热泵)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占比4%。年,市辖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年10月底前,县(市)建成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年,市辖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

年,太谷、祁县、平遥、灵石、介休建成区及城乡结合部(含中心镇)清洁取暖率达到70%以上,其中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90%以上;其他县、区建成区及城乡结合部(含中心镇)清洁取暖率达到50%以上,其中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以上;年,所有县(区、市)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年,所有县(区、市)建成区及城乡结合部(含中心镇)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其中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

年,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力争达到40%以上;年,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力争达到60%以上;年,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结合采暖区域的热负荷特性、环保生态要求、电力资源、电网支撑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广试点示范电供暖。在热力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推广空气源热泵等具备分散式电供暖,鼓励利用低谷电力,有效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灵石县“煤改电”项目,完成村内电网提升改造及“煤改电”相关设备安装,三年累计完成空气源热泵煤改电供热面积约10万平方米;榆社县空气源热泵“煤改电”项目,三年累计完成煤改电供热面积约万平方米;和顺县“煤改电”项目,三年累计完成空气源热泵煤改电供热面积约10万平方米。农村地区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通过“煤改电”改造使用电采暖或热泵辅助加热取暖,采暖用户与居民家庭“煤改电”采暖执行同样的电价政策。

年10月1日前

完成电代煤地区自动划入“禁煤区”

长治市人民政府有效推进清洁取暖。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多能源供暖,确保群众安全取暖过冬。积极推进实施民用散煤治理,优先以乡镇或区县为单元整体推进。年10月底前,县(市)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力争达到60%以上;年10月1日前,各县城建成区全部建设成为“禁煤区”,辖区内完成以电代煤等清洁能源替代的地区,自动划入“禁煤区”。

积极争取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试点城市,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金融支持政策,争取对清洁取暖等重点项目的省级基本建设投资支持,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改造。

加快落实《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

优先以乡镇或区县为单位整体推进

晋城市人民政府有效推进清洁取暖。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多能源供暖,确保群众安全取暖过冬。加快落实省、市《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优先以乡镇或区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年10月底前,县(市)建成区清洁取暖率达到%,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力争达到60%以上。

积极实施“以电代煤”改造

推广较成熟的空气源热泵技术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到年底,城区全域清洁取暖率达到95%;到年底,城区全域实施清洁取暖。年计划完成户居民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在集中供热无法到达的区域,积极实施“以电代煤”改造。“以电代煤”改造可采用目前市场上较成熟的技术路线,比如:空气源热泵等方式进行。

深入推进散煤治理工作

重点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程

山西新闻网在冬季清洁取暖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清洁取暖改造户。在燃煤小锅炉淘汰方面,到目前全市共计淘汰燃煤锅炉台。

阳泉日报要求年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和散煤治理工作。

阳泉日报要求重点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程,继续加快棚户区改造,抓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项目。

清洁采暖改造10万户

年内完成集中供热清洁万平方米

吕梁日报保持铁腕治污的决心和定力不动摇,持续开展环保督察问题“回头看”。年年内全市完成集中供热清洁改造万平方米,清洁采暖改造10万户,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万平方米,农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1万平方米。

提升电能取暖效率

推广使用空气源热泵供暖

原平市人民政府到年,电供暖(含热泵)和天然气供暖面积目标达到58万平方米,占比2.9%。年,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年,原平市的建成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年,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力争达到40%以上;年,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60%以上。

有序推进冬季取暖“煤改电”工程,结合采暖区域的热负荷特性、环保生态要求、电力资源、电网支撑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电供暖。统筹考虑电力、热力供需,实现电力、热力系统协调优化运行。在热力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推广空气源热泵等分散式电供暖,鼓励利用低谷电力,有效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根据气温、水源、土壤等条件特性,结合电网架构能力,因地制宜推广使用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供暖,发挥电能高品质优势,充分利用低温热源热量,提升电能取暖效率。

大力发展热泵、蓄热及中低温余热利用技术,进一步提升余热利用效率和范围。在城市污水厂或污水主管道周边,优先实施污水源热泵供暖。农村地区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通过“煤改电”改造使用电采暖或热泵辅助加热取暖,采暖用户与居民家庭“煤改电”采暖执行同样的电价政策。因地制宜,将农村炊事、养殖、大棚用能与清洁取暖相结合,充分利用空气源热泵等多种清洁能源供暖。

(来源:热泵在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