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微赞台”,再点击“   在广灵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决战决胜深度贫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一名模范退役军人,发扬当年部队钢铁战士的奉献精神,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前沿阵地,以自己强烈的家国情怀,倾力发展食用菌、有机蔬菜、特色杂粮种植产业,带动当地贫困农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他的事迹受到全县人民的普遍赞誉。

走近高养利

  年7月27日下午,我突然接到老同学、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元明“赶快来我办公室,有一个重要的宣传任务,想请你帮忙!”   我急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匆匆来到老同学办公室。他说:“在昨天召开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我县养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养利被中央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这是我县退役军人工作的成绩和荣耀,中央和省市县要求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向受表彰的标杆看齐,在各条战线上再立新功。我们要按照上级精神,进一步挖掘、整理、总结并在全县广泛学习宣传高养利的先进事迹,你是中国公文写作学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县出名的笔杆子,这个活你干我最放心!”   写高养利,我心中确实没底,但又不好推辞,只好满口答应。元明局长立马打通高养利手机,让他安排我的采访。   高养利其人,事迹我早有耳闻,虽未曾谋面,但神交久矣。第二天上午9时,他开车准时到县城我家楼下接我。初次相见,40岁出头的他,身着朴素,看起来满脸疲惫,眼神中却透露出青春的朝气和活力。他刚刚从十公里外的合作社园区风尘仆仆赶来。   一上车我们便交谈起来。我问他的人生经历,他说,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山东烟台某部连队,连续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被考核为“全优新兵”,给部队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两年短暂的军旅生涯中,他多次参加部队统一组织的驻地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突工程建设任务,每次他都奋勇争先,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我问他退伍回乡后的情况。他说,农村义务兵虽然服役时间不长,但他在人民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开拓了视野,锻炼了意志,构筑了梦想。回乡后,他在县里一家工业制造民营企业从销售员干到业务经理。这八年多的时间,使他切身感受到市场的无情和有情,同时也收获了人生的感情和爱情。由于工作积极肯干,业绩突出,公司大学生员工小边看上了这个有着军人魅力的“兵哥哥”,以身许嫁,好事天成。婚后小边考上了本县大学生村官,后又成为县国土资源局一名事业干部,这位“贤内助”成了他实现创业理想追逐梦想的坚强后盾。   年,广灵县根据本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力推进“东菇西耳”(指广灵县大岭东和大岭西两个区域)农业开发战略。高养利看到了实现多年创业梦想的大好机遇,积极参加县政府组织的北京农业大学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这次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使他受益匪浅,重点对食用菌种植产业有了全新的思想认识和知识储备。学习回来后,他马不停蹄地利用本村小学八间废弃教室试验栽培菌袋16万袋,最后收获黑木耳多公斤。这次试种取得一举成功,更加坚定了他投身食用菌产业的信心。这年底,由高养利担任理事长的广灵县养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那年他31岁。

创业“莎泉岭”

  搜索《百度百科》介绍,“莎泉”是山西广灵壶流河发源地,“莎(suo)”是当地盛产一种野草,叫“莎草”,村中南部有天然涌出泉水,故名“莎泉村”。高养利从小生长在这个山区小村庄,他的合作社便坐落在村东约一公里地势较高的山地“莎泉岭”上。   在高养利陪同下,我来到合作社种植园区日光温室大棚、农产品加工车间、质量检测中心和技术研发培训中心。他说从小时候记事起,世世代代耕作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一直过着贫穷生活。这是他心中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无论走到哪里,他总牵挂着这方滋养他成长成人的热土。   “只有改变传统观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才能彻底实现家乡面貌根本改变。我国北方山区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昼夜温差较大,普遍适宜栽培黑木耳、平菇等食用菌农产品,而且这种菌类食品正在成为现代人消费的餐中佳肴,营养极其丰富,市场只会愈来愈大,价格只会愈来愈高。咱莎泉村有得天独厚的山区气候条件,有着低产低效低价土地资源,还有充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空虚,设施农业几乎空白,前几年大量年轻人不得不离土离村外出打工,引发了留守儿童、留守妻子、留守老人等诸多社会问题。如果我们能多一个产业项目,多一个实体企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就会大量回流返乡,这个社会顽疾也就迎刃而解。”高养利向我畅谈了他创业选择的理性思考和创业激情的动力之源。   有了北京农大的学习基础和小学教室的“热身”体验,高养利说干就干。年,他多方筹集资金80多万元,在“莎泉岭”连片地块租赁农民承包地35亩,建起了28座标准化食用菌栽培日光温室大棚,当年产销优质黑木耳10余吨,收益8.8多万元,完成了由小型试验向规模种植的成功转化。   年,高养利投资万元,在合作社园区建成年产万袋的食用菌菌袋生产线一条,并配套菌种专用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还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莎泉岭”食用菌产品商标,迈出了合作社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坚实一步。   高养利一时成了广灵县食用菌行业的土专家,许多同行向他请教难题他都毫不保留传授。年,他培育了50万袋香菇菌袋,由于技术不过关,加上局部气候原因,香菇产量低,品质差,市场价格上不去,一下子赔了80余万元,使他正处创业高潮时候的头上猛烈地挨了一棒。但是,挫折并没有把他击倒,反而更激发了他静心钻研栽培技术的决心。这一年,他主持研发的“利用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新技术”和“一种食用菌液体培养罐新工艺”,找到了影响食用菌菌包生产质量和效益的瓶颈,这两项成果分别荣获山西省科技厅集体二等奖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   年,高养利决定在食用菌产品的基础上,拓展特色杂粮和有机蔬菜。他从山西省静乐县引进素有“谷物黄金”之称的藜麦品种,当年在园区试种50亩,成活率达到70%。   年,高养利总结经验教训,对藜麦种植加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将藜麦种植面积扩大到亩,这一年成活率出乎意料地达到96%,亩产达到公斤,还成功培选出适合本县生长的“广黎麦1号”优良品种。随后,他引进山东省曹县专用生产加工设备及技术服务,对藜麦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中心上下游相配套的产业格局。   年,合作社销售收入达到多万元,实现利润万元,取得了历史性的大丰收。于是他又投资多万元,在广灵县首次成功引进并推广“菌中之王”“羊肚菌”和“小密25号”“哈密瓜”规模种植。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大藜麦、西瓜、香瓜、豆角、西红柿、菜辣椒等杂粮和蔬菜种植面积,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内在需求。   高养利充满信心的对我说,通过实施“品牌引市场、项目带业务、订单促生产、就业帮扶贫”的产业计划,用地方特色产业助推区域精准扶贫,特别是随着时令鲜蔬采摘园和反季大棚周年化生产成熟应用,乡亲们今年冬天可闲不住了!   我行走在园区大棚田间地头,品尝了家乡黄土地上第一次生长出来的“哈密瓜”,体验着高养利事业的甜蜜,无比欢欣。他说,今年栽培和种植的食用菌、瓜果、蔬菜、杂粮等系列农产品普遍长势喜人,市场看好。如果下半年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保守估算,全年销售收入可突破千万元大关,利润突破万元已成定局。   截至目前,养丽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多万元,园区占地面积亩。现有日光温室大棚栋,制菌设备仪器百余台(套)。年生产加工能力食用菌吨,有机蔬菜吨,特色杂粮吨,成为集销售、种植、加工、研发、培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扶贫基地。   我现场看到,这里的农产品正装车待发,源源不断地运往京津冀晋蒙各大农副产品市场和城乡超市电商。正在井然有序忙碌的农民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一座充满现代气息和发展活力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种植园区焕发出蒸蒸日上的勃勃生机。   高养利,一个青春似火的身影,正带领大家朝着共同的“小康梦”奋力奔跑!

扶贫合作社

  十年磨一剑。历经风吹雨打,痴心不改。高养利说,他现在对以食用菌为主打品牌的农产品开发事业着了迷,上了劲。创业路上,虽然流下许多辛勤的汗水和委屈的泪水,但也收获了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愿景。最让他感到人生价值的莫大荣耀是他把自己的合作社办成了全县脱贫攻坚的分战场,办成了广大农民群众迈进小康幸福生活的新家园。   我向高养利要了以下几组数据。目前有名农民常年在合作社从事种植业生产劳动,其中86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年均收入从十年前的0多元逐步增加到现在00元以上。近年来,在合作社辐射带动下,园区周边乡村1多农户不同程度的得到受益。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就业生活的平台,学到了增产增收的技能,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养丽合作社成为助力全县脱贫攻坚战的一股不可小瞧的力量。   我走进产品分选包装车间,向正在忙碌的一名中年男子拉起了家常。他说:“我和妻子近十年来一直在合作社上班,现在种地全是机械化,家里十多亩承包地根本不够种,剩余时间常年在合作社有活干。这几年合作社效益好,大家的收入年年增,他家的三个儿子全都娶上了媳妇。要是没有养丽合作社,我家的光景真可难以想象啊!”   十年来的合作社实践,不仅使高养利成熟掌握了市场变化基本规律和生产加工关键技术,而且还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一是通过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聚众”到新型农村经济联合组织,激发群众智慧,发挥种植业集约经营规模效应;二是依托大市场、大城市、大企业,通过建立互利双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开通农产品销售网络渠道;三是联合周边农户松散种植纳入园区统一标准化服务管理,集中产品收购,体现良好的品牌效应。这“三驾马车”统一指挥,科学调配,有效整合,联动发力,产业链环环相扣,要素链优势互补,迸发出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强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创造力。   高养利深深认识到,充分发挥产业扶贫支撑功能,是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美好目标的重要保证。他表示,合作社将始终恪守“市场导向,订单生产,品牌效应,社会责任,共同富裕”的经营理念,精心打造原生态、纯绿色、高品质、多营养、最健康的具有广灵传统地域特色的系列农产品,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积极寻求解决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利益联结较松散等难题的有效路径,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改制为公司化经营体制,实现“三就地”:社员就地变股东,农民就地变农工,田地就地变车间,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此引领全县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从艰苦创业到制度创新的大胆探索和跨越。   在高养利办公室,我看见墙上这些非常鲜亮的名片:广灵县十佳青年标兵,广灵县“一村一人才”农村经营管理型人才,大同市人大代表,大同市十大新青年;大同市扶贫龙头企业、市级扶贫示范专业合作社,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山西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   时至中午,高养利接到镇里电话,通知下午到镇里参加乡村提升工程推进会议。他告诉我,上个月他刚刚兼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职务。我突然明白了:在全县夺取脱贫摘帽大会战最后胜利的冲刺阶段,上级党委把村支书这个重担交给他意味着什么……   盛夏时节,莎泉岭上,满眼翠绿。举目望去,烈日下那一排排熠熠闪光的日光温室大棚令人心生震憾,并充满无限憧憬和遐想……   我结束了对高养利的匆忙采访,又用了半天多的时间一口气写下了这些文字。我深知,我这次专访仅仅是开始,高养利这个年轻人对我已经有了足够的吸引力,我必须持续去跟踪,去采访,去发现,用手中的笔书写出这个更全面、更立体、更真实的退役军人、农民企业家和优秀村干部的动人篇章。   塑造新时代模范退役军人正能量典型,宣传并弘扬他们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先进事迹,讴歌他们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勇于奋斗的时代风采,激励全县干部群众奋力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是当前我们从事文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我深知,我不写高养利,愧做广灵人!供稿:任媛媛何媛作者:杨立军编辑:于会英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