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中国”大同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开赛 (记者双红)6日上午,“创客中国”大同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二层会议厅擂响战鼓,在两天的时间里,31个参赛项目将通过公开路演、导师问答、导师评分三个环节,最终产生15个晋级项目,进入到下一轮的大同赛区决赛。 据大赛承办单位之一的大同市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陈海潮讲,“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家级大赛,今年是第三届。大赛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了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的平台,发掘和培育了一批“双创”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催生了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与前几届不同,今年我省取消了参赛项目由各市直接推荐申报的形式,要求各市精心准备、认真筛选,并通过组织大赛的形式,最终确定入围省决赛的参赛项目,再通过省决赛,获得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入场券”。大同赛区主要包含海选、赛前集训、初赛、复赛、决赛环节,分为企业组和创客组两个组别进行。 昨日上午9时,入围复赛的19个企业组参赛项目进行了比赛,比赛现场节奏紧凑,参赛项目代表通过6分钟的路演环节,淡定、从容、自信地对参赛项目进行了简要阐述,充分展示了“大同创客”的风采。 据悉,通过6月6日、7日两天的复赛,将产生9个企业组和6个创客组的晋级项目,进入下一轮决赛。 大同市大北线迁改重点工程完结投运 (记者李绣春)南北穿越平城区水泊寺乡合计13.公里的一条千伏高压线,由市住建委组织实施、大同新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施工,按规划要求向东移位5公里后,于6月3日投入运行。 据市住建委相关人员介绍,这条高压线称为大北线,建于年,由国电大同第二发电厂出线,南北走向穿越水泊寺乡境内到原北郊区变电站。年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北线成为城市拓展的“拦路虎”,特别是规划中的科技创业园区、永安路、科创路及多个保障性住宅小区的建设受到影响,也制约着周边土地的开发。年,大北线迁改工程被确定为全市重点工程。经过施工单位半年多的努力,拆除了原大北线16号至63号铁塔,共计45基,其中耐张塔9基、直线塔36基。在东移过程中,新组立钢管杆基、角钢塔13基,架设导线31.03公里,按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迁改任务。 环境治理部门全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记者曹飞)为了给广大考生营造一个整洁有序、安静文明的高考考试环境,平城区环境治理监督大队从6月6日起,对辖区范围内北岳中学考点周边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同时开展爱心助考活动。 该大队集中整治考点周边路段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及散发小广告行为,动员沿街门店助力高考,积极维护门前秩序、取消一切店外经营活动和庆典。严禁沿街叫卖和使用高分贝扩音器。 平城区环境治理监督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高考期间,该部门还在考点外设置爱心服务站,开展便民活动,提供遮阳伞、矿泉水、防暑药品等。此外,该大队执法车辆悬挂绿色丝带开辟绿色应急通道,随时接送考生,考生和家长如遇突发状况,可及时向执法人员寻求帮助。 武定北路原新华街段改造工程目前衔接地下管网 武定北路原新华街段道路改造工程南起魏都大道,北至武州路,规划为城市次干路,施工道路全长1.36公里,红线40米,双向6车道。记者昨日在施工现场了解到,目前路段地下管网施工已接近尾声,施工方正在进行地下管网衔接作业,为回填路面基层做准备。(记者孙海钧) 大同市87个农产品获无公害认证 (记者孙向阳)多年来,我市持续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87个农产品获无公害认证,31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22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9个产品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这是记者昨日从市农委获悉的。 目前,我市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7个,面积达到29万余亩;获绿色食品认证的有22家企业31个产品,面积22.37万亩;有机食品认证9家企业22产品,面积2.8万亩。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现有“灵丘荞麦”“天镇唐杏”“大同小明绿豆”“广灵画眉驴”“斗山杏仁”“阳高长城羊肉”“广灵大尾羊”“广灵苦荞”和“王官屯京杏”9个产品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大同黄花”“浑源正北芪”和“广灵画眉驴”3个产品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广灵小米”“左云苦荞”登记为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产品。 阳高二人台现代戏《杏泉沟》首演 (记者杨海峰)5日晚,一部反映当前农村精准脱贫和精神扶贫的大型二人台现代戏《杏泉沟》,在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一宫成功首演。这部由阳高县二人台剧种传习中心精心创排的现实题材文化扶贫力作,再次唱响精神扶贫主旋律、传递出提振人心的正能量,赢得现场观众的普遍好评和热烈掌声。 大型二人台现代戏《杏泉沟》是国家艺术基金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是山西省首部原创大型二人台剧目,被山西省文化厅列入年文化扶贫重点创作剧目,也是大同市政府文旅振兴行动重点项目之一。这部戏由国家二级导演、北京曲剧团导演席凯执导,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国家一级编剧王勇慧、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国家二级编剧耿志仙、阳高县党史办主任景彦斌编剧,由阳高县二人台剧种传习中心的实力派演员出演。 二人台现代戏《杏泉沟》结合当前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际,以产业扶贫为引线,讲述了新任村委会主任耿二与扶贫工作队及已卸任的村委会主任等,在“种樱桃”还是发展“养驴”产业项目的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传统扶贫观念”与“精准脱贫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当晚,演职人员倾情演绎,在情节推进中,笑声泪水交织,情感共鸣相融,以清新的气息、新颖的表现形式、风趣的语言风格,讲述了农村扶贫工作的精彩故事,得到观众广泛共鸣。 当晚,省内外的相关专家到场观看节目,对国家艺术基金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进行中期监督验收指导。《杏泉沟》的编导及演职人员将根据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对该剧进行精雕细琢,力求打造精品,准备在全省、全市巡演。 来源:大同日报、大同晚报 本期编辑:周建新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