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天刚蒙蒙亮,广灵下林关村的蔬菜交易市场上就挤满了前来卖架豆的村民,大家焦急地等待着当天的收购价格。蔬菜经纪人王相斌一边不停地翻看着手机里当天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上架豆的价格,一边联系着前来收购的外地客商。“今天上午架豆的收购价格是每斤2元。”王相斌对前来卖架豆的村民说。一时间,整个蔬菜市场上人头攒动,下林关村蔬菜交易市场新的一天就在这繁忙的交易中开始了。

广灵县南村镇下林关村有种植架豆的传统和习惯,长期以来,村民们缺乏市场消息的引导,种植比较零散,规模小,外地收购的客商少,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按照脱贫产业“一村一业一户一措”的要求,南村镇利用扶贫资金在下林关村建起了蔬菜交易市场,搭建起蔬菜种植销售的平台,扶持带动以架豆为代表的蔬菜种植,形成了蔬菜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

据村党支部书记王功全介绍,蔬菜交易市场建立前,来村里收购架豆的外地客商很少,村民自发种植,种植的品种很单一、品质不好,市场价格不高。市场建成后,村里邀请县农委的蔬菜专家来村里为村民讲授架豆种植技术,并根据市场销售情况为村民优选推荐优质架豆品种。通过一年的运营,尝到甜头的村民,种植架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今年全村光种植架豆一项就扩大到亩左右,来村里收购架豆的外地客商也达到30多家,市场行情也不错,基本维持在2块钱左右,每亩架豆收入元左右,架豆已经成为村里脱贫的“金豆子”。

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成恩,一边数着刚刚卖架豆的钱,一边笑嘻嘻地说:“我今年种了4亩架豆,已经卖了多元了。自从种上架豆,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我要用卖架豆的钱买个智能手机,咱也要上网及时了解架豆的行情,以后种啥要让市场说了算,没有信息就像个睁眼瞎,搭上了市场这趟班车,咱脱贫的底气就更足了。”

“下一步,我们准备把蔬菜交易市场作用发挥到极致,除了收购蔬菜的这3个月以外,可以集中存放全村所有农户的玉米,一家一户式储存方式的观念也要转变一下,玉米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这样价格上也能稳定不是?另外,引进化肥经销商通过租赁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村集体经济的‘破零’,村集体经济有了收入就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了。”村党支部书记王功全说。

如今,在产业扶贫政策的带动之下,一个小小的架豆已经成为下林关村民脱贫致富的“金豆子”。农村脱贫一要有扶贫政策作为支撑,二要敏锐地掌握市场的信息和动态,三要有抓住机遇、借助市场的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培育引导好相关脱贫产业,脱贫才有目标,致富才有希望。在蔬菜交易市场不远处就是南村镇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如何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发展脱贫产业是必由之路。依托当地较为成熟完善的蔬菜交易市场,合理引导移民群众通过发展架豆种植,改变传统种植模式,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只有壮大产业,才能让他们真正把根扎在移民新村,走出一条架豆种植、销售、加工于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文/翁剑王春喜

责编:孙明月

扫描







































白癜风复发怎么办
社群营销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