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剪纸、 平遥推光漆、 药膳八珍汤……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活动期间, 70多余名全国网络媒体同行, 折服于山西非遗的魅力, 也记下媒体同行对山西的热评和点赞。 广灵剪纸 平遥推光漆 头脑 9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文化部指导,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黄河新闻网承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圆满结束,从9月18日启动以来,7天时间,来自全国52家网络媒体的70余名采编人员分赴太原、晋中、大同亲身感受感受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通过原创图文、VR视频、全程直播等多种方式,共发表余篇稿件,全方位呈现山西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0多年的广灵剪纸让媒体同行叹为观止 时间:9月22日 地点:大同 参访项目:大同铜器制作技艺、广灵剪纸、浑源凉粉制作技艺、雁北耍孩儿 “剪纸分为四种风格,原生态剪纸、传统剪纸、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广灵剪纸创始家族第五代传人张栋说,最早的原生态剪纸就是每逢过年、结婚时,用红色纸剪出的窗花,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剪纸。后来根据市场需求,剪纸慢慢演变成“刻”,又由单色衍生为彩色。 张栋介绍,目前广灵剪纸都是刀“刻”出来的,而最早的广灵剪纸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周成王把桐叶剪成“圭”形赠与弟弟叔虞,并封他为唐王,这个桐叶“圭”就是最早出现在三晋大地上的剪纸品,距今已有0年的历史。 在演示区工作台上,工作人员手旁放着一排长短不一、各种类型的刻刀,大约两、三分钟,老虎背上的细小纹路便清晰可见。据介绍,一个成品要经过图样设计、湿、踩、晾、晒、刻、染、包装、装帧等38道工序,是一种现代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纯手工工艺。 “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可没那么容易,中间需要镂空的空间很小,刀头沿画线向下,用力太猛会损害刀头,用力太轻下面的纸无法穿透,还得用巧劲,可不是练一两天就能上手。”人民网论坛编辑李一丹体验后说。 为了使传统工艺能迎合时代发展,广灵剪纸传承人不断创新思路。“如今,绝大多数剪纸的绘画是由电脑操作完成,再用线条勾画出来,染色处会采用多层上色,最终形成渐变色。装裱后的剪纸既是一幅线条的工笔画又是一幅水墨画。”张栋说,在染色方面,颜料里配用酒精,可以提高渗透性,一次染6、7张纸。采用新工艺的剪纸颜色可以保持5年左右,油墨剪纸可以达到20年不变色。 广灵剪纸作为中国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以其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在中国剪纸中占有重要地位,先后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