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同市民欢天喜地闹元宵 白天快乐看社火,入夜开心赏花灯。正月十五闹元宵是国人的习俗,人们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喜庆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11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城市里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白天古城内三大广场上,锣鼓震天的社火表演精彩红火、传统戏曲韵味醇厚,入夜古城墙花灯璀璨,流光溢彩,而逛庙会看社火赏花灯也是喜欢热闹的人闹元宵的标配。 11日上午华严寺、纯阳宫、关帝庙三大广场上是人山人海,清远街的大街小巷中也是人头攒动,欢声连着笑语,居民走出家门感受着多彩民俗文化的魅力。 上午9∶30,华严寺广场上威风锣鼓敲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来自大同县的挠搁队30多名队员背缚挠搁架子,张弛有度地舞动,站立在支架上的儿童,个个花枝招展,裙裾飞扬,扮相可人。66岁的曹录是挠搁队年龄最大的,他说,挠搁表演是个力气活,他已经表演了20多年了,也习惯了。今年能进古城内为全市人民表演,再累也开心。来自浑源的耍故事表演队踢腿、击拳、跳跃,动作敏捷出手利落。各种绝活表演吸引了观众围观,传统社火看得观众连声叫好。当日共有12支社火队伍多人进场表演。社火表演之后又开始了精彩纷呈的庙会文艺演出,歌曲旋律优美,舞蹈赏心悦目,让现场观众意犹未尽。纯阳宫、关帝庙戏台上,也是好戏连台庆佳节,纯阳宫有城区老体协的晋剧表演《下河东》,关帝庙戏台是乡音二人台剧团演员们表演的《二人台联唱》、《卖菜》等节目,广场上站着众多热情认真的老戏迷。西城墙瓮城内的中国大同古都庙会春节系列活动也达到了高潮,各种文艺表演、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11日下午在古城内西北隅古都灯会·云中民族风的五国皇家大马戏表演也是宾客云集,古都灯会·同乐冰雪世界的摇滚音乐打树花等活动让人们直呼过瘾。众多淳厚的民俗活动和多彩的民间艺术,让市民乐享元宵节文化盛宴。 晚6时许,古城墙上华灯初上,满城璀璨。众多市民呼朋唤友结伴去赏花灯,许多外地游客也加入到赏花灯的队伍中来,人们有序进场,观灯现场秩序井然。市民林娜说:“看着这么美的灯组,这样的元宵夜,美得好像是梦幻一般。”不少市民说,众多的文化活动给他们带来特别的年滋味,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记者也了解到,各个县区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闹元宵活动,由传统秧歌和高跷、威风锣鼓、大型彩车等组成的街头民俗表演将各县区的元宵节期间文化活动推向高潮。(大同晚报记者崔莉英) 2 元宵节餐饮市场再迎消费小高峰 元宵节作为年尾巴的一个节日,不少市民并不满足于元宵节吃汤圆、赏花灯。记者走访我市不少餐馆了解到,元宵节聚会、小酌依旧火热,餐馆再迎一个消费小高峰。 11日,记者走访永泰路、北都街、武定路、操场城、迎宾街等路段不少饭店、酒店了解到,元宵节当天大小饭店均人气十足,不但大饭店人多,一些物美价廉的小餐馆生意也十分红火。迎宾街一家美食城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如今选择在饭店吃元宵团圆餐的消费者占用餐人的60%,以至于当晚的餐位十分吃紧。 北都街上一家地方特色菜馆的曹老板亲自端盘子、点菜,忙出了一头汗。他告诉记者:“春节刚过,朋友聚会和同学聚会比较多,原以为节后短期内生意不会太好,没想到就餐的人这么多。”与曹老板有同样感受的人不在少数。操场城一家快餐店的店员王丽告诉记者,当天不到11时,就有不少顾客来就餐、订餐,生意出乎意料的火爆。正在迎宾街一家火锅店大厅前等座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已经等了半个多小时了,春节前和朋友来过一次觉得味道很独特,这次想和家人一起品尝下。” 11日,糕点房、甜品店的生意同样不错。用商家的话说,又看到春节前那样生意红火的景象。(大同晚报记者李兴华) 3 元宵节当天超市汤圆清仓促销 “我正月十三买的还是8块多钱一袋,怎么今天才卖5块多钱。”昨天是农历元宵节,是家家户户团圆吃元宵的日子,记者走访城区几家大超市和一些街头小摊点发现,元宵节当天汤圆开始清仓降价促销。 “像月饼在中秋节当天价格很便宜一样,汤圆在元宵节当天的促销力度要比平时大些。”昨日上午,永泰南路某超市速冻食品区导购员对记者说。记者看到,前几天虽然汤圆价格也有一定优惠,但仍保持在一袋6元-15元之间。而元宵节当天,原价8元多一袋的部分品牌汤圆已降为5元多,专柜前围满了抢购汤圆的市民。 “要一箱传统黑芝麻口味馅儿的汤圆”。昨日上午一早,市民王春就来到超市专门采购了一箱汤圆。他说:“我是做装潢生意的,有20多个员工,今天是元宵节,工人们过完年就开工了,大部分都是从河北老家来的工人,元宵节不能回家团圆,买一箱汤圆当员工福利发给他们,没想到今天来买汤圆的人这么多,在柜台挤了半天才买上。” 记者还注意到,跟前几天不一样,超市内汤圆专柜内的汤圆量明显减少,有的货架已经空了。导购员介绍,汤圆是时令性很强的食品,元宵节过了,买得人自然就少了,商家都希望能在元宵节当天清空库存,因此超市所售汤圆价格在元宵节当天会更便宜,卖得也更好。(大同晚报记者李兴华) 4 “关公巡城”元宵佳节古城内祈福纳祥 昨日正逢元宵佳节,古城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闹元宵。“关公巡城”民俗活动也在古城内火热展开,大家共庆元宵佳节,为大同祈福纳祥。 本次活动由市文化局主办。据介绍,“拜关帝、赶庙会”活动始于宋徽宗时期,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而大同城自古以来就有在重大节日举行“关公巡城”的民俗活动,为全城祈福、为百姓送财,同时倡导人人心怀“忠、义、仁、勇、孝”的道德思想。 昨日的巡城线路为清远门——四牌楼——和阳门——同乐冰雪文化节现场。“今关公巡城,特于清远门祷告天地,祈愿大同福地宝城,经济繁荣,人民安泰,工业产销两旺,农业五谷丰登。”巡城队伍在经过清远门、钟楼、四牌楼、太平楼时,分别诵读了“清远门祈福颂”“钟楼祝祷文”“四牌楼廉政颂”和“太平楼之诰文”,赞颂大同今之美好,祈愿古都明之辉煌。期间不断有市民和游客加入到巡城队伍中,为新的一年求个好彩头,场面十分壮观。(大同晚报记者杨海峰实习生郭海汇) 5 广灵县举办首届民食文化节 “莜面搓鱼原来是这样做的,手真巧啊!”“这个丝子杂烩味道鲜美,真的太好吃了!”2月11日上午,广灵大酒店大厅内人潮涌动,饭菜香味扑鼻,赞叹声不绝于耳。以“挖掘地方民食,传承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广灵县首届民食文化节在这里举行,该县梁庄乡、南村镇等9个乡镇挑选的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食在现场进行制作演示和成品展示。 当日上午10时,记者在梁庄乡展示区看到,这里正在进行莜面搓鱼的表演,在演示师傅纯熟的技艺中,鱼儿很快就做成了。水锅一开,“鱼儿”们纷纷跳进水里,捞出后浇上卤汁,“入口有浓浓的莜面、豆面香味,筋而香甜。”现场品尝的人赞不绝口。宜兴乡展区的孙氏素盒子让人老远就闻到了香味,半圆带花边的造型,烤成金黄色脆香的皮,里面是精心调制的素馅,咬一口,就香到了心里。现场还有该县壶泉镇的油炸果子、板人饸饹、荞面凉饸饹,南村镇的莜面山药渣压饸饹、盐煎羊肉,作疃乡的小米摊煎饼、炒土鸡、双花豆腐,加斗乡的莜面块垒、冻山药,蕉山乡的摊黄、香辣鲶鱼,一斗泉乡的烙跎、山药小米粥,梁庄乡的山药烙饼、特色炖羊肉,望狐乡的莜面馍馍、山药鱼鱼…… 由广灵县委、县政府主办的此次活动旨在弘扬和传承广灵县传统饮食文化,培育打造广灵民食文化品牌,挖掘和传承广灵民食特色地方小吃传统技艺,加强烹饪、制作技艺交流,进而打造特色民食名县。活动分现场演示制作和成品展示两大类,由评委现场根据制作工艺、成品美观、口感味道和色、香、味、意、形等方面点评并打分,奖项设置“首届广灵民食文化节十佳地方小吃”“首届广灵民食文化节优胜奖”“首届广灵民食文化节最佳组织奖”。(大同日报记者高雅敏) 6 浑源县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正月十五的浑源县城街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22支文艺表演队及彩车踩街表演精彩绝伦,看花灯、猜灯谜、赏民俗……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活动把该县春节文艺活动推向高潮。 春节期间,浑源县精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简朴中不乏喜庆气氛,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春节文化生活,城乡广大群众在文化盛宴中欢度新春,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该县精心谋划,各项文化活动好戏连台,精彩不断。在县委院、检察院后院、体育场举办的春节、元宵节灯展让人流连忘返;在县城东西南北和县委、县政府门口搭建的5座气势恢宏、古韵十足的彩门将节日的古城装扮得光彩亮丽。位于县城中心高11.88米的电子旺火大气雄伟、喜庆热烈。节日期间县城主街道景观别致,入夜后的浑源更加迷人。节日期间,春节民间艺术团体文艺汇演、春节民间戏曲汇演、民间吹打乐展演、元宵节有奖猜谜活动、有奖征文活动、三元宫道教祭祀祈福活动及传统文艺表演等多项文化活动更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与乐趣。(大同日报记者苑捷) 来源:大同日报大同晚报 编辑:王宇 赞赏 |